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toady(谄媚者):为江湖郎中吃蟾蜍的手下

英语单词toad指的是蟾蜍,为什么它的衍生词toady指的却是“谄媚者”呢?原来,古时候人们普遍相信蟾蜍有毒,所以一些江湖朗中往往会叫手下人吃下一只蟾蜍,然后把毒物从他的身体中驱除出去,从而展现自己的高超医术。很明显,敢于为主人吃蟾蜍的人是为了拍马屁而什么事都会做的人。因此人们就用toad-eater来称呼这样的谄媚者。后来,toad-eater被缩写为toady。这就是toady(谄媚者)一词的来源。

toad: [təʊd] n.蟾蜍,癞蛤蟆,讨厌的人

toady: ['təʊdɪ] n.谄媚者,拍须溜马的人v.谄媚,拍马屁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toady 词源,toady 含义。

candidate(候选人):古代候选人身着白色长袍的习俗

在古罗马时代,那些谋求公职的竞选人在竞选场合中,往往会身穿一身白袍,一来表示自己品行洁白无瑕,无可挑剔,二来一身白衣在人群中格外醒目,易于给选民留下深刻影响。英语单词candidate正是源自这种做法。

单词candidate源自拉丁语candidatus,本意就是“身穿白袍的”。candidatus源自拉丁语candidum,表示“白、纯洁”,而该词又来自拉丁语candere,表示“发光”,从中衍生出英语词根cand(发光)。英语单词candle(蜡烛)、candid(坦白的)、candor(坦白)等都源自于此。

词根cand:发光、白,=white, glow

candidate: ['kændɪdeɪt; -dət] n.候选人,应试者,候补者

candle: ['kænd(ə)l] n.蜡烛,烛光

candid:['kændɪd] adj.公正的,坦白的,率直的,偷拍的

candor:['kændɚ] n.坦白,直率

candescence:[kæn'dɛsns] n.白炽,白热。记:cand白,发光+escence开始→开始发光

tennis(网球运动):发球者提醒对方接球的叫声

网球的前身是14世纪时流行于法国宫廷的一种叫做“掌球”的游戏,两名游戏者隔着一条绳子,用手掌击打一个布球。后来,这种游戏不断得到改良,绳子换成了球网,出现了木板做成的球拍,后来受到羽毛球拍的启发,出现了类似羽毛球拍的网球拍。1873年,英国的华尔特·科洛普顿·温菲尔德上校制订了现代的网球运动规则,并为这项运动起了一个很古典的名称——sphairistike。该词源自希腊语,意思是“玩球的技艺”。然而,这个冗长的名字很快被人遗忘,而源于网球运动时发球者提醒对方接球的叫声的法语单词tenetz却被人们普遍接受,成为了网球运动的通俗叫法。法语单词tenetz的本意是“接住”,是法国人在玩掌球和网球时,发球者提醒对方的习惯叫声。英语中表示网球运动的单词tennis就来源于此。

tennis:['tenɪs] n.网球运动

auction(拍卖):古罗马拍卖女奴的做法

拍卖源于古罗马,最早用于拍卖女奴。当时还没有拍卖槌,以鞭子抽地三下作为成交的标志。当拍卖年轻貌美的女奴时,竞拍场面往往火爆异常。竞拍人激动地青筋暴起,眼珠发红,挥舞地胳臂竞相加价。

英语单词auction一词就来源于拍卖女奴时的这种竞相加价行为。该词来自拉丁语auctionem,表示“加价”。auctionem来自augere(增加)。英语中表示“增加”的词根aug就源于此。

auction: ['ɔːkʃ(ə)n] n.v.拍卖,竞买

auctioneer: [ɔːkʃə'nɪə] n.拍卖商vt.拍卖

augment: [ɔːg'ment] n.v.增大,增加

mug(抢劫):印有人脸图案的杯子

英语单词mug的拼写十分简单,但它的含义却十分复杂。翻开词典可以看到它对应的含义有:杯子、脸、做鬼脸、抢劫。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干的含义是怎么产生的呢?原来,在16世纪初,mug指的仅仅是一种带柄的酒杯,即我们常说的“马克杯”。在18世纪时,马克杯的生产厂商往往喜欢在杯子上印上一张稀奇古怪的人脸,现在还有很多人喜欢在马克杯上印上图案。因此,mug一词就与“人脸”发生了关系,在俚语中产生了“人脸”的含义。到了19世纪初,mug又产生了一种动词用法,表示对准对方脸上来一拳,流行于拳击爱好者们。再往后,mug的含义进一步扩展,还可以表示“行凶抢劫”。

