abyss(无底洞):基督教中关押反叛天使的无底地狱
英语单词abyss源自希腊语abyssos,由否定前缀a-和byssos(底,bottom)组成,意为“无底洞”。
根据基督教的教义,上帝带圣子基督巡游天界,让众天使向圣子下跪参拜。天界中地位最高的天使长路西法Lucifer拒绝向人类出身的圣子基督臣服,率领三分之一的天使造反。经过三天的激战,圣子基督战胜反叛天使,将其打入永劫的无底洞abyss。除路西法外,所有反叛天使都被除名,蜕变为丑恶形象,只有路西法依然保持六翼天使的光辉形象。被打入无底洞的路西法就是后来的撒旦。
按照但丁在《神曲》中的描写,abyss位于地狱(inferno)的最底层,是关押恶魔和反叛天使的地方。在佛教中,八大地狱中的第八个地狱叫做“阿鼻地狱”,“阿鼻”的意思是“无间”,表示在该地狱中要承受永恒的痛苦,从不间断。abyss的发音与“阿鼻”很接近,一个表示基督教中的“无底地狱”,一个表示佛教中的“无间地狱”。
abyss:[ə'bɪs] n.无底洞,地狱,深渊。记:阿鼻地狱
abyssal:[ə'bɪsl] adj.深渊的,深海的,深不可测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byss 词源,abyss 含义。
platonic(理想的):注重精神和理念的哲学家柏拉图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的学说对后世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从他的名字中产生了单词platonic(柏拉图式的),来形容与他的学说相关的思想,包括:
platonic love(柏拉图式爱情):指注重精神、纯洁的、非肉欲的爱情。在《会饮篇》(symposium)中,柏拉图记载了老师苏格拉底对爱情的分析。苏格拉底认为爱情的最正确的用途是将人引导至对神的爱,并区分了凡俗之爱和神圣之爱。凡俗之爱仅仅是肉体吸引,而神圣之爱始于肉体吸引,但逐渐提升至对“至美”的爱。这种神圣之爱后来就被称为platonic love(柏拉图式爱情)。
platonic idealism(柏拉图式理想主义):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idea)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柏拉图还在其名著《理想国》中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国家概念。柏拉图认为这是最好的国家政体,其他的政体如贵族制、君主制、寡头制、民主制、僭主主都是相对低劣的政体。但柏拉图所提出的这种理想国家由于对国民和统治者的素质要求太高,因为难以实现,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状态。
总体来说,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强调理念,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强调现实世界,他们之间的差异在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院》中得到体现:在画中, 亚里士多德伸出右手,手掌向下,好象在说明:现实世界才是他的研究课题;柏拉图则右手手指向上,表示一切均源于“理念”,源于神灵的启示。
platonic:[plə'tɑnɪk] adj.柏拉图式的,理想的,不切实际的,纯精神的
eon:千万年
来自PIE*aiw, 生命力,永恒,词源同young, age, eternity,longevity.
eternal:永久的
来自拉丁语aeviternus, 永久,永恒。来自词根ev, 长久,时期,词源同eon, longevity.
human:人,人的,人类的
来自拉丁语homo,人,来自homus,土,词源同humus,humble.比喻用法,即相比于神的永恒而言,人类如同尘土一般卑微的存在。参照《圣经》上帝造人或中国神话女娲造人的传说。该词本身为形容词,其名词词义人缩写自human being.
Erebus:黑暗之神厄瑞玻斯
在希腊神话中,厄瑞玻斯(Erebus)是另一位创世神,是永恒黑暗的象征,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之一,位于大地女神和深渊神之间。希腊神话里人死去后,先要穿越厄瑞玻斯的黑暗来到冥土,也许这就代表了人濒死时感受到的黑暗吧。
厄瑞玻斯是混沌之神的儿子,是另一位创世神黑夜女神尼克斯的兄弟,并和她生了光辉之神埃忒耳、白昼女神赫墨拉。
厄瑞玻斯的名字Erebus直接来自希腊语,在希腊语中的含义就是“黑暗、玄冥”。它的词干ereb有人认为来自闪族词,如希伯来语erebh(日落、西方)。英语中表示欧洲的单词Europa/Europe据说也来自闪族词,与ereb同源,意思是“日落之地”,因为闪族人住在亚洲,看向欧洲方向时是太阳西沉之方。
Erebus:['eribəs] n.厄瑞玻斯,黑暗
Europe:['juərəp] n.欧洲
Platonic love:(无肉欲的)柏拉图式恋爱,精神恋爱
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在对话体著作《会饮篇》中,阐述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爱神是人与神之间的中介,他用神秘的激情控制着世界,使人以一种不可遏止的欲望去追求永恒的美。这个追求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认识过程。爱的最低级的形式是热恋中的情人“专注于对方美的形体”,渴望与对方肉体的结合;爱的较高形式则是从沉湎于美的形体升华到爱恋形体所表现出来的美;爱的最高形式是沉思的美,即不带感性形体的美。他由此提出了将真、善、美合为最高理想的看法。后来,人们把男女之间那种与性无涉的、理想化的相互爱慕情谊,称为柏拉图式恋爱,现代语也叫精神恋爱。
secular:现世的,世俗的,非宗教的
来自拉丁语 saecularis,现时的,现世的,来自 saeculum,现时,现世,可能来自 PIE*se,播种, 耕种,词源同 seed,semen.-cul,-culum,工具格后缀,词源同 oracle,hibernacle.比喻用法,即相 比于神和宗教的永恒,种子只有一次生命过程,引申词义世俗的,非宗教的。
Gemini(双子座):同生共死的孪生兄弟
英语中表示“双子座”的单词Gemini直接来自拉丁语,意思就是“孪生兄弟”。
希腊神话中,斯巴达王后勒达生了一对孪生子,哥哥叫波吕丢刻斯,是众神之王宙斯的儿子,拥有永恒的生命;弟弟叫卡斯托耳,是斯巴达国王的儿子,是个凡人。两兄弟感情深厚,一起出生入死参加过很多探险。有一次,在一场冲突中,弟弟卡斯托耳被人杀死。哥哥悲痛欲绝。宙斯被其手足情深感动,便将哥哥的一半生命分给弟弟。两人从此永不分离,一半时间住在地狱,一半时间住在天国,成为星空中的“双子座”(Gemini)。
Gemini:['dʒeminai] n.双子座;双子宫
Mongolia(蒙古):蒙古人的国家
蒙古(Mongolia)的国名来自其主体民族蒙古人的名称Mongol。关于Mongol (蒙古) 一词的来源,有多种解释。有些人认为该词由蒙古语中的“勇敢”和“朴素”两个词组合而 成;日本学者的说法是Mongol (蒙古)的读音与蒙语中的银和永恒相近,则解释为银或永 恒之意。中国学者近年来考证,认为Mongol由蒙语中的mong (我们的)和gol (火)组成, 意思是“我们的火”。因蒙古为游牧民族,每至一处,大家共同煮炊,并推选一有经验的长 者当伙头儿掌管此事,因而有这种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