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thanasia(安乐死):希腊神话中的死神桑纳托斯
在希腊神话中,掌管死亡的是死神桑纳托斯(Thanatos),对应于罗马神话中的墨尔斯。桑纳托斯是黑夜女神尼克斯的儿子,睡神许普诺斯的孪生兄弟。桑纳托斯住在冥界,手执宝剑,身穿黑斗篷,有一对发出寒气的黑色大翅膀,他会飞到快要死亡的人的床头,用剑割下一缕那人的头发,那人的灵魂就会被他摄走。桑纳托斯心底善良,常常请他的兄弟睡神帮忙,先使人入睡,然后在睡梦中带走他的灵魂。古希腊的一件著名陶器上就绘画了死神和睡神在神使赫尔墨斯的指挥下将死于特洛伊战场的萨耳珀冬抬入冥界的场面。
桑纳托斯还曾经被狡猾的凡人西叙福斯(Sisyphus)欺骗过。西叙福斯作恶多端、异常狡猾。他见到桑纳托斯到来,假装好奇地询问死神带来的镣铐是如何工作的。桑纳托斯向他演示镣铐的工作原理,结果反而把自己锁住了,西叙福斯因此逃过一劫。
从桑纳托斯的名字Thanatos产生了英语词根thanato,表示“死亡”。单词euthanasia(安乐死)、thanatology(死亡学)等就来源于此。
词根thanato:死亡,=death
euthanasia:[,juːθə'neɪzɪə] n.安乐死,安乐死术。记:eu好+thanasia(thanatos,死亡)→轻松愉快的死亡
thanatology:[,θænə'tɒlədʒɪ] n.死亡学。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euthanasia 词源,euthanasia 含义。
bellwether(领头羊):系铃铛的公羊
中文中有“领头羊”的说法,英语中也有个对应单词bellwether。该单词由bell(铃铛)+wether构成。wether今指“阉羊”,在古英语中指“公羊”。古时牧人放牧羊群时,会选择一头能服众的公羊作为头羊,并在它的脖子上系上一个铃铛作为标志,这样牧人就能轻松地找到头羊,通过指挥头羊就能指挥整个羊群了。现在,单词bellwether一般用来比喻各个领域的领军者或引领潮流或趋势的人物或事物,如bellwether stock指的就是人们相信能够代表某一行业、市场或板块的发展趋势的股票。
bellwether:['belweðə(r)] n.领头羊,领导者,领军人物
emperor(皇帝):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很多人区分不了单词emperor(皇帝)和king(国王)的差异。英语单词emperor(皇帝)源自拉丁语imperiator,意思是“指挥官”。最开始只是罗马军队对成功的将军的一个封号,后来被长老院用在凯撒,屋大维和他们的继承人身上。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教皇曾经封法兰克国王查理曼为罗马帝国的emperor,但只是一个虚名。随后主要由德意志诸侯国组成的神圣罗马帝国继承了西罗马帝国的衣钵,所以神圣罗马帝国也有emperor,从各个德意志诸侯国的国王中推选出。东罗马帝国也使用emperor这个头衔。欧洲历史上后来只有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使用了emperor这个头衔。
由此可见,emperor指的是由多个民族和国家组成的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并常常特指罗马帝国的皇帝。一般国家的国王都是king而不是emperor。
emperor: ['emp(ə)rə] n.皇帝,君主
empire: ['empaɪə]n.帝国
imperial: [ɪm'pɪərɪəl]adj.帝国的,皇帝的,至高无上的
admiral(舰队司令):阿拉伯海上船队首领
英语单词Admiral一词源自阿拉伯语amir。amir是某些穆斯林国家的酋长、王公、统帅的称号。这个词本身在17世纪已被直接借人英语,汉语音译为“埃米尔”。12世纪之前,阿拉伯人就把海上船队的头领叫作amir-al-bahr,这个词组中的al是阿拉伯语的定冠词,相当于英语的the;bahr=sea(海洋)。所以这个词组的意思就是海上船队的首领。这个词组流传至欧洲后,最早被简写为amiral。后来,受到单词admirable(令人敬佩的)的英雄,拼写方式逐渐变成了admiral,用来表示海军中一支舰队的最高指挥官,即舰队司令。
admiral:['ædm(ə)r(ə)l]n.海军上将,舰队司令。
infantry(步兵):与骑兵相比,步兵的作战经验相当于婴儿
