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paparazzo(狗仔队):电影《甜蜜生活》中一名专门偷拍名人隐私的记者

“狗仔队”在英语中称为paparazzo,复数形式为paparazzi。该词源自1960年意大利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电影作品《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中的一个人物角色的名字。在电影中,主角马切罗是某杂志的专栏记者。他本想成为一名作家但没能成功,只得终日为明星绯闻奔忙。马切罗的搭档是一名叫Paparazzo的摄影记者。两人一起想方设法拍摄明星隐私然后公布于众。电影获得第13节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paparazzo一词变得家喻户晓。1963年,费里尼的另一部电影《八部半》中再度出现八卦新闻记者的角色,从此“paparazzo”就成为那些专门偷拍名人隐私的记者的代名词。

paparazzo:[,pæpə'rætsəʊ]n.狗仔队,专门偷拍名人隐私的记者;(意大利姓氏)帕帕拉佐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paparazzo 词源,paparazzo 含义。

cameo:浮雕、生动刻画

发音释义:['kæmɪəʊ] n.浮雕;浮雕宝石;精彩片段;(明星)客串

词源解释:cameo←古法语camaieu←中古拉丁语cammaeus

cameo(卡梅奥)的本意是一种宝石雕刻手法,是以平面为基础的浅层浮雕,通常利用底面与雕刻面色彩的差异突出主体,常见于艺术品创作与珠宝制作。cameo还可以表示采用浮雕方式制作出来的宝石工艺品或首饰。除此以外,cameo通常用来比喻艺术作品中具有生动刻画效果的精彩片段以及明星在影视作品中的友情客串。

词组习语:cameo role(客串角色);cameo appearance(友情客串);cameo brooch(浮雕宝石胸针)

助记窍门:cameo = came(来)+o(一块椭圆形的小宝石)→凸出来的小宝石→浮雕宝石。或cameo→比camera(摄像机)短→电影中的短暂片段→客串、精彩片段

adulate:谄媚

发音释义:['ædjʊleɪt] vt. 过分称赞;谄媚;奉承

结构分析:adulate = ad(去)+ ul(尾巴)+ ate(动词后缀)→(小狗)摇尾巴→讨好、谄媚

词源解释:ul←拉丁语ulos(尾巴)←原始印欧语ul(尾巴)

同源词:adulation(谄媚)

趣味记忆:(联想)adulate =a(阿)+du(杜)+late(迟到)→阿杜迟到了,但大家不仅不怪他,反而拼命奉承他,因为他是明星!

Lucifer:堕落天使,撒旦

来自拉丁语Lucifer,启明星,来自luc-,光亮,光明,词源同light,fer-,带来,词源同bring.原为天堂中地位超然的天使,后来堕落成为魔鬼撒旦。词义演变比较demon.

Mohican:莫希干发型

来自Mohawk拼写变体,即Mohawk人的发型。因足球明星贝克汉姆的使用而在世界掀起莫希干风。

academy:专科院校;军事学院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名叫海伦的斯巴达姑娘,被一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忒修斯(Theseus)劫去,海伦的两位孪生哥哥卡斯托耳(Castor)和波吕丢刻斯(Polydeuces)——Castor和Pollux现在是双子星座的两颗明星——四处寻找他们的妹妹,然而没有找到,最后他们遇到了一位农夫,名叫阿卡得摩斯(Akademos),他提供了劫持人和被劫人的下落。作为对农夫有这样高的警惕性的答谢,诸神永远守护着阿卡得摩斯的园林。这是希腊神话中的一篇有名的故事。

