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dier(军人):古罗马领取军饷的职业军人
公元前2世纪末,古罗马共和国执政官盖乌斯·马略实行军事改革,将公民兵制改为募兵制,招募以前无权参军的贫苦公民到军中服役,并提高薪饷,延长服役期限。从此,城乡大批无业游民加入军队,成为脱离社会生产的职业军人。在拉丁语中,这种按月领饷的职业军人被称为soldarius,源自一种古罗马金币的名称solidus,字面意思就是“可以领取solidus的人”。这就是英语单词soldier(军人)的来源。
soldier:['səʊldʒə] n.军人,士兵vi.当兵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soldier 词源,soldier 含义。
lynch(私刑):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动用私刑的美国人林奇
关于美国英语中lynch(私刑)一词的来源,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弗·沃尔德雷普在《私刑法官面面观:美国法外暴力与惩罚》一书中对此作了详细考证。根据该书,英语中表示“私刑”的lynch一词最初来自殖民地时期弗吉尼亚的一个人名。不过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该词来自贝德福得县一个名叫查尔斯·林奇(Charles Lynch)的人。他是一个民兵上校、坚定的爱国者。1780年,当他得知英国托利党成员企图夺取蒙哥马利县一个为制造武器提供原料的锡矿时,就率部前往保护。他把那些反叛分子抓住,每人鞭打39下,而且据称还可能使用了严刑拷打的方式,迫使他们承认犯有叛国罪。这些超出法律之外的行为引起了包括托马斯·杰斐逊在内的许多人的关注。1782年,林奇本人在通信中把这种在法庭之外为谋求公正而实施的非正规做法称为lynch law,后来他还把lynch一词用作动词。由此可见,林奇不仅从事过可以被称为私刑的事情,而且还亲自带头使用该词。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lynch一词来自弗吉尼亚州皮茨法尼亚县一个叫威廉·林奇(William Lynch)的人。他是一个普通的农场主,在独立战争期间领导一个委员会负责维持秩序。1780年英国托利党在皮茨法尼亚县策划谋反,威廉·林奇和其他当地人通过非正常程序予以镇压。1811年,在接受采访时,林奇描述了描述了他与同伴折磨犯人直到认罪的细节。1836年,埃德加·爱伦·坡在其主编的杂志《南方文学信使》(Southern Literary Messenger)中提出威廉·林奇是第一个私刑者。
不管怎样,到美国独立战争结束时,弗吉尼亚人开始把动用私刑的行为称为lynch。该词随后得到了普遍应用。
lynch:[lɪn(t)ʃ] n.私刑,私刑处死vt.对……动用私刑,私刑处死,n.(人名)林奇
commando(突击队):南非布尔人的民兵组织
英语单词commando来自南非荷兰语,字面意思是“有指挥的一群人”。这个单词原本指的是南非布尔人的一种民兵组织。布尔人是住在南非的荷兰移民后裔与少量德国人、法国人通婚后产生的白人民族,是南非的主要殖民者。17世纪时,荷兰人在南非建立殖民地之处,为了对付当地土著,殖民当局颁发《commando law》,强制要求所有殖民者在殖民地受到攻击时都必须武装起来,至少配备一匹马和一把枪。这些武装民兵的基本单位就是commando,而这种做法则被称为commandeer。
在19世纪,荷兰殖民者大量涌入南非,殖民地快速扩张,与非洲土著人的冲突日益频繁。为了保障安全,已经获得自由的南非布尔人自愿恢复commando制度,组织起来,与非洲土著人展开武装斗争。在与人数超过己方的非洲土著人的战斗中,布尔人组织的commando逐渐掌握了各种突击和游记战术。
英国殖民者自从18世纪末期登陆南非后,与已经扎根南非的布尔人之间展开了长达百年的争夺,先后爆发了两次战争,史称“布尔战争”(1880-1881年、1899-1902年)。在战争中,布尔人利用自己的commando制度,与占人数优势的英国军队展开了游击战。分成小股的布尔人commando利用自己的机动性、枪法和对地形的了解,对英国军队屡屡展开偷袭并得手。英国军队最后不得不依赖碉堡战术、焦土政策和残暴的集中营来对付布尔人。在两次布尔战争中,布尔人的commando给英国人乃至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该词也因而进入了英语。
commando:[kə'mɑːndəʊ] n.突击队,突击队员
