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Orpheus(杰出的音乐家):独闯冥府拯救爱妻的音乐家俄耳甫斯

在希腊神话中,古希腊色雷斯地方有个著名的诗人与歌手叫俄耳甫斯 (Orpheus)。他的父亲是太阳神兼音乐之神阿波罗,母亲是司管文艺的缪斯女神卡利俄帕。这样的身世使他生来便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在他还很小的时 候,阿波罗便把自己用的宝琴送给他。这把琴制作精巧,经俄耳浦斯一弹更是魅力神奇,传说俄耳浦斯的琴声能使神、人闻而陶醉,就连凶神恶煞、洪水猛兽也会在 瞬间变得温和柔顺、俯首帖耳。

俄耳甫斯凭着他的音乐天才,在盗取金羊毛的阿尔戈斯号英雄队伍里建立了卓越的功绩。 伊阿宋正是靠了俄耳浦斯的琴声才制服了守护羊毛的巨龙。在归途中,英雄们被海妖塞壬的歌声所魅惑,意志沉沦之际,俄耳浦斯的琴声惊醒了大家,逃离了妖岛。

俄耳甫斯的悲惨爱情故事是希腊神话中最感人的篇章之一。据说俄耳甫斯有一位情投意合 的妻子叫做欧律狄克。有一天她被毒蛇所咬,很快就一命呜呼了。为了再见到妻子,俄耳甫斯前往冥府,用琴声打动了冥河的艄公,驯服了守卫冥府大门的三头犬。 最后他来到冥王和冥后的面前,苦苦哀求把妻子还给他。冥王夫妇被他的深情打动,允许他带回妻子,但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在走出冥府之前不能回头看他妻子一 眼,否则他的妻子再也不能返回人间。

俄耳甫斯欢天喜地地谢过冥王夫妇,领着妻子往人间走。由于脚伤未愈,欧律狄克每走一 步都要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俄耳甫斯牢记冥王的要求,强忍着不回头。就快抵达人间之际,欧律狄克再也忍受不了俄耳甫斯的冷淡,大声抱怨起来。爱妻心切的俄 耳甫斯忘记了冥王的警告,回头安慰爱妻。就在刹那间,死神再次将欧律狄克带回了冥府,只留下捶胸顿足的俄耳甫斯。

从此后,俄耳甫斯郁郁寡欢,孤身一人隐居在色雷斯的洞穴之间。由于不敬酒神,他被酒神的女信徒们在癫狂状态下撕成碎片。宙斯怜悯他,就将阿波罗送给他的七弦琴高高挂在空中,这便是天琴座的来历。

Orpheus:['ɔ:fiəs; -fjus]n.杰出的音乐家,俄耳甫斯

orphic:['ɔ:fik] adj.神秘的,俄耳甫斯的

Orphism:['ɔ:fizəm] n.俄耳甫斯主义,俄耳甫斯教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Orpheus 词源,Orpheus 含义。

satin(缎子):中世纪闻名于外的中国海港城市泉州

在中世纪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有一个闻名于外的海港城市,被阿拉伯人称为Zaitun。该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是当时著名的东方名城。1292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叙述其西还旅程时写道:“离开福州市……第五天傍晚,抵达宏伟秀丽的Zaitun城”,“Zaitun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数十年后的1346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吧都他(Ibn Batuta)亦写道:“我们渡海到达的第一座城市是Zaitun……该城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英语单词satin就来自东方名城Zaitun,表示来自Zaitun的丝绸、缎子。

虽然Zaitun在600多年前就是世界皆知的名城,但到了19世纪初,欧洲学术界却在为“Zaitun”到底在何处而争论不休。直到1915-1918年日本学者桑原骘藏的《蒲寿庚考》问世后,史学界才一致认定那个充满传奇故事的“Zaitun”就是中国福建省的泉州。

satin:['sætɪn] n.缎子,缎子衣服adj.光滑的,绸缎做的,似缎子的

tabacco(烟草):美洲土著对烟草的称呼

据历史学家考证,烟草起源于美洲。早在4000多年前,美洲的玛雅人就已经开始种植和吸食烟草。他们发现烟草的香味具有提神解乏的功效,便开始咀嚼烟草,后来改为吸食。在一座建于公元432年的玛雅神殿里,一张半浮雕画描绘了一个叼着长烟管烟袋、头部裹着烟叶的玛雅祭司在举行祭祀仪式时吸烟的情景。

