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spice(赞助):古罗马人的观鸟占卜法
古罗马的伊特鲁利亚人有通过观看飞鸟来占卜凶吉的做法。巫师用一个魔杖(lituus)在天空中画出一个区域,观察鸟在该区域的飞行,通过鸟的飞行来判断吉凶。这种观鸟占卜法称为auspice,源自拉丁语avis(bird,鸟)+specere(look,看)。后来,auspice的含义演变为占卜时取得的吉兆,并逐渐衍生出“赞助、主办”的意思,因为吉兆不就是老天爷的支持和赞助吗?
执行观鸟占卜的巫师叫做auspex,也叫做augur,所以观鸟占卜法也被称为augury。
古罗马人就职时,往往会先进行占卜,占得吉兆才会举行就职仪式。所以表示就职的单词是inaugurate,源自拉丁语in(into,入职)+augurare(augury,占卜)构成,字面意思就是“占卜取得吉兆后就职”。
auspice:['ɔːspɪs] n.吉兆,赞助,主办
auspex: ['ɔːspeks] n. 鸟卜者;占卜者
augur:['ɔːgə] n.占卜师,预言者v.预言,占卜
augury:['ɔːgjʊrɪ] n.占卜,预言,预兆
inaugurate:[i'nɔ:ɡjureit]vt.举行就职典礼,开辟,创新,开始
inauguration:[ɪ,nɔːgjʊ'reɪʃ(ə)n] n.就职典礼,开幕式,开创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uspice 词源,auspice 含义。
ostracize(放逐):古希腊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雅典人民推翻僭主的独裁统治后,建立了民主制度。为了保卫民主制度,避免有野心的政治家恢复僭主政治,雅典人民实施一项称为“陶片放逐法”的政治制度。所有的雅典公民在一片陶片上刻上他认为可能危害雅典民主政治,需放逐的人的名字,将陶片投入票箱。如果有人获得超过6000张选票且得票数第一,则被放逐,期限为10年。
陶片放逐法有助于雅典公民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约束官员行为,但这种方式简单粗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因此陶片放逐法很容易成为政客党派斗争的工具。例如,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参加陶片放逐投票的路上,被一个目不识丁的路人拦下,请他帮忙在陶片上刻下阿里斯提德的名字。阿里斯提德问他为什么想放逐阿里斯提德。那人回答“不为什么,我甚至不认识这个人。只是到处都在谈论他,说他是什么‘正义之士’,我实在是听烦了。”阿里斯提德平静地帮他在陶片上刻下自己的名字。投票结果揭晓,被放逐的正是阿里斯提德。公元前415年,雅典平民领袖海柏波拉斯被放逐,后来外国外被支持寡头政治的激进分子暗杀。此事在雅典人民中造成极大震动。从此后,陶片放逐法自然终止。
英语单词ostracize正是来自陶片放逐法。它源自希腊语ostrakizein,而该词源自希腊语ostrakon (陶片,瓦片,贝壳)。英语中oyster、ostracean、ostracod等单词均与此同源。
ostracize: ['ɑstrəsaɪz] vt.放逐,排斥,排挤
ostracism: ['ɒstrəsɪz(ə)m] n.排斥,放逐,陶片放逐法
ostracean:[ɔs'treiʃən] n.牡蛎adj.牡蛎的
ostracod:['ɒstrəkɒd]n.介形亚纲动物
oyster: ['ɒɪstə] n.牡蛎,生蚝,沉默寡言之人
suffrage(选举权):通过叫喊或碎瓦片来表决
这个单词来自拉丁语suffragium(投票、投票权),该词由sub(下面,在这里变为suf,与后面的f一致)+fragor(碰撞、叫喊、喧闹)构成,意思是在底下大声喊叫,通过声音来表示赞同,就像我们现在举手表示赞同一样。还有一种说法认为,fragor表示碎瓦片,意思是用碎瓦片来进行投票。不管是叫喊声还是碎瓦片,fragor都与frangere(=英语中的break)有关,而frangere正是英语词根frag(=break)的来源,含有frag的单词有:fragment碎片、fragile易碎的、fraction分数等。