英语单词infantry(步兵)与infant(婴儿)的拼写非常接近,它们之间有何关系呢?原来,它们都来自拉丁语infantem,而infantem是infans的名词。infans由in(不)+fans(说话)组成,意思是不能说话,所以infantem指的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儿。infant(婴儿)直接来自infantem,而infantry(步兵)来自infantem所衍生的infante(新手)。因为步兵是战场上的新手,所以被称为infante,继而经由西班牙语infanteria、法语infantrie演变为英语单词infantry。
为什么“步兵”是“新手”呢?这得从古代西方的军队结构说起。在中世纪的欧洲,军队一般只包括两个兵种:步兵和骑兵。其中,骑兵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步兵。因为骑兵需要马匹以及各种装备,骑士需要专业训练,通常只有贵族才能充当骑士。当时还没有兵役和常备军制度,打仗时都是临时征兵的。军队中,只有骑士是打小就接受专业的军事训练的,算是职业军人。而步兵通常都是从平民中临时征募的,只在作战前接受短期的军事训练,所以战斗经验远远逊于骑兵。与骑兵相比,步兵在战场上简直就是还不会说话的婴儿,完全依赖指挥官的指挥。
infantry:['ɪnf(ə)ntrɪ] n.步兵。记:infant婴儿+ry→像婴儿般幼稚的兵种→步兵
infant: ['ɪnf(ə)nt]n.婴儿,幼儿,未成年人adj.婴幼的,幼稚的
dictator(独裁者):古罗马的独裁官
英语单词dictator直接来自拉丁语,由dictare(dictate,命令,口述)+or(人)构成,字面意思就是“下命令的人”,原本是古罗马的政治职务“独裁官”。
古罗马人民推翻暴君塔克文后,意识到了一人独裁的坏处,便开始实行共和制,每年选举两位执政官担任最高行政长官,任期只有一年。两人相互制衡,避免一人独揽大权。然而,这种政体虽然有效保障了权力的相互制衡,但有一个弊端无法避免,那就是当两名执政官的意见无法达成一致时,便无法开展工作。针对这个弊端,聪明的古罗马人又发明了“独裁官”这种制度加以补充。
“独裁官”是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非常任长官,是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由元老院任命的独裁人物。在任何情况下,独裁官的数量绝不能超过一位。独裁官享有超越法律的权力,无须为他的任何行为承担法律后果,以便独裁官可以不受任何掣肘,全力以赴地运用自己的权力和智慧来拯救国家于危难中。
最初的独裁官都是战事独裁官,任期最长不得6个月。一旦任务完成,此人将卸去独裁官的职务,权力交还给元老院。历史上任期最短的独裁官是古罗马传奇英雄辛辛纳图斯,他在田间劳作时临危受命,担任独裁官,指挥罗马军队抗击外敌入侵。打败敌人后他便辞职返回农庄,只担任了16天的独裁官。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为了对抗迦太基的战神汉尼拔,罗马元老院曾经两次任命费边担任战事独裁官。
但在共和国后期,古罗马的独裁官制度逐渐变味。苏拉当政之后,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军队,迫使公民大会委任他担任任期无限的“共和体制独裁官”,除了享有战事独裁官的全部权力之外,还不受时间的限制。凯撒大帝则在五次担任独裁官后,最后担任“终身独裁官”,最后被担心他颠覆共和制度的元老院议员们刺杀身亡。
在西方历史上,dictator(独裁者)和dictatorship(独裁政体)的感情色彩经历了从褒义词到中性词再到贬义词的重大变化。古罗马共和国早期的独裁官被视为拯救国家的大英雄,享有比执政官还要高的荣耀。因此,后世的一些政治家也以“独裁官”自称,如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的加里波第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就曾自任独裁官。到了20世纪后,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德国的希特勒都大力推行独裁政体,以独裁者自居,使得dictator(独裁者)和dictatorship(独裁政体)彻底成为一个贬义词。
