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bowling(保龄球):滚动撞击目标的圆球

保龄球运动(bowling)历史悠久,英国考古学家曾经在公元前5200年的埃及古墓中发现与现代保龄球类似的石球。因此,保龄球运动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中最早的体育运动。在不同地方和国家,都曾经出现了很多与现代保龄球运动类似的运动。

公元3、4世纪的德国教会中,流行一种“打恶魔”的宗教仪式。所谓“恶魔”,是树立在一起的几根球棒。操作者在指定距离外投出一地滚球,用球撞击球棒。如果能撞倒所有球棒,则表示操作者的信仰坚定。该宗教仪式由于趣味性太强,后来竟然慢慢从宗教仪式转变为日常游戏。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为其制定了统一的规则,形成了九瓶制保龄球,流行于欧洲。马丁路德也因此被称为“保龄球之父”。

在英国,流行的类似游戏叫做“草坪滚地球”。这是一种在户外草坪上进行的游戏。游戏者在固定距离外,瞄准预先滚动于地面的白球,投出手中的球,以两球停止后距离最近者为优胜者。由于许多英国贵族乐此不疲,荒废了武艺,致使爱德华三世在1366年颁布禁令,禁止此项游戏,时间长达170年之久。直到亨利八世时才解除禁令,再次盛行。

英语单词bowling是bowl的动名词形式。bowl原意指“木制的球”,源自拉丁语bulla(球状物,气泡)。bowl做名词时表示保龄球运动用球,做动词时表示玩保龄球,投球。

bowl:[bəʊl] n.木球,保龄球;碗vt.投掷(保龄球),(像投保龄球那样)平稳快速移动vi.玩保龄球,(像保龄球那样)平稳快速移动

bowling:['bəʊlɪŋ] n.保龄球运动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bowling 词源,bowling 含义。

forum(论坛):古罗马城中的一块公共空地

在古罗马城中,在Palatine山和Capitoline山之间的一个小山谷中,在几座政府建筑之间有一块空地,这块空地就是著名的“罗马广场”(Roman Forum),在现在的罗马遗址中依然能找到。这块空地原本是一个市场,古罗马人将其称为forum,在拉丁语中是“市场、公共场所”的意思。该词来自拉丁语foris(户外),同源的单词还有forest(森林)、foreign(外国的,外乡的)。

在数百年的历史中,这块空地一直是古罗马人公共生活的中心。古罗马人在这里举行庆祝,进行选举、演讲、审判以及角斗表演。这里还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枢纽。英语单词forum就源自古罗马人对这块空地的称呼,中文一般翻译为“论坛”,其实就是公众集合活动的场所。因为讨论和交流是公众集合的主要内容,所以forum一词的含义逐渐演变为公众讨论的场所。

forum:['fɔːrəm] n.论坛,讨论会,公开讨论的广场

cardigan(开襟羊毛衫):英国将军卡迪根伯爵七世

在中世纪的英、法等国的沿海地区,渔夫和户外工作者为了抵御严寒,喜欢穿羊毛衫。但是传统的套头式羊毛衫穿戴起来不太方便,因此,有人发明了前面开口有扣的开襟羊毛衫。与套头羊毛衫相比,开襟羊毛衫穿戴十分方便,不会弄乱发型,并且,天热时可以解开扣子,天冷时可以扣上扣子。因此,这种开襟羊毛衫在渔夫和户外工作者群体中特别流行。然而,这种开襟羊毛衫被称为cardigan,完全是因为一位英国将军的缘故。他就是英国的卡迪根伯爵七世(1797 – 1868),名为James Thomas Brudenell,Cardigan(卡迪根)是他的封号。

卡迪根伯爵七世是一名军人,官至少将。他参加了19世纪英法与俄罗斯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在著名的巴拉克拉瓦战役中,他面对火力和人数占优的俄军,率领英国轻骑兵旅发起了英勇的冲锋。这次冲锋被载入了史册,成为大量诗歌、电影的讴歌对象。卡迪根伯爵及其轻骑兵在战场上为了御寒而穿的开襟羊毛衫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纪念卡迪根伯爵,人们就用他的封号Cardigan来称呼这种开襟羊毛衫。这种服饰也从渔夫服一跃成为时尚圈的宠儿,成为了西方绅士的最爱。

cardigan:['kɑːdɪg(ə)n] n.开襟羊毛衫

aspen:白杨

发音释义:['æsp(ə)n] n. 白杨;地名adj. 白杨的;类似白杨的;颤抖的

背景知识:白杨又被称作“颤抖的树”,因为它的叶子总是在风中微微颤抖。

实用知识:Aspen(阿斯彭):美国科罗拉多州地名,度假胜地,以冬季滑雪和夏季户外音乐会著称。该地有丰富的白杨林,故得名Aspen(白杨)。

趣味记忆:aspen→美国阿斯彭→白杨

bowie knife:长刃猎刀

由美国发明者James Bowie 发明并以其名命名的户外刀具。

hoarding:围栏,大型广告牌

词源同hurdle,栏杆,跨栏,110米栏,ing,集合名词后缀。引申词义围栏,围栏上的广告牌,户外大型广告牌。

barbecue:烤肉(架),烤肉餐馆

17世纪来到海地的西班牙探险家和海盗,发现当地泰诺人(Taino)用柴枝搭成架子来烤肉,泰诺语称这种柴枝搭成的烤肉架为barbacoa。西班牙语把它直接借了过来,以后又进入英语,作barbecue。英国海盗、探险家丹皮尔(William Dampier,1652 - 1715)在他所著的《航海纪实》(Voyages and Descriptions,1699)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and lay there all night, upon our Borbecu's, or frames of sticks, raised about 3 foot from the Ground”,该词在文中就用于此义。由此可见,它在英语中很早就存在了。只是在近几十年来,美语用它来作“烤全牲野宴”解,它才变得时髦起来。发展到今天,该词不仅指“烤全牲”,也可指“(在户外烤制的)烤肉”,不仅指“烤肉架”,也可指“烤肉野餐”,还可指“烤肉餐馆”。

  除了barbecue,源自泰诺语并通过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进入英语的词还有maize(玉米),potato(马铃薯)和hammock(吊床)等。

forum:讨论会,论坛

来源于拉丁语forum,指户外开阔地方或公共市场,可以进行集会或案件审理。

同源词:foreign, forest, foren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