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parachute(降落伞):应对高空跌落的防护装置

英语单词parachute直接来自法语,由法国著名发明家、热气球飞行先驱布兰沙尔(Blanchard)所创造,由para(beside, against,平行,抵抗、应对)+chute(fall,跌落),字面意思就是 “应对高空跌落(的防护装置)”。

布兰沙尔是一名勇敢的冒险家和杰出的发明家。16岁时,他就自己动手制造了一辆自行车。成年后,他立志于制造能够飞行的机器。后来,他听说有人利用氢气制造了气球。于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制造了能够载人飞行的气球,并开始了自己的气球飞行冒险事业。784年,他首先乘气球飞越英吉利海峡,携带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封航空信。

1783年,法国人利诺曼(Lenormand)在达芬奇等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研制了一种降落装置,并利用它从高塔上降落。布兰沙尔听说后,决心研制能够帮助人从失事气球中逃生的降落装置。两年后,他用一条狗充当乘客进行首次试验,利用他研制的降落装置从高空气球安全降落至地面。由于这种降落装置可以在气球失事时,帮助人们从高空安全降落,因此他将其命名为parachute,中文译为“降落伞”。

1793年,布兰沙尔所研制的降落伞真的救了他一名。在一次飞行中,布兰沙尔所乘坐的气球发生破裂。布兰沙尔利用自己研制的降落伞安全地从高空降落。从此以后,布兰沙尔所研制的parachute广为人知。虽然后人在其基础上不断改进降落伞,但为了纪念他,人们一直沿用parachute这个名字来称呼降落伞。

parachute:['pærəʃuːt] n.降落伞vi.跳伞,空投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parachute 词源,parachute 含义。

guillotine(断头台):提出断头台设想的法国医生吉约坦

在中世纪欧洲,死刑的执行方式一般是绞刑或斩首。处决普通犯人时采用绞刑,处决贵族时使用宝剑斩首。与中国人喜欢留个全尸不同,西方人认为被砍掉脑袋更加高贵,也没有被绞死那么痛苦,只有勇敢的贵族才配得上这种待遇。不过,如果宝剑不够锋利,行刑过程也会变得极其痛苦。为了降低死刑的痛苦,法国一名信仰人文主义的医生,约瑟夫·吉约坦(Joseph Guillotin)提出,认为死刑应以快速及人道的方式执行,而且应对所有人采用同一刑罚以提倡平等。因此,他提议统一采用斩首的方式执行死刑。

1791年,法国国会通过以斩首作为唯一合法的死刑执行方式。1792年,由吉约坦医生(另一说法为安东尼·路易医生)与一位法国刽子手合作,动手制造了一台断头台的原型机,从此新型断头台便正式面世,并以他的姓氏命名,称为guillotine。

断头台由一个高的直立架和一块刀片组成,而刀片则用绳索悬挂在顶部,当执行死刑时,刀片垂直坠落,头从身体截断。最初,刀刃是水平方向的,后来为了减小阻力,改进为斜线方向。

1792年,断头台首次投入使用,第一次享受此待遇的是一名强盗。1793年1月,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处死,同年10月他的王后玛丽·安东尼特也被断头台处决。从此以后,断头台就像工厂流水线上的机器一样,马力全开。从1792年到1794年,被断头台斩首的人数超过了6万人。

吉约坦医生本人信仰人道主义,反对死刑。但他现在的名字成了杀人机器的代名词,令他的后人十分不满。因此,他的后代曾经抗议把这种机器叫做guillotine,但没有成功。最后,吉约坦医生被迫更换了自己的姓氏,以摆脱与guillotine的联系。

guillotine:['gɪlətiːn; ,gɪlə'tiːn] n.断头台,切纸机vt.用断头台斩首,终止辩论交付表决

amend:修正

发音释义:[ə'mend] vt. 修改;改善,改进vi. 改正,改善;改过自新

结构分析:amend = a(出来)+mend(错误)→从错误中出来→改过自新→修正

词源解释:mend←拉丁语menda(错误、缺点)←原始印欧语mend(身体缺陷)