该词进入英语后,最初表示“投票”。在美国1787年的宪法中,这个单词首次用来表示“选举权”。
suffrage:['sʌfrɪdʒ] n.选举权,投票,参政权
suffragette:[,sʌfrə'dʒet] n.支持妇女选举权的妇女。
magazine(杂志):各种信息混杂的仓库
1731年,英国人爱德华·凯夫(Edward Cave)创办了《绅士杂志》(The Gentleman’s Magazine),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以“杂志”magazine命名的出版物。在杂志诞生之前,世界上已经有不少专业期刊,但都局限于特定专业。爱德华•凯夫想推出一本期刊,内容囊括受教育的大众可能感兴趣的每个主题,从商业到诗歌。他试图说服几家出版社和书商采纳他的想法,但没有人支持,凯夫便自己承担这份工作,并以magazine来称呼自己的刊物,以区别于已有的专业期刊。
英语单词magazine的本意是“仓库”,源自阿拉伯语,后来又可以用来表示“弹药库“、“弹夹”、“胶卷盒”。凯夫将自己的刊物比喻为各种信息混杂的仓库,故称之为magazine。《绅士杂志》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商品价格到拉丁诗歌,从时事新闻到小品随笔,是名副其实的信息仓库,中文译为“杂志”也是恰如其分。可以说,正是有了《绅士杂志》,人类文明史上才有了“杂志”这个概念。
magazine: [mægə'ziːn] n.杂志,弹药库,弹夹,胶卷盒
Helen of Troy:倾国倾城,红颜祸水,害人精
Helen of Troy 直译为“特洛伊的海伦”,源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在希腊神话中,海伦(Helen)是宙斯和凡人勒达所生的女儿,随母亲在斯巴达国王廷达瑞俄斯的宫里长大。当海伦还是个少女的时候,就已经美若天仙,曾经被忒修斯劫走,后来被两位哥哥救回。海伦成年后,前来求婚的希腊贵族挤破了头,差点为了她自相残杀起来。后来,求婚者之一的奥德修斯建议大家尊重海伦自己的选择,并发誓尊重并帮助海伦所选中的丈夫。海伦选中了墨涅俄斯 (Menelaus),后者也因此继承了斯巴达王位。
Helen 是希腊的绝世佳人,美艳无比,嫁给希腊南部邦城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Menelaus)为妻。后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奉命出事希腊,在斯巴达国王那里做客,他在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的帮助下,趁着墨涅俄斯外出之际,诱走海伦,还带走了很多财宝。
此事激起了希腊各部族的公愤,墨涅俄斯发誓说,宁死也要夺回海轮,报仇雪恨。为此,在希腊各城邦英雄的赞助下,调集十万大军和1180条战船,组成了希腊联军,公推墨涅俄斯的哥哥阿枷门农(Agamemnon)为联军统帅,浩浩荡荡,跨海东征,攻打特洛伊城,企图用武力夺回海轮。双方大战10年,死伤无 数,许多英雄战死在沙场。甚至连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也分成2个阵营,有些支持希腊人,有些帮助特洛伊人,彼此展开了一场持久的恶斗。
最后希腊联军采用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Odysseus)的“木马计”,里应外合才攻陷了特洛伊。希腊人进城后,大肆杀戮,帕里斯王子也被杀死,特洛伊的妇女、儿童全部沦为奴隶。特洛伊城被掠夺一空,烧成了一片灰烬。战争结实后,希腊将士带着大量战利品回到希腊,墨涅俄斯抢回了美貌的海轮重返故土。这就是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和结局。正是由于海轮,使特洛伊遭到毁灭的悲剧,真所谓“倾国倾城”,由此产生了Helen of Troy这个成语。
特洛伊战争的真实性,已为19世纪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迈锡尼发掘和考证古代特洛伊古城废墟所证实。至于特洛伊城被毁的真正原因,虽然众说纷纭,但肯定 决不是为了一个美女而爆发这场战争的,与其说是为了争夺海轮而打了起来,毋宁说是为了争夺该地区的商业霸权和抢劫财宝而引起战争的。所谓“特洛伊的海伦”,实质上是财富和商业霸权的化身。
