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chronic(慢性的):希腊神话中的第二代神王克洛诺斯

乌拉诺斯的儿子克洛诺斯(Cronus)推翻父亲成为第二代神王。乌拉诺斯在逃离时预言克洛诺斯也将和他一样被自己的儿子推翻。为了避免重蹈老爸的覆辙,克洛诺斯把妻子迈亚所生的子女一个接一个地吞进自己的肚子里,只有最小的宙斯由于母亲的计谋得以逃脱。

由于克洛诺斯就像无情的时间一样吞噬一切,所以从他的名字Cronus中产生了表示时间的词根chron。还有一种说法是,词根chron来自时间之神Chronus。在俄耳甫斯教派的希腊神话中,Chronus是掌管时间的原始神,比混沌之神还要早。

词根chron:时间

Cronus:['krəunəs] n.克洛诺斯

chronic: ['krɒnɪk] adj.慢性的,长期的,习惯性的。

chronicle:['krɒnɪk(ə)l]n. 编年史,年代史。

chronology: [krə'nɒlədʒɪ]n.年代学,年表。

synchronal: ['sɪŋkrənəl]adj.同时发生的,同步的。

synchronize: ['sɪŋkrənaɪz]v.同步,使同步。

chronometer:  [krə'nɒmɪtə]n.计时器。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hronic 词源,chronic 含义。

carnival(狂欢节):基督教斋戒节前纵情狂欢的“谢肉节”

单词carnival来自拉丁文carne vale,等于英语中的“flesh, farewell!”(肉,再见!),所以其本意应译为“谢肉节”。根据基督教的教义,基督复活节前40天是封斋节。封斋节期间禁止食肉和娱乐。因此,在封斋节开始前三天,人们便抓紧时间开始纵情吃喝玩乐。一些主张宗教改革的人如新教徒便借此举办各种狂欢活动,挑战天主教的权威。久而久之,carnival倒成了一个盛大节日,而封斋节却逐渐被人遗忘。荷兰画家Pieter Bruegel的名画《狂欢者与斋戒者的斗争》(Fight Between Carnival an Lent)便反映了两教派之间的斗争。

carnival的前半部分是词根carn,表示“肉”。该词根衍生众多与“肉”有关的单词。

carnal:['kɑːn(ə)l] adj.肉体的,性欲的

carnival:['kɑːnɪv(ə)l] n.狂欢节,嘉年华,饮宴狂欢

carnivore: ['kɑːnɪvɔː] n.食肉动物,食虫植物。记:carni肉+vore吃

carnivorous:[kɑː'nɪv(ə)rəs] adj.食肉的,肉食性的

carcass: ['kɑrkəs] n.(人或动物的)尸体,残骸;(除脏去头备食用的)畜体

reincarnate: [,riːɪn'kɑːneɪt] vt.使转世化身adj.转世化身的。记:re再次+in进入+carn肉体+ate动词后缀

assassin(刺客):中世纪时著名穆斯林暗杀组织阿萨辛

中世纪时期,在阿富汗至叙利亚山区,活跃着一个穆斯林异端教派阿萨辛(Hashshashin),由穆斯林右边极端分子组成,以其暗杀活动闻名于世。欧洲的十字军就曾经深受其害。该组织的创始人为突厥籍的波斯人哈桑·萨巴赫,即大名鼎鼎的“山中老人”,在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中就曾提到这位“山中老人”。《马可波罗游记》也曾对“山中老人”及阿萨辛有详细描述。

据记载,山中老人为了培养刺客,在一个隐秘的峡谷中斥巨资修建了一个“极乐园”。园子里长满奇珍异果,修建有富丽堂皇的楼台亭阁,里面住着精通音律的妙龄少女,随处都有美酒、蜜糖。山中老人平时在训练时,会不时向受训者讨论伊斯兰先知所提到的“极乐园”。然后在特定日子,让受训者吸食一种特殊的毒品。趁他们昏迷之际,将其移入极乐园。受训者苏醒后,就会以为自己真的身处传说中的极乐园。受训者在极乐园中尽情享乐几日后,又会被再次麻醉,移出极乐园。从此以后,受训者会心甘情愿供山中老人驱使,以求死后长住极乐园。

