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per(尿片):一种白色布料
英语单词diaper来自希腊语diaspros,由dia(跨越、完全) aspros(白色、银币的白色光芒)组合而成,字面意思就是“纯白色的”。在法语中,这个词变成了diaspre,指的是一种绣有菱形图案的精美白色布料。进入英语后,拼写变为diaper,原本指的是一种白色棉布,因为这种棉布柔软且吸水力强,故常常被用作小孩尿布。后来,美国人就用diaper一词来表示“尿布”,但在英国,尿布被称为“nappies”,可能是napkin(餐巾)的指小形式。
diaper:['daɪəpə] n.尿布,vt.给……换尿布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diaper 词源,diaper 含义。
knickers(灯笼裤):纽约早期荷兰移民后代的绰号
纽约最早是由荷兰人发现并创建的,因此早期的纽约居民大部分都是荷兰移民及其后代。这些人被美国人送了一个绰号knickerbocker(尼克人)。1809年,美国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在出版讽刺性作品《纽约历史:从世界开端至荷兰王朝完结》一书中,使用了笔名戴德里奇•尼克波克(Diedrich Knickerbocker)。该书出版后大受欢迎,也使得knickerbocker这个绰号更加流行,成为纽约市的一个文化符号。
1845年,Knickerbocker一词进入体育界。美国历史上首支棒球队就起名为“纽约尼克波克队”(New York Knickerbockers)。1946年夏天,在为新成立的纽约男子职业篮球队起名时,球队大部分人都选择了Knickerbockers这个名字,后来简化为Knicks,这就是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NBA)球队纽约尼克斯队名称的由来。
纽约荷兰移民喜欢穿一种宽松的灯笼裤,19世纪末20世纪初纽约最受欢迎的标志性装扮就是“灯笼裤大叔”式:棉质假发,三角帽,带有皮带扣的鞋子,当然还有灯笼裤。因此,人们将这种荷兰移民爱穿的灯笼裤也称为Knickerbockers,后来简略为knickers。
knickers:['nɪkəz] n.灯笼裤,短裤,女用灯笼裤型的扎口短裤
jean(牛仔裤):盛产斜纹棉布的意大利城市热那亚
中世纪时,意大利城市热那亚(Genoa)盛产一种厚实的斜纹棉布,可以用来制作衣服和船帆。在古法语中,热那亚被称为Jannes,因此这种布料在法语中被称为jean fustian,意思就是“热那亚出产的棉麻粗布”。进入英语后,被缩略为jean,用来表示这种斜纹棉布。
19世纪中,在美国西部兴起淘金热,大量人口涌入西部淘金。由于强烈的劳动,工人的衣服极易破损。看到这种商机后,两名生意人,Levi Strauss和Jacob Davis决定一道设计并生产结实耐用的工装裤。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工装裤,用铆钉加固易破损部位,并为其申请了专利。为了使工装裤更加结实耐用,他们决定采用jean这种斜纹棉布作为面料。很快,这种结实耐用的工装裤在市场上受到普遍欢迎,尤其受到美国西部牛仔们的喜爱。由于是用jean面料做成的,所以这种工装裤也被称为jean(牛仔裤),一般用复数形式jeans。
jean:[dʒiːn] n.牛仔裤,斜纹棉布
asbestos(石棉):烧不尽的纤维材料
石棉(asbestos)是一种天然的纤维状硅酸盐类矿物质,具有高度耐火性、电绝缘性和绝热性,是重要的防火、绝缘和保温材料。石棉呈纤维状,可以从中获得细长的纤维。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很早就认识到了石棉的这种特性,并用它来制造各种器具。他们用石棉纤维来制造毛巾、餐巾、衣物、建筑材料等。由于石棉耐火,当用石棉编织而成的物品脏了后,只需要将其投入火中,烧一会儿后再取出来又洁白如新了。由于石棉无法被火烧尽,因此古希腊人将其称为asbestos,由a(not)+sbestos(灭绝)构成,字面意思就是“不可灭绝,烧不尽”。
asbestos:[æs'bɛstəs] n.石棉adj.石棉的
toilet(厕所):用作梳妆台台布的小块薄麻布
很多人一看到英语单词toilet就想到“厕所”,其实,在历史上,toilet这个词跟厕所一点关系也没有。它来自法语,原本是toile(一种薄麻布)的指小形式,本意是“一小块薄麻布”,表示用来包衣服的布,后来词义演变为“梳妆台台布”,后来继续演变为“梳妆打扮”,在往后演变为“梳妆室”。由于女性经常在厕所里盥洗和梳妆打扮,所以人们又将厕所美其名曰toilet。由此可见,toilet是“厕所”的雅称,本身并不含有“厕所”之一。并且,作动词时,toilet不是“上厕所”的意思,而是“梳洗打扮”的意思。