在汉语中,与dictatorship对应的有两个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贬义词“独裁”和中性词“专政”。但在现代西方人眼中,无论你使用的是“独裁”还是“专政”,对应的都是dictatorship,是一个贬义词。
dictator: [dɪk'teɪtə] n.独裁者,独裁官
dictatorship:[dɪk'teɪtəʃɪp] n.独裁政体,专政
dictation:[dɪk'teɪʃ(ə)n] n.听写,口述,命令
commando(突击队):南非布尔人的民兵组织
英语单词commando来自南非荷兰语,字面意思是“有指挥的一群人”。这个单词原本指的是南非布尔人的一种民兵组织。布尔人是住在南非的荷兰移民后裔与少量德国人、法国人通婚后产生的白人民族,是南非的主要殖民者。17世纪时,荷兰人在南非建立殖民地之处,为了对付当地土著,殖民当局颁发《commando law》,强制要求所有殖民者在殖民地受到攻击时都必须武装起来,至少配备一匹马和一把枪。这些武装民兵的基本单位就是commando,而这种做法则被称为commandeer。
在19世纪,荷兰殖民者大量涌入南非,殖民地快速扩张,与非洲土著人的冲突日益频繁。为了保障安全,已经获得自由的南非布尔人自愿恢复commando制度,组织起来,与非洲土著人展开武装斗争。在与人数超过己方的非洲土著人的战斗中,布尔人组织的commando逐渐掌握了各种突击和游记战术。
英国殖民者自从18世纪末期登陆南非后,与已经扎根南非的布尔人之间展开了长达百年的争夺,先后爆发了两次战争,史称“布尔战争”(1880-1881年、1899-1902年)。在战争中,布尔人利用自己的commando制度,与占人数优势的英国军队展开了游击战。分成小股的布尔人commando利用自己的机动性、枪法和对地形的了解,对英国军队屡屡展开偷袭并得手。英国军队最后不得不依赖碉堡战术、焦土政策和残暴的集中营来对付布尔人。在两次布尔战争中,布尔人的commando给英国人乃至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该词也因而进入了英语。
commando:[kə'mɑːndəʊ] n.突击队,突击队员
commandeer:[,kɒmən'dɪə] vt.征用,征募,强制入伍,霸占
centurion(百夫长):古罗马军队中的百人队队长
单词centurion来自拉丁语,本意是古罗马军队中一个百人队(Centuria)的领导,一般译为“百夫长”。其中cent表示“一百”,如century(世纪、百年)、percent(百分比)。
百人队在罗马军队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编制。如同其名称一样,百人队最初大约由100人组成。在马略改革后,标准的百人队编制又变为80人,并成为罗马军团战术的核心。标准的百人队分为十个8人小组。8人小组(Contubernium)是罗马军队中最小的组织单位,由8名士兵组成,类似于现代军队中的步兵班,由一名伍长指挥。他们在战地居住在同一帐篷内,而在营房中则居住在同一房间内,可能被一起嘉奖或处罚。此外每个8人小组配有两名辅助的“仆人”。他们负责照料为8人小组驼行李的骡子,保证士兵在长距离行军中的饮水供应。这些“仆人”时常具有铁匠或木匠的技能。由于加上了这些非战斗人员,一个满员的百人队人数依然在一百人左右。
centurion: [sen'tjʊərɪən] n.百夫长,百人队队长
boss(老板):早期纽约的荷兰移民方言中的“工头”
1609年,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赞助下,荷兰人亨利哈德逊船长和20多名船员,驾驶“半月号”帆船从阿姆斯特丹出发,前往美洲大陆探险。当年9月,他们达到纽约河地区,用24美元从当地人手中买下了曼哈顿岛,并取名为“新阿姆斯特丹”,从而揭开了纽约历史的第一页。为了纪念哈德逊船长,围绕纽约市的大河被命名为“哈德逊河”。
随后,大量荷兰商人和冒险家移民到纽约。他们修建房屋,经营农场,从事贸易,创建了纽约这个世界大都市的初步轮廓。正是在这段时间,荷兰殖民者把荷兰语baas带入了英语,演变成立美国俚语boss(老板)。在荷兰语中,baasd的原意是“主人、户主”,在纽约的荷兰人用它来称呼监督徒弟的工人师傅。这个词很快被其他人采用,并迅速传遍美国,意义也演变成“老板,头儿”。
boss: [bɒs] n.老板,头儿,首领vt.指挥,调遣,当……的头vi.当首领,发号施令
bossy: ['bɒsɪ] adj.专横的,爱发号施令的
bellwether:领头羊
发音释义:['belweðə(r)] n. 领头羊;领导者
结构分析:bellwether = bell(铃铛)+wether(公羊)→系铃铛的公羊→领头羊