后来,大哲学家柏拉图就在这座园林里授课,于是这座园林就根据阿卡得摩斯的名字被叫做academeia.柏拉图死后许多年,他的学生和信徒们仍在这时举行学术讨论。当然他却为后提供了academy这个意味着学习场所的词。

superman:超人,能力非凡的人

superman 一词是1903年由英国剧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通过他的剧作 Man and Superman (《人与超人》)引进英语的。它直接译自创立“超人哲学”的德国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杜撰的 übermensch。尼采哲学中的 übermensch 是指通过选拔和淘汰进化而成的理想之人或完人。他在《扎拉图斯如是说》(Thus Spake Zarathustra,1883)中特别加以引用。若按字面直译,本应作“overman”或“beyondman”,但萧伯纳不喜欢 üermensch 一词的读音,所以 über 这一部分就改用拉丁前缀super- 来译。1938年美国一本连坏画以superman 为名,主角是一位名叫 Clark Kent 的superman 。嗣后,superman 又成为电视系列片乃至电影的片名和主角。这个词就是这样地得到了普及。随之而来,英语出现了许多冠以前缀super- 的新名词,如 superwoman (女超人),superstar (超级明星)等。

paparazzo:狗仔队

来自意大利著名导影Federico Fellini于1960年拍摄的一部电影《La Dolce Vita》,在其中描绘了宗教极热分子,肉欲蓬勃的明星,以及无所不用其极的狗仔队,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以至于教皇气得拍了桌子。而其中的偷拍记者Signor Paparazzo则成为狗仔队代名词。该片翻译成中文即甜蜜生活,来自Dolce,甜蜜,词源同dulcet,Vita,生活,词源同vital.该记者名字据导演说是来自意大利方言,模仿蚊子嗡嗡的叫声。该词复数形式为paparazzi.更多参见百度百科。

phosphor:启明星,磷,微光体

来自拉丁语phosphorus,启明星,来自希腊语Phosphoros,启明星,来自phos,光,phoros,携带者,词源同bring.后用作化学物质磷,引申词义微光体。

phosphorus:磷

来自拉丁语phosphorus,启明星,来自希腊语Phosphoros,启明星,来自phos,光,phoros,携带者,词源同bring.后用作化学物质磷。

Mae West:军用救生衣;救生背心

Mae West原是美国一位女影星的大名,它怎么会被用来指军用救生衣的呢?这其中确实有些来历。Mae West在1892年生于于纽约市,在一战前就颇有名气。她最初在百老汇大街当滑稽歌舞剧杂居演员,被报界称作“小妖女”(Baby Vamp)。1926年她编写、导演并主演了一出名为《性》的戏,被警察下令停演,还以诲淫罪被投入监狱。不久以后,她移民好莱坞,1928年她又写了闹剧《宝石莉尔》(Diamond Lil),并在剧中扮演主角,一举成名。由于她胸部丰满,极为性感,所以得了不少绰号,如“银幕妖妇”(Siren of the Screen),“性感明星”等。她在美国影坛名噪一时,她的魅力曾使无数观众为之倾倒。她是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工资最高的女性。二战期间气胀式救生衣曾使无数英美飞行员和水兵在海里免于灭顶之灾。据说穿上这种救生衣,充气后的样子常让军人们联想起胸部大丰满的Mae West,于是他们戏称之为Mae West,开初只是作为一种近乎粗俗的俏皮与使用,到了40年代初期却成了英美军中的流行俚语,最后居然还被收入辞书之中。

Phaeton:希腊神话中最早的太阳神(Helios)的儿子法厄同

法厄同(Phaeton)是太阳神赫利俄斯(Helios)与克吕墨涅(Clymene)的私生子。克吕墨涅是海洋女神之一,俄刻阿诺斯(Oceanus)与泰西斯(Tethys)的女儿。在希腊语中“法厄同”意为“熊熊燃烧”。但自从阿波罗(Apollo)被崇拜成太阳神后,后期神话中一些诗人则把他错误地写成是阿波罗之子。事实上法厄同在希腊神话中是光明之神。其实他并非是阿波罗之子,而是赫利俄斯之子。

有一天,法厄同向赫利俄斯哭诉,说别人不相信他是神的儿子,还辱骂他。赫利俄斯为了安慰儿子,就答应满足他的一个愿望。结果法厄同要求驾驶赫利俄斯的太阳车一天。赫利俄斯无法反悔, 只得同意。法厄同启动太阳车后,在天穹横冲直撞,距离大地越来越近,把大地几乎都烤焦了,江河湖泊的水都蒸发干了,据说非洲受害最严重,人都晒成了黑炭, 撒哈拉沙漠就是这样造成的。天神宙斯看到这种情景,暴怒之下,一个霹雳就把法厄同从豪华的太阳车里劈了下来。可怜的法厄同如同燃烧着的一团火球,在空中激旋而下。太阳神的儿子就这样陨落在了埃利达努斯河之中死了。

