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pander(拉皮条):希腊神话中充当红娘未果的潘达罗斯

潘达罗斯(Pandarus)是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期间特洛伊军队的将领之一,是特洛伊第一神箭手。擅长射箭的阿波罗曾将自己的弓箭赠与他。他在特洛伊王子特洛伊罗斯(Troilus)央求之下,凭着如簧巧舌,安排外甥女克瑞西达(Cressida)跟特洛伊罗斯在花园里幽会偷情。两个年轻人互诉衷曲,发誓永不变心。然而,克瑞西达的 父亲已经投靠希腊军队,并提出用被俘的特洛伊将领安泰诺换他的女儿,交战双方都接受了这一提议。因此,克瑞西达不得不告别爱人,被交换到希腊军营,并最终 成为了希腊将领狄俄墨得斯的情妇。两个年轻人的纯洁爱情就这样被战火无情地毁灭了,而充当“红娘”的潘达罗斯也背上了“淫媒”的恶名。英文pander就 来自潘达罗斯的名字Pandarus,指拉皮条或拉皮条的人,也常常引申解作迎合低俗或不合理要求。

pander:['pændə] vt.为……拉皮条vi.迎合,勾引,怂恿,拉皮条n.拉皮条者,怂恿者,老鸨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pander 词源,pander 含义。

nepotism(裙带关系):教会高官起用自己的私生子

中世纪期间,和世俗社会一样,基督教会中也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一些教会高官生活腐化,不仅贪污腐败,还蓄养情妇。生下私生子后,往往对外宣称是自己的nephew(侄子或外甥)。这些人往往会想方设法把所谓的nephew安排到教会的肥差或重要位置上。人们对此现象十分反感,在拉丁语将其称为nepotismo,其中nepo就是nephew的意思。英语单词nepotism就来源于此。

nepotism:['nepətɪz(ə)m] n.裙带关系,起用亲戚,任人唯亲

burke(捂死):杀人卖尸的连环杀手伯克

19世纪初,在英国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凶杀案。当时,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对共医学解剖用的尸体的需求激增。当时有个名叫威廉·伯克(William Burke)的爱尔兰人,移居到苏格兰的爱丁堡,居住在他同乡威廉·黑尔(William Hare)所经营的公寓内。

1827年,公寓内一名孤寡老人去世。伯克和黑尔一道把他的尸体从棺木中偷出,卖给了一名外科大夫,发了一笔小财。随后,这两人看到了生财之道,在后来的十个月内,他们利用情妇和妻子,诱骗了至少15名过路的酒鬼、妓女等来投宿,灌醉后将他们闷死,然后把完整的尸体卖给医生。最后,他们在谋害一名妇女时失败暴露。黑尔揭发同案犯后获释,而伯克则被判处绞刑。

在执行绞刑时,愤怒的围观群众纷纷大叫“burke him!”,意思是用伯克的作案手法来捂死他。从此以后,伯克凭此凶杀案而遗臭万年,甚至进入了电影,同时还为英语词汇添加了burke这一单词,表示“捂死”之义,后来又引申出“悄然平息”等意思。

burke:[bə:k] vt.捂死,使窒息而死,秘密除去,悄然平息

cub-(横卧):梦中交合的梦淫妖incubus和succubus

在中世纪的西方民间传说中,梦淫妖会在人的睡梦中与人交合,乘机吸收其精气。以男性形象出现的男妖称为incubus,以女性形象出现的女妖称为succubus。女子梦魇时往往会以为是被梦淫妖压身,所以incubus演变成“梦魇”和“重担”之意,而succubus逐渐用来表示“淫妇、娼妓”。

incubus来自拉丁文incubare,由in(upon,在其上) cubare(横卧)构成,字面意思是“横卧于其上”;而succubus来自拉丁文succubare,由sub(under,在其下) cubare(横卧)构成,字面意思是“横卧于其下”。英语词根cub就来源于拉丁文cubare(横卧)。

