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coffee:咖啡

相传,在公元850年前后,有位阿拉伯牧羊人卡尔地(Kaldi)在牧羊时发现羊群行为异常,很感困惑。以后他注意到羊吃了一种干果仁之后就会变得特别兴奋,于是决定亲自尝一尝。他吃了之后,果然产生一种莫名的亢奋感和心旷神怡之感。此事很快便传开了。不久阿拉伯人学会了把这种干果仁弄干再加以煎煮的方法。他们把调制成的饮料叫做qahwah(含“酒”之意)。后来土耳其人接受了该饮料,并称之为“kahve”以后传入法国,作cafe,英语coffee可能是从意大利语演化过来的,汉语译为“咖啡”。

另有一说认为coffee源自埃塞俄比亚南部一个地名Kaffa,那里曾被誉为“咖啡的故乡”。英语中意为“咖啡馆”或“小餐厅”的cafe和coffee同出一源。另有一个词cafeteria(自助餐厅)和coffee也有亲缘关系。它源自西班牙语cafetero(咖啡店),但终极词源仍是阿拉伯语qahwah。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offee 词源,coffee 含义。

nerd:喜欢钻研学术的书呆子

nerd是美式英语中一个略显贬义的俚语,通常被翻译成怪胎、怪咖,一般指偏爱钻研书本知识,将大量闲暇用于脑力工作,对流行文化不感兴趣,不愿或不善于体育活动或其他社会活动的人。在美国中学和大学文化中则通指那些专心一致刻苦学习的学生。在华人圈内相同的概念是“书呆子”。近年来,Nerd已经逐渐从贬义词变成了具有自豪感和身份认同意义的词语。不过在美国偏僻地区校园内,这样的学生依然不受欢迎。

nerd一词最早出现于上世纪40年代美国校园内,很可能是俚语nert(愚蠢或疯狂的人)的一个变体,而后者是nut(疯狂的人)的变体。5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和教育家苏斯博士(Dr.Seuss)在其作品《如果动物园归我管》(If I Ran the Zoo)中首次将其使用于文学作品中,从而使得该词在广大美国学生中耳目能熟。在60年代初期该词传遍美国全国甚至远至苏格兰,随后一段时间其词义逐渐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类的书呆子形象挂钩,这个词义在70年代因为情景喜剧《快乐时光》(Happy Days)开始变为主流。而自20世纪80年代后,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发达使得许多具有Nerd性质的人(比如比尔•盖茨)变得非常富有,在社会上处于很大的优势地位,使得许多追求脑力的人都以自己是“Nerd”为豪。1984年的喜剧电影《Revenge of the Nerds》系列中主人公一行的正直形象使得“nerd pride”(书呆子的自豪感)在90年代开始觉醒。2007年开始播出的美剧《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的主角就是四个nerd。

nerd:[nɜːd] n.书呆子

nerdy:['nɜːdɪ] adj.书呆子式的,怪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