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ltas(地图集):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阿特拉斯

阿特拉斯(Atlas)是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他属于泰坦神族,是十二泰坦神之一的伊阿珀托斯(Iapetus)的儿子,“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哥哥。泰坦神族被奥林巴斯神族打败后,参与反叛的阿特拉斯被宙斯惩罚,被迫在世界的西边以双肩擎住被放逐的天神乌拉诺斯,以免他返回地面与大地女神盖亚做爱。

传说阿特拉斯背负苍天,痛苦不堪。英雄帕尔修斯砍下美杜莎的头后经过此地,阿特拉斯就请求帕尔修斯,用美杜莎的眼睛正对他,将他变成了石头。因为阿特拉斯特别高大,而变成一座山,这座山就是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这条山脉西边的大海(大西洋)也以阿特拉斯命名。

阿特拉斯的名字Atlas在希腊语中的原意是“擎者”。16世纪,地理学家麦卡脱把阿特拉斯擎天图作为一本地图册的卷首插图。后人争相效仿,单词atlas从此被用来表示地图集。阿特拉斯所擎的圆球本是苍天,但后人常常误解为地球。

atlas:['ætləs] n.地图集,寰椎。

Atlantic:[æt'læntɪk]n.大西洋。

Atlanta:[æt'læntə]n.亚特兰大。

Atlantis:[ət'læntis]n.亚特兰蒂斯,传说中神秘消失于大西洋的古老大陆大西洲。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ltas 词源,altas 含义。

echo(回音):爱你在心口难开的宁芙仙女艾柯

希腊神话中,艾柯(Echo)是一位美丽、善良而又能言善辩的宁芙仙女。有一次神王宙斯下凡与其他宁芙仙女偷情,天后赫拉悄悄尾随,准备来个捉奸在床。没想到半路上遇到艾柯,拉着赫拉絮絮叨叨说了半天话,耽误了赫拉的捉奸大事。赫拉迁怒于艾柯,罚她丧失正常的表达能力,只能重复别人说过的话的最后一个词。

后来艾柯爱上了美丽而又自恋的纳西索斯,却又无法表达出自己的爱慕之情。伤心的Echo终日在山谷中游荡,日渐消瘦。终于有一天,她的身体完全消失了,只剩下空洞的回音在山谷中飘荡。这就是英语单词echo(回音)的由来。

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英文名就叫做Echo。

echo:['ekəʊ] n.回音,效仿v.重复,发出回音,随身附和

echoic:[ɛ'koɪk] adj.拟声的,回声的

bigwig(大人物):假发越大,地位越高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很多社会上流人士喜欢佩戴假发(wig)。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是始作俑者。由于在当时,满头浓发被看作是男性力量的表现,而这位国王却是个秃头。为了掩饰这一缺陷,路易十三就戴上了一顶长度长度及臀的原色卷发。大臣们纷纷效仿,从而使得佩戴假发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我们在一些欧洲古装剧中还能看到法官和律师们佩戴着白色的假发。

假发的大小与佩戴者的身份地位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地位越高者,佩戴的假发越大越长。所以人们就是用“bigwig”这个单词来表示大人物。

bigwig: ['bɪgwɪg]n.权贵之人,有重大影响力的人

wig: [wɪg]n.假发

atlas(地图集):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阿特拉斯

阿特拉斯(Atlas)是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他属于泰坦神族,是十二泰坦神之一的 伊阿珀托斯(Iapetus)的儿子,“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哥哥。泰坦神族被奥林巴斯神族打败后,参与反叛的阿特拉斯被宙斯惩罚,被迫在世界的西边以双 肩擎住被放逐的天神乌拉诺斯,以免他返回地面与大地女神盖亚做爱。

传说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受命去盗金苹果时,特意请阿特拉斯帮忙,因为看守金苹果的三姐 妹是阿特拉斯的女儿。为了让阿特拉斯去盗金苹果,赫拉克勒斯自告奋勇替阿特拉斯擎天。等到成功盗取金苹果后,阿特拉斯却反悔不想擎天了,于是跟赫拉克勒斯 商量说等他把金苹果交给赫拉后再回来接替他。聪明的赫拉克勒斯看穿了阿特拉斯的意图,假装同意,但要求阿特拉斯先替他扛一会儿,他去找个垫肩垫在肩上。等 阿特拉斯接过苍天后,赫拉克勒斯捡起金苹果,一溜烟就跑了。

还有传说,英雄帕尔修斯砍下美杜莎的头后经过此地,阿特拉斯就请求帕尔修斯,用美杜莎的眼睛正对他,将他变成了石头。因为阿特拉斯特别高大,因而变成一座山,这座山就是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这条山脉西边的大海(大西洋)也以阿特拉斯命名。