因为是太阳神的儿子,所以法厄同(Phaeton)的名字是与光亮和闪烁必然有关系的。印欧词根*bha-表示“to shine”,在希腊语中演化出了photo-,phos-,phant-等形式的词根,如同根词:

pharos: n.灯塔;航标灯

phosphor: n.磷;启明星;荧光体

photograph:n.照片,相片;v.拍照,照相

photosynthesis: n.光合作用

photogenic: adj.适合摄影的;上照的

phaeton:n.四轮敞篷轻便马车

vaudeville:歌舞杂耍表演;综艺节目

据传,15世纪时在法国诺曼底有位漂洗工(fuller)名叫巴斯兰(Olivier Basselin),创作了许多讽刺戏谑的饮酒歌,在当地广受欢迎。他工作的地方是一个名为Vau de Vire的峡谷,因此他所编写的歌便被称为chanson du Vau de Vire 'song of the valley of the Vire'(维尔山谷之歌)。这类歌曲曾经在法国风靡一时,后来被简称为Vau de Vire,而且渐渐地和另一类歌曲voix de ville(都市之声)弄混,进而演变为vau de ville,最后又合为一个词vaudeville。

17世纪以后vaudeville被带进了巴黎的剧院,常常穿插在喜剧、哑剧等的演出中。18世纪时英语吸收了该词,起初用以指“通俗歌曲”。到了19世纪,美国人借用了vaudeville来指英国人所说的variety,即“歌舞杂耍表演”。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50年代vaudeville这一轻松欢快的娱乐形式风行全美国,在大城市和新开垦的边远地区尤为流行。它包括10至15个互不相关的单独表演节目,其中有魔术、杂技、喜剧、驯兽、耍把戏、歌舞等。许多著名的喜剧明星和演员一开始都从事过vaudeville表演。

cameo(浮雕宝石、小品):用浮雕方式加工出来的宝石工艺品

cameo(卡梅奥)本是一种宝石加工方式,是以平面为基础的浅层浮雕,利用底面与雕刻面色彩的差异突出主体,常见于艺术品创作与珠宝制作。cameo还可以表示采用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宝石工艺品或首饰。除此以外,cameo通常用来比喻艺术作品中具有生动刻画效果的精彩片段以及明星在影视作品中的友情客串。

cameo:['kæmɪo] n.浮雕宝石,小品,精彩片段,表现抢眼的配角,明星客串

stardom:明星地位,明星身份

star,明星,-dom,表状态。

starlet:小明星

star,明星,-let,小词后缀。

star-struck:追星的

star,明星,struck,击中的,来自 strike 的过去分词形式。

star-studded:明星荟萃的

star,明星,stud,钉头,装饰钉。比喻用法。

superstar:超级明星

super-,超级,star,明星。

idol(偶像):古人所崇拜的神灵的偶像

在犹太教、基督教等一神教问世之前,大部分宗教都是多神教,即崇拜多个神,每个神都掌管不同职责,都有不同形象。古人根据这些神灵的形象制作出画像或雕像,作为神灵的化身加以敬拜,这种画像或雕像就是idol。这个英语单词来自拉丁语名词idolum和希腊语名词eidolon,本意是“形象”,在多神教中表示代表神灵的偶像,而在一神教中,则用来表示异教徒所崇拜的“伪神”的偶像。一神教禁止偶像崇拜,因为只有一个神,不必在形象上加以区别。因此一神教流行后,idol一词就常常用来表示广受民众欢迎的名人、明星等。

idol:['aɪdl] n. 偶像,崇拜物;幻象

idolatry:[aɪ'dɑlətri] n. 偶像崇拜;邪神崇拜

idolater:[aɪ'dɒlətə] n. 偶像崇拜者;崇拜者;皈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