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Pandora(潘多拉):希腊神话中诸神的礼物潘多拉

宙斯发现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方法后,下决心要惩罚人类,就让火神仿造女神的模样,用水和土创造了一个美女,再让爱与美神阿芙洛狄忒为她喷上令男人心醉神迷的香气,让雅典娜为她披上华丽的衣服,神使赫尔墨斯赋予她言语的天赋。当这个女人做好后,宙斯给她起名为Pandora(潘多拉),让她带着一个宝盒来到人间,并欲擒故纵地警告她不要打开盒子。埃庇米修斯不顾普罗米修斯的警告,娶了潘多拉为妻。潘多拉果然禁不起好奇心,打开了宝盒,放出了里面的各种灾难,仅仅保留了希望在里面。

潘多拉的名字Pandora是“众神的礼物”的意思。在希腊语中,pan表示“所有”,dora的意思是“礼物”,其中的do表示“赠送”。pan和do后来都变成了英语词根,衍生了大量英语单词。

习语Pandora’s box:灾难的根源

pandemic: [pæn'demɪk] adj.全国流行的,普遍的n.流行性疾病

panorama:[pænə'rɑːmə] n.全景,概观。记:pan全+orama视力→视野全景

pansophic:adj.全知的,有广泛知识的。记:pan全+soph智慧、知识+ic→有全面知识

donor: ['dəʊnə; -nɔː] n.捐赠者

donate:[də(ʊ)'neɪt] n.v.捐献,捐赠

pardon:['pɑːd(ə)n] n.vt.原谅。记:par完全+don舍弃→完全舍弃对方的过错→原谅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Pandora 词源,Pandora 含义。

bridal(婚礼):以卖酒为由头收取礼金的英国传统婚宴

英语单词bridal含有两个意思,一个是bride(新娘)的形容词,另一个是名词,表示“婚礼”。bridal以常见的形容词后缀al结尾,为什么还能作名词呢?原来,单词bridal源自古英语brydealo,等于现代英语的bride ale,表示婚宴。

ale是英国地区的一种传统啤酒,通常翻译为“麦芽酒”或“爱尔啤酒”。在古代英国,麦芽酒是英国人的主要饮料。当人们想筹措资金时,就会组织一次宴会,在宴会上销售麦芽酒,通过卖酒的方式来筹钱。所以ale还可以表示这种通过销售麦芽酒的方式来筹钱的宴会,如bid ale就是为教区穷人募捐而举行的慈善宴会。

在古代英国,结婚的新人为了筹措婚宴的费用,也会在婚宴上向来宾提供大量麦芽酒供其饮用,而来宾也通过购买麦芽酒的方式向新人赠送礼金,以此弥补新人的婚礼支出,因此这种婚宴就被称为bride ale。它是一种penny wedding(贺礼婚宴,用客人礼金举办的婚礼)。

bride ale原本只用作名词,但后来常常连写为bride-ale用作形容词,并且受到以al结尾的形容词的影响,逐渐变成bridal,因此增加了“婚礼的,新娘的”之意。

ale: [eɪl] n.麦芽酒,爱尔啤酒

bridal:['braɪd(ə)l]n.婚宴,婚礼adj.婚礼的,新娘的

dowry(嫁妆):女子出嫁时娘家赠送的陪嫁礼物

女子出嫁时,女方家庭向男方或新婚夫妇赠送一定的陪嫁礼物,这是全世界范围内通行的一项古老习俗。这种陪嫁礼物就是“嫁妆”,在英文中称为dowry。它源自拉丁语dotare,其中的do就是“赠送”的意思,如英语单词donate(捐赠)。与它同源的还有endow(捐赠)。

