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ber(橡胶):可用来擦除铅笔痕迹的橡皮
1770年,英国化学家Joseph Priestley(1733— 1804)无意中发现橡胶树的白色树胶的凝块可以“rub out”(擦去)铅笔的痕迹,于是他就给它取名叫 rubber,字面意思就是“可用来擦除的东西”。现在橡胶制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名称依然为rubber。橡胶富有弹性,因此rubber还可以表示“扭转脖子看”。因为人出于好奇时,会使劲伸长脖子围观,脖子就像是橡皮做的一样可以延展。
rubber: ['rʌbə] n.橡胶,橡皮adj.橡胶制成的vt.涂橡胶于,用橡胶制造vi.扭转脖子看,好奇地看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rubber 词源,rubber 含义。
apology(道歉):苏格拉底被指控后的《申辩》
公元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雅典政府以“亵渎神灵、败坏青年”的罪名起诉。苏格拉底在由500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做了著名的申辩。但申辩并没能挽救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饮毒而死。他的学生柏拉图将他这篇申辩词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申辩”一词在希腊语中写作apologia,意思是“自我辩护的演讲”。其中,apo表示“远离”,等于away from,logia源自logos,表示“演讲”,等于speech。所以apologia的本意是“自我辩护,逃离惩罚的演讲”。英语单词apology就源自希腊语apologia,保留了“申辩”的含义,后来又发展出“道歉、谢罪”等含义。这也跟人的习惯做法一致,我们在“道歉”时,不也总是有意无意地替自己辩解吗?
apology: [ə'pɒlədʒɪ] n.道歉,辩护,申辩
apologize: [ə'pɒlədʒaɪz] v.道歉,谢罪,辩白
cadge:乞讨
发音释义:[kædʒ] vi.乞讨;骗的白食;贩卖vt.讨到;索求
词源解释:可能由15世纪中期的英语单词cadger(游商、小贩)反向衍生而成
同源词:cadger(乞讨者;行骗者;流浪汉)
cadge与beg的区别:beg表示乞求、恳求,“求”的意味很强;而cadge是口语,通常用来请求别人行个方便、给点小东西,或向别人借东西而又无意归还,“乞求”的意味不如beg强。
词组习语:cadge a cigarette(讨支烟);cadge a ride(请求搭个便车)
助记窍门:cadge→caged→被关在笼子里的→乞讨
allegiance:忠诚
发音释义:[ə'liːdʒ(ə)ns] n. 效忠,忠诚;忠贞
结构分析:allegiance = al(无意义)+ legi(君主)+ance(名词后缀)→对君主的忠诚→忠诚
词源解释:allegiance←古法语legeance,legi←古法语liege(君主)
同源词:liege(君主)
acknowledge:承认
发音释义:[ək'nɒlɪdʒ] vt. 承认;答谢;报偿;告知已收到
结构分析:acknowledge = a(处于) + c(无意义)+knowledge(知道)→处于知道的状态→承认;knowledge = know(知道)+ledge(名词后缀)→所知道的→知识
同源词:know(知道),knowledge(知识),acknowledgement(承认、确认)
acoustic:听觉的
发音释义: [ə'kuːstɪk] adj. 声学的;音响的;听觉的n. 原声乐器;不用电传音的乐器
结构分析:acoustic = a(无意义前缀) + cous(听)+ tic(形容词后缀)→听觉的、声学的→原声的
词源解释:cous←原始印欧词根kous(听)
同源词:acoustics(声学),acoustical(听觉的,声学的)
accomplice:同谋者
发音释义:[ə'kʌmplɪs; ə'kɒm-] n. 同谋者,[法] 共犯
结构分析:accomplice = ac(无意义前缀)+ complice(同谋者);complice = com(共同)+plice(结合)→结合到一起→同谋者。
词源解释:plice ←拉丁语plicem←拉丁语plicare(结合)
同源词:complicity(共谋),complex(复杂的),complicate(交织、使复杂化)
airy-fairy:不现实的
airy, 像空气一样的。fairy, 做为airy的同韵词,无意义,幽默用法。
cynic:愤世嫉俗者
来自词根can, 狗,见canine. 因古希腊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安提西尼创立的犬儒学派而得名,该学派倡导简单生活,但后来哲学理念被后世有意或无意的曲解,词义也发生了变化。
Fauvism:野兽主义
来自法语fauve, 野兽,词源同fallow, 黄棕色的,灰白色的,代指野兽。来自20世纪初期流行于法国巴黎的一种抽象的,无意义,混乱的画风艺术,被当时的艺术评论家批判为奇葩,野兽状的。
flibbertigibbet:轻浮的人
无意义拟声词,闲扯,无聊。比较flimflam, gibber.
