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牛仔裤):盛产斜纹棉布的意大利城市热那亚
中世纪时,意大利城市热那亚(Genoa)盛产一种厚实的斜纹棉布,可以用来制作衣服和船帆。在古法语中,热那亚被称为Jannes,因此这种布料在法语中被称为jean fustian,意思就是“热那亚出产的棉麻粗布”。进入英语后,被缩略为jean,用来表示这种斜纹棉布。
19世纪中,在美国西部兴起淘金热,大量人口涌入西部淘金。由于强烈的劳动,工人的衣服极易破损。看到这种商机后,两名生意人,Levi Strauss和Jacob Davis决定一道设计并生产结实耐用的工装裤。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工装裤,用铆钉加固易破损部位,并为其申请了专利。为了使工装裤更加结实耐用,他们决定采用jean这种斜纹棉布作为面料。很快,这种结实耐用的工装裤在市场上受到普遍欢迎,尤其受到美国西部牛仔们的喜爱。由于是用jean面料做成的,所以这种工装裤也被称为jean(牛仔裤),一般用复数形式jeans。
jean:[dʒiːn] n.牛仔裤,斜纹棉布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jean 词源,jean 含义。
grog:格洛格酒(通过朗姆酒兑水制成的烈酒)
来自grogram, 粗松斜纹布,来自18世纪英国海军上将Edward Vernon的昵称Old Grog, 因其常偏好这种布料的斗篷而得名,他曾命令其水手将烈性朗姆酒兑水稀释以防止喝醉,这种兑水的朗姆酒最后就被戏称为grog酒。
groggy:摇摇晃晃的,昏昏沉沉的
该词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的词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法语短语gros grain(粗纹布料)。此语后缩合为单词grogran/grogoran,并于16世纪被引进英语,作grogram,用以指一种丝与马海毛(mohair)或羊毛织成的粗松斜纹织物,汉语有时音译为“格罗格兰姆呢”。
18世纪初,英国海军对水兵实行朗姆酒( rum)定量配给。1740年8月海军上将Edward Vernon(1684 - 1757)意识到朗姆酒配给量过大不利于整肃军纪,提高效率,遂下令以搀水朗姆酒发放给他管辖下的舰队官兵。这一做法果然奏效,不久即在英国海军中推而广之,一直实行了两百多年,直至1970年7月1日才宣布取消。这位海军将领在海上喜着用grogram制成的披风,官兵就给他取了个绰号叫Old Grogram Cloak或Old Grog,把他首先实行的搀水朗姆酒定量配给戏称为Grog's ration或Grog’s mixture,并最后将之简化为grog,作为兑水朗姆酒的代称。grog现用以泛指“掺水烈酒”。groggy 一词即由grog派生而来,原先仅表示“田喝兑水朗姆酒而醉醺醺的”,以后词义扩大为“酒醉的”,在当代英语中一般表示“摇摇晃晃的”、“昏昏沉沉的”、“软弱无力的”等义,不论是饮酒所致,还是因疲劳、久病等缘因引起的。此外,从grog一词还产生了与酒有关的两个复合词:一为grog shop,在英国英语指“(低级)小酒店”,一为grog blossom,指“鼻赘”或“肥大性酒渣鼻”。grog及groggy始见于1770年的一种综合性期刊《绅士杂志》(The Gentleman’s Magazine)。
denim(粗斜纹棉布):盛产牛仔布的法国城市尼姆
尼姆(Nimes)是法国南部加尔省的省会城市,靠近地中海,历史悠久。从中世纪开始,尼姆就以纺织厚而结实的帆布著称。后来,这种厚布被出口到美国,很快被用来生产结实的牛仔裤。这种布料最早被称作“serge de Nimes”,意即“尼姆产粗棉布”。后来该名称为简化为de Nimes(尼姆产),最后演化成英语单词“denim”,成为牛仔布的正式称谓。
denim:['denɪm] n.牛仔布,丁尼布,斜纹粗棉布
serge:哗叽布
一种精梳毛纱织制的斜纹毛织物,来自古法语 serge,哗叽布,来自拉丁语 serica vestis,丝织衣 物,来自 serica,丝的,词源同 silk,vestis,衣服,词源同 vest.
twill:斜纹布
来自古英语 twili,双股线织布,斜纹布,来自 twi-,二,拉丁语 licium,线,词源同 trellis.该词 为拉丁语 bilix(双线,双股线)的英语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