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妲己亡商”,“西施沼吴”等传说,以及唐明皇因宠杨贵妃而招致“安史之乱”,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等说法。汉语中有个“倾国倾城”的成语(语出《汉书·外戚传》:“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里的“倾”字一语双光,既可指美艳非凡,令人倾倒;也可纸倾覆邦国。其含义与Helen of Troy十分近似。
在现代英语中, Helen of Troy 这个成语,除了表示“a beautiful girl or woman;a beauty who ruins her country”等意义外,还可以用来表示“a terrible disaster brought by sb or sth you like best”的意思。
labyrinth(迷宫):希腊神话中闻名的克里特岛迷宫
传说,克里特岛的国王米诺斯(Minos)是宙斯和欧罗巴公主的儿子。在他与兄弟争 夺王位时,曾请求海神波塞冬降下神迹来支持他。波塞冬答应了他,从海中升出一头俊美的白色公牛,并要求事后把公牛献祭给他。没想到米诺斯当时国王后,不舍 得宰杀这头俊美的白牛,就偷梁换柱用另一头牛代替献祭给了波塞冬。波塞冬特别生气,想严惩这个欺骗神灵的国王,就施展法力,使王后爱上了这头白牛。王后生 下了一个牛头人身的怪物米诺陶洛斯。为了遮羞,米诺斯要求当时著名的工匠代达罗斯(Daedalus)建造了一座名叫labyrinth的迷宫,把弥诺陶洛斯关在里面。
labyrinth迷宫设计得如此巧妙,以至于他的设计者代达罗斯进去后都差点出不 来。它和埃及迷宫、萨摩斯岛迷宫、意大利迷宫等并列为世界四大迷宫。其中又以它最为出名。米诺斯将米诺陶洛斯关在迷宫中,每年要求被自己降伏的国家供奉童 男童女给它享用。后来,希腊英雄忒修斯在米诺斯女儿的帮助下,在迷宫中杀死了米诺陶洛斯。
labyrinth:['læb(ə)rɪnθ] n.迷宫
labyrinthic:[,læbə'rinθik,-kəl]adj.迷宫的,错综复杂的
labyrinthian:[,læbə'rɪnθɪən]adj.迷宫的,错综复杂的
labyrinthine:[,læbə'rɪnθaɪn]adj.迷宫的,错综复杂的
apostate(变节者):基督教中的叛教者
英语单词apostate原是一个基督教中的专用名词,用来表示曾经接受洗礼,加入基督教会,但后来背弃信仰的叛教者。它来自希腊语apostenai,由apo(away from)+stenai(stand)构成,字面意思就是“站到一边,远离”。历史上最有名的一个apostate是古罗马皇帝尤利安(Julia)。他是君士坦丁王朝的罗马皇帝,361年-363年在位。
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的两位统治者君士坦丁和李锡尼在米兰联名签署了著名的《米兰 敕令》,宣布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从此以后基督教会获得了官方名义上的承认,迅速发展,君士坦丁大帝更是受洗礼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基督教皇帝。然而等到君 士坦丁大帝的侄儿尤利安上台时,基督教的迅猛发展受到重挫。
尤利安出生就受洗,在严格基督教教育下长大,但后来却转向希腊罗马的传统多神信仰。 他师承于新柏拉图主义,崇信神秘仪典,支持宗教信仰自由,反对将基督教信仰视为国教。他上台后就实行反大公教会政策,大力扶助多神教以及犹太教和基督教异 端,大肆攻击正统派基督教,教堂被焚毁和抢劫,基督徒被赶出军队和学校,朱利安本人还写书攻击基督教,意欲改变自君士坦丁大帝以来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独尊 地位。这便是四世纪异教在罗马的复兴运动。因此尤利安被基督教会称为“背教者尤利安”(Julian the Apostate)。