flimflam:胡扯,欺骗
韵律重复构词。来自辅音丛bl, fl, 折腾,拍打,拟声词,词源同flap, flip. -im, am, 无意义表音字母。引申词义无聊,胡扯。
wiki:维基,维基百科
缩写自Wikipedia,最早的形式为WikiWikiWeb,来自其创造人Ward Cunningham在夏威夷度假时无意中听到的词Wiki Wiki, 快快,他觉得该词语音语义都很应景,就作为网站名。
hip hop:嘻哈音乐
爵士乐类型,hip可理解为屁股或无意义词,为hop的韵律构词,字面意思即跳动的音乐或扭屁股的音乐。
hootenanny:民间歌舞会
来自苏格兰语hootenanny,庆祝,聚会。其本身可能为无意义杜撰词,或来自hoot nanny.该词现也用于指叫不出名字的物件名。比较thingamajig,whatchamacallit.
imago:无意识意象
来自拉丁语imago,影像,意象。用于心理学指无意识意象。
inane:无意义的,愚蠢的
来自拉丁语inanis,空的,虚无的,可能来自in-,不,非,-anis,一,词源同one.引申词义空无一物的,无意义的,愚蠢的。
Indo-European:印欧语系的
因18世纪在印度工作的欧洲传教士和语言学者在研究梵文典籍时无意中发现梵语中诸多词与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尤其是拉丁语和希腊语存在及其相似的关系,并通过进一步研究论证证实印度语和欧洲诸语言之间存在同源关系。例,Veda,Ayurveda,guru,gurdwara,yoga等。
Machiavellian: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不择手段的
来自16世纪意大利政治家和思想家Niccolo Machiavelli,其写了一本重要的思想巨著《君主论》,论述了为君之道,君主需具备的条件和本领以及如何夺取和巩固政权等,其思想的实质是国家应如何通过改革以强大。但后来被有意或无意曲解,并最终引申不择手段的,阴险狡诈的等贬义词义。
quiz:答问比赛,测验
该词始用于18世纪末。据传,1780年爱尔兰都柏林有一位叫James Daly的剧场经理,在喝醉酒时和朋友打赌说,他能杜撰一个毫无意义的新词,并使它在24小时内进入英语之中。他派人把能找到的街头顽童都找了来,雇他们夜间在大街小巷,在每堵墙壁和一切通道上用粉笔写上四个神秘的字母QUIZ。翌丑,都柏林全城轰动了。人们迷惑不解,议论纷纷,互相询问这四个字母意指什么。一时之间quiz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Daly赌赢了,quiz尔后果然进入了英语词汇的行列。由于quiz是以戏弄人问世的,所以最初作“恶怍剧”、“戏弄者”或“询问”解,“测验”、“答问比赛”、“智力竞赛”等今义则是后来延伸取得的。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quiz很可能源自意为“什么”或“谁”的拉丁文单词quis,因和英语单词inquisitive(好问的,爱打听别人隐私的)或inquisition(彻底调查或审讯)相联系,故而被赋予“询问”一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