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抵达美洲大陆,见到当地人吸食烟草,非常好奇,便去询问当地人这是什么东西。哥伦布根据当地人的回答,将烟草翻译为西班牙语tabaco,并将当地人赠送的一些烟草带回欧洲。从此,烟草才被世人所知并广泛流传。

据语言学家研究,当时美洲土著人回答哥伦布时,指的很可能并非烟草本身,而是“卷好的烟叶”或“吸食烟草的烟管”。但不管怎样,西班牙语tabaco成了西方对烟草的称呼,英语单词tabacco就来自西班牙语的tabaco。

据说,加勒比海地区的Tobago(多巴哥)岛也是哥伦布根据当地人吸食烟草的习俗而命名的,所以拼写与tabaco很像。

tobacco: [tə'bækəʊ] n.烟草,烟叶,烟草制品

canoe(独木舟):美洲土著使用的轻便小舟

哥伦布第一次抵达美洲的西印度群岛时,见识到了当地土著人使用一种非常轻便的小舟,用挖空的树干做成,仅能容纳一人。当地土著人用它在大洋的各个岛屿中来往。当地的阿拉瓦克人将这种小舟称为canaoua。哥伦布将其翻译为西拔牙语canoa,并在旅行日记中予以记载。英语单词canoe就来自西班牙语canoa,仅在拼写上略有变化。

canoe:[kə'nuː] n.独木舟vi.划独木舟vt.用独木舟运输

cannibal(食人者):传说中食人肉的加勒比土著

当哥伦布第一次抵达南美洲时,在与巴哈马群岛上的泰诺人交流中,得知在该群岛的东方,即现在的海地、多米尼加等地,居住着一群野蛮好战、有有食人肉习俗的土著人。根据泰诺人的描述,这些人经常攻击泰诺人,杀死男人,掳走妇女和儿童,并将儿童阉割、养肥后吃掉。哥伦布根据泰诺人对这些土著人的称呼,将其翻译为西班牙语Caniba,并在旅行日记中记录了他们的食人习俗。现在我们知道,其实这些土著就是Carib(加勒比人),并且他们并没有食人的习俗,有关他们食人的描述都仅仅是传说而已。2005年,《加勒比海盗》第二部的摄制组曾邀请加勒比族人参与拍摄,当酋长查尔斯·威廉斯获知片中有段情节暗示当地部落是食人族之后,特意下令禁止族人参与影片拍摄,并指责电影让外界误解加勒比族人为食人部落。

英语单词cannibal就源自西班牙语Caniba,原本指的就是加勒比土著,因为有关他们的食人传说,使得单词cannibal逐渐变成了“食人者”的代名词。

cannibal:n.食人者,吃同类的动物adj.食人的,吃同类的

cannibalism:n.食人的行为,同类相残的行为

Carib:n.加勒比人

Caribbean:adj.加勒比人的,加勒比海的,加勒比语的n.加勒比海

opportune:合时宜的

古罗马人每年8月1 7日举行活动向港湾之神Portunus献祭。Portunus这一神名源于意为port(港)的拉丁文portus。英语opportune一词的来源也多少与此有关联。它源于拉丁语opportunus。古罗马水手把这作为一个航海用语,表示风朝港湾方向刮(blowing towards the port),意即“风向有利的”。假若风朝相反方向刮( blowing away from the port),他们就说inopportunus,意思是“风向不利的”。航船能够平安抵达目的港,他们认为那是因为opportunus,是因为港湾之神赐福的缘故。opportune一词最初也指“(风向)有利的”,以后引申为“合适的”、“合时宜的”,它的反义词inopportune则是“不合适的”,“不合时宜的”。另一英语单词opportunity(机会)也出于同一词源。

hitchhike:免费搭乘他人便车   

该词系由hitch(拴住,套马)与hike(徒步旅行)二词复合而成,原由两人轮流骑一马的旅行:一人先骑上一程,然后下马,将马拴(hitch)在一棵树上或柱子上,留待另一人来骑,而自己则转为步行(hike),第二个人来到拴马处,骑上马直至赶上他的朋友。这种旅行方式在旧时曾被广为采用,通常叫做riding and tying(骑骑拴拴)。1737年英国作家、辞书编纂者约翰逊( Samuel Johnson,1709 - 1784)和演员、戏剧家加里克(David Garrick,1717 - 1779)结伴从利奇菲尔德( Lichfield)去伦敦旅行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当然他们不是最先也不是最后用这种方式旅行的人。到了20世纪30年代hitchhike一词在美国英语中开始被引申用来表示“免费搭乘他人便车”,因为这种旅行恰如两人轮流骑一马的旅行,往往是乘了又下,下了又乘,如此反复数次,才能抵达目的地。