同源词:emend(修订、改进)

衍生词:amendment(修正案、改善),mend(改善,amend的缩写)

ameliorate:改善

发音释义:[ə'miːlɪəreɪt] vt. 改善;减轻(痛苦等);改良vi. 变得更好

结构分析:ameliorate = a(去)+melior(改善)+ate(动词后缀)→改善

词源解释:melior←拉丁语meliorare(改善)←拉丁语melior(更好)

同源词:meliorate(改善、改良),meliorism(世界改良论)

衍生词:amelioration(改进、改善)

improve:改进,改善

来自诺曼法语emprouwer,使变成利润,增加收入,来自em-,进入,使,prou,利润,收益,词源同proud,原义为有收益的,有用的。后拼写受prove影响俗化。引申词义改进,改善。

improvement:改进,改善

来自improve,改进,改善。

kaizen:持续改进

来自日本化汉语改善或改进。

modification:修改,改进

来自modify,修改,调整。引申词义改进等。

macadam:碎石路(面),柏油碎石路(面)   

源自碎石路面的发明者John L.MacAdam(1756 -1836)之姓氏。MacAdam亦作McAdam或Macadam,是一位苏格兰工程师。他早年移居纽约,随叔父经商,13年后带了一笔颇为可观的财富返回苏格兰埃尔郡( Ayrshire),打算在那里购置房地产,过一个平静舒闲的生活。回到故里之后,他发现周围一带的道路坎坷难行,便潜心研究改进筑路法。1819年他提出了一种新理论:用大小基本相同的花岗碎石铺设,再以滚路机碾压,使碎石嵌入土中,可保路面坚固耐用。MacAdam的碎石筑路法随即被英国推广使用,并很快地被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所采用。1827年他被任命为负责英国城市公路的总监督官(general surveyor of roads)。为了纪念他,碎石路(面)也从此被称作macadam road或macadam。碎石上加铺柏油(tar)的现代柏油碎石路(面)正是以此为基础的,故名之日tarmacadam,一般多简称之为tarmac。

guillotine:断头台   

该词最初作“断头台”解,系源出法国大革命时期一位著名内科医生J.I.Guillotin(1738 - 1814)的姓氏,因此一般误认为,此人是断头台这一刑具的发明人,也有人断言说,此人必是断头台上的刀下鬼。其实,大谬不然。他的姓氏之所以与断头台相联系仅仅是因为他不忍目睹犯人被处决时的惨状,于1789年在国民会议(the National Assembly)上出于人道立场提议以一种断头机取代残忍的绞索和刀斧来减少犯人死前的痛苦。按先前的法律,绞索仅用于平民,而刀斧则专用于贵族。当时断头机已在意大利使用了一些时候。巴黎一位著名外科大夫Antoine Louise对意大利断头机作了些改进,另外设计了一种无痛“人道型”断头台,于1792年4月25日首次在巴黎沙滩广场( La place de Greve)使用,处死一个拦路抢劫犯。为此早先一段时期这种断头台以这位设计者命名,叫做louison或louisette。guillotine这一名称是以后才取得的,1793年始用于英语。据说,当Guillotin医生得知断头台以其姓氏命名,惊恐万分。在他死后,他的孩子们曾要求法国政府更改断头台的名称,但仅获准改换姓氏。

gramophone:留声机   

1877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Thomas A. Edison,1847 -1931)发明了留声机,法国人勒努瓦( Lenoir)称其为phonographe。该词传人美国后作phonograph,并被开始广泛采用,成为留声机的最早名称。以后,留声机在逐步改进的过程中又先后被赋予graphophone,phonogram和gramophone等商品名称,其中以gramophone使用最为广泛。gramophone原为商标名。1887年美国发明家伯林纳(Emil Berliner,1851- 1929)发明了唱片录音系统,对爱迪生的留声机作了重大改进。他将早先指“留声机”的phonogram一词倒置,杜撰了gramophone作为改进丁的留声机的注册商标。该词很快地就成了留声机的属名,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又逐渐为record player一词所取代,现在主要用于英国英语。

braille:盲文

当今国际上通用的6凸点组合编码盲字体系是法国盲童学校教师布莱叶(Louis Braille,1809 - 1852)于1824年创制的,故汉译常作“布幕叶苜字”或“布莱叶点字法”。意指“盲文”的英语单词braille即源出此人姓氏。

