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el(小教堂):安放圣徒马丁的斗篷的教堂
四世纪时,在法兰西的都尔市(Tours)里有一位名叫马丁的 基督教僧侣。他原本是一名罗马士兵,后来受洗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据说他为人友善,生活俭朴。 最著名的传奇是说他有次在途中遭遇暴风雪,见到一位生命垂危的乞丐,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斗篷撕成两半,以救助这位即将死于饥寒的乞丐。他死后被基督教会 封为圣徒,他的斗篷被法兰克的国王们作为圣物世代相传,安放圣物的殿堂也用“斗篷”(cappella)来命名,叫作chapele,进入英语后写作 chapel。
在欧洲,每年的11月11日是“圣马丁节”(St. Martin's Day),以此纪念圣徒马丁。在圣马丁节那天,人们会吃烧鹅,化装上街游行,并唱有关圣马丁的 歌。烧鹅是圣马丁的传统菜。有关这道菜的起源有几个说法。其一是人们推举马丁担任图尔的主教,但马丁深知主教一职责任重大,因此不愿担当此职。有一次他躲 到鹅圈里,结果因为鹅嘎嘎叫个不停,人们还是找到了马丁,而他不得不违心地接受了主教之职。第二个说法是,有一群鹅摇摇晃晃地在教堂里走来走去,并且在马 丁的讲稿边睡了一夜。有人就把它们拿来煮了吃。以后就延续成了今天的习俗。
chapel:['tʃæp(ə)l]n.小教堂,小礼拜堂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hapel 词源,chapel 含义。
daisy(雏菊):传说中“白天的眼睛”
雏菊(daisy)是意大利的国花,外观雅致,花朵娇小玲珑,色彩和谐,十分逗人喜爱。意大利人认为它代表了君子风度和天真浪漫,因此推举为国花。
雏菊的花心像太阳,花瓣像太阳的光芒,因此又被称为小小向日葵。传说它的花瓣清晨绽放,傍晚闭合,因此人们称它为day’s eye(白天的眼睛),后来演变为daisy。
在古代,年轻人爱用雏菊的花瓣来占卜爱情,一面念着“他爱我,他不爱我,他爱我直到天荒地老,”一面数着花瓣,最后一瓣对于的一句代表了爱情的结果。
在英语中,daisy还可以用来表示“极好的东西”,还可以用作女子的名字。
daisy:['deɪzɪ] n.雏菊,极好的东西,(女子名)黛西adj.极好的,一流的
consul(领事):古罗马时期的共同执政官
英语单词consul来自拉丁语,原本指的是古罗马时期的共同执政官,人数一般为两名。关于consul的拼写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来自consulere(to take counsel,咨询),缘自执政官需要向元老院征求意见;另一种解释认为consul由con+sal/sell/sedl构成,表示“坐在一起”,缘自执政官数量一般为两人或以上,需彼此协调,共同执政。
历史上,除古罗马以外,还有一些时期,在一些国家曾经出现以consul(执政官)作为国家元首的情况,如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共和国就以三名consul共同执政,但拿破仑作为“第一执政”独揽大权。
中世纪后期,国际商贸日益兴隆。在同一个地方经商的外国商人为了协调解决彼此的商业争议,自行组织起来,推举一位或多位人士担任仲裁人,负责仲裁彼此的商务争议。这种仲裁人也被称为consul,中文译为“领事”。之所以称为consul,是因为他的产生和职责和古代执政官一样,都是由众人推选出的,负责仲裁。后来,领事变成了由政府派遣,但其称谓consul一直没变。
consul: ['kɒns(ə)l] n.领事,(古罗马)执政官
consular: ['kɒnsjʊlə] adj.领事的
consulate: ['kɒnsjʊlət] n.领事,领事馆,领事职位,领事任期
fabian(拖延时间的):以拖延战术出名的古罗马将军费边
英语单词fabian来自布匿战争时期的古罗马将军费边·法比乌斯(Fabius Maximus,约280-203 BC)的名字。当时,迦太基的一代军神汉尼拔将军率军绕道西班牙,翻越阿尔卑斯山脉,从北部进攻罗马本土。罗马军队节节败退。费边将军临危受命,成为罗马的独裁官,率领剩余的罗马军队迎战。费边采用避免正面作战、骚扰补给线的战术,与汉尼拔迂回周旋。这种战术被后人称为fabian,意为“费边式的,拖延的”。费边的这种拖延战术引起了渴望早日消灭入侵者的罗马人民的不满。当费边六个月的独裁官任期结束后,罗马人民推举另外两位执政官掌握了军权。这两位执政官抛弃了费边的战术,在坎尼与汉尼拔展开会展,结果被汉尼拔诱敌深入,遭受重创。
fabian: ['feibiən] n.费边主义adj.费边式的,拖延时间的
Oedipus complex:恋母情结
来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传说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Laius)受到神谕警告:如果他让新生儿长大,他的王位与生命就会发生危险。于是他让猎人把儿子带走并杀死。但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只将婴儿丢弃。丢弃的婴儿被一个农民发现并送给其主人养大。多年以后,拉伊俄斯去朝圣,路遇一个青年并发生争执,他被青年杀死。这位青年就是俄狄浦斯(Oedipus)。俄狄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Riddle of Sphinx)。被底比斯人民推举为王,并娶了王后伊俄卡斯特(Jocasta)。后来底比斯发生瘟疫和饥荒,国王俄狄浦斯向神祇请示,想要知道为何会降下灾祸。最后在先知提瑞西阿斯(Tiresias)的揭示下,俄狄浦斯才知道他是拉伊俄斯的儿子,终究应验了他杀父娶母的不幸命运。震惊不已的伊俄卡斯特羞愧地上吊自杀,而同样悲愤不已的俄狄浦斯,诅咒自己的眼睛竟然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象,他用胸针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然后离开了底比斯,四处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