cannibal:食人生番,同类相食的动物

该词于16世纪进入英语,出于误解从一开始就被用于“美洲食人生番”一义。当哥伦布抵达西印度群岛时,他问土人他在什么地方。当他被告知他来到了Caniba人的地域时,他还以为已到达预定目的地印度的境界。直至又去了别的加勒比海岛屿后,他才意识到这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个他称之为Canibales的土著居住的地方。其实,哥伦布遇见的这些土著乃是加勒比土著(Caribs/Caibbeans)。以后西班牙人沿用了Canibales这一名称。由于这些土著中有的武士吃人肉,所以不久在西班牙乃至在欧洲Canibales 一词即被用作“食人生番”的同义词。其词义变化很可能也受了意为“犬”的西班牙语canino 一词的影响,因为未开化的人和狗一样都吃人肉。Canibales一词被英语吸收后即失去其原先与加勒比土著的联系,拼作cannibal,表示“食人生番”、“食人者”或“同类相食的动物”。

bonanza:富源,财源,幸运   

bonanza原系西班牙语,指“(海上)晴好天气”或“繁荣”,而原西班牙词又是源于意为good(好)的拉丁语bonus。

  在美国西部西班牙语的影响一直很大。1848年1月24 日,马歇尔(James Wilson Marshall)在加利福尼亚地区发现了金矿,消息迅即传开。成千上万的人涌向西部寻找金矿。1859年在内华达州一处以淘金者康斯托克命名的康斯托克矿脉(Comstock Lode)出人意料地发现了储量极为丰富的金矿和银矿,使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淘金热达到了高潮。发现金矿使少数淘金者发了财,他们便从西班牙语借用了bonanza一词,把他们交上的这种鸿运叫做bonanza,把康斯托克矿脉这样的富矿脉也称为bonanza,而淘金者中间的暴发户则被称作bonanza king(好运气国王)。以后,随着新金矿的不断发现,bonanza 一词不胫而走,越传越远。1896年8月17日另一位淘金者卡马克( George Carmac)和他的妻子及亲友们在克仑代克( Klondike)地区一条小溪的砂砾层中发现了含量异常丰富的金矿。据说,有些地方金块甚至暴露在地层表面。他们就把这条小溪命名为Bonanza Creek(好运溪)。翌年6月,当波特兰号(Portland)轮船从该地满载一吨黄金抵达西雅图时,克仑代克发现大量金矿的消息顿时哄动了整个世界,淘金者随之蜂拥而至,掀起了美国历史上第二次淘金热。Bonanza Creek沿岸的淘金点在1897年4月仅有150处左右,一年半之后,竞猛增至17000处。Bonanza一词一连数月不断出现在引人注目的新闻标题中,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新词语。到了这时,bonanza才算在英语中真正安了家。如今其词义常引申为“富源”或“财源”。

reach:到达,抵达

来自古英语 reccan,伸出,来自 Proto-Germanic*reig,伸出,来自 PIE*reig,*reg,伸出,拉直, 词源同 regulate,rack.引申词义到达,抵达及诸相关词义。

reach:到达,抵达

来自古英语 reccan,伸出,来自 Proto-Germanic*reig,伸出,来自 PIE*reig,*reg,伸出,拉直, 词源同 regulate,rack.引申词义到达,抵达及诸相关词义。

kangaroo(袋鼠):对澳洲土著方言的误解

公元18世纪,英国著名航海探险家库克船长抵达澳洲,他遇见了一种奇形怪状的动物,当他向土著向导打听这是什么动物时,向导没听懂他的话,只好回答:kang-a-roo。库克以为是这种动物的名称,就仔细地把这个发音记录下来,并带回英国。当更多人从英国来到澳洲时,迫不及待地想见识一下kang-a-roo究竟是什么样子。可是,当他们问当地人kang-a-roo的时候,当地人却莫名其妙。后来人们终于弄明白:原来kang-a-roo其实是“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的意思。虽然闹了个大笑话,但这个英文单词kangaroo(袋鼠)却一直沿用至今。

kangaroo:[,kæŋgə'ruː] n.袋鼠

Florida:佛罗里达州

Florida这个名字最初是有西班牙人胡安·彭斯·德·里昂提出的。他于1512年复活节的那天乘船抵达了佛罗里达海岸,而那天又正好是周日。这样的日子在西班牙语里被叫做Pascua Florida,原本意为”开花的“。彭斯就以Florida来命名了这片土地。

