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y(家伙):阴谋炸死英国国王的天主教徒盖伊•福克斯
1605年,罗马天主教徒盖伊·福克斯(Guy Fawkes)及其同伙因为不满国王詹姆士一世的新教徒政策,企图炸死国王,并炸毁议会大厦。他们成功地将36桶黑火药运进了议会大厦的地窖,准备在11月5日采取行动。然而,这个“黑火药阴谋”(Gunpowder Plot)被揭发,国王和大臣幸免于难,盖伊及其同党被以叛国罪处死。著名漫画和电影“V字仇杀队”就取材于这一历史事件。
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维护对宗教和国家的忠诚,英国人民在每年的11月5日举行庆祝活动,这一天也成为了英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盖伊福克斯之夜”,也称为“篝火之夜”、“烟花节”。人们在这一天点燃篝火,并举着形似盖伊·福克斯的假人游行,将其在篝火上焚烧。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节日。他们自己制作代表盖伊·福克斯的木偶(the Guy),用各种稀奇古怪的服饰来装饰它,然后拿着它上街向行人索取“给盖伊的便士”(a penny for the Guy),讨到零钱后买爆竹。后来,人们将装束怪异的人也称为guy。再到后来,guy一词逐渐丧失其特殊含义,变成了对男人的一般称呼。
guy:[gaɪ]n.男人,家伙,(人名)盖伊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guy 词源,guy 含义。
marionette:牵线木偶
来自法语marionette,字面意思即”little little Mary”,-on,小词后缀,-ette,小词后缀。用于指牵线木偶。
pupa:蛹
pupa本是拉丁语,意为“女孩”、“洋娃娃”。1758年瑞典博物学家林奈(Linnaeus,1707 - 1778)把它当作术语来用,指“蛹”。林奈这一创造曾被誉为“天才诗人的手法”(a stroke of poetic genius)。一位作家这样写遭:“只要你看一看峨蛹的下侧,你就会发现它的脸、它的眼睛以及小臂状的双翅,有如襁褓中的婴儿,犹如小洋娃娃。”英语另有两个词puppet(木偶)和puppy(小狗),从表面上看乃分别来自法语poupette(玩偶)和poupee(玩偶),实际上其终极词源同为拉丁语pupa。
Pinocchio:皮诺曹(从木偶变成男孩的童话人物,说谎时鼻子就变长)
来自19世纪末意大利剧作家Carlo Collodi所写的儿童小说《The Advertures of Pinocchio》的主角,本身为一木偶,后变成真正的人,但说谎时鼻子变长。该名字字面意思可能是松果眼,来自意大利语pino,松果,松球,词源同pine,occhio,眼睛,词源同ocular.
poppet:木偶,玩偶,宝贝儿
来自puppet拼写变体,原义为木偶,玩偶,后词义与puppet产生分化,用于亲昵称呼。
Punch and Judy show:庞奇和朱迪木偶戏
英国传统木偶剧,讲述的是老夫妇庞奇和朱迪在相亲相爱吵吵闹闹中过一生的故事。该故事原型据说是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一对老夫妇,后由17世纪引入英国并风靡至今。
puppet:木偶,傀儡
来自古法语popette,玩具,木偶,来自popet小词形式,来自拉丁语pupa,小女孩,词源同pupa,pupil.引申词义傀儡。
puppeteer:演木偶戏的人
来自puppet,木偶。
puppetry:木偶制作艺术
来自puppet,木偶。
puppy:小狗
来自中古法语poupee,玩具,来自古法语popet,玩具,木偶,来自拉丁语pupa,小女孩,词源同pupa,pupil.
muppet:笨蛋,蠢人
来自美国电视节日Muppet Show,木偶秀。通常认为该词来自marionette 和puppet 合成词。 引申词义笨蛋,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