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candidate(候选人):古代候选人身着白色长袍的习俗

在古罗马时代,那些谋求公职的竞选人在竞选场合中,往往会身穿一身白袍,一来表示自己品行洁白无瑕,无可挑剔,二来一身白衣在人群中格外醒目,易于给选民留下深刻影响。英语单词candidate正是源自这种做法。

单词candidate源自拉丁语candidatus,本意就是“身穿白袍的”。candidatus源自拉丁语candidum,表示“白、纯洁”,而该词又来自拉丁语candere,表示“发光”,从中衍生出英语词根cand(发光)。英语单词candle(蜡烛)、candid(坦白的)、candor(坦白)等都源自于此。

词根cand:发光、白,=white, glow

candidate: ['kændɪdeɪt; -dət] n.候选人,应试者,候补者

candle: ['kænd(ə)l] n.蜡烛,烛光

candid:['kændɪd] adj.公正的,坦白的,率直的,偷拍的

candor:['kændɚ] n.坦白,直率

candescence:[kæn'dɛsns] n.白炽,白热。记:cand白,发光+escence开始→开始发光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andidate 词源,candidate 含义。

cynic(愤世嫉俗的):对他人行为动机的负面态度

单词cynic源于古代希腊的一个哲学流派“犬儒主义”(Cynicism)。人们 一般认为犬儒主义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Antisthenes,BC445-BC365)创立的,另一人物第欧根尼 (Diogenēs,BC404-BC323)则因住在木桶里的怪异行为而成为更有名的犬儒主义者。犬儒主义者行为怪诞,放浪形骸,因此在希腊语中被称为 kynikos,意为dog-like(像狗一样的),源自希腊语kyno(dog)。英语单词cynic就源自希腊语kynikos。但也有人认 为,cynic一词源自安提斯泰尼讲学所在的一座体育馆的名字Kynosarge(gray dog,灰狗)。

犬儒主义宣扬人要摆脱世俗的利益而追求唯一值得拥有的善,精神上的幸福快乐才是真的 的快乐满足。随着犬儒理念的流行,犬儒主义的内涵发生了微妙的根本变化。早期的犬儒主义者是根据自身的道德原则去蔑视世俗的观念;后期的犬儒主义者依旧蔑 视世俗的观念,但是却丧失了赖为准绳的道德原则,从愤世嫉俗就变成了玩世不恭。

现在,人们通常将“犬儒主义”定义为一种带着厌倦情绪的负面态度,对于他人行为的动机与德性都采取一种不信任和嘲弄的态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自私自利驱使的。这也是cynic这个单词在现代的主要含义。

cynic:['sɪnɪk]adj.犬儒学派的n.愤世嫉俗者,犬儒学派的人。

cynical:['sɪnɪk(ə)l]adj.愤世嫉俗的,冷嘲热讽的,挑剔讽刺的。

cynicism:['sɪnɪsɪz(ə)m]n.犬儒主义,玩世不恭,愤世嫉俗,冷嘲热讽。

nitpick(吹毛求疵):清理头发或衣服中的虱子

古代人卫生条件差,很多人都长虱子。一旦家里有人长了虱子后,为了避免传染,必须从他的头发和衣物中将虱子及其卵清理干净。在英语中,用nit表示虱子的卵和幼虫,清理虱子及其卵就叫做nitpicking。由于虱子体型很小,从头发中发现虱子需要很好的眼力,因此nitpick又引申出“挑剔、吹毛求疵”的含义。

nitpick:['nɪtpɪk] vi.挑剔,吹毛求疵vt.对……吹毛求疵

nitpicker:['nitpikə] n.吹毛求疵的人

censor:审查员

发音释义:['sensə] n.审查员vt.审查;检查

结构分析:censor = cens(审查、评价)+or(的人)→负责审查的人→审查员

词源解释:cens←拉丁语censere(评价)

同源词:census(人口普查←评价公民的收入和等级);censure(责难←挑毛病并谴责←评价他人)

censor是罗马共和时期的政府官职,是罗马文职官员体系中仅次于独裁官的职位。其职权包括人口普查、维护公共道德和社会风气,以及对政府财政进行监督。

衍生词:censorious(挑剔的);censorship(审查制度)

