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rgus(警惕的人):希腊神话中的百眼巨人阿尔戈斯

阿尔戈斯Argus是希腊神话中的百眼巨人。他有100只眼睛,分布在全身,可以观察到各个方向发生的事情,即使睡觉时也有两只眼睛睁着。据说有一次宙斯下凡勾引凡间美女伊娥,为了遮人耳目就变出一团云雾笼罩在周围。天后赫拉心生怀疑,驱散云雾,宙斯赶紧将伊娥变出一头雪白的小母牛。赫拉看穿了宙斯的诡计,假意喜欢这头牛,要求宙斯把这头牛送给自己作宠物,然后派阿尔戈斯严密监视小母牛。宙斯派自己的儿子,神使赫尔墨斯前去解救伊娥。赫尔墨斯用笛子吹出动听的音乐,还给他讲潘神追求宁芙仙女不成最后发明潘神萧的故事,引诱阿尔戈斯闭上所有眼睛入睡。赫尔墨斯趁阿尔戈斯睡着后砍下了他的头,救出了伊娥。后来赫拉将阿尔戈斯的100只眼睛转移到她最宠爱的鸟——孔雀的尾羽上。从此以后,孔雀的尾羽上长满了眼睛一样的美丽花纹。

阿尔戈斯的名字在希腊语中是Argos,含义是“(目光)明亮的”。在英语中,argus用来比喻“警惕的人”。英国海军二战前的一艘航空母舰、美国2012年推出的一款无人驾驶侦察机都叫做Argus。

argus:['ɑːgəs] n.警惕的人,百眼巨人

argus-eyed:adj.警惕的,目光敏锐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rgus 词源,argus 含义。

agnostic(不可知论的):处于有神论和无神论之间的哲学学说

英语单词agnostic(不可知)最早在1869年由英国哲学家托马斯•亨利•赫 胥黎创造,用于描述他的哲学。agnostic由否定前缀a加上希腊语中表示“知道”的单词gnostos复合而成,字面意思就是“不知道”。这种哲学否 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在他那里,不可知论者是指对基督教神学教条表示怀疑,但又拒绝无神论,从而主张把上帝是否存在这一类问题搁置起来的 人。这种哲学学说就是Agnosticism(“不可知论”)。

agnostic:[æg'nɒstɪk] adj.不可知论的n.不可知论者

agnosticism:[æɡ'nɒstɪsɪzəm] n.不可知论

skeptic(怀疑论者):仔细察看的人

公元前二、三百年前,在古希腊的一名哲学家皮洛(Pyrrho)开创了一门新的哲学学派。皮洛主张人的感知是不可靠的,人们无法据此获得真理。因此,他主张超然物外,对一切事物都保持淡定,不要轻易做出判断。他的口号是:“不做任何决定,悬搁判断。”

据拉尔修写的传记,皮洛不关心任何事物,也不避免任何事物,对车祸、摔倒、被狗咬之类的危险无动于衷。有一次,他的朋友跌入泥坑,他径直走过,没有出手相助。又有一次在海上遇到风浪,别人都惊慌失措,他却若无其事,指着船上一头正在吃食的猪说,这才是人应有的不动心的状态。

皮洛的门徒们自称为Skeptikoi,该词来自希腊语skeptesthai(察看、深思),词根skep=scop、spec(察看)。因此 Skeptikoi可以理解为“仔细察看的人。”英语单词skeptic(怀疑论者)就来源于此,用来表示对事物保持质疑态度的人,尤其是对宗教信仰持有质疑态度的人。

skeptic:['skɛptɪk] n.怀疑论者,无神论者

skeptical:['skɛptɪkl] adj.怀疑的,怀疑论的,不可知论的

skepticism:['skɛptɪ,sɪzəm] n.怀疑论,怀疑的态度

philosopher(哲学家):爱智慧的人

希腊战胜波斯后,希腊城邦进入繁荣阶段,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度日臻完善。雅典民主制下的竞争主要通过辩论和演讲进行。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一批专门传授 辩论和演讲的教师,称为“智者”(sophist),意思就是“有智慧的人”。智者具有强烈的功利性,为了赢得个人声誉,他们利用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对传 统观念提出挑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古希腊哲学的发展,但对哲学的根基带来了严重损害,因为他们否定确定的或唯一的真理标准,对一切都表示怀疑和反 驳,以达到驳倒对方的实用目的。他们虽然有智慧,却拿来作为达到实用目的之手段。苏格拉底等哲学家把他们斥为“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为了表明自己 与这些智者的区别,苏格拉底将自己称为philosopher(哲学家),意思是“爱智慧的人”。由此可见,哲学家是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以追求真理和智 慧为目标的人。