mug:[mʌg] n.马克杯,人脸,苦读者vt.给…拍照,行凶抢劫vi.扮鬼脸。

mugger:['mʌgə] n.行凶抢劫者

hymn(赞美诗):婚礼时向婚礼之神唱的赞歌

信仰宗教的人经常会向神灵祈祷,以求神灵的福佑。在向神灵祈祷时,不能单纯地向神灵 提出自己的心愿,还必须先拍拍神灵的马屁,给它大唱赞歌。这种向神灵祈祷时所唱的赞歌就是hymn。英语单词hymn源自希腊语hymnos,原意就是 “赞美神灵或英雄的颂歌”。有些专家认为,hymn与希腊神话中的婚礼之神hymen有关。在古希腊,人们在举办婚礼时,当新娘入场时会高唱给hymen 的颂歌,以求hymen保佑新人们婚姻幸福,因此hymn可能指唱给hymen的颂歌。

hymn:[hɪm]n.颂歌,赞美诗,圣歌v.唱赞美诗

patter(喋喋不休):基督教拉丁语祈祷词的开头

古代西方基督教徒使用拉丁语进行祈祷,祈祷词的第一句是“pater noster”(我们的圣父)。当时懂拉丁语的人很少,大部分基督教徒在祈祷时,除了开始的“pater noster”外,后面的估计都是在死记硬背下来的。因此人们就用“pater noster”表示这种不知所云的“祈祷文”,比喻各种外行人听不懂、叽里咕噜的话,如魔术师的念念有词、黑话行话、喋喋不休的唠叨等。该词进入英语后演变成paternoster,后来又简化为patter。

patter:['pætə] v.喋喋不休的说,滴答的响,急速的说,发出急速轻拍声n.行话,急速拍打声

sybarite(奢侈淫乐的人):奢侈淫乐的锡巴里斯人

在古希腊南部城邦中,有一座城市叫做锡巴里斯(Sybaris)。这座城市因富饶与奢糜而闻名于世。他们吃的是珍贵的海鞘,家里养着鹌鹑,喜欢把玫瑰花瓣撒在床上睡觉。甚至因为懒惰,他们还发明了夜壶,并且把夜壶装饰得十分华美,宴会和旅行时都随身携带。这种穷奢极欲最终导致了锡巴里斯的灭亡。据说有次锡巴里斯和邻近一个弱国交战。当双方军队接近时,对方的军鼓手忽然奏起锡巴里斯节日游行时的曲目。锡巴里斯的战马一听到这些乐曲,便整齐地迈开舞步,像梦游一般,根本不听骑兵的使唤。为了在节日游行中显得更优雅,锡巴里斯骑兵队特意把战马训练得可以跟着固定的音乐节拍起舞,没想到这却成了他们的死亡旋律。锡巴里斯灭亡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英语单词sybarite,它本指锡巴里斯人,现在用来形容奢侈淫乐的人。

sybarite:['sɪbə,raɪt] n.奢侈淫乐的人,纵情享乐的人,锡巴里斯人

sybaritic:[,sɪbə'rɪtɪk] adj.奢侈淫乐的,柔弱的,放纵的

parasite(寄生虫):古代贵族家中的食客

和古代中国一样,古希腊的贵族或富豪家中也会养一些食客。这些食客不从事劳动,专靠给主人出谋划策或拍须溜马来混口饭吃。在希腊语中这种食客被称为parasitos,由para(一旁)+sitos(食物)构成,字面意思就是“在旁边吃饭”。该词经拉丁语进入英语后,最初表示“靠谄媚他人而获得利益的人”。18世纪后,parasite一词逐渐被科学家用来表示“寄生动物”或“寄生植物”,引申为“依赖他人而生活的人”。

