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gedy(悲剧):古希腊酒神节上的“山羊之歌”
英语单词tragedy(悲剧)源自希腊语tragodia,由tragos(goat,山羊)+oide(song,歌)组成,字面意思就是“山羊之歌”。
“悲剧”与“山羊”到底有何关系呢?关于这一点,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一种说法是,悲剧源自古希腊的酒神节上表演的“羊人剧”(satyric drama)。在羊人剧中,演员身披羊皮,装扮成羊人,所以被称为“山羊之歌”。另一种说法是,在酒神节上歌手们为了竞争作为奖品的山羊而高唱悲歌。还有一种说法,在酒神节上歌手们围绕着献祭给酒神的山羊歌唱酒神的不幸。
tragedy: ['trædʒɪdɪ] n.悲剧,悲惨的事
tragic: ['trædʒɪk] adj.悲剧的,悲惨的,不幸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Tragedy 词源,Tragedy 含义。
Orpheus(杰出的音乐家):独闯冥府拯救爱妻的音乐家俄耳甫斯
在希腊神话中,古希腊色雷斯地方有个著名的诗人与歌手叫俄耳甫斯 (Orpheus)。他的父亲是太阳神兼音乐之神阿波罗,母亲是司管文艺的缪斯女神卡利俄帕。这样的身世使他生来便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在他还很小的时 候,阿波罗便把自己用的宝琴送给他。这把琴制作精巧,经俄耳浦斯一弹更是魅力神奇,传说俄耳浦斯的琴声能使神、人闻而陶醉,就连凶神恶煞、洪水猛兽也会在 瞬间变得温和柔顺、俯首帖耳。
俄耳甫斯凭着他的音乐天才,在盗取金羊毛的阿尔戈斯号英雄队伍里建立了卓越的功绩。 伊阿宋正是靠了俄耳浦斯的琴声才制服了守护羊毛的巨龙。在归途中,英雄们被海妖塞壬的歌声所魅惑,意志沉沦之际,俄耳浦斯的琴声惊醒了大家,逃离了妖岛。
俄耳甫斯的悲惨爱情故事是希腊神话中最感人的篇章之一。据说俄耳甫斯有一位情投意合 的妻子叫做欧律狄克。有一天她被毒蛇所咬,很快就一命呜呼了。为了再见到妻子,俄耳甫斯前往冥府,用琴声打动了冥河的艄公,驯服了守卫冥府大门的三头犬。 最后他来到冥王和冥后的面前,苦苦哀求把妻子还给他。冥王夫妇被他的深情打动,允许他带回妻子,但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在走出冥府之前不能回头看他妻子一 眼,否则他的妻子再也不能返回人间。
俄耳甫斯欢天喜地地谢过冥王夫妇,领着妻子往人间走。由于脚伤未愈,欧律狄克每走一 步都要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俄耳甫斯牢记冥王的要求,强忍着不回头。就快抵达人间之际,欧律狄克再也忍受不了俄耳甫斯的冷淡,大声抱怨起来。爱妻心切的俄 耳甫斯忘记了冥王的警告,回头安慰爱妻。就在刹那间,死神再次将欧律狄克带回了冥府,只留下捶胸顿足的俄耳甫斯。
从此后,俄耳甫斯郁郁寡欢,孤身一人隐居在色雷斯的洞穴之间。由于不敬酒神,他被酒神的女信徒们在癫狂状态下撕成碎片。宙斯怜悯他,就将阿波罗送给他的七弦琴高高挂在空中,这便是天琴座的来历。
Orpheus:['ɔ:fiəs; -fjus]n.杰出的音乐家,俄耳甫斯
orphic:['ɔ:fik] adj.神秘的,俄耳甫斯的
Orphism:['ɔ:fizəm] n.俄耳甫斯主义,俄耳甫斯教
helot(受人轻视之人):斯巴达人的奴隶希洛人
在古代希腊,强大的斯巴达通过武力征服了周边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这些被征服的人口都沦为奴隶,被称为“希洛人”(helot)。希洛人属于斯巴达城邦的奴隶,固定在土地上,被分配斯巴达人,替他们耕作田地。主人既不能释放也不能贩卖他们。希洛人在向主人缴交一定比例的耕作收成后,可以有限地累积私产。由于斯巴达人在数量上居于劣势,担心希洛人暴动,因此每年斯巴达的城邦首领在就职时都会对希洛人宣战,如此便可杀害希洛人,而不触犯任何宗教上的禁忌。斯巴达还设置了专门对付希洛人的杀手,将任何可能具有危险性的希洛人刺杀掉。
由于希洛人的这种悲惨地位,原本表示“希洛人”的英语单词helot一词就产生了“受人轻视之人”的含义。
helot:['helət] n.受人轻视之人,奴隶,希洛人
scrooge(吝啬鬼):狄更斯的名著《圣诞颂歌》中的吝啬鬼
斯克鲁奇(Scrooge)是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圣诞颂歌》中的主人公,他原本是一个自私透顶的吝啬鬼,连乞丐都不愿意向他讨钱。在圣诞节前夕,他的一个同事Jacob化作鬼魂来看望他。Jacob警告他,如果他还像以前那样自私的话,他的来生将不得好报。但斯克鲁奇只把他当做耳边风。随后,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三个鬼魂前来拜访他,向他展示了一个人只顾金钱,缺乏人性的悲惨下场,从而唤醒了他的人性。于是,在鬼魂拜访后的第二天,斯克鲁奇变成了一个慷慨大方的好人,并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快乐。
