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drawing-room(客厅):女宾退出饭厅后待的地方

从前小学生学习英文的时候,学到drawing-room这个词,大概都会觉得奇怪:drawing是绘画,drawing-room该是绘画室,为什么却是“客厅”呢?莫非英国人喜欢在客厅里绘画?

其实drawing这里不是指绘画,而是withdrawing(退出)的缩写。古时英国人宴客之后,女主人会和所有女客人一起退出饭厅(dining-room),让留在饭厅里的男人可以痛痛快快抽烟喝酒,或者说些很可能“妇女不宜”的话。妇女“退出”之后坐下来闲聊的地方,当然就是withdrawing-room了,后来缩写为drawing-room,其实就是客厅。

今天,男女平等呼声响亮,drawing-room这个词在“性别歧视”指责之下是日渐式微了。在英国,不少人已经把drawing-room改称为sitting-room;在美国,客厅一般叫做living-room。

drawing-room:n.客厅,休息室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drawing-room 词源,drawing-room 含义。

cannibal(食人者):传说中食人肉的加勒比土著

当哥伦布第一次抵达南美洲时,在与巴哈马群岛上的泰诺人交流中,得知在该群岛的东方,即现在的海地、多米尼加等地,居住着一群野蛮好战、有有食人肉习俗的土著人。根据泰诺人的描述,这些人经常攻击泰诺人,杀死男人,掳走妇女和儿童,并将儿童阉割、养肥后吃掉。哥伦布根据泰诺人对这些土著人的称呼,将其翻译为西班牙语Caniba,并在旅行日记中记录了他们的食人习俗。现在我们知道,其实这些土著就是Carib(加勒比人),并且他们并没有食人的习俗,有关他们食人的描述都仅仅是传说而已。2005年,《加勒比海盗》第二部的摄制组曾邀请加勒比族人参与拍摄,当酋长查尔斯·威廉斯获知片中有段情节暗示当地部落是食人族之后,特意下令禁止族人参与影片拍摄,并指责电影让外界误解加勒比族人为食人部落。

英语单词cannibal就源自西班牙语Caniba,原本指的就是加勒比土著,因为有关他们的食人传说,使得单词cannibal逐渐变成了“食人者”的代名词。

cannibal:n.食人者,吃同类的动物adj.食人的,吃同类的

cannibalism:n.食人的行为,同类相残的行为

Carib:n.加勒比人

Caribbean:adj.加勒比人的,加勒比海的,加勒比语的n.加勒比海

berate:严厉斥责

发音释义:[bɪ'reɪt] vt.严厉斥责;痛骂;怒斥;训斥

结构解释:berate = be(彻底)+rate(责骂)→严厉斥责

词源解释:rate←中古英语rate(责骂)←古法语reter(指责)

同源词:rate(责骂)

berate一词在美式英语中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但在20世纪的英国又再度得到应用。该词由rate(责骂)衍生而成。表示“责骂”的单词rate和表示“比率、级别”的单词rate虽然拼写完全相同,但并不是同一个单词,因为它们的词源不同。这就跟我们汉语中的多音字一样。

助记窍门:rate→谐音“擂他”→责骂;berate→谐音“必擂他”→必须要擂他一顿→痛骂

accuse:控告

发音释义:[ə'kjuːz] vt. 控告,指控;谴责;归咎于vi. 指责;控告

结构分析:accuse = ac(=ad,针对) + cuse(提供原因)→要求提供原因→控告

词源解释:cuse ←拉丁语causari(提供原因)←拉丁语causa(理由)

同源词:cause(原因、事业),accusation(控告)

abash:使困窘

发音释义:[ə'bæʃ] vt. 使困窘;使羞愧;使局促不安

词根分析:abash = a(往外)+bash(张开嘴)→张嘴惊愕→困窘、羞愧。

词源解释:abash←古法语esbaer(张嘴惊愕),es = ex(往外),baer←拉丁语batare(张嘴,打呵欠)。

背景知识:abash表示某人谎言被戳穿、受到突如其来的指责或羞辱等场景下吃惊地张开嘴,形象地刻画出人在羞愧、困窘、局促不安时的面部表情。

同源词:bashful(羞愧的,困窘的)。

enjoin:责令,嘱咐

en-, 进入,使。join, 连接。字面意思即参与,施加影响,进一步指责令,嘱咐。参照interdict.

vindicate:证实

来自拉丁语vindicare,维护,坚持,保护,防卫,vin-,力量,能力,词源同win,-dic,说,词源同diction。引申词义提供证据,反驳指责,证实。

vindictive:报复性的

来自vindicate,提供证据,反驳指责,后引申词义指复仇,报复。

irreproachable:无可指责的

ir-,不,非,reproachable,应责备的,应指责的。

nepotism:重用亲属,裙带关系,任人唯亲

该词起源于意大利。中世纪,在罗马天主教会中重用亲属之风盛极一时。主教们,尤其是教皇,因无子嗣,常常凭借权势偏袒乃至重用其私生子或侄甥,委任他们为教士,甚至授予他们待遇优厚的各种高级神职。15世纪一位臭名昭著的教皇一亚历山大六世(Pope Alexander VI.1431 - 1503)将自己亲戚安插在教会最高职位上,例如为巩固其权力他竟然任命年仅16岁的私生子博尔吉亚(Cesare Borgia)为大主教,任命年轻的侄甥乔凡尼( Giovanni)为主教。他任人唯亲的这一做法影响极坏,招致广泛的批评和指责。在英语中侄甥作nephew,教士的私生子也婉称nephew,该词源于拉丁语nepos;而重用私生子或侄甥则被世人戏称为nepotism,它源出意大利语nepotismo。嗣后,nepotism不再囿于nephew,而用以泛指“重用亲属”,“任人唯亲”,或表示“裙带关系”。

muckraker:搜集并揭发丑事的人(尤指新闻记者)