从希腊语sohpia(智慧)产生了英语词根sohpy,并衍生了众多与智慧相关的单词。

sophist:['sɒfɪst]n.诡辩家,智者

sophistry:['sɒfɪstrɪ]n.诡辩,诡辩术

sophisticated:[sə'fɪstɪkeɪtɪd]adj.复杂的,久经世故的

philosopher:[fɪ'lɒsəfə]n.哲学家,哲人

philosophy:[fɪ'lɒsəfɪ]n.哲学

sophomore:['sɒfəmɔː]n.(大学)二年级生。记sopho智慧+more(moros)愚蠢→半聪明半愚蠢的人→二年级学生

umbrella(雨伞):人为制造的小荫凉

中国人最早发明的伞是用来挡雨的,所以叫“雨伞”。西方人最早发明的伞不是用来挡雨的,而是用来遮阳的。在西方,最早的伞就是一块遮阳板,板上蒙着一块绷紧了的麻布。在古希腊,伞状遮阳板是节日盛装不可缺少的陪衬。奴隶主让仆人在自己的身后高高地举着遮阳板,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高贵。因为打伞的人必须站在主人身后,所以伞柄不是安在伞的中央,而是在伞的边上。到了中世纪,伞变成了宗教权力的象征,地位越高的人,伞越豪华。罗马教皇用的伞精致至极,伞面上装饰着鲜红和金黄的羽毛,伞把上刻着精美的天使雕像。

由于古代西方人的伞是用来遮阳的,所以在拉丁语中,表示伞的单词是umbrella,是umbra(树荫、阴影)的指小形式,意思就是“小荫凉”。英语单词umbrella就来源于此,与它同源的单词有umbrage,本意是“树荫”,常用来比喻“不快、生气、怀疑”。

umbrella:[ʌm'brelə] n.伞,保护伞,庇护,伞状结构

umbrage:['ʌmbrɪdʒ] n.不快,生气,怀疑,树荫

legend(传奇):一本记录基督教圣徒生平事迹的书

十三世纪末期,热那亚大主教维拉吉欧(Varagine)发表了一本宗教著作“Legenda Sanctorum”,书名意为“应读的圣人史迹”,其中的legenda来自拉丁语legere(读、收集、选择),与单词lecture(讲座)同源。该书记录了众多基督教圣徒的生平事迹,由于内容翔实,所以被译成多种语言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一些出版商以此书为蓝本出版了许多图书,里面的事迹越传越玄,令人怀疑其真实性。于是当legenda进入英语并演变为单词legend时,词义也转化为“未经证实的故事、传奇”。我国著名的IT公司“联想公司”的英文名原本就是Legend。

legend:['ledʒ(ə)nd] n.传奇,图例,刻印文字

legendary:['ledʒ(ə)nd(ə)rɪ] adj.传说的,传奇的n.传说集,圣徒传

aristocracy(贵族统治):由最杰出的人来统治国家

古希腊时期的杰出哲学家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认为国家应该由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治理,反对通过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后来,苏格拉底被雅典公民大会以崇拜新神和腐蚀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苏格拉底死于雅典的民主政体下,使得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进一步加强了对雅典民主政体的怀疑。因此,柏拉图提出了“精英治国”的观点,即应该由最杰出的精英来治理国家,而不是普通百姓直接参与国家治理。这就是近代“代议制民主”思想的萌芽。在希腊语中,“精英治国”称为aristokratia,由aristos(最好的)+kratos(统治)构成。这就是英语单词aristocracy的来源。后来在中古时期,由于贵族阶层(nobility)往往以社会精英自居,因此“贵族统治”也被称为aristocracy。

aristocracy: [,ærɪ'stɒkrəsɪ] n.精英治国,贵族统治,贵族政治

aristocracy:贵族政治

发音释义:[,ærɪ'stɒkrəsɪ] n.贵族政治;贵族统治;精英政治

结构分析:aristocracy = aristo(精英)+cracy(统治)→精英统治→贵族统治

词源解释:aristo←希腊语aristos(最好的);cracy←希腊语kratos(统治)

背景知识:古希腊时期的杰出哲学家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认为国家应该由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治理,反对通过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后来,苏格拉底被雅典公民大会以崇拜新神和腐蚀青年思想的罪名判处死刑。苏格拉底死于雅典的民主政体下,使得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进一步加强了对雅典民主政体的怀疑。因此,柏拉图提出了“精英治国”的观点,即应该由最杰出的精英来治理国家,而不是普通百姓直接参与国家治理。这就是近代“代议制民主”思想的萌芽。在希腊语中,“精英治国”称为aristokratia,由aristos(最好的)+kratos(统治)构成。这就是英语单词aristocracy的来源。后来在中古时期,由于贵族阶层(nobility)往往以社会精英自居,因此“贵族统治”也被称为aristocracy。

同源词:democracy(民主政治),autocracy(独裁政治)

衍生词:aristocrat(贵族,从aristocracy倒生出来)

agnostic:不可知论的

发音释义:[æg'nɒstɪk] n. 不可知论者adj. 不可知论的

结构分析:agnostic = a(不)+ gnost(知道)+ic(形容词后缀)→不可能知道的→不可知论的

词源解释:gnost←希腊语gnostos(知道)←原始印欧词根gno(认知)