山中老人让受训者吸食的毒品在阿拉伯语中叫做hashish,所以该组织被称为Hashshashin,本意是“吸食hashish的人”。英语单词assassin就是由阿拉伯语Hashshashin演变而来的。

assassin:[ə'sæsɪn]n.刺客,暗杀者

assassinate:[ə'sæsɪneɪt] vt.暗杀,行刺

assassination:[əˌsæsɪˈneɪʃn] n.暗杀,行刺

protestant(新教徒):抗议罗马天主教的基督教新教派

一五一七年九月四日,马丁·路德发表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同年十月三十一日马丁路德在 萨克森选侯教堂大门所张贴《有关赎罪券辩论之邀请》,反对买卖赎罪券,由此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改教开始之初,路德及其志友常常要求召开基督教大会 来解决改革中的种种问题。这要求得到德国当局的允许,1526年帝国议会在斯拜尔(Speyer)举行,准许在基督教大会召开前各地区政府可自主决定本区 域所欲尊奉的教派。然而,1529年,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影响下,帝国议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取消了一五二六年的准许,议会中的路德派对此决定提出 抗议。那些在抗议文件上签名及拥护抗议文件的人就被称为“抗议者”(Protestant)。后来,该词被用来泛指对罗马公教(即天主教)抱抗议态度的诸多新教派,包括路德宗、加尔文宗、英国国教安立甘宗,统称为“新教”,又称作“抗罗宗”、“归正教”、“改革宗”。

Protestant: ['prɒtɪstənt] n.新教,新教徒adj.新教的,新教徒的

Gnosticism(诺斯替主义):宣扬“灵性知识”的希腊哲学思想

Gnosticism(“诺斯替主义”)是希腊哲学晚期的一种思想,认为物质世界是 邪恶的,灵魂从灵性世界堕落至邪恶的物质世界,只能通过“灵性知识”才能得到救赎,重返灵性世界。他们把这种隐秘的、关乎拯救的智慧或“灵性知识”称为 “诺斯”(gnosis),将拥有“灵知”的人称为“诺斯替”(Gnostic)。在基督教发展初期,诺斯替主义者曾借用基督信仰来表达这种隐秘智慧的求 道方式,被教会的大公会议判为异端。

英语单词gnosis、gnostic、gnosticism等英语单词的词源都是希腊语中表示“知道”的单词gnostos。

gnosis:['nəʊsɪs] n.灵性知识,真知,直觉

Gnostic:['nɔstik] n.诺斯替教徒adj.诺斯替教徒的,诺斯替教派的

Gnosticism:['nɔstisizəm] n.诺斯替主义,诺斯替教派

pharisaical(伪善的):伪善的法利赛人

法利赛人(Pharisee)是古代犹太人中的一个教派,在耶稣在世期间是犹太人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把持了祭司等宗教职位。“法利赛”在希伯来语中的意思是“分离”,指为保持纯洁而与俗世保持距离。法利赛人在各种洁净的礼仪上拘谨而固执,绝对不向一个“罪人”(在宗教礼仪上不洁净的人)购买任何食物,也决不请罪人去家里,但他们却喜欢去罪人家里教训他人。

耶稣斥责法利赛人的伪善,曾经说他们:“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马太福音23:27-28)。

由于法利赛人以伪善而出名,因此从表示法利赛人的单词Pharisee产生了形容词pharisaical,表示“伪善的”。

pharisaical:[ˌfærɪˈseɪɪk] adj.伪善的,讲究虚礼的

cabal:政治阴谋小集团

发音释义:[kə'bæl] n.卡巴尔;政治阴谋小集团;五人帮

词源解释:cabal←法语cabale(对圣经旧约的神秘解读、秘密结社的小团体)←中世纪拉丁语cabbala←希伯来语qabbalah(传统、对圣经旧约的神秘解读传统)