阿特拉斯的名字Atlas在希腊语中的原意是“擎者”。16世纪,地理学家麦卡脱把阿特拉斯擎天图作为一本地图册的卷首插图。后人争相效仿,单词atlas从此被用来表示地图集。阿特拉斯所擎的圆球本是苍天,但后人常常误解为地球。

atlas:['ætləs]n.地图集,寰椎。

Atlantic:[æt'læntɪk] n.大西洋。

Atlanta:[æt'læntə] n.亚特兰大,大西洋城。

Atlantis:[ət'læntis] n.亚特兰蒂斯,传说中神秘消失于大西洋的古老大陆大西洲。

atlantean:[,ætlæn'ti:ən] adj.力大无比的,亚特兰蒂斯岛的

penny:便士

英国第一枚称作penny(便士)的硬币是公元8世纪中期麦西亚( Mercia)国王奥发(Ofa,?-796)效仿法兰克人发行的。法兰克人的硬币叫做novus denarius,所以在英国币制改为十进制的l971年以前,denarius之首字母d一直是作为penny(或pence)的缩写词,就如s代表shilling 一样。penny 一词很可能源自更早的一位麦西亚国王Penda(?一654)的姓氏或意为1 weigh的拉丁语pendo。但有一点看法是普遍一致的:penny的词源是日耳曼语,和当代德语的Pfennig(芬尼)有亲缘关系。penny有两种复数形式:一为pennles,指硬币的个数,另一为pence,指价值,如sixpencea

italic:斜体(的)

威尼斯人马努蒂乌斯(Aldus Manutius,或Aldo Manuzio,1450 - 1515)于1490年创办的阿尔定印刷所(the Aldine Press)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享盛名的一家印刷所。它刊印了许多希腊和罗马古籍,如但丁的《神曲》及荷马、柏拉图等人的著作,自1494年至1597年一百多年间在威尼斯及罗马刊印的书籍约计一千种。

1501年在排印古罗马诗人维吉尔( Virgil,70 - 19BC)的著作时,马努蒂乌斯首次用斜体字排印,斜体字旋即风靡整个意大利,其他国家也相继效仿。由于斜体字源于意大利所以在拉丁语中叫做italicus,意为Italian(意大利的),英语则作italic,不过现在通常多以复数形式italics出现。然而,直到16世纪中期以后斜体字才开始用来强调句中某个词或某一成分。除此而外,今天还往往表示外来词语、书报杂志名称以及飞机、船舶等的名称。

bigwig:要人,名人

假发除了可作戏装、乔装用品之外还被用作个人装饰品或职位的标志。几个世纪以前假发在欧洲十分流行,至17世纪发展到最高峰,成为阶级及地位的标志,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中年时喜欢戴假发,欧洲各国王族纷纷效仿,尤其在英国,身份越高者或自认为身份越高者,所戴假发就越大。按当时习俗只有贵族、法官和主教可戴假发。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之后,各种地位标志被荡绦殆尽,假发便不多见了。如今仅在英国法庭尚可见到法官和律师戴着那种垂肩假发。bigwig一词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英国习俗。bigwig由big(大的)和wig(假发)二词复合组成,用以喻指“要人”、“大亨”或“名人”,通常用在口语中。意指“假发”的wig一词是periwig的缩略,而periwig则又是peruke的异体。两者同出一源,都源自法语Perruque。

baker's dozen:十三,一打加一

“十三”的委婉说法之一。有趣的是,面包师(baker)之“一打”(dozen)是如何变成“一打加一”的呢?据传,13世纪英国面包师的名声很不好,他们常常欺骗顾客,缺斤少两。1266年英国议会颁布了一条法令,规定了面包的价格和重量,倘若斤两不足就要受到严惩重罚。可是,在当时制造面包的炉具比较原始,很难保证面包的分量个个都合乎规定标准。面包师为避免重罚,每售一打必奉送一个,用来弥补重量的可能不足,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因此面包师之“一打”(baker's dozen)即为一般人之“十三”。

还有一说同上说有几分出入。按英国古时风俗,面包小贩(huckster)从面包店购买面包享有优惠价,以一打之价可以购得十三个。这额外的第十三个叫做vantage bread,因为它是作为赢利(vantage)外给的。旧时出版商在出售印刷品时也效仿面包店,凡买书一打,便赠送一本,故人们偶尔亦用a printer's dozen来表示“十三”。作为“十三”代称的还有a devil's dozen。它来自中世纪欧洲关于撒旦(Old Nick)召集的会议上通常有十三个女巫出席的传说。但是后两个短语一般用得极少。在非正式说法中英国人以a baker's dozen替代“十三”恐怕或多或少是由于他们忌讳“十三”这一不吉利数字的缘故。

Connecticut:康涅狄格州

Connecticut,又译康乃迪克州。最初,该名称出自美国东北部的莫西干语言,写作Quinnituqut,是一条河流的名字,字面意思是“海潮倒灌的河流”。后来该地建成英属殖民地,英国人根据原文的发音和英文的习惯,将该词改写成Connecticut。再往后建立康涅狄格州时沿用此名,是美国第一个以河流为名的州。后来有好几个州效仿,以河流为名,包括上文的阿拉巴马州、阿肯色州和科罗拉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