commandeer:[,kɒmən'dɪə] vt.征用,征募,强制入伍,霸占
yellow-belly:胆小鬼
即黄肚子,原用于指英格兰Lincolnshire人,据称是因为皇家林肯郡民兵团所穿戴的黄马甲背心而得名。后可能用于调侃而衍生胆小鬼词义。
militia:民兵组织
来自拉丁语militia,军队,战斗者,来自miles,战士,词源同military.后用于指民兵组织。
militiaman:民兵
militia,民兵组织,man,人。即民兵。
Minuteman:美国革命时期的即时应召民兵
专有名词,来自minute,分钟,man,人。即1分钟就能出发的人,形容其迅速,用于指美国革命时期的即时应召民兵。
lynch:以私刑处死(某人)
原系美语,来自人名。1780年弗吉尼亚州皮特西尔韦尼亚县(Pittsylvania County)因地处边缘居民常常受到不法之徒的劫掠和骚扰。一位名叫William Lynch (1742 - 1820)的民兵上尉同他的邻居们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治安维持会,并订了一个誓约,共同对付那些暴徒、盗马贼、造伪币者和亲英分子等。这些人一被他们抓获,他们不按法律程序进交警方,而是立即私自裁决,施以刑罚乃至绞刑。该誓约这样写道:“我们将视犯者罪行之轻重,受害者损失之大小,以肉刑惩处之,”他们将此约称为Lynch's law。随后Lynch’s law演变为lynch law,并且特指“私刑”。
另有一说认为,lynch law系源自弗吉尼亚州一位种植园主、治安官兼民兵上校。此人也姓Lynch,全名叫Charles Lynch (1736 - 1796)。他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对亲英分子等实施私刑,并且推而广之,致使这种目无击纪的做祛在18世纪末的美国盛行一时。
到了1 9世纪,私刑在美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纽约、宾夕法尼亚等州都相继成立了治安维持会,每每对他们认为是罪犯的人处以私刑。南北战争爆发以后,私刑又被南方暴徒作为对黑人进行报复性杀害的手段。据统计,自1882年至1952年美国有4730人被私刑处死,其中1293名是白人,3437名是黑人。因此,Iynch law亦有mob law之称。
fyrd:英国民兵
欧洲封建社会开始于法国北部,封建社会中的“战斗的人”是经过严格训练,拥有盔甲、长矛和战马的骑士阶层,可是岛国英格兰却没有。1066年诺曼征服时的黑斯廷斯一役中,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装备五花八门,极少受过军事训练的fyrd们被法国骑兵完虐,导致英王的战死。词源角度讲,fyrd的根本意是旅行或行走,因为哪里有战事,士兵们去哪里,与这些单词有关:
ford: [fɔːd] n.浅滩,v.跋涉;涉水而过(Oxford牛津这地方是个牛车能淌水而过的渡口)
firth: [fɜːθ] n.峡湾
fjord: ['fiːɔːrd] n.峡湾
seafarer: ['siːfeərə] n.船员(sea-traveller)
ferry: ['ferɪ] n.渡口;渡轮,v.摆渡
furnish: ['fɜːnɪʃ] vt.提供;装备
afford: [ə'fɔːd] vt.给予;提供;买得起
forth: [fɔːθ] adv.向前,向外;自…以后...
fro: [frəʊ] adv.向后;向那边,如to and fro来回地...
这些都和fyrd英国民兵有关,核心意思都是行走、旅行、提供等。与fyrd相关的单词、词根还有这些首辅音为f的日耳曼语词源单词与拉丁词根port-表1.港口,2.搬运同源!所以还有如下同根词:
porter: ['pɔːtə] n.服务员;行李搬运工;守门人
import: [ɪm'pɔːt] n.&v.进口;输入
portly: ['pɔːtlɪ] adj.魁伟的;肥胖的
portage: ['pɔːtɪdʒ] n.搬运,vi.转到陆上运输
porch: [pɔːtʃ] n.门廊;走廊(进入正室的“港口”)
portico: ['pɔːtɪkəʊ] n.(有圆柱的)门廊;柱廊
portiere: [,portɪ'ɛr] n.门帘
portal: ['pɔːt(ə)l] n.大门;入口
portable: ['pɔːtəb(ə)l]adj.便携的;手提的...
yellow-belly:胆小鬼
即黄肚子,原用于指英格兰 Lincolnshire 人,据称是因为皇家林肯郡民兵团所穿戴的黄马甲 背心而得名。后可能用于调侃而衍生词义胆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