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salon(沙龙):巴黎名媛客厅中的社交聚会

英语单词salon(沙龙)来自法语,而法语salon来自意大利语salone,本意为“大厅”(large hall),后来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当时,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会交际场所。进出这里的人,多为小说家、诗人、画家、戏剧家、哲学家、音乐家和评论家等,他们志趣相同,欢聚一堂,或作诗绘画,或欣赏典雅的音乐,或就各种感兴趣的问题促膝长谈,无拘无束,各抒高见。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形式的聚会称为“沙龙”。正宗的“沙龙”有以下特点:要定期举行;时间要在晚上;人数不能太多。现在,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借“沙龙”一词来表述某项活动,如“文学沙龙”、“音乐沙龙”等。

salon:['sælɒn] n.沙龙,客厅,画廊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salon 词源,salon 含义。

magazine(杂志):各种信息混杂的仓库

1731年,英国人爱德华·凯夫(Edward Cave)创办了《绅士杂志》(The Gentleman’s Magazine),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以“杂志”magazine命名的出版物。在杂志诞生之前,世界上已经有不少专业期刊,但都局限于特定专业。爱德华•凯夫想推出一本期刊,内容囊括受教育的大众可能感兴趣的每个主题,从商业到诗歌。他试图说服几家出版社和书商采纳他的想法,但没有人支持,凯夫便自己承担这份工作,并以magazine来称呼自己的刊物,以区别于已有的专业期刊。

英语单词magazine的本意是“仓库”,源自阿拉伯语,后来又可以用来表示“弹药库“、“弹夹”、“胶卷盒”。凯夫将自己的刊物比喻为各种信息混杂的仓库,故称之为magazine。《绅士杂志》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商品价格到拉丁诗歌,从时事新闻到小品随笔,是名副其实的信息仓库,中文译为“杂志”也是恰如其分。可以说,正是有了《绅士杂志》,人类文明史上才有了“杂志”这个概念。

magazine: [mægə'ziːn] n.杂志,弹药库,弹夹,胶卷盒

almanac(历书):古代阿拉伯人的历书

英语单词almanac通常被翻译为“历书”、“年鉴”,它是一种类似于日历的书, 按年度出版,除了包含日期、节气等日历信息外,还有更多与气象、农业耕种、航海活动相关的信息,如某天应该播种什么作物、潮汐高度、日出日落的时辰、日食 月食预报等等,以供农民和航海家参考。美国政治家和科学家富兰克林从1732年到1758年期间逐年出版的《贫穷的理查德的历书》(Poor Richard’s Almanac)是美国早期最著名的一部历书。这个时代出版的历书,除了有日历和气象预测等内容外,还增加了很多老百姓感兴趣的内容,包括家庭医疗指南、 多门类的统计资料、节假纪念日,甚至还有笑话、小说和诗歌等方面的内容。农民通过历书的指导,既能合理地选择农时安排农活,同时还可以欣赏那些即增添知识 又充满趣味性的内容,从而使历书成为了真正的百姓通俗读物。

almanac一词来自阿拉伯语al manakh,其中的al相当于英语的定冠词the。很多来自阿拉伯语的英语单词都含有al,这也是来自阿拉伯语的英语单词的一个常见特征。在阿拉伯语中,al manakh相当于climate,指的是特定时期的天气变化,类似于我们中国的节气。

现在的almanac通常还含有各种历史统计信息,因此与yearbook或 annual(年鉴)有点像,有时候可以混用。它们的区别在于,almanac含有未来年度的信息,并且在提供历史相关信息时不限于特定年度,且主要以时 间轴来安排信息,类似于“历史上的今天”。而yearbook或annual(年鉴)相当于年度报告,不含有未来年度的信息,一般是针对某个专业领域,不 像almanac那样通俗及包罗万象。

almanac:['ɔlmənæk] n.历书,年历,年鉴

badminton(羽毛球运动):来自诞生羽毛球运动的英国庄园

在英语中,羽毛球运动被称为badminton。这个单词原本是一个地名,是19世纪中期英国一位鲍菲特公爵在格洛斯特郡一座庄园的名称。有一天,公爵的手下从当时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带回一种叫做Poona的玩具,它是一块插有羽毛的圆形软木,由两人手持木板相向拍打。公爵见后很感兴趣,仿照网球拍的样式对球拍进行了改造,并在庄园中作为招待宾客的一项娱乐手段。因此,羽毛球这种运动迅速在英国发展起来。由于它起源于badminton庄园,所以人们把它称作badminton。值得注意的是,badminton指的是羽毛球运动,而在羽毛球运动中被来回击打的那个球,在英语中被称作shuttlecock,shuttle的意思就是“来回,往返”。而羽毛球拍和网球拍一样都被称作racket,因为它们本来就是同一种拍子,略有变化而已。