同源词:cabbala(犹太教神秘哲学)

cabal一词在16世纪下半叶中就已经含有“秘密小团体”之意,但主要应用于宗教领域,表示宗教小团体,尤其是犹太教神秘教派团体。1667至1673年期间,英王查理二世五位最有权势的大臣结成秘密小集团,进行阴谋活动。1672年他们未经议会批准就秘密地同法国签订盟约,迫使英国同荷兰交战。他们的所作所为引起本国臣民极大不满。说来也巧,这五位声名狼藉的大臣的姓氏为Clifford、Ashley、Buckingham、Arlington、Lauderdale,其首字母正好构成CABAL,人们遂以cabal称之。这一巧合加强了原cabal一词的意义,给原cabal注人了新的活力,从此在英语中站稳了脚跟,成为对“政治阴谋小集团”的称呼,类似中国的“四人帮”。

the Amish:阿曼门诺派(崇尚农耕生活)

来自瑞士传教士Jacob Amman 创立的宗教派别。

Calvinist:加尔文教

由16世纪法国新教改革者John Calvin创立的教派。Calvin字面意思为秃头,词源同callow, chauvinism.

denomination:教派,宗派

de-, 向下,强调。-nom, 命名,词源同name. 即命名,同宗教名,教派。

chron-(时间):希腊神话中的第二代神王克洛诺斯   

希腊神话中,乌拉诺斯的儿子克洛诺斯(Cronus)推翻父亲成为第二代神王。乌拉诺斯在逃离时预言克洛诺斯也将和他一样被自己的儿子推翻。为了避免重蹈老爸的覆辙,克洛诺斯把妻子迈亚所生的子女一个接一个地吞进自己的肚子里,只有最小的宙斯由于母亲的计谋得以逃脱。

  由于克洛诺斯就像无情的时间一样吞噬一切,所以很多人把他和希腊神话中代表时间的原始神Chronus合为一人。但在俄耳甫斯教派的希腊神话中,Chronus是掌管时间的原始神,比混沌之神还要早,他的名字Chronus在希腊语中就是“时间”的意思。英语中表示“时间”的词根chron就来自时间之神的名字Chronus。

  chron-:时间

  Cronus:['krəunəs] n.克洛诺斯

  chronic:['krɒnɪk] adj.慢性的,长期的,习惯性的

  chronicle:['krɒnɪk(ə)l] n. 编年史,年代史

  chronology:[krə'nɒlədʒɪ] n.年代学,年表

interdenominational:各教派共有的

inter-,在内,在中间,相互,denomination,教派。

Mennonite:门诺派教徒

美国和加拿大一个新教教派的成员,生活简朴。来自其创始人16世纪荷兰宗教改革家Menno Simons.

hobby:癖好,业余爱好

14世纪时hobby原指“小马”。在16世纪的英国农村人们狂欢时常跳一种名叫“莫利斯”(morris)的化装舞,表演者装扮成罗宾祝传奇中的人物,并在腰间系上用柳条等扎成的马形道具,舞时给人以跨骑其上而行的感觉。这种马形道具人们称之为hobbyhorse。据说,直到今天每年五朔节(MayDay)在英国康沃尔郡(Cornwall)帕德斯托(Padstow)人们都要在腰间系上传统的马形道具举行游行,欢庆春天的到来。以后,hobbyhorse又从“马形道具”转而指小孩玩的“竹马”或“木马”,并在17世纪逐渐引申为大人们的“癣好”或“业余爱