娘家赠送嫁妆的原因,一方面是为新婚夫妇提供一定资助,帮助他们成家立业,另一方面还有比较深厚的社会历史原因。我们知道,古代社会是父权和夫权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嫁入男方后就成了婆家的人,与娘家不再有瓜葛,也不能继承娘家的遗产,所以女性成家后几乎再也无法从娘家获得任何帮助。在这种背景下,娘家向出嫁女儿提供帮助的唯一途径就是结婚时的嫁妆了。嫁妆的丰厚与否,与女儿日后在婆家的地位息息相关。在印度和孟加拉等地方,人们对嫁妆异常看重,甚至经常发生“索奁焚妻”这样的暴行。“索奁焚妻”指的是因为女方家庭拒绝男方的要求,不肯提供更多嫁妆,男方便杀害新婚妻子作为报复的事件,通常采取浇上汽油活活烧死的残忍手段。在印度,这一恶习屡禁不止,每年造成了大量女性的死亡。dowry一词在印度已经违背了“自愿捐赠”的本意,变成了女方家庭的一项沉重负担。

dowry:['daʊ(ə)rɪ] n.嫁妆,天资,亡夫的遗产

endow: [ɪn'daʊ; en-] vt.赋予,捐赠,天生拥有

condone(宽恕):对通奸行为的有条件宽恕

在西方历史中人们通常将通奸(adultery)视为犯罪,并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在古罗马,女子通奸将被没收一半的嫁妆和三分之一的财产,放逐至小岛,永远不得再结婚。男人发现老婆与人通奸,必须告发并与其离婚,否则将受到严惩。在经典名著《红字》中,女主人公因为与人偷情生子,而被宗教法庭判处终身佩戴一个象征“通奸”的红色A字。

这种情况到了19世纪下半叶才有所改观。1857年,英国通过“婚姻诉讼法》,将通奸行为定义为一种民事行为而非刑事行为。该法规定,夫妻一方可以因为对方的通奸行为而离婚,还规定男子可以对妻子的奸夫索取侵权赔偿。另外,该法首次提出了condone这个法律术语,意思是夫妻一方对另一方的通奸行为以不再重犯为条件的宽恕。英语单词condone源自拉丁文condonare。其中,con为强化语气的前缀,donare表示“给予”,字面意思就是“宽恕,放弃追究权利”。源自拉丁文donare的单词还有donate(捐献)、pardon(原谅)。

condone: [kən'dəʊn] vt.宽恕,赦免

condonation: [,kɒndəʊ'neɪʃən] n.(夫妻间对对方通奸行为的)宽恕,赦免,赎罪

donate:[də(ʊ)'neɪt] v.n.捐赠,捐献。记:don给予+ate动词后缀→赠送给别人

pardon: ['pɑːd(ə)n] v.n.原谅,赦免,宽恕。记:par=per,完全,如perfect(做到极致)+don给予、放弃→完全放弃→原谅

buff(爱好者):身穿黄色牛皮衣的消防爱好者

19世纪时的美国纽约还没有成立专业的消防队,负责城市消防工作的都是一些义务消防队员。他们在业余时间参加消防培训,平时各忙各自的工作,一旦遇到附近社区发生火灾,立刻奔赴现场参加灭火。他们参加消防工作没有任何报酬,但一般都会配发统一的消防制服,通常都是牛皮所制。

消防员是很多人小时候所崇拜的偶像,因此,很多人看到火灾发生时,都会赶到火灾现场,观看消防队员灭火,甚至在外围提供一些协助。为了表达对消防队员的崇拜,他们往往也会穿上跟消防队员制服相似的黄色牛皮衣。因此,消防队员就把这种身穿黄色牛皮衣的消防爱好者戏称为buffalo(水牛),后来逐渐简写为buff,表示“爱好者”,相当于英语单词fan(爱好者,粉丝)。刚开始buff专指“消防爱好者”,但后来buff词义扩大,可以泛指各种“爱好者”,所以就用fire buff来表示“消防爱好者”。