背景知识:英语单词agnostic(不可知)最早在1869年由英国哲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创造,用于描述他的哲学。这种哲学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在他那里,不可知论者是指对基督教神学教条表示怀疑,但又拒绝无神论,从而主张把上帝是否存在这一类问题搁置起来的人。

“诺斯替主义”(Gnosticism)是希腊哲学晚期的一种思想,认为物质世界是邪恶的,灵魂从灵性世界堕落至邪恶的物质世界,只能通过“灵知”才能得到救赎,重返灵性世界。他们把这种隐秘的、关乎拯救的智慧或“灵知”称为“诺斯”(gnosis),将拥有“灵知”的人称为“诺斯替”(Gnostic)。在基督教发展初期,诺斯替主义者曾借用基督信仰来表达这种隐秘智慧的求道方式,被教会的大公会议判为异端。

同源词:know(知道),gnostic(知的、认识的),Gnostic(诺斯替教徒),Gnosticism(诺斯替主义),Agnosticism(不可知论)

doubt:怀疑

来自拉丁语dubius, 二,词源同dubious. 引申词义两面摇摆,怀疑。

Euro-sceptic:反欧盟化的人

Euro,欧盟。sceptic, 怀疑,同skeptic.

impugn:怀疑,质疑

im-,进入,使,-pugn,打,击,刺,词源同pugnacious,pungent.引申词义怀疑,质疑。

indubitable:不容置疑的

in-,不,非,-dub,怀疑,词源同doubt,dubious.

inkling:暗示,迹象,想法,略知

词源不详,可能来自古英语inca,怀疑,疑虑。

misdoubt:怀疑,疑虑。

mis-,坏的,错的,不好的,此处表强调,doubt,怀疑,疑虑。

misgiving:疑虑,顾虑

mis-,坏的,错的,不好的,give,来自其词源义持,握,暗示,想法。即心中不好的想法,感到怀疑,顾虑。

sceptic:怀疑(论)者

该词源于希腊语skeptikos‘thoughtful’(认真思考的),通过拉丁语scepticus和法语sceptique于16世纪进入英语。古希腊哲学家皮朗(Pyrrhon,360?- 272BC) 一般被认为是哲学上怀疑论的刨始人。他认为事物是不可认识的,人们不能说出任何肯定的东西,甚至不能说出事物是否存在,因此必须放弃认识,放弃判断。sceptic 一词最初就被用来专指以他为代表的这一学派的怀疑论者,后来也指各种怀疑论者,包括不信基督教的人,乃至惯抱怀疑态度的人。sceptic是英国英语拼法,美国英语作skeptic。它有时也作形容词用,相当于sceptical/skeptical。

eureka:我发现了

关于其由来,有一则有趣的传说。古代叙拉古( Syracuse,古时为希腊城市)国王海叶罗(Hiero)请金匠做一顶金冠,怀疑其中掺加了别的金属,要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测出王冠含金的纯度,但又不能损伤王冠。阿基米德冥思苦想,一直没想出来。在淋浴时,他突然从浴盆溢出的水得到了启发,发现了浮力定理,并据此测定了金子的纯度。据说当时他从澡盆中跳了出来,连衣服都忘了穿,边跑边喊“Eureka!"。该词相当于英语“I have found it.“(我发现了)。从16世纪以来,eureka在英语及其他一些语言里一直被用作因重大发现而发的惊叹语。eureka是希腊语,严格地说应作heureka,源自heuriskein‘find’。始用于19世纪的heuristic 一词亦源于此,它之所以被赋予“启发(式)的”一义与eureka的来历恐怕是不无联系的。

cynic:愤世嫉俗者,好挑剔挖苦的人   

公元前4世纪希腊有一个哲学学派叫犬懦学派,希腊文作Kunikos,意思是snarlers(嗥叫的狗)。该派名称为何会与犬相联系呢?据有关资料记载,得名来由有二:一、其创始人苏榕拉底的门徒安提西尼(Antisthenes)在雅典城外一个以Cynosarges(白犬)为名的体育馆中讲学;二、此派中人生活刻苦,不修边幅,举止粗鲁,故人们讥之为kuon(犬)。犬懦学派把名利看作身外之物,认为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是不自然的,无足轻重的;提倡克已自制,独善其身而无所求,鄙视金钱和享受,认为这就是美德。他们所抱的这种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的态度反映了城邦贫民和被剥夺了部分权利的自由民对大奴隶主骄奢淫侈生活的消极反抗。英语cynic一词正是源于希腊语Kunikos,由拉丁语cynicus演变而来的,在16世纪原指“犬儒学派哲学家”,以后由专有名词转化为普通名词,意指“愤世嫉俗者”、“玩世不恭的人”、“好挑剔挖苦的人”、“怀疑人之真诚或善意的人”等。

doubtful:主动意义)

词根词缀: doubt怀疑 + -ful形容词词尾,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