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ymology:词源学
来自PIE*es, 存在,是,词源同is, essence, sooth. -logy, 学说。即探寻词的源头的学说。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etymology 词源,etymology 含义。
exegesis:释经
ex-, 向外。-seg, 寻求,追寻,词源同seek, sagacity. 词义用来指解释经文,探寻经文的原始含义。
exquisite:精致的
ex-, 向外,此处表强调。-quis, 要求,探寻,词源同inquiry, question. 引申义反复要求的,精益求精的。
academy:学院,学会,研究院
该词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在希腊神话中,斯巴达少女海伦( Helen)乃主神宙斯(Zeus)与斯巴达王之妻所生,她美艳绝伦,使许多希腊英雄为之倾倒。雅典王子提修斯(Theseus)一度将她劫走。她的两位孪生哥哥卡斯托耳( Castor)和波吕丢刻斯(Pollux)四处探寻其下落。后来一位名叫Akademos(亦作Academus)的雅典英雄(一说农夫)给了某种暗示,他们才把海伦要了回来。自此以后,Akademos/Academus所在的雅典城郊小树林(grove)时时有众神守护着,以免遭到报复。相传,约公元前387年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 Plato,427 - 347BC)就在这片林园里创办了一所学校,广收门徒,讲授哲学。他根据Akademos的名字将学校命名为Akademeia,现一般译作“柏拉图学园”,简称“学园”。柏拉图死后许多年,那里一直是他的门徒进行学术讨论的场所,而且一直到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483 - 565)一世下令封闭所有异教徒学校该所学校才被迫停办。英语academy,究其根源,实出自Akademeia 一词,15世纪时只用作专有名词,指“柏拉图学园”。到了16世纪,academy和柏拉图以及希腊神话的联系渐被人们遗忘,开始被用以指“学院”或“高等专科学校。17世纪以后也指“学会”或“研究院”,如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等。
thug:恶棍,暴徒
这个词的来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13世纪印度一个以谋财害命为职业的宗教组织,其成员都是印度教破坏女神卡莉(Kali)的狂热信徒。他们四处杀人抢劫。和结成团伙的当今匪徒一样,他们派有眼线,专门探寻目标。他们尾随有钱的单身旅客,或设计骗取他的信任,与他结伴同行,然后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将他勒杀,劫其财物,断其手足后将之掩埋,其手段之凶狠残忍和行凶拦劫的路贼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仅在于他们宗教狂热为幌子进行活支,按规定的秘密方式杀人,用掠来财物的一部分供奉他们所崇拜的破坏女神;他们组织严密,还使用暗语,并向政府官员行贿以求得庇护。英国人根据意为“贼”和“骗子”的兴都斯坦语thag,梵文 sthaga 杜撰了 thug 一词,作为这伙宗教暴徒的婉称。据有关资料所载,thug 在印度进行恐怖活动为害旅客长达六百年之久。 据粗略统计,19世纪初期暴徒人数约有五六千之多。19世纪30年代英国人采取了有力的镇压措施,412人被绞死,2844人被判无期徒刑,但一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thug 在印度才完全绝迹。然而,或许是因为thug一词中的音组 -ug 常常使人联想到某种象征性贬抑含义,如 ugly (丑陋的),bug(臭虫,窃听器),drug (成瘾性致幻毒品),mug(愚人,容易受骗的人),plug(射击),pug(哈巴狗)等,thug 一词却保留了下来,成为英语词汇的一分子,泛指“流氓”、“恶棍”、“暴徒”、“心狠手辣的职业杀手”等,它完全丧失了原先带有的宗教含义。此后,从thug 还派生出了thuggee (杀人越货的行为),thuggery (谋财害命)等词。这些词在美国用得很少,但在英国却相当普遍。
Welsh:威尔士人;威尔士语;威尔士的
公元450年,日耳曼的一个部族——盎格鲁撒克逊人(Anglo-Saxons)入侵并统治了英伦诸岛,他们把那里的原住民凯尔特人(Celts)称作wealh,意思是“外国人”。15世纪以后该词演变为Wales,成了英国一个王国威尔士的名称,其古英语形容词形式waelisc,原义为“外国的”,则演变为现在的Welsh,用以表示“威尔士的”,作名词用时,指“威尔士人”或“威尔士语”。
与Welsh同出一源的德语形容词welsch(外国的)及名词Welschland(外国,尤指意大利、法国)至今还保留着“外国的”这一古义。另外,我们还能从walnut(胡桃)一词的来源探寻到Wales和Welsh的原始词义。(参见waln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