这是美国第廿六任总统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858 - 1919)创造的一个词。它的产生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

1901年美国总统麦金利(William McKinley,1843 -1901)被刺身死,罗斯福以副总统身分继任总统。在他任期内(1901 - 1909),以L1ncoln Steffens和Upton Sinclair等人为代表的一些记者、小说家及评论家,对当时美国政治的腐败及商业的弊病进行了辣人彻底的调查。他们的调查报告在报上发表后,舆论哗然,举国震惊。

由于报告揭露了一些政界要人的丑闻、商界大亨的劣迹以及公职人员的贪污读职,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美国统治阶级的痛处,身为总统的罗斯福对此大为恼怒。他担心这些报告可能引起危险的反响。在1906发表的一次谈话中,他一方面不得不承认报告中披露的许多问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另一方面又猛烈地抨击了这些调查者,指责他们的报告过甚其词,耸人听闻,不负责任。17世纪英国作家班扬(JohnBunyan,1628 - 1688)的寓言式作品《天路历程净(Piigrim~Progress)中有一个人物,他手持粪耙(muckrake),目不他视,总是两眼朝下,一心在耙粪肥荇物。罗斯福认为那些专事搜集、报道丑事的人,尤其是新闻记者,同这个人物颇为相似。于是,他便在muckrake词后加一表示后缀-er,创造了muckraker 一词来称谓这些人。调查者们对这一称号并无不快,而是引以为荣的接受了。他们连篇累牍的报道引起了全国对他们所调查问题的关注,促使了一些社会状况的改变。国会通过了新的法令,政府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这场揭丑运动(the muckraking movement)持续了多年,直到1 912年才逐渐减弱。然而,muckraker却作为英语词语保留了下来,立住了脚跟,并且一直使用至今。今天,其词义没有什么变化,仍然意指“搜集并揭发丑事的人(尤指新闻记者)”或“刺探隐私者”。

boss:工头,老板,主人

该词往往使人想起17世纪建立纽约市的荷兰殖民者。那时候荷兰人的影响比较大,有一个词在荷兰人中间用得很多,这就是baas,意思是“主人”或“工头”。以后英国人取代了荷兰人的地位,也把baas一词接了过来,18世纪末期改拼为boss,到了1838年在美国英语中就已十分通用了。当时一位著名的美国作家库珀(J.Fenimore Cooper,1789 -1851)公开指责boss为粗俗语,并写信给词典编纂家韦伯斯特(Noah Webster,1758 - 1843),要求他帮助制止诸如boss,to belittle,to oppose,to advocate 一类粗俗词语的使用。然而,从boss进入英语之日起,它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最初它是作为master的委婉语使用,也许是因为外来词所以不如master那样含有令人不快的涵义。在当代英语中,boss作为标准语仍然保留了“工头”、“主人”、“老板”等义,尤用于商业和政治方面,在60年代期间一度还被用作少年俚语,流行一时,用以表示“第一流的”或“好的”。boss还常作动词用,如to boss someone about(把某人差来遣去),由boss派生的形容词bossy(专横的,爱指挥人的)也用得很多。

accuse:控告,谴责

来源于拉丁语causa, causae, f(原因,源头)

词根词缀: ac- + cuse(拉丁语名词causa)

同源词:accusation, cause, excuse 固定搭配对比:accuse sb. of (doing) sth. 指控,指责charge sb. with (doing) sth. 指控blame sb. for (doing) sth. 责备

steal one's thunder:窃取他人的发明成果

约翰•丹尼斯(John Dennis,1657〜1734)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戏剧家。他的剧作《安皮斯和维吉妮亚》(Appius and Virginia)在表演时,为了加强舞台效果,他发明了一种人造雷声,然而演出并没有成功。

后来,别的剧场上演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Macbeth) 时,也采用了人造雷声,结果居然大传捷报,引起了热烈的回响。丹尼斯对此大加挞伐,他指责该剧院“偷走了他的雷声”(steal his thunder)!

这件事曾在戏剧界轰动一时,掀起了轩然大波。后来, 人们就用“偷某人的雷声” (steal one's thunder)来比喻“窃取别人的发明成果”。

recriminate:反责,反控

来自拉丁语 recriminari,申诉,指责,来自 re-,向后,再次,criminari,谴责,指认有罪,词源 同 crime.引申词义反责,反控。

reprehensible:应受指责的,应受谴责的

re-,向后,往回,-prehens,抓住,词源同 comprehend,prehensile.即抓回,引申词义应受指责的 等。

reprimand:申斥,训斥

来自拉丁语 reprimere,指责,申斥,-and,动名词后缀,来自 re-,向后,往回,premere,按,压, 词源同 print,press.

stricture:指责,非难

来自拉丁语*strictus,击,打,刮,过去分词格于 stringere,击,打,来自 PIE*streig,击,打, 刮,擦,词源同 strike,stroke.引申词义指责,非难。

vindicate:证实

来自拉丁语 vindicare,维护,坚持,保护,防卫,vin-,力量,能力,词源同 win,-dic,说,词源 同 diction.引申词义提供证据,反驳指责,证实。

vindictive:报复性的

来自 vindicate,提供证据,反驳指责,后引申词义指复仇,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