badminton:['bædmɪnt(ə)n] n.羽毛球运动

shuttlecock:['ʃʌt(ə)lkɒk] n.羽毛球,毽子

racket: ['rækɪt] n.(网球或羽毛球)球拍

uninterested:不感兴趣的

un-, 不,非,interested, 感兴趣的。

gossip:爱说长道短的人,闲谈

在中世纪时说一个人是gossip毫无贬抑的含义。gossip的前身是古英语复合词godsibb,源出撤克逊方言,其中god即God(上帝),而sibb则意为relative(亲属),故godsibb原义为godparent(教母或教父)。按基督教的传统习俗,婴儿在洗礼时须有教母或教父,而教父和教母不能是婴儿的亲生父母。教母或教父在洗礼仪式中乃受洗者之监护人,因上帝之故而成了受洗者的亲属,故日godsibb。到了14世纪前后,该词中的字母d开始消失,拼写形式逐渐演变成gossib,以后又进而演化为今天仍在使用的gossip。它的词义也在开始发生变化。教母或教父一般都是受洗者父母较亲密的朋友。他们之间有许多共同感兴趣的事可谈,甚至无话不谈。据此,gossip之义逐渐由“教母(父)”引申为“密友”,后来又进而引申为“爱说长道短的人”和“闲谈”等。我们从莎剧中可以看到,在莎士比亚时代该词拼写形式已作gossip。在莎翁几个不同剧中gossip用于不同的意义,如在《维洛那二绅士》用于“教母”一义,在《仲夏夜之梦》用以指“女友”,而在《错误的喜剧》中则用作动词,表示“闲谈”。

thermos:保温瓶,热水瓶

该词在20世纪初原为英国瑟姆斯有限公司(Thermos Ltd.)生产的保温瓶的商标名,它是直接取意为“热”的希腊词 thermos,取名者显然对热饮感兴趣。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thermos 从商标名逐渐转化为属名,泛指“热水瓶”,其首字母也随之变为小写。

nerd:喜欢钻研学术的书呆子

nerd是美式英语中一个略显贬义的俚语,通常被翻译成怪胎、怪咖,一般指偏爱钻研书本知识,将大量闲暇用于脑力工作,对流行文化不感兴趣,不愿或不善于体育活动或其他社会活动的人。在美国中学和大学文化中则通指那些专心一致刻苦学习的学生。在华人圈内相同的概念是“书呆子”。近年来,Nerd已经逐渐从贬义词变成了具有自豪感和身份认同意义的词语。不过在美国偏僻地区校园内,这样的学生依然不受欢迎。

nerd一词最早出现于上世纪40年代美国校园内,很可能是俚语nert(愚蠢或疯狂的人)的一个变体,而后者是nut(疯狂的人)的变体。5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和教育家苏斯博士(Dr.Seuss)在其作品《如果动物园归我管》(If I Ran the Zoo)中首次将其使用于文学作品中,从而使得该词在广大美国学生中耳目能熟。在60年代初期该词传遍美国全国甚至远至苏格兰,随后一段时间其词义逐渐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之类的书呆子形象挂钩,这个词义在70年代因为情景喜剧《快乐时光》(Happy Days)开始变为主流。而自20世纪80年代后,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发达使得许多具有Nerd性质的人(比如比尔•盖茨)变得非常富有,在社会上处于很大的优势地位,使得许多追求脑力的人都以自己是“Nerd”为豪。1984年的喜剧电影《Revenge of the Nerds》系列中主人公一行的正直形象使得“nerd pride”(书呆子的自豪感)在90年代开始觉醒。2007年开始播出的美剧《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的主角就是四个nerd。

nerd:[nɜːd] n.书呆子

nerdy:['nɜːdɪ] adj.书呆子式的,怪僻的

uninterested:不感兴趣的

un-,不,非,interested,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