现在,单词apostate的宗教色彩已经淡化,可以用来泛指一切背弃信仰的人。
apostate:['æpəsteɪt]n.变节者、脱党者、叛教者adj.变节的、脱党的、叛教的
apostasy:[ə'pɒstəsɪ]n.变节、脱党、叛教
liberal(自由主义的):古希腊罗马城邦中享有公民权的自由人
英语单词liberal来自拉丁语liberalis(高贵的、高尚的、慷慨的、宽宏的)。liberalis来自词根liber(free,自由的),字面意思就是“自由的,自由人的”。这里的“自由人”指的是古希腊、古罗马城邦中享有公民权的自由人。在14世纪,英语单词liberal表示“慷慨的、无私的、高贵的”;在15、16世纪逐渐衍生出“放纵的、不受约束的”等负面意思;在18世纪后期,它的感情色彩又从贬至褒,表示“宽容的、不受偏见影响的”。现在,该词在政治或宗教上表示“开明的、支持改革和进步的、推崇个人自由的”。在教育领域,liberal arts指的是为“自由人”提供的学科教育,偏重提高人文修养而非实用性,在古代西方包括“三学”(文法、逻辑、修辞)和“四艺”(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在中国通常翻译为“博雅教育”或“文科”。
与liberal同源的单词有:liberate(解放)、liberation(解放)等。
liberal:['lɪb(ə)r(ə)l] adj.自由主义的,开明的,宽宏的,慷慨的;文科的n.自由主义者
liberal arts:n.博雅教育,文科
liberality:[lɪbə'rælɪtɪ] n.慷慨,大方,开明,心胸开阔
liberalism:['lɪbərəlɪzəm] n.自由主义,开明的思想或见解
buccaneer(海盗):专门掠夺西班牙商船的“皇家海盗”
在大航海时代,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展航海探险事业,积极在新发现的美洲大陆进行殖民,从美洲掠夺了大量财富,成为那个时代的霸主。1630年左右,一群在加勒比海域进行探险投机的法国人竞争不过西班牙人,被西班牙人赶到一座海岛上。从此以后,这群法国人以此为据点,做起了海盗生意,专门袭击西班牙商船,声势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法国人以及英国人、荷兰人也加入进来,将这项专门针对西班牙商船的海盗事业越做越大,并且还赢得了本国政府的支持,获得政府颁发的“私掠许可证”,成为奉旨打劫的“皇家海盗”,就算被西班牙军队俘虏后还可以享受战俘待遇,而不是像普通海盗那样被绞死。在后来英国和西班牙的大海战中,英国海军就依靠这些“皇家海盗”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终结了西班牙的霸主地位。
在法语中,这群海盗被称为“boucanier”,源自加勒比海土著语buccan(烤肉架),字面意思就是“使用烤肉架烤肉的人”,因为这群海盗也喜欢使用这种架子烤肉吃。英国人将其英语化为buccaneer。1684年,著名法国作家Alexandre Exquemelin描写17世纪加勒比海盗的名著《美洲海盗》的英译版本出版后,buccaneer一词更是广为流传,成为了“海盗”(pirate)的同义词。
同样源于加勒比海土著语buccan(烤肉架)还有单词barbecue(烧烤),它是经由西班牙、法语进入英国的。
buccaneer:[,bʌkə'nɪə] n.海盗vi.做海盗
freebooter:['friːbuːtə] n.海盗
filibuster:['fɪlɪbʌstə] n.海盗,暴兵,阻挠议事的议员,阻挠议事的行为vi.掠夺,阻挠议事
advocate(提倡者):罗马法律中的出庭律师
英语单词advocate原本是一个罗马法律中的专业术语,指在法庭上为人辩护的人,即现在所谓的“律师”。它来自拉丁文advocatus,是advocare的过去式的名词形式,而后者由ad(to)+vocare(=call,呼吁,单词voice的词源)构成,本意是指“(为某人)在法庭上呼吁”。肯为某人在法庭上呼吁,自然就是支持某人了。因此,该词后来引申出支持(人)、提倡(者)的意思。
由于英国法律受罗马法影响较小,因此在英语中,advocate一般表示“支持者或提倡者”,而用barrister来表示律师。仅当专指遵循罗马法的国家或地区(如苏格兰)或一些特别法庭中的“律师”,才用advocate一词表示。