parasite:['pærəsaɪt] n.寄生虫,寄生物,食客

paparazzo(狗仔队):电影《甜蜜生活》中一名专门偷拍名人隐私的记者

“狗仔队”在英语中称为paparazzo,复数形式为paparazzi。该词源自1960年意大利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电影作品《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中的一个人物角色的名字。在电影中,主角马切罗是某杂志的专栏记者。他本想成为一名作家但没能成功,只得终日为明星绯闻奔忙。马切罗的搭档是一名叫Paparazzo的摄影记者。两人一起想方设法拍摄明星隐私然后公布于众。电影获得第13节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paparazzo一词变得家喻户晓。1963年,费里尼的另一部电影《八部半》中再度出现八卦新闻记者的角色,从此“paparazzo”就成为那些专门偷拍名人隐私的记者的代名词。

paparazzo:[,pæpə'rætsəʊ]n.狗仔队,专门偷拍名人隐私的记者;(意大利姓氏)帕帕拉佐

accolade(荣誉):中世纪骑士的册封仪式

在中世纪,在册封骑士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仪式的具体形式据说有好多种。历史学家“图尔的乔治”写道早期法国国王在册封骑士时,会亲吻骑士的左面颊。据说“征服者威廉”在册封骑士时,会用拳头轻轻击打骑士的面颊或脖子,而最常见的形式是用剑的平面轻拍骑士的肩膀。英语单词accolade就源自这种册封仪式,它来自拉丁语accollare,意思是“embrace around the neck”(拥抱脖子),由ad(to)+collum(neck)构成。英语单词collar(领口)就来自拉丁语collum。看来不管是哪种形式,册封仪式都会涉及到脖子。在现代,给冠军颁奖时,颁奖人员把奖牌挂在冠军的脖子上,或者抱着冠军的脖子亲吻面颊,可能也跟中世纪册封骑士的仪式有关。

除了册封骑士外,单词accolade还可以表示其他荣誉称号授予仪式,后来还逐渐产生了“荣誉”的含义。

accolade: ['ækəled] n.骑士册封仪式,荣誉称号授予仪式,荣誉

cannibal(食人者):传说中食人肉的加勒比土著

当哥伦布第一次抵达南美洲时,在与巴哈马群岛上的泰诺人交流中,得知在该群岛的东方,即现在的海地、多米尼加等地,居住着一群野蛮好战、有有食人肉习俗的土著人。根据泰诺人的描述,这些人经常攻击泰诺人,杀死男人,掳走妇女和儿童,并将儿童阉割、养肥后吃掉。哥伦布根据泰诺人对这些土著人的称呼,将其翻译为西班牙语Caniba,并在旅行日记中记录了他们的食人习俗。现在我们知道,其实这些土著就是Carib(加勒比人),并且他们并没有食人的习俗,有关他们食人的描述都仅仅是传说而已。2005年,《加勒比海盗》第二部的摄制组曾邀请加勒比族人参与拍摄,当酋长查尔斯·威廉斯获知片中有段情节暗示当地部落是食人族之后,特意下令禁止族人参与影片拍摄,并指责电影让外界误解加勒比族人为食人部落。