Indian Ocean(印度洋):前往印度要经过的大洋

长久以来,欧洲的航海家们都在致力于寻找一条通过航海到达东方的路径。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率领探险船队,循着10年前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航路,在大西洋上航行了4个月后,终于抵达了好望角。船队绕过好望角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大洋。在这片新大洋航行多日后,终于抵达印度,为欧洲人开辟了一条通往印度的新航线。达•伽马将抵达印度所穿过的大洋称为IndianOcean(印度洋),意思就是“前往印度要经过的大洋”。1570年,奥尔太利乌斯编绘的世界地图集里,正式称之为印度洋。这个名字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通用的称呼。

Indian:['ɪndɪən]adj. 印度的;印第安人的;印第安语的n. 印度人;印第安人;印第安语

Aries(白羊座):载着姐弟俩逃走的公羊

英语中表示“白羊座”的单词Aries直接来自拉丁语,意思就是“公羊”。

希腊神话中,希腊玻俄提亚国有位王子,受到后母的陷害,被国王送上祭坛准备献祭给神。神使赫尔墨斯听到王子生母的请求,降下一只长着金羊毛和翅膀的白色公羊,让王子的姐姐骑着公羊,从弟弟从祭坛救走。公羊载着姐弟俩越过大陆和海洋,朝远方飞去。姐姐在途中不幸坠落身亡。弟弟坐着公羊顺利抵达黑海边的科尔喀斯,娶了当地国王的女儿为妻。王子为了感激,将公羊献给众神之王宙斯,将金羊毛献给科尔喀斯的国王。宙斯将山羊升上天空,使其成为白羊座(Aries)。

Aries:[ˈɛriːz] n. 白羊座;[天] 白羊宫

Dominica(多米尼加):哥伦布在“主日”抵达的岛屿

多米尼加(Dominica)是美洲加勒比海中的一个岛屿。1493年11月3日,西班牙航海 家哥伦布航海抵达此岛。因为抵达之日恰逢星期日,便将其命名为Dominica,在西班牙语 中就是“星期日”的意思。因为在基督教中,一周之首的星期日是上帝创世的第一天,基督 徒们便将这一天献给上帝,在拉丁语中称为dies Dominica (主之日)。dominica是拉丁语 dominus (主人)的形容词形式,与英语单词dominate (统治)、domain (领地)等同源。

Korea(韩国、朝鲜):中国对朝鲜的古称“高丽”

英语中表示韩国或朝鲜的单词Korea源自中国对朝鲜的古称“高丽”。13世纪中期抵达中国的传教士鲁布鲁克首次将高丽标记为“Caule”从此以后,欧洲人曾在一段很长的时间 里用Core、Cory、Caoli、Corai等表示南北朝鲜。被人熟知的Corea首次出现在欧洲文献中 是在1571年。葡萄牙传教士维列拉在当时写给耶稣教会总长的信中表示:“在中国和日本之 间有一个叫做Corea的王国。’’

现在使用的Korea —词最初出现在1671年德国出版的《哈梅尔漂流记》当中,是在将 Corea写成德语的过程中用“K”取代了 “C”。19世纪末,美国在外交文件中连续多年使用 Korea来表示南北朝鲜。在二战中由美国率领的联合国军获胜以后,Korea这一名称就正式 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共识。

Puerto Rico(波多黎各):富裕的海港

波多黎各是拉丁美洲加勒比海中的一座岛国。1493年,当哥伦布首次抵达该岛北部的 巨大港湾时,他将该港湾命名为Puerto Rico,由Puerto (port,港口)和Rico (rich,富裕 的)组成,字面意思就是“富裕的海港”。对于整座岛,哥伦布将其称为San Juan (圣胡安)。 后来,人们将围绕港口所建的城镇称为San Juan,后来发展成为了波多黎各的首都,而原本 表示这一港湾的Puerto Rico反而成为了整个国家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