advocate:['ædvəkeɪt] n.提倡者,支持者,律师vt.提倡,支持,拥护
champion(冠军):代表军队进行决斗的最佳战士
在古代战争中,经常有通过决斗来决定胜负的例子。双方均派出自己军队中最杰出的战士,在两军阵前进行一对一的生死决斗。在决斗中被击败的一方向获胜一方认输或投降。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双方将士的伤亡,但对参加决定的人来说意味着巨大的牺牲。在西方的古代历史和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够见到这种决斗,如圣经中提到的大卫和歌利亚的决斗、荷马史诗中提到特洛伊战争中帕里斯王子与海伦的老公墨涅拉奥斯的决斗,以及最扣人心弦的赫克托耳与阿基琉斯之间的决斗。
英语单词champion的原意指的就是这种代表整支军队参加一对一决斗的战士。它来自拉丁语campionem,由campus(平地,在此指平坦的战场)衍生而成,指在战场上决斗的战士。因此,英语单词champion有两个含义,既表示“冠军”、“最好的”,还表示代表军队参加决斗,引申为“支持”、“拥护”、“为某群体或某事业而奋斗(的人)”。
champion: ['tʃæmpɪən] n.冠军,优胜者;战士;拥护者adj.优胜的vt.支持,拥护
camp(露营):可供扎营的平地
古代军队扎营时,一般都选择在平坦的旷野中扎营,既便于安营扎寨,又拥有开阔的视野,免遭敌人突袭。英语单词camp来自拉丁语campus,等于field(平地、旷野),原指军队扎营的平地,后来演变为“露营”之意。英语单词campus直接来自拉丁语campus,用来表示“校园”,“校园”不就是学校所在的一大片平地吗?同源的单词还有campaign(在战役、运动):在campus(平地)上进行的活动;champion(冠军):在campus(平地)上作战的战士。
camp:[kæmp] n.v.露营,野营,扎营
campus:['kæmpəs] n.校园
campaign:[kæm'peɪn] n.战役,运动,竞选活动
champion: ['tʃæmpɪən] n.冠军,优胜者;战士;拥护者adj.优胜的vt.支持,拥护
gerrymander(弄虚作假):为政党利益而改划选区的美国州长杰瑞
英语单词gerrymander(弄虚作假)由单词gerry+mander组成,是由美国州长埃尔布利•杰瑞(Elbridge Gerry)的姓氏和 salamander(蝾螈)组合而成的。这个词的产生与Elbridge Gerry为了操纵选举而改划选区的行为有关。
我们知道,美国的选举是按照选区进行的,每个选区根据其人口数量拥有不同的选票。竞选人只要在该选区获胜,就能赢得该选区的所有选票。各选区投票结束后,统计竞选人所赢得的所有选票,得票总数多者为最后的胜者。因此,选区的划分对于最终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样的支持率,在不同的选区划分下,最终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天壤之别,尤其是当竞争者旗鼓相当时,选区的划分就更加重要了。
1812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州长杰瑞为了帮助自己所在的党派获胜,就滥用职权,颁布法令,对选区进行重新划分,各选区被有意地划成七扭八怪的形状。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操纵选举的伎俩,漫画家吉尔伯特·斯图尔特(Gilbert Stuart)在报纸上发表了一幅漫画,将改划后的选区地区夸张地画成了一条蝾螈(salamander),将其命名为Gerry-mander(杰瑞蝾螈)。英语单词gerrymander便是从此而来,用来表示这种为了操纵选举而刻意改划选区的做法,后来词义拓展,泛指各种为了特定结果而刻意设置、变更规则、条件的做法。
gerrymander:['dʒerɪ,mændə] n.v.为了政党利益而不公正地改划选区;为特定结果而刻意设置、变更规则、条件的做法
champion:冠军
发音释义:['tʃæmpɪən] n.冠军,优胜者,战士,拥护者adj.优胜的,第一流的vt.拥护,支持
