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dy(糖果):古印度人制造的块状蔗糖
在古代欧洲,人们利用蜂蜜来制造糖果。最先是在罗马周围的地区出现了糖衣杏仁这种糖果。制造者用蜂蜜将一个杏仁裹起来,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就可以得到糖衣杏仁。而在亚洲,人们通过蔗糖来制造糖果。甘蔗(sugarcane)原本是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独有的农作物。人们将甘蔗榨出的汁液中提炼蔗糖(sugar)。印度人很早就掌握了从利用甘蔗制造蔗糖的工艺。波斯人从印度学会了种植甘蔗、制造蔗糖的技术,并流传至阿拉伯,再通过阿拉伯人传播至欧洲。英语单词candy一词就反映了这种技术的传播途径。它的源头是印度的梵语khanda,意思是“块状蔗糖”,是蔗糖制成品之一,即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冰糖”。从该词演变出波斯语qand、阿拉伯语qandi、法语candi和英语单词candy。在英国英语中,candy仍然指用冰糖制成的糖果,而在美国英语中,candy可以表示任何糖果。
另外,sugar(蔗糖)一词来源自印度的梵语sharkara,经波斯语、阿拉伯语和拉丁语后传入英语的。
candy: ['kændɪ] n.糖果,冰糖adj.甜言蜜语的,新潮的vt.用糖煮,使结晶为冰糖vi.糖煮,结晶为冰糖
sugar: ['ʃʊgə] n.糖,食糖,蔗糖,冰糖,甜言蜜语vt.加糖于,粉饰vi.形成糖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andy 词源,candy 含义。
am:是
来自PIE*esmi ,是,存在,来自*es, 是,词源同单词is,同词根esse, est, sattva等,见essence, interest, 梵语词Bodhisattva, ( Buddha-to-be, 菩萨)。
ashram:隐修院
来自梵语。在印度旅游常可见“ashram”指示牌。
Bahasa Indonesia:印度尼西亚语
来自梵语,Bahasa, 语言。
bania:商人
来自梵语,指商人。词源同banyan.
bhai:兄弟
来自于梵语,词源同brother.
Bodhisattva:菩萨
Buddha, 佛。sattva, 梵语,即将,词源同is.
Brahman:婆罗门
来自梵语Brahma, 梵天,印度神话中的创世神。婆罗门为印度等级制度中的祭司阶级。其它依次是刹帝利,武士阶级。吠舍,商人阶级。首陀罗,奴仆阶级。
brinjal:茄子
来自梵语bhantaki的变体,同源变体词有aubergine.
ceremony:仪式
来自PIE*kwer, 做,履行,词源同Sanskrit(梵语), karma(业,因果报应). 俗词源认为来自地名Caere,罗马地名,因最早进行相关的宗教仪式而得名。
chakra:轮(人体精神集中点之一)
来自梵语,最终来自PIE*kwel, sker, 转,轮,词源同cycle, pole,ring.
cheetah:猎豹
来自梵语,来自PIE*skai, 照耀,闪光,词源同shine. 因猎豹身上闪耀的黑斑而得名。
chintz:轧光印花棉布
来自梵语,进一步来自PIE*skai, 照耀,发光,词源同shine, cheetah. 因这种布料的花哨而得名。
chit:欠条,毛丫头
1.欠条,来自梵语,进一步来自PIE*skai,照耀,明亮,词源同shine, cheetah, 即记号,标注。
2.毛丫头,词源同kid, 小孩。
chowk:集市广场
来自梵语,四,词源同carrefour(家乐福超市), four. 原指十字路口的集市。参照电影《月光集市到中国》。
chukka:(马场比赛的)一局
来自梵语,圈。词源同chakra, cycle.
Dalit:达利特人,印度贱民
来自梵语,被统治者。
Devanagari:咖里文字(用于梵语,印度语及其它印度语言)
来自梵语。deva-, 神,神圣,词源同divine. nagara, 城市。即圣城古卷。
dharma:法,达摩(影响整个宇宙的真理或规则)
来自梵语,来自PIE*dher, 握住,坚守,词源同firm, true.
Dravidian:印度南部达罗毗荼人
来自梵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