好”。美以美教派( Methodism)创始人约翰·韦斯利(John Wesley,1703 - 1791)在讲道稿中有这样一句话:Every onehas his hobbyhorse,这句话后来变成了一个谚语,句中的hobby- horse就合有“癖好”之意,整句的意思是“人各有所好”。到了19世纪以后该词在作“癖好”解时一般都缩约为hobby,这就是hobby 一词的由来。

assassin:凶手,刺客   

大约在公元1090年,在波斯出现了一个穆斯林秘密团体,称伊斯迈里藏( Ismaili)。其刨建人名叫Hasan benSabah,他从地势险峻,常人无法进去的山寨指挥暗杀活动,企图以此恐怖手段主宰伊斯兰世界,所以该教派的历代首领都被称作“山岳老人”(The Old Man of the Mountains)。在他手下有一大批狂热信徒,立誓要把异教徒杀绝。他们暗杀的主要对象是参加十字军东征的基督教徒,尤其是基督教领袖。十字军东侵,前后八次,历时近二百年(1096 - 1291)。就在这近二百年间,该秘密团体成员先是活跃于波斯和伊拉克,以后活动又扩及到叙利亚一带,专门刺杀十字军。据说这些人在进行凶杀活动之前,其首领让他们服用海吸希(hashish),即印度大麻(hemp),一种起麻醉作用的毒品。因此,人们给他们起了个浑名hashshashin,在阿拉怕语中的意思是“服用海吸希的人”(hashish - eaters/users)。该词进入中世纪拉丁语时作assassinus,17世纪传人英语则作assassin。在史书上assassin专指上述“穆斯林秘密团体成员”。以后,作为对他们凶杀行为的报复,基督教徒用assassin来表示“凶手”,“刺客”,保留了它在历史上原先的含义,随后又从assassin派生出assassinate(暗杀),assassination(暗杀)等词。

assassin:暗杀者,刺客

来源于阿拉伯语hassas(大麻吸食者)的复数形式hassasin;在中世纪的中东和伊朗,激进的伊斯玛仪派信徒去暗杀教派的反对者时,总是先吸食大量的大麻。

Pharisee:法利赛人,自恃清高者

严守律法的古犹太教派成员。来自希腊语Pharisaios,来自希伯来语parash,分开的。即分开的教派,与其它教派不同的教派,该教派以严守律法著称,但同时被其它教派认为过于表面,过于做作,因此,引申词义伪善者,自恃清高者。

religious:宗教的,虔诚的

来自 religion,宗教,教派,-ous,形容词后缀。

religion:宗教,教派

来自拉丁语 religare,绑定,来自 re-,表强调,-ligare,绑定,捆绑,词源同 ligature,oblige.用于 比喻义人和神之间的纽带,后用于指宗教,教派等。

ecumenical:基督教宗教合一的,一般的,普通的

来自希腊语 oikos, 家,屋子;来自 PIE * weik, 家,词源同 ecology,economy,diocese;-men- 是希腊语的现在被动分词词缀,-ical 是复合形容词后缀(-ic + -al),其字面含义是“有人居住的地方、世界”,于是用以代指“世界的、 世界范围的,普遍的”,后来被用作宗教术语,表示:普世教会的,普世教会主义的,普世教会运动的,促进基督教不同教派大联合的。

来自PIE*weik“聚居区,宗族,家族”的衍生词:

villa:别墅。来自拉丁语vicus, 村庄,聚居区。

villain:村民,恶棍,流氓。

vicinity:街区。

oikos:家,屋子,聚居区。

ecology:生态学。

economy:经济学。

ecumenical:基督教宗教合一的,一般的,普通的。

Greenwich:绿色村庄,格陵尼治天文台。

Sandwich:沙村,沙堡,三明治。

diocese:主教教区,来自希腊语dioikesis,来自dia-,穿过,oikos,屋子,聚居区。

parochial:来自拉丁语parochia, 来自希腊语paroikos,来自para-, 在周围,oikos, 屋子,聚居区。

parish:教区,堂区,行政小区,来自拉丁语parochia,教区,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