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uary(二月):古罗马的牧神节
在基督教传入罗马之前,每年2月13日至15日,古罗马人都要杀牲饮酒,欢庆牧神节(Lupercalia)。人们将这一天看作是一年的开始,因此,人们忏悔自己过去一年的罪过,洗刷自己的灵魂,求得神明的饶恕,使自己成为一个贞洁的人,同时也希望洗掉一切晦气和烦恼,在新的一年得到好运和好收成。这一天,人们还会象征性地用羊皮鞭抽打那些希望怀孕的妇女,以象征净化妇女的身体,使其更加容易受孕和生产。除此以外,人们还将年轻女子们的名字被放置于盒子内,然后年轻男子上前抽取。抽中的一对男女成为情人,时间是一年或更长。该节日是情人节的前身,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后,才被情人节代替。
由于人们在牧神节要进行净化仪式,所以该节又被称为Februalia(净化节,菲勃卢姆节),来自拉丁语februa(净化)。英语单词February(二月),便是由拉丁文Februarius(month of Februalia)演变而来。
February: ['fɛbrʊ'ɛri] n.二月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February 词源,February 含义。
apocrypha(伪经):未收录至《圣经》正册的基督教著作
《圣经·旧约》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典著作,是用犹太人所使用的希伯来文字编写的。 基督教传到欧洲后,这部经典著作也被翻译成欧洲语言版本,先后出现了希腊文和拉丁文的版本。但是,在这两个版本中,却增加了一些不是从希伯来语翻译过来的 内容,而是用希腊文和拉丁文直接编写的内容,如《禧年书》、《所罗门诗篇》、《以诺书》等。后世的人们对这部分内容的作者和权威性就存有疑问,因此在后续 版本中没有将这些内容收录至《圣经》正册。这些因为作者和权威性存疑而未被收录至《圣经》正册的基督教著作就被称为apocrypha,由 apo(away)+ kryptein(to hide)构成,字面意思就是“暗藏的、隐晦的、不公开的”,表示这部分内容没有得到确认,不适合公布。
apocrypha:[ə'pɒkrɪfə]n.伪经、旁经,作者(或真实性、权威性)可疑的著作
apocryphal:[ə'pɒkrɪf(ə)l]adj.伪的,可疑的
delphic(隐晦的):模拟两可的德尔斐神谕
古希腊人有求神谕(Oracle)的习俗。神谕是一种占卜形式,经过某个中介者,传达神明的意旨,对未来做出预言,回答询问。
在古希腊,最著名的神谕是德尔斐神谕。德尔斐(Delphi)是古代所有希腊城邦的 共同圣地,供奉着德尔斐的阿波罗。古希腊人认为,德尔斐是地球的中心,是“地球的肚脐”,因此德尔斐的神谕最被人看重。神庙里负责传达神谕的是称为“皮提 亚”(Pythia)的女祭司,由年轻女孩或老妇担任,坐在一张三角架上。三脚架横跨在一道产生天然气的裂缝上。
神谕的最大特点就是玄妙晦涩、模拟两可。例如,据史载,西亚的吕底亚王不知道该不该 和波斯帝国作战,于是便来到德尔斐求讨神谕。神谕说,一旦交战,一个大帝国将会灭亡。吕底亚王以为神谕说的大帝国是波斯,大喜之下于是下令大军出征,结果 却遭到惨败。吕底亚王愤怒地又一次来到德尔斐,责问祭司为什么要骗他,祭司回答说:“神谕所说的大帝国,正是您的国家。”
英语单词delphic是Delphi的形容词,原意是“德尔斐的”。由于德尔斐神谕这种模拟两可的特点,delphic也就产生了“晦涩的,暧昧的”之意。
delphic:['delfik] adj.暧昧的,晦涩的,意义不明确的,德尔斐的
oracular(玄妙深奥的):古希腊模拟两可的神谕
古希腊人有求神谕(Oracle)的习俗。神谕是一种占卜形式,经过某个中介者,传达神明的意旨,对未来做出预言,回答询问。
大名鼎鼎的IT公司甲骨文公司的英文名就是“Oracle”。中文之所以翻译为为“甲骨文”,乃是中国古代使用甲骨来占卜,从而获得神谕。
神谕的一大特点是模拟两可、玄妙晦涩,可以朝多个方向解读,得出不同甚至相反推论。因此,从oracle一词衍生出形容词oracular,表示“玄妙深奥的”。
oracle:['ɒrək(ə)l]n.神谕,预言
oracular:[ɒ'rækjʊlə] adj.神谕的,玄妙深奥的,意义模糊的
arcane:神秘的
发音释义:[ɑː'keɪn] adj. 神秘的;晦涩难解的;秘传的
结构分析:arcane = arca(箱子、盒子)+ne(形容词后缀)→藏在箱子里的→神秘的
词源解析:arca←拉丁语arca(箱子、盒子)←原始印欧词根ark(容纳、包含)
同源词:ark(方舟、约柜、箱子、柜子)
衍生词:arcanum(奥秘、秘药)
Delphic:德尔斐神谕的,晦涩的
来自Delphi, 阿波罗神庙,词源同dolphin, 因阿波罗以海豚之形找到此地而得名。德尔斐神谕在古希腊很长时期是极为重要的宗教活动和信仰中心,由一个女祭司在发狂后提供神谕,现代研究初步证明是来自神庙底下散发出的有毒气体使人神经麻痹而导致癫狂,由于神谕的的晦涩难懂,后词义通用化。参照电影《三百勇士》。
whammy:晦气
来自wham,击,打,砰的声音,引申义晦气的。同时见短语double whammy,来自儿童漫画,“shoot a whammy”就是给某人下咒,double whammy就是下两个咒。
jawbreaker:大块圆硬糖
jaw,下巴,break,破裂。比喻用法,原指发音极其晦涩难读的词,后用来指大块圆硬糖。
bridegroom:新郎
bridegroorn中的groom和意为“马夫”的groom本无任何联系。bridegroom在古英语原作brydgruma,由bryd ‘bride’加guma‘man’构成,故含有bride man之义。到中古英语时期,brydguma演变为bridegome。16世纪时当gome即guma从英语中消失之后,该复合词第二成分的意义就变得晦涩难解,随后被人误与较为熟悉的groom一词相联系,因此bridegroom才变成现在这个形式,但其词义却保持不变,仍然指“新郎”。它往往被缩略为groom,这一用法始见于莎士比亚剧作,如《奥瑟罗》和《辛白林》。
oracular:神谕般的,晦涩难懂的
来自oracle,神谕。即神谕般的,引申词义晦涩难懂的。
jargon(行话):人听不懂的鸟语
英语单词jargon来自法语和拉丁语,原本是个拟声词,表示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当人们在讲话时大量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或行话,使得观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时,观众就会觉得他们说的是人听不懂的鸟语,因此就称其为jargon。久而久之,jargon就演变为“专业术语、行话”的含义,它的本意“鸟叫声”反而被遗忘了。
jargon:['dʒɑrɡən] n.专业术语,行话,黑话
whammy:晦气
来自 wham,击,打,砰的声音,引申词义晦气。同时见短语 double whammy,来自儿童漫画, shoot a whammy 就是给某人下咒,double whammy 就是下两个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