toilet:['tɒɪlɪt] n.厕所,盥洗室,洗手间vi.梳妆,打扮,盥洗vt.给……梳妆打扮
toile:[twɑːl] n.薄麻布,一种棉质印花布
bombast:夸大之词
发音释义:['bɒmbæst] n.夸大之词;吹牛的话adj.夸大的
词源解释:bombast←古法语bombace(棉花、棉花填充物)←拉丁语bombax(棉花)
助记窍门:bombast→bomb(炸弹)blast(爆炸)→牛皮吹爆了的→夸大的
衍生词:bombastic(夸大的、夸夸其谈的)
asbestos:石棉
来自希腊语。前缀a-, 不能,没有。sbestos, 抑制。古义指生石灰。后植物学家Pliny错误的用来指石棉,而实际上石棉是一种高度不可燃物质,如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电除尘器的外保温材料等。
bombast:吹嘘
来自拉丁词bombyx, 丝,丝棉。吹嘘义可能来自bomb。
drape:悬挂,帘幕
来自PIE*dhrebh, 击,打,即对棉花,麻布等原材料的初步加工及弹制,其原义见drab. 后该词词义通用化,也用来指加工过的帘子,帷幕等。
dungarees:工装裤
来自印度语dungri, 粗棉布,孟买附件村庄名。比较denim, damask.
felt:毛毡
来自PIE*pel, 击,打,推动,词源同filter, impel. 即击打或弹制处理过的羊毛或棉花。比较fustian.
floozy:荡妇
可能来自flossy, 丝棉般的,迷人的。
floss:牙线,丝线,棉花糖
来自拉丁语floccus, 羊毛,绒线,词源同flock, fleece.用来指棉花糖,牙线等。
fustian:纬起绒布,浮夸的言语
来自拉丁语fustis, 短棍,木棍。用于指古代的弹棉花或棉絮的木棍,代指棉布,绒布。引申词义浮夸的言语,像棉花一样膨胀鼓起。
velveteen:棉绒
来自velvet,-een,形容词后缀,像。用于指棉绒。
jeans:牛仔裤
来自中古法语jean fustian,热那亚厚棉布,来自古法语Jannes,即意大利城市Genoa.
marshmallow:棉花软糖
marsh,沼泽,mallow,锦葵。原指一种生长在沼泽的锦葵植物,后用于指用这种植物的根制成的棉花软糖。
broker:经纪人,掮客
今指“经纪人”或“掮客”的broker 一词在中世纪英语原指“酒类零售商”“商贩”,约在14世纪后半期指“拉皮条者”或“媒人”,这就是所谓love broker和marriage broker。随后broker又获得“中间人”一义,并逐渐向今义演变。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broker,诸如bill-broker(证券经纪人),cotton-broker(棉花经纪人),pawn-broker(当铺老板),ship-broker(船舶经纪人),exchange broker(交易所经纪人),stock-broker(股票经纪人),black-market broker(黑市掮客),floor-broker(交易所内代客买卖的场上经纪人)等。broker同break的过去式broke或形容词broke(不名一文的)无任何联系,而与动词broach(钻孔开启)一词却有亲缘关系。它源于古法语brokiere/brochier,其字面义为one who opened or broached wine casks(钻孔开启酒桶的人)。
asbestos:石棉
古希腊和古罗马人用asbestos(石棉)制作餐巾,脏了不洗,直接扔进火里,再拿出时,餐巾又变得洁白无瑕。他们还用asbestos作灯芯,这种耐火的灯芯永远也点不完,罗马皇帝兴建的雅典娜神殿里的长明灯就是用asbestos制作的灯芯。
Asbestos,在希腊语中原写作amiantos lithos,(纯洁之石),意思是“弄不脏的石头”。后来,罗马自然学家Pliny把它命名为asbestos,a即not;sbestos是“可熄灭的”,合起来指这种石头是“不可熄灭的”、“烧不完的”。
cambric:麻纱
cambric最初指的是一种织得很薄很密的白色亚麻布,因经法国斯凯尔特河的港市Cambrai(康布雷)出口而得名。然而这种布因大量生产销售,后来就出现了以棉代麻、粗纺细织、以假充真的情况,改变了“麻纱”的性质。“假作真,真亦假”,正宗的麻纱反而少见。Cambric倒成了这种假麻沙或仿麻纱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