美国很多地方都有fire buff society(消防爱好者协会),就像是球迷协会一样,他们会参与各种与消防有关的活动,如帮当地消防站募捐等。在路上听到消防车的警笛声,他们往往会兴高采烈地追着消防车来到火灾现场,像观看体育巨星比赛一样观看消防队员灭火。消防队员在灭火时对这帮粉丝挺头疼的,因为他们的围观可能妨碍灭火工作甚至带来危险。

buff: [bʌf] n.柔软的水牛皮;像水牛皮那样的浅黄色;爱好者vt.用软皮摩擦;擦亮,抛光;缓冲

charity(慈善):基督徒对人类同胞的爱

与犹太教强调“敬畏上帝”的信仰不同,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仁爱”。在犹太教圣典 《旧约》中以“严父”形象出现的“上帝”,在基督教圣典《新约》中变成了一个“慈父”。出于对人类的爱,上帝不惜献出自己的独子耶稣来为人类赎罪。因此, 作为一个基督徒,要坚守的首要信仰就是对人类同胞的爱。

公元四世纪,圣·罗姆(St. Jerome)在将《新约》从希腊语翻译为拉丁语。在翻译希腊版《新约》中的agape(爱)一词时,他没有将其翻译为拉丁语中常用来表示“爱”的 amor,因为amor表达的是“世俗情爱”,而无法表达出上帝对人类、基督徒对同胞的爱。因此,他最后选择了拉丁语caritatem一词。 caritatem是动词caritas的名词形式,而后者是“珍惜、重视、钟爱”的意思。

英语单词charity就源自拉丁语caritatem。由于《新约》的影响,该词含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表示上帝对人类、基督徒对同胞的爱,与性无关的爱,可译为“博爱”。基督徒在举行各种募捐慈善活动时,通常以此为由。因此,charity又衍生出“慈善、施舍”之意。

charity: ['tʃærɪtɪ] n.慈善,施舍,慈善团体,宽容,博爱

radium(镭):居里夫人所发现的强放射性化学元素

镭(radium)是一种强放射性化学元素。它能放射出人们看不见的射线,含有很大的能量,能用于癌症的治疗。镭的发现,引起科学和哲学的巨大变革,为人类探索原子世界的奥秘打开了大门。发现镭元素的,是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她就是后来为世人所熟知的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1895年在巴黎求学时,和法国科学家彼埃尔·居里结婚。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发现了元素放射线,激发了居里夫人对放射性元素的极大兴趣。在研究中,居里夫人发现,除了铀和钍外,还有一种未知物质也能释放放射线,并且放射性更强。她将这种新元素取名为radium(镭),源自拉丁语中的radius(放射)。

当时许多科学家并不相信镭的存在。为此,居里夫人需要提炼出纯镭来。居里夫妇利用奥地利政府捐献的一吨已提取过铀的沥青矿残渣,在极度简陋的条件下,开始了提炼纯镭的艰苦工作。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工作,1902年,居里夫妇终于从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盐,接着又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10年,在丈夫不幸去世4年后,居里夫人成功地分离出金属镭,分析出镭元素的各种性质,精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

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严重损害,居里夫人患了白血病,于1934年7月4日逝世。居里夫人在极短困难的条件下坚持科研工作的献身精神,为科研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radium: ['reɪdɪəm]n.(化学元素)镭

radio: ['reɪdɪəʊ] n.无线电,电台,收音机v.用无线电发送,用无线电通信

radius:['reɪdɪəs] n.半径,半径范围

radiate: ['reɪdɪeɪt] v.辐射,发光,传播adj.辐射状的,有射线的

radiation:[reɪdɪ'eɪʃ(ə)n] n.辐射,发光,放射物

radiant: ['reɪdɪənt] adj.辐射的,容光焕发的n.发光点,发光的复制

college(学院):提供给学生的住宿机构

在中世纪大学中,最初并没有集中的校舍,学生自行解决食宿问题。后来,为了解决贫困学生以及外地学生的食宿问题,一些私人捐赠的慈善机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住宿。这种提供给大学生的住宿机构就是college(学院),通常由一个住宿部、一个食堂、一个小礼拜堂和一座图书馆构成。欧洲最早的学院是1180年设立于巴黎的迪克斯—惠特学院,它是为18名贫穷的学生提供住处而设立的。