结构分析:champion = champ(战场)+ion(人)→战士→冠军
词源解释:champ←拉丁语campus(平地)
相关词根:camp(平地)
在古代战争中,经常有通过决斗来决定胜负的例子。双方均派出自己军队中最杰出的战士,在两军阵前进行一对一的生死决斗。在决斗中被击败的一方向获胜一方认输或投降。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双方将士的伤亡,但对参加决定的人来说意味着巨大的牺牲。英语单词champion的原意指的就是这种代表整支军队参加一对一决斗的战士。因此它有两个含义,既表示“冠军”、“最好的”,还表示代表军队参加决斗,引申为“支持”、“拥护”、“为某群体或某事业而奋斗(的人)”。
衍生词:championship(冠军地位,锦标赛)
boost:推动、促进
发音释义:[buːst] vt.n.往前或往上推;促进;提升;增加
词源解释:美式英语,词源不详,首次出现于19世纪初期,常用于抽象用法。
助记窍门:boost→boots→支撑人向上、向前运动→推动、促进
衍生词:booster(支持者;助推器;升压机)
bolster:支持、衬垫
发音释义:['bəʊlstə] vt.支持;支撑;振兴(经济);鼓舞(士气);n.支持;支撑物;衬垫;长枕
词源解释:来自古英语,表示内部有填充物因而鼓起的物品,如衬垫,特指长枕,来源于原始印欧语bhelgh(膨胀),现在常用于抽象对象,如振兴经济、鼓舞士气、增强信心等。作名词时,常用来表示各种支撑物,如衬垫、垫片、枕梁等。
同源词:belly(腹部←鼓起的部位)
词组习语:bolster up = bolster
助记窍门:bolster→bolt(螺钉)→支撑物
advocate:提倡
发音释义:['ædvəket] vt. 提倡,主张,拥护n. 提倡者;支持者;律师
结构分析:advocate = ad(去)+voc(喊)+ate(后缀)→(法庭)喊他(上前进行辩护)→律师→支持者、拥护者、提倡者→提倡、主张
词源解释:voc←拉丁语vocare(呼喊)
背景知识:advocate原本表示古罗马的律师,负责在法庭上为委托人进行辩护,听到法官的喊声后上前发言,因此被称为advocate。由于advocate替委托人争取利益,因而衍生出“支持者、拥护者、提倡者”的含义。
同源词:voice(声音),vocation(职业、神召),avocation(副业),vocabulary(词汇表),evocation(招魂)
aegis:庇护
发音释义:['idʒɪs] n. 保护;庇护;支持;赞助
词源解释:aegis←拉丁语aegis(庇护)←希腊语Aigis(宙斯的盾牌)
背景知识:在希腊神话中,神王宙斯拥有一块神盾,称为Aegis。它是火神赫菲斯托斯特地为宙斯锻造的,上面还蒙有一块曾经哺育过宙斯的母山羊的毛皮。这块盾牌拥有巨大的魔力,只要摇晃一下,就会天摇地动,电闪雷鸣。后来,宙斯把这块盾牌送给了雅典娜。雅典娜在盾牌中间安上了蛇发女妖美杜莎的头,进一步增强了神盾的魔力,任何被它的光芒照到的人都会化为石头。从此以后雅典娜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相关知识:“宙斯盾”(Aegis)是美国海军现役最重要的整合式水面舰艇作战系统,全名为“空中预警与地面整合系统”(Advanced Electronic Guidance Information System/Airborne Early-warning Ground Integrated System),英文缩写刚好是希腊神话中宙斯之盾(AEGIS),所以也译为“宙斯盾”系统。
abet:教唆
发音释义:[ə'bet] vt. 煽动,教唆;支持
结构分析:abet = a(=ad,去)+bet(咬)→去咬(它)→教唆。
词源解释:bet←古法语beter(bite,咬)。
背景知识:来自中世纪时英国流行的“纵狗咬熊”游戏。游戏中熊被拴在柱子上,然后驱使群狗去攻击熊,直到熊被咬死。观众在旁大喊“去咬它”,由此喊声产生abet一词。
同源词:bite(咬)、bait(诱饵)。
bolster:垫枕,支持
词源同ball, 原来指鼓起来的垫子,枕头,护垫等,主要作名词使用。后来做动词使用,指支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