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Apple of Discord:争斗之源;不和之因;祸根
An Apple of Discord 直译为“引起纠纷的苹果”,出自荷马史诗 Iliad 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传说希腊阿耳戈英雄(Argonaut)珀琉斯(Peleus)和爱琴海海神涅柔斯的女儿西蒂斯(Thetis)在珀利翁山举行婚礼,大摆宴席。
他们邀请了奥林匹斯上(Olympus)的诸神参加喜筵,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惟独没有邀请掌管争执的女神厄里斯(Eris)。这位女神恼羞成怒,决定 在这次喜筵上制造不和。于是,她不请自来,并悄悄在筵席上放了一个金苹果,上面镌刻着“属于最美者”几个字。天后赫拉(Hera),智慧女神雅典娜 (Athena)、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Aphrodite),都自以为最美,应得金苹果,获得“最美者”称号。她们争执不下,闹到众神之父宙斯 (Zeus)那里,但宙斯碍于难言之隐,不愿偏袒任何一方,就要她们去找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Paris)评判。
三位女神为了获得金苹果,都各自私许帕里 斯以某种好处:赫拉许给他以广袤国土和掌握富饶财宝的权利,雅典娜许以文武全才和胜利的荣誉,阿芙罗狄蒂则许他成为世界上最美艳女子的丈夫。年青的帕里斯 在富贵、荣誉和美女之间选择了后者,便把金苹果判给爱与美之神。为此,赫拉和雅典娜怀恨帕里斯,连带也憎恨整个特洛伊人。
后来阿芙罗狄蒂为了履行诺言,帮助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的王后——绝世美女海伦(Helen),从而引起了历时10年的特洛伊战争。不和女神厄里斯丢下的那个苹果,不仅成了天 上3位女神之间不和的根源,而且也成为了人间2个民族之间战争的起因。因此,在英语中产生了“An Apple of Discord”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any subject of disagreement and contention;the root of the trouble;dispute”等意义。
这个成语最初为公元2世纪时的古罗马历史学家马克·朱里·尤斯丁(Marcus Juninus Justinus)所使用,后来广泛的流传到欧洲许多语言中去,成为了一个国际性成语。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n Apple of Discord 词源,An Apple of Discord 含义。
chant(圣歌):反复吟唱的宗教活动
英语单词chant来自拉丁语cantare,是canere(唱)的反复形式,指 的是古罗马宗教活动中反复吟唱的活动,既用来赞颂神灵,又用于修炼内心,类似于中国佛教的和尚们打坐诵经。做名词时,chant表示反复吟唱的“圣歌”。 这种圣歌的特点是内容简短,适合反复吟唱,一个短短的词也能咿咿呀呀地唱上半天,并且通常没有伴奏,所以听起来十分单调乏味,如著名的Gregorian chant(格里高利圣歌)就是这样一种圣歌,相传为教皇格里高利所著。
中国有句歇后语,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西方的僧侣们在吟唱这种chant时,有时候也会装模作样、有口无心,因此英语中出现了一个与chant同源的单词cant,用来形容僧侣故作虔诚地吟唱chant,引申为并非发自内心的话,如客套话、乞丐故作可怜的的乞讨声。后来又产生了“黑话”的含义。
chant:[tʃɑːnt]n.反复吟唱的圣歌,赞美诗v.吟唱,诵念
cant:[kænt]n.并非发自内心的话(客套话、乞丐乞讨等)、伪善的话、单调陈腐的话(如大话西游中唐僧的话);(乞丐、流浪汉等底层的)黑话adj.单调陈腐的,假仁假义的,假装哀诉的;黑话的vi.讲黑话
cant:黑话
发音释义:[kænt] n.言不由衷的话;伪善的话;隐语;黑话;行话vi.讲黑话;讲言不由衷的话adj.黑话的;行话的;假仁假义的
词源解释:来自拉丁语cantere,是canere(吟唱)的反复形式
同源词:chant(吟唱)
cant与chant(吟唱)同源,形容“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核心意思是“与字面意思不同的话”,如乞丐讨钱时说的话、与人寒暄时的客套话、假仁假义的话,以及黑话、隐语等。
词组习语:thieves' cant(盗贼的黑话);cant of diplomacy(外交辞令);politician's cant(言不由衷的话);cant about(言不由衷地谈论)
aboveboard:公开的(地).正大光明的(地)