古时牧人放牧羊群时,会选择一头能服众的公羊作为头羊,并在它的脖子上系上一个铃铛作为标志,这样牧人就能轻松地找到头羊,通过指挥头羊就能指挥整个羊群了。现在,单词bellwether一般用来比喻各个领域的领军者或引领潮流或趋势的人物或事物。
词组习语:bellwether stock(能代表某一行业或市场趋势的股票)
baton:指挥棒
发音释义:[bə'tɑ:n] n. 指挥棒;接力棒;警棍;权杖;短棍
结构分析:baton = bat(支撑)+on(名词后缀)→可用来支撑的物品→短小结实的棍棒
词源解释:bat←希腊语bastazein(支撑)
baton的核心含义就是“短小结实的棍棒”,因此可以用来表示各种用途的棍棒,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指挥棒”、“接力棒”、“警棍”等。
助记窍门:baton =bat(球棒)+on(名词后缀)→像球棒那样的物品
cardigan:无领开襟毛衣
因英国将军Cardigan伯爵James Thomas Brudenell在19世纪指挥英俄克里米亚战争时穿着而得名。
fifth column:第五纵队,内奸
来自1936年西班牙内战时期指挥官Emilio Mola创造的一个词。他在一次记者采访时说,他的四路纵队已经接近马德里,在马德里城内还潜伏着他的第五纵队,他将很快攻陷马德里。但随后随着该词的广泛流传,词义被贬义化。
herald:信使,使者,传达,通报
her-,军队,词源同harry,harbor,-ald,命令,统率,词源同wield.即军队统率官,指挥官,将军,后引申词义指挥官的使者,传令员,后用于指传达,通报。
heraldry:纹章,纹章学
her-,军队,词源同harry,harbor,-ald,命令,统率,词源同wield.即军队统率官,指挥官,引申词义军队的旗号,纹章,标记,-ry,集合名词后缀。后词义通用化,指纹章,标记。
majorette:乐队女队长,女指挥
缩写自drum-majorette,女指挥,女鼓手,drum,鼓,major,主负责人,-ette,表阴性。
manhandle:用力举起,粗暴对待
man,人,男人,handle,操纵,操作。原指挥舞武器,攻击敌人,后用于航海术语用人力或蛮力移动或举起,并由此引申俚语词义粗暴对待。
marshaling yard:调车场,编组站
marshaling,安排,指挥,yard,场,站。引申词义调车场,编组站。
marshal:元帅
这是个词义演变由贬而褒的英语单词,其词源乃古高地德语marahscalc,原义为horse servant(马夫)。法语吸收了该词,作mareschal,并使其词义逐步升级。早在公元5世纪骑兵在战争中起重要作用。该词先由“马夫”升为“御马长官”,以后又与指挥职务相联系,并开始用作高级将领的头衔,最后用以表示“元帅”。英语的rnarshal是直接从法语吸收并演变过来的。但美国并不用marshal,而以five-star general(五星上将)作为最高军衔。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指挥在欧洲的美国远征军的潘兴(John Joseph Pershing,1860 -1948)是美国第一位五星上将。
marathon:马拉松
Marathon原指位于雅典附近,阿提卡(Attica)东北部的—个平原。公元前490年9月波斯首次进犯希腊,雅典军队由米太亚得( Miltiades)指挥在Marathon奇迹般地大败兵力较之强得多的波斯侵略军。有位名叫菲迪辟( Pheidippides)的传令兵从Marathon不停顿地跑到雅典报捷后随即倒地身亡。为了纪念这一事迹,1896年近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之际,法国语言学家布雷阿鲁提议由Marathon古战场跑到雅典古竞技场,用过个距离作为一个竞赛项目,并将之定名为marathon,汉语音译为“马拉松”。获得此次marathon赛冠军的恰巧也是个希腊人。marathon赛程在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上由国际田径联合会定为42195米,即26英里385码。在现代英语中marathon 一词已不再限于指长跑,游泳、滑冰等的长距离比赛均可用marathon表示。
此外,人们还按类比构词法仿照marathon造出telethon(马拉松式电视广播节目),talkathon(马拉松式答话或座谈节目)等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