《圣诞颂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它出版之前,圣诞节并不为许多英国人所知道。该书在圣诞节前几天出版,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书中的一些情节都成了圣诞节的约定风俗,如交换圣诞礼物,甚至“圣诞快乐”(merry Christmas)的说法也是由此而流行的。书中故事曾被多次搬上银幕,著名喜剧演员金凯瑞曾经扮演过大名鼎鼎的吝啬鬼斯克鲁奇。后来,人们就用斯克鲁奇的名字scrooge来表示吝啬鬼或守财奴。
scrooge:['skru:dʒ] n.吝啬鬼,守财奴
catastrophe:大灾难
发音释义:[kə'tæstrəfɪ] n.大灾难;大灾祸
结构分析:catastrophe = cata(下去、彻底)+strophe(转)→彻底翻转、颠覆→天翻地覆→大灾难
词源解释:cata←希腊语kata(下去、彻底);strophe←希腊语strephein(转)
同源词:catalogue(目录);anastrophe(倒置法)
衍生词:catastrophic(灾难的;悲惨的)
abject:悲惨的
ab-,离开,-ject,扔,词源同project.即扔掉的,引申词义悲惨的。
weary:乏味的
来自古英语werig,疲劳的,悲惨的,进一步词源不详。或来自wear,磨损,引申词义疲乏,乏味。
macabre:可怕的,恐怖的
来自古法语danse Macabre,即dance of Death,词源不详。可能来自对拉丁语Chorea Machabaeorum的意译,即Maccabees Chorea.其中Maccabees为犹太教世袭祭司家庭,在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时为抵抗希腊和叙利亚联军的入侵,家庭成员大量战死。后世根据这一历史改编成戏剧展现了这段悲惨的故事。引申词义可怕的,恐怖的。参照百度百科马加比家族。
miser:吝啬鬼,守财奴
来自拉丁语miser,可怜的,可悲的,悲惨的,可能来自希腊语misos,厌恶,讨厌,词源同misanthrope.后引申词义吝啬鬼,守财奴,因认为这类人是可悲人物的代表。
miserable:悲惨的,可怜的
来自拉丁语miser,可怜的,可悲的,悲惨的。
misery:痛苦,悲惨
来自拉丁语miser,可怜的,可悲的,悲惨的。
doom(末日):上帝的末日审判
英语单词doom来自古英语dom,表示“判断、裁定、定罪”,同源单词有deem(认为、相信)。同源的还有后缀-dom,表示某种评价或裁定,如wisdom(明智)、freedom(自由)。基督教进入英国后,英国人就用doom表示基督教中上帝的“末日审判”。因此该词衍生出“厄运、末日、命中注定的悲惨结局”等含义。
doom:[duːm] n. 厄运,世界末日,命中注定的悲惨结局;判决vt.判决,注定,使失败
utopia:乌托邦,理想国
该单词来源于英语政治家、作家莫尔(Thomas More,1478-1535)于1516年用拉丁文所写 Utopia 一书。在书中作者除了以影射的方式揭露当时英国君主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描绘英国农民的悲惨境遇,对当时的一些现实问题提出批评而外,他集中描写了一个名为Utopia 的虚构岛国,即一个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公有制、计划生产和消费、人人从事劳动的理想社会,但作者臆想的这个社会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经济基础的,并且还保留奴隶和宗教。此书是欧洲第一部影响较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Utopia 这一名称是作者用希腊文ou 'not,no' (没有)和topos 'place' (地方)两字组成的,意思是no place 或nowhere ,即“乌有之乡”,汉语一般音译为“乌托邦”,常作为“空想”的同义语或喻指“理想国”、“理想的社会”、“空想的社会改良计划”等,首字母现常小写。utopia 的形容词形式 utopian 则被用来表示“空想的”,“理想的”。
commiserate:怜悯,可怜
词根词缀: com-加强意义 + miser可怜,悲惨 + -ate动词词尾
miserable:痛苦的,悲惨的;简陋的,不像样的
来源于拉丁语中miser(痛苦的,可怜的)派生的miserabilis(可怜的)。
词根词缀: miser可怜,悲惨 + -able形容词词尾
misery:痛苦,悲惨,不幸
词根词缀: miser可怜,悲惨 + -y名词词尾
son of Bacchus:酒鬼
巴克斯(Bacchus)是罗马神话中著名的葡萄酒之神, 他是宙斯与凡间女子沙宓儿(Semde)的儿子。由于宙斯十分心疼巴克斯幼年丧母,就封他为酒与狂欢之神,希望巴克斯因此忘却悲惨的身世。不过,巴克斯还是到九泉之下营救母亲,并且引领她踏上奥林帕斯,晋身女神之列。
由于巴克斯是酒神,所以人们就用“巴克斯的儿子” (son of Bacchus)来取笑那些“酒鬼”了!这个词汇也可以写成 priest of Bacchus。
weary:乏味的
来自古英语 werig,疲劳的,悲惨的,进一步词源不详。或来自 wear,磨损,引申词义疲乏, 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