13世纪后,学院发展迅速,学院内的老师除了管理职能外,还承担了指导职能,给住在学院内的大学生提供一些额外的课程,一般由教授或住在学院内的助教开设。随着这些教育活动的增多,在某些大学,学院逐渐垄断了大学的文科教学,使得学院成为大学生生活和教学的正式中心。到16世纪中期,大多数英国和巴黎的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向本科学生和研究生提供教学的自给自足的教学单位,很多学院的名气甚至超过了所在大学。

英语中表示“学院”的单词college来自拉丁语collegium,后缀um表示“场所”。该词字面意思就是“community of colleague”(由colleague组成的社区,一群人在一起生活、学习的场所)。colleague就是一起做事的人,可以是同事,也可以是同学。

college原本仅仅表示university(综合性大学)中的一个学院,但后来,college还可以用来表示独立的教育机构,如专科大学、职业教育学校,还可以用来表示“学会”,很多人还喜欢直接用college来表示大学。

college:['kɒlɪdʒ] n.学院,专科大学,大学,学会。

colleague:['kɒliːg] n.同事,同僚,同仁。

university(大学):中世纪欧洲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自治社团

英语单词university所代表的现代大学源自欧洲的中世纪大学。在中世纪时期,欧洲教会成为古代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传播者。在12、13世纪期间,一些教会牧师走上街头,向民众宣讲自己的研究心得,成为最早的讲师。其中那些富有真知灼见而又口才出众的讲师周围逐渐聚集了一批学生,定期前来听课。一些知名大教堂所在地区形成了知名的学术中心,拥有多名教师和数百名学生。随着人数的增加,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教师和学生自发组成社团,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其他行业协会类似。这种社团在拉丁文中被称为“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意思是“community of masters and scholars”(专家学者社团),简称universitas,意思是“团体、集合体”,源自universus(整体,英语单词universe的来源),1228年在教皇颁布的敕令首先使用。这就是英语单词university的来源。

1087年,意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规大学博罗尼亚大学,它是欧洲最著名的罗马法研究中心。随后,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学。其中源自巴黎圣母院附属学校的巴黎大学是中世纪大学的杰出代表,成为欧洲各国学生云集的中心,鼎盛时期师生人数多达5万人。1167年,英国国王禁止英国学生入读巴黎大学,因此1168年一批巴黎大学的学者来到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牛津大学部分学者分离出来创办剑桥大学。

作为拥有特许状的社团,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享有高度的自由,实行完全的自治。教者可以自由的讲授,学生可自由的研究,允许大学师生结社、罢课、罢教,自由安排课程、聘请教师或享有迁移权、行乞权、免纳捐税、平时免受兵役和不受普通司法机关管辖等。这就是现代大学自治的渊源。不过,虽然不受世俗政权的干涉,但中世纪的大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教会的控制,都必须开设神学方面的课程;而大学的教师也大多数都是传教士或基督徒。

university:[juːnɪ'vɜːsɪtɪ] n.(综合性)大学

tributary(附属国):向宗主国纳贡的国家

在古代,小国或被征服的国家需要向大国或征服国纳贡,以换取和平和保护。这种国家就被称为tributary。这个单词源自tribute(贡物),字面意思就是“纳贡的”。单词tribute来自拉丁词根tribuere(支付、给予、分配)。与此同源的单词有contribute(贡献)、attribute(归属)。

tribute:['tribju:t] n.贡物,礼物,颂词,致敬

tributary:['tribjutəri] adj.纳贡的,附属的,辅助的n.进贡国,附属国,支流

contribute:[kən'tribju:t] v.贡献,捐献,出力,投稿

attribute:[ə'tribju:t; 'ætribju:t] vt.归属,把……归于n.属性,特质

charity:慈善

发音释义:['tʃærɪtɪ] n. 慈善,施舍,慈善机构

词源解释:来自古法语charité←拉丁语caritatem(n.钟爱)←caritas(v.钟爱)