  布莱叶在年仅三岁时就已双目失明,以后被送进一所乡村学校。那时盲人是以触摸编成字母状的细枝条来识别和学习字母的。小布莱叶求知欲强,他觉得用这种方法学起来既费事,效果也甚微,所以很感苦闷。1 1岁获奖学盒,人巴黎国立盲童学校学习。当时有位名叫巴比埃( Charles Barbier)的法国上尉设计了一套白凸点和凸划组成的信息符号体系,专|1)用于夜间作战传达命令,如用一个凸点表示前进,两个凸点表示撤退,士兵们在黑暗中用手一摸即能理解命令内容。这套符号体系在盲童学校展览以后,激发了布莱叶的想象力。他对该体系作_r简化和改进,刨制r一套适合盲人之用的6凸点组合编码盲字体系。这时他年仅15岁。两年后他开始在该校任教。这种盲字体系很快就为盲人学生所接受,此后经他修改又用于乐谱。然而,直到布莱叶死后两年,即1854年这种盲字体系才被该校正式采用。据传,一位风琴手在歌舞厅演出时对听众说,她的一切都归功于布莱叶。她动人的故事使布莱叶刨制的盲字体系最终获得普遍承认。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盲人发明家把他创铷的盲字体系直接用其姓氏命名为hraille,把盲文也称为braille。 19世纪50年代该词始用于英语。除英语外,还有许多其他语言,如德语、西班牙语等都直接把该词借用了过去,braille成了一个国际词语。

bra:乳罩   

有一种解释认为,意指“乳罩”的bra是Otto Titzling1 912年为一位歌剧演员设计乳罩时杜撰的,但此说无甚根据。另有一种解释说,bra直接源自法国服装设计师PhillippedeBrassiere的姓氏。他在1929年以其姓氏为商品名推销由他改进的乳罩。乳罩的属名brassiere确乎和该设计师的姓氏拼写完全相同.,可是,该词早在1 91 4年2月Mary PhelpsJacobs申请brassiere专利时就已出现并开始使用了。还有一种解释尽管不那么有趣但却较为可信,认为brassiere系源自法语brov 'arm’(手臂),而bra则是从brassiete缩略而来,20世纪30年代进入英语。

  

belfry:钟塔,钟楼   

现指“钟楼”或“钟塔”的belfry 一词原先和bell(钟)并无丝毫联系。中世纪德意志战略家为了征服邻邦制造了一种攻打城堡用的,名为bergfrid的“冲击塔”,其字面原义为peace-protector(和平保护者),名称本身颇具讽刺意味。这种冲击塔是可移动的,士兵隐蔽在塔内还可免受敌人弓箭手的伤害,确为一种有效器械。其他欧洲国家纷纷仿造,英国人也引进了这种冲击塔,并加以改进,把塔身造得更高,以便弓箭手能够爬到塔顶,向对方城堡放箭,英语借用了法语词berfrei称之,后改作berfrey。但是随着新武器的发明,berfrey在进攻性军事行动中逐渐显得过时了,就被拖至城堡内当了望塔用,并配之以钟,以便在敌人进攻时发警报。从15世纪起,由于人们不断地将该词和bell相联系,它开始演变为belfrey,最后又变作belfry,其词义也随之发生变化,“钟塔”一义取代了“冲击塔”,在现代英语常指“(教堂的)钟塔”。