aboveboard原作above board。旧时board有“桌子”之意,above board若按字面义则可作“在桌面上”解。18世纪英国作家、评论家、辞书编纂者约翰逊(Samuel Johnson,1709 -1784)曾在他所编的《英语词典》中指出此语的出处。在赌博中一些赌徒为了换牌作弊,常将双手放在桌子下面,即便无心,亦未免可疑,但若把手放在桌上(above board)则无所施其伎,亦无欺诈之嫌。可见above board原系牌桌用语。约翰逊将之释义为“公开的(地)”“不使诈或不耍诡计”。aboveboard始用于16世纪。从那时起,400多年来一直历久不衰,形和义都无甚变化。近年来出版的一些辞书多将aboveboard合二而一,把aboveboard作为一个独立词条,不再列于board名下。它既用作形容词,又用作副词,作“公开的(地)”“光明正大的(地)”“诚实的(地)”等义解。在用作表语时,有时为了加强语气,也和open连用,作open and aboveboard。
Virgo(处女座):被冥王掳走的谷物女神女儿
英语中表示“处女座”的单词Virgo直接来自拉丁语,意思就是“处女”。英语单词virgin(处女)与其同源。
希腊神话中,谷物女神德墨忒尔有个独生女儿,叫做珀尔塞福涅,长得十分美丽。冥王哈迪斯看上了她,趁她在外游玩时掳走了她,强迫她做了冥后。谷物女神德墨忒尔上门索求女儿时,冥王施展诡计,哄骗珀耳塞福涅吃了三颗冥府的石榴籽。这样,珀耳塞福涅每年不得不离开母亲,回到冥府住三个月。女儿离开的这三个月,谷物女神无心掌管农事,万物凋零,人世间进入冬季。
后来,宙斯将珀耳塞福涅的形象升入天空,成为了星空中的“处女座”(Virgo)。
Virgo:['vɝgo] n. 处女座
virgin:['vɝdʒɪn] n. 处女adj. 处女的;纯洁的;未经利用的,处于原始状态的
Viagra:万艾可,伟哥
Viagra 据称源自梵语 vyāghra(老虎),它们发音几乎一模一样。但也有人将 V 或 Vi 与单词 vigour、virility、vitality、victory 联系在一起,认为 Viagra 是 virile 和 Niagara 的缩合词,Niagara 就是 Niagara Falls 即尼亚加拉瀑布(世界最著名的三大瀑布之一,位于北美五大湖伊利湖与安大略湖的尼亚加拉河上),瀑布巨大的水流以银河倾倒、万马奔腾,所以 Viagra 这种药可以增加血液流动,更暗含着更深一层的意境。
Viagra 是专利商标名,其最早的名字其实叫做 Sildenafil(西地那非)。科学家最初是希望它能够治疗心绞痛的心脏病,但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阴差阳错地发现 Viagra 是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Erectile Dysfunction)的有效药物。
上世纪90年代医疗水平有限,心脏病还属绝症,美国辉瑞公司下决心发明一种药物彻底治愈心脏病,研发团队本想将心脏血液流动的速度快一些,没曾想血液最终却留下面去了。他们不了解水往低处走的道理,所以导致了下体充血。为了不使科研成果浪费,他们找了一批人试药,但令人惊奇的是,药品发放之后,很多人却不愿将没吃完的交回来,而且大部分还是男性。
研发人员感到惊奇,便着手调查,没想到这一调查竟为辉瑞公司带来百亿美元的收入。原来这个药有副作用,副作用是什么呢?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晚上的国王。辉瑞公司意识到这是个巨大的商机,赶紧加快产品生产,此后短短几年间,Viagra 立即风靡全球,成为无数男人的充电宝。
所以中国人给这个药起了个名字叫伟哥。这个药名是音译过来的。但这个名字也造成了一些人的困扰,因为中国叫张伟,李伟,王伟的人数不胜数都叫伟哥,结果这个药出了之后只能说张哥来了,李哥来了,王哥来了。
后来有人又翻译了一个名字叫万爱可,就是一万次爱都可以,但是这个好像很露骨。后来这个“爱”就改成了“艾”叫万艾可,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蓝色小药丸了。
顺便说一句,1998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费里德·穆拉德教授凭借此项发明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尽管并未直接参与制造伟哥,但他对伟哥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得知人们称他为“伟哥之父”时,他气愤地说,“伟哥之父是一个极其愚蠢的称号,如果时光倒流,我宁愿自己从未导致这种药物的发明。”但不得否认的是,费里德·穆拉德教授凭借伟哥专利,已赚得盆满钵满。
伟哥其实不是春药,它是一种治疗疾病的药,是用来帮助别人站起来的药,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吃了伟哥后更多的是心理作用,因为伟哥的药效要在12分钟之后发作,但有的人一吃了就雄起了,当然了,有的人吃完后也是可以维持30分钟的啦。
最后说的就是,伟哥虽好,但也是有副作用的,像什么头疼啊,影响视力、听力啊等,所以它现在是一种处方药,并不是想买就能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