英语单词cannibal就源自西班牙语Caniba,原本指的就是加勒比土著,因为有关他们的食人传说,使得单词cannibal逐渐变成了“食人者”的代名词。

cannibal:n.食人者,吃同类的动物adj.食人的,吃同类的

cannibalism:n.食人的行为,同类相残的行为

Carib:n.加勒比人

Caribbean:adj.加勒比人的,加勒比海的,加勒比语的n.加勒比海

badminton(羽毛球运动):来自诞生羽毛球运动的英国庄园

在英语中,羽毛球运动被称为badminton。这个单词原本是一个地名,是19世纪中期英国一位鲍菲特公爵在格洛斯特郡一座庄园的名称。有一天,公爵的手下从当时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带回一种叫做Poona的玩具,它是一块插有羽毛的圆形软木,由两人手持木板相向拍打。公爵见后很感兴趣,仿照网球拍的样式对球拍进行了改造,并在庄园中作为招待宾客的一项娱乐手段。因此,羽毛球这种运动迅速在英国发展起来。由于它起源于badminton庄园,所以人们把它称作badminton。值得注意的是,badminton指的是羽毛球运动,而在羽毛球运动中被来回击打的那个球,在英语中被称作shuttlecock,shuttle的意思就是“来回,往返”。而羽毛球拍和网球拍一样都被称作racket,因为它们本来就是同一种拍子,略有变化而已。

badminton:['bædmɪnt(ə)n] n.羽毛球运动

shuttlecock:['ʃʌt(ə)lkɒk] n.羽毛球,毽子

racket: ['rækɪt] n.(网球或羽毛球)球拍

carol:欢唱、歌颂

发音释义:['kærəl] n.颂歌;赞美诗;欢乐的歌;女名(卡罗尔)v.欢唱;歌颂

词源解释:来自古法语carole(一种在歌手伴唱下围成一圈跳舞的舞蹈)。

carol是一种音乐类型,与法国carole舞蹈有关,通常是具有强的节拍且不断反覆的宗教歌曲。在12世纪50年代到14世纪50年代之间,carol音乐非常流行,常常用作舞曲。后来,carol还可以用作节日游行时所唱的歌,或者用作宗教剧中的音乐。在现代,carol主要用来表示宗教颂歌,尤其是圣诞颂歌。

词组习语:Christmas carol(圣诞颂歌);Advent carol(基督降临节颂歌)

capture:俘获

发音释义:['kæptʃə] vt. 俘获;夺得;捕捉,拍摄n. 捕获;战利品,俘虏

结构分析:capture = cap(抓)+ture(名词后缀)→俘获

词源解释:cap←拉丁语capere(抓)

同源词:capable(能干的);captive(俘虏);accept(接受);intercept(拦截);except(除了)

candid:坦白的、直率的

发音释义:['kændɪd] adj.坦白的;直率的;偷拍的

结构分析:cand(白)+id(形容词后缀)→直白的、坦白的

词源解释:cand←拉丁语candere(发光)

同源词:candle(蜡烛)

衍生词:candidness(坦率)

bracket:支架

发音释义:['brækɪt] n.支架;托架;括号

结构分析:bracket = brack(裤子)+et(指小形式)→小裤子→支架

词源解释:brack←高卢语braca(裤子);bracket←古英语bragget(建筑支架)←中古法语braguette(护裆)←中古法语brague(长至膝部的短裤)←高卢语braca(裤子)。

同源词:breeches(马裤)

中古法语braguette是brague的指小形式,意思就是“小裤衩”、“护裆”。进入古英语后拼写变为bragget,词义转为“建筑支架”,原因在于建筑支架和护裆之间的相似性。我们现在有些建筑不也很像大裤衩吗?

助记窍门:bracket→racket(网球拍)→网球拍的支架→支架

augment:增加、增大

发音释义:[ɔːg'ment] vi. 增加;增大vt. 增加;增大n. 增加;增大

结构分析:augment = aug(增加、增大)+ment(名词后缀)→增加、增大

词源解释:aug←拉丁语augere(增加、增大)←原始印欧词根aug(增加、增大)

同源词:auction(拍卖)

衍生词:augmentative(扩大的);augmentation(增加、增大)

attune:使协调

发音释义:[ə'tjuːn] vt. 使协调;使合拍;为…调音;调合波长

结构分析:attune = at(=ad,使)+tune(曲调)→使曲调相合→使协调

同源词:tune(曲调)

衍生词:attunement(协调、调和)

auction:拍卖

发音释义:['ɔkʃən] vt. 拍卖;竞卖n. 拍卖

结构分析:auction = auc(增大)+tion(名词后缀)→价格逐渐增大的过程→拍卖

词源解释:auc←拉丁语augere(增大)←原始印欧词根aug(增大)

常见搭配:auction house(拍卖行)

同源词:augment(增加、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