  

tarmac:柏油碎石路面

19世纪前期苏格兰工程师 John. L.MacAdam 发明了碎石铺路法,一个出版其姓氏,表示“碎石路面”的词 macadam 便应运而生,随后又由此派生出 macadamize (用碎石铺路)一词。到了20世纪初,又有许多人不停地在想办法改进路面。1901年诺丁汉郡一位名叫胡利的乡村巡视员发现德比郡德比镇一家铁厂附近有段公路尽管交通繁忙,但路面却平整坚硬。他一打听方知原来曾有一架马车在此撒下一桶柏油,后因无法收拾便拉来炉渣,掺在一起抹平了事。胡利受此启发,翌年春制成用柏油和煤渣等掺合的铺路材料,并取得该项发明的专利,此后不久又成立了一家联合公司,专门生产此种铺路材料,以Tarmac 作为商标名。Tarmac系由tar (柏油)与 macadam (碎石路面)二词缩合而成。1905年该公司改称Tarmac 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曾受命于英国政府为大型机场修筑道路。tarmac 现在已经不再是商标名,它已经转化为普通名词,指“(铺路用的)柏油碎石混合料”或“柏油碎石路面”。

zipper:拉链

“拉链”在英语中通称zipper,在美国英语中尤为常用。从构词上来看,zipper系zip加后缀-er而成(按词缀法规则,辅音字母p须双写),其中zip原为拟声词,模拟的是子弹的尖啸声或布匹的撕裂声,它始见于1875年左右。1893年美国芝加哥人Whitcomb Judson(一说Whitman L. Judson)发明拉链时,并不以zipper命名,而是称之为clasp locker。1913年Gideon Sundback对拉链作了改进,并改称hookless slide fastener。

1913年(一说1915年),古德里奇公司(B. F. Goodrich Company)一位决策人观看该公司生产的长统靴,试了试靴上的拉链,觉得拉开闭合十分便当,高兴地说了一句“Zip'er up!”zipper一词就这样问世了。起初,zipper只是作为该公司出产的长统靴和套鞋的注册商标而驰名,首字母总是大写。天长日久,zipper就渐渐地取代了slide fastener,并且跻身于英语词汇之列。尽管在英国英语中拉链亦有zip和zip-fastener之称,然而由于zipper较为顺口悦耳,终于在竞争中占了上风。

hacker:黑客

此乃人所皆知的计算机术语,指通过互联网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者,即“黑客”。其实汉语黑客就是从hacker音译而来。译音本身就清楚地告诉人们这是个贬义词。Hacker一词最早见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原先是个褒义词,指计算机迷,或精通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人,即计算机行家,电脑高手,他们善于从互联网中发现漏洞并提出改进措施。到80年代中,有些Hacker出于不良动机,或为查看、更改、窃取保密数据,或为干扰破坏计算机程序,擅自侵入他人计算机网络,人们便称之为malicious(恶意的)hacker。嗣后该形容词常备略去不用,遂使hacker的词义发生了由褒而贬的变化。从hacker逆生的动词形式to hack(into)表示“非法闯入”或“擅自侵入”。

Watt(瓦特):改进蒸汽机的苏格兰工程师瓦特

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1736-1819年)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1776年他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就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Watt)。

Watt:[wɑt] n.瓦特

zip code:邮政编码

1963年美国邮政部为了便于邮件的分拣和投递采用了邮政编码制,称zip code。zip系Zone Improvement Plan(区域改进方案)的首字母缩略词,因和英语原有的zip(子弹的尖啸声)一词同形同音,故含有“快速”之意。编码制要求通信人用5位数字的代号来代表投递区域,其中头3位数字表示邮件投递的地区,后2位数字表示邮局或通信人所在的邮区。在英国相应的邮政编码称postcode。我国也于1980年开始推行邮政编码制,编码采用6位数,前2位数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3位数代表邮区(地区),第4位数代表县,末2位数代表投递邮件的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