词根cub:横卧,=lie。变体:cumb

incubus: ['kjbs] n.梦魇,沉重的负担

succubus: ['skjbs] n.女妖,妓女,女梦淫妖

incubate: ['kjbet] v.孵化,培养n.孵育物。记:in在上面 cub横卧 ate动词后缀→卧在上面孵化

incubation:[kj'be()n] n.孵化,潜伏,潜伏期

incubator: ['kjbet] n.孵化器,保温箱,细菌培养器

cubicle: ['kjubk()l] n.小卧室,小房间。记:cub横卧 i cle小东西→可供横卧的小房间

concubine: ['kkjban] n.妾,情妇,姘妇。记:con一起 cub横卧 ine人→一起睡觉的人

succumb: [s'km] vi.屈服,死,压垮。记:suc在下面,sub cumb横卧→被压在下面→屈从

recumbent: [r'kmb()nt] adj.斜倚的,休息的。记:re后背 cumb横卧 ent形容词后缀→后背斜倚着的

incumbent: [n'kmb()nt] adj.现任的,依靠的,负有职责的n.现任者,在职者,领俸禄者。记:in在上面 cumb横卧 ent形容词后缀→坐在座位上的→在职的

incumbency: [n'kmb()ns] n.职责,义务

philistine:缺乏教养的(人),市侩的,平庸之辈

原为《圣经·旧约》中一古代民族名,汉译作“非利士人”或“腓力斯人”o公元前12世纪非利士人(the Philistines)在以色副人到达前不久定居于今巴勒斯坦西南海岸地带,建立了一个基督教《圣经》中称作非利士( Philistia)的古国。我们今天所用的Palestine(巴勒斯坦)一词就意含“非利士人之地”。非利士人很早就掌握了炼铁技术。他们凭借先进的武器不断扩张,屡次战胜了与之争霸的以色列入,曾于公元前1050年左右占领以色列入的部分山区,但最后于公元前10世纪为以色列王大卫所败。因此,在《圣经》中非利士人是以色列人的大敌,被描绘成野蛮好战的民族。然而,philistine 一词直到好几个世纪之后才进入语言之中。1693年(一说1 689年)在德国大学城耶那(Jena)发生了一起城镇居民与大学师生之间的流血争斗,在这一事件中有数人丧生。一位牧师在葬礼上致悼辞,对那些无知的居民宣讲教育的重要性时,引用了基督教《圣经·旧约》《士师记》(]udges)第16章中的一句话:“The Philistines be upon thee,Samson!”(参孙哪,非利士人逮你来了!)这是士师参孙(Samson)的情妇大利拉(D~dilah)趁参孙熟睡之际让人剃除他头上七条发绺后虚情假意对他说的。Philistine的德语对应词Philister立即在德国大学生中流行起来,他们用它来指缺乏教养的城镇居民。又过了约两个世纪,1869年英国诗人和评论家阿诺德(Matthew Arnold,1822 - 1888)在其论著《文化与无政府状态》(Culture andAnarchy)第1章中用了从德语PhiLister移译的Philistine 一词来指“投有文化教养的人”或“平庸之辈”。他枉书中这样写遭:‘‘The people who believe most that our greatness and wel-fare are proved by our being very rich. and who most give their lives and thoughts to becoming rich, are just the very people whom we call Philistines."从此以后,Philistine就在英语中广为使用,逐渐变为一个普通名词,首字母也由大写变小写,而且常用作形容词,表示“缺乏教养的”等义。

正如以色列人把与他们为邻的非利士人看作是野蛮好战的民族一样,古雅典人对皮奥夏人(Boeotian)也持类似看法。皮奥夏( Boeotia)乃古希腊一具有独特军事、艺术和政治历史的地区。但雅典人认为皮奥夏人对文学艺术一无所知,像牛一样愚钝。嗣后,Boeotian作为Philistine的近义词进入了英语,表示“没有文化教养的(人)”、“迟钝的(人)"等义,但该词远不如phiListine常用。其吏,诗人品达(Pindar)和传记作家普卢塔克(PLutarch)等古希腊名人都是出自该地区的。

paramour:情妇

来自古法语par amour,来自par,通过,穿过,整个的,amour,爱,情爱,词源同amateur.引申词义甜心,情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