公元四世纪,圣•罗姆(St. Jerome)在将《新约》从希腊语翻译为拉丁语。在翻译希腊版《新约》中的agape(爱)一词时,他没有将其翻译为拉丁语中常用来表示“爱”的amor,因为amor表达的是“世俗情爱”,而无法表达出上帝对人类、基督徒对同胞的爱。因此,他最后选择了拉丁语caritatem一词,意思是“珍惜、重视、钟爱”。

英语单词charity就源自拉丁语caritatem。由于《新约》的影响,该词含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表示上帝对人类、基督徒对同胞的爱,与性无关的爱,可译为“博爱”。基督徒在举行各种募捐慈善活动时,通常以此为由。因此,charity又衍生出“慈善、施舍”之意。

衍生词:charitable(仁慈的、博爱的)

benefactor:施主、捐助者

发音释义:['benɪfæktə] n. 施主;捐助者;行善者

结构分析:benefactor = bene(好)+fact(做)+or(的人)→做好事的人→施主

词源解释:bene←拉丁语bene(好);fact←拉丁语facere(做)

同源词:beneficent(仁慈的、行善的);benefaction(恩惠、善行)

anecdote:逸闻

前缀an-, 没有。前缀ec-,同ex-, 向外。词根don,给予,见donate, 捐赠,过去分词dot.

Boxing Day:节礼日

英联邦国家传统的宗教节日。因在教堂前放置箱子为穷人募捐而得名。

bulldoze:铲平,强迫

bull, 牛。doze, 给予,见donate,捐赠,给予。即给不听话的牛一顿打。

donate:捐赠

来自PIE*do, 给予,词源同data, dowry. 引申义捐赠。

condone:宽恕,宽容

源自拉丁语condonare‘forgive’(宽恕)。condonare原系法律用语,所表示之“宽恕”是指夫妻一方对于另一方的不贞行为以对方不再重犯为条件的宽恕,故condone亦用于此义。以后词义扩大,亦可泛指一般的“宽恕”或“宽容”。ccndonare由前缀con- ‘altogether’和donare ‘give,pardon’(给予,原谅)两部分合成。英语有两个常用词donor(捐赠者,赠与者)和donation(捐赠,捐献)也源于donare这一拉丁词。

date:日期,约会

来源于拉丁语动词do, dare, dedi, datus(给),其过去分词的阳性、阴性和中性形式分别是datus, data和datum;英语date(日期)和data(资料)来源于此拉丁语的data;其它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此拉丁语动词的英语词汇还有antidote(解毒药,anti- + dote,anti-意思是against,此处是针对什么什么,dote是拉丁语动词dare的变体), condone(宽容,con- + done,con-共同,done给), dado(台座,是“给”的起点), dative(与格,语法术语), donate(捐赠), dice(骰子), die(骰子), dowry(嫁妆), endow(捐赠,en-向内 + dow给), edit(编辑,e- + dit, e-是ex-的变体,出,dit给), pardon(宽恕, par- + don,par-是per-完全,don给)。

同源词:data, antidote, condone, dado, dative, donate, dice, die, dowry, endow, edit, pardon词组/短语:to date (adv.) 到目前为止out of date (adj.) 过时的up to date (adj.) 时新的

endow:(with)

来源于拉丁语中动词dare(给)的同源词dotare(捐赠)。

词根词缀: en-加强意义 + -dow-给

sacrifice:牺牲

sacrifice最为人们熟知的意思是“牺牲”,但是它的本意并非如此。sacrifice原本是指“使某物圣洁”(to make something holy),源自于拉丁语sacer (相当于英语holy) 加上facere (相当于英语to make)。因此sacrifice就是指专供祭祀所用的“祭品”或“牲礼”。

后来,这个词汇也作为“贡献”、“捐弃”的意思。例如棒球术语“牺牲打”(sacrifice hit),就是故意让自己出局而帮助跑垒队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