助记窍门:censor→sensor(传感器)→像传感器那样全面监视→审查

cavil:吹毛求疵

发音释义:['kævl] n.v.吹毛求疵;挑剔;苛责

词源解释:来自拉丁语cavilla(嘲笑)

助记窍门:cavil→cave(洞)+ill(病)→钻到洞里去挑毛病→吹毛求疵

captious:吹毛求疵的、欺骗性的

发音释义:['kæpʃəs] adj.挑剔的;吹毛求疵的;欺骗性的、有意使人困惑的(问题);故弄玄虚的

结构分析:captious = captio(欺骗、误导)+ous(形容词后缀)→欺骗性的

词源解释:captio←拉丁语captio(欺骗、误导)←拉丁语captus(capere的过去分词)←capere(抓)

captious一词的本意是“欺骗性的”,常用来表示具有欺骗性、暗藏陷阱、有意误导的问题。后来词义发生变化,主要用来表示“喜欢发现别人微小错误的”,即“吹毛求疵的”。

词组习语:captious criticism(吹毛求疵的评论);captious questions(误导性问题)

candidate:候选人

发音释义:['kændɪdeɪt; -dət] n.候选人;求职人;投考人

结构分析:candidate = candid(穿白衣)+ate(过去分词形式)→穿白衣的人→候选人

词源解释:candid←拉丁语candidare(使变白)←candidus(白色)←candere(发光);ate←拉丁语atus(过去分词形式)

同源词:candid(坦白的);candle(蜡烛)

在古罗马时代,那些谋求公职的竞选人在竞选场合中,往往会身穿一身特别干净的白袍,一来表示自己品行洁白无瑕,无可挑剔,二来一身白衣在人群中格外醒目,易于给选民留下深刻影响。英语单词candidate(候选人)正是源自这种做法。

衍生词:candidacy(候选资格)

nitpick:挑剔,吹毛求疵

这是个口语用词,由nit和pick二词复合而成,nit指虱等的卵或幼虫,pick意为“找”或“找出”。毛发、羽毛或衣服上长了虱于是很难将它们的卵或幼虫完全清除掉的。幼虱体小,要找到它们非仔细而耐心地检查不可。英语有个口头用语pick nits,本义是“找(出)幼虱”,后来多表示“找茬儿”,“挑剔”或“吹毛求疵”,nitpick也可以说是由这个动词词组的两个成分对换位置构成的复合动词,因此被赋予相同的词义。例如我们常说:“Don’t nitpick.”(不要吹毛求疵。)从nitpick派生的nitpicker则表示“吹毛求疵的人”或“爱挑剔的人”。nit 一词在古英语就已存在,一千多年来词义一直没有变化,而nitpick则可能到19世纪末或20世纪中期才逐渐通用起来。

cynic:愤世嫉俗者,好挑剔挖苦的人   

公元前4世纪希腊有一个哲学学派叫犬懦学派,希腊文作Kunikos,意思是snarlers(嗥叫的狗)。该派名称为何会与犬相联系呢?据有关资料记载,得名来由有二:一、其创始人苏榕拉底的门徒安提西尼(Antisthenes)在雅典城外一个以Cynosarges(白犬)为名的体育馆中讲学;二、此派中人生活刻苦,不修边幅,举止粗鲁,故人们讥之为kuon(犬)。犬懦学派把名利看作身外之物,认为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是不自然的,无足轻重的;提倡克已自制,独善其身而无所求,鄙视金钱和享受,认为这就是美德。他们所抱的这种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的态度反映了城邦贫民和被剥夺了部分权利的自由民对大奴隶主骄奢淫侈生活的消极反抗。英语cynic一词正是源于希腊语Kunikos,由拉丁语cynicus演变而来的,在16世纪原指“犬儒学派哲学家”,以后由专有名词转化为普通名词,意指“愤世嫉俗者”、“玩世不恭的人”、“好挑剔挖苦的人”、“怀疑人之真诚或善意的人”等。

pernickety:爱挑剔的,吹毛求痴的

来自苏格兰英语pernicky,精确的,挑剔的,苛求的。词源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