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t(圣歌):反复吟唱的宗教活动
英语单词chant来自拉丁语cantare,是canere(唱)的反复形式,指 的是古罗马宗教活动中反复吟唱的活动,既用来赞颂神灵,又用于修炼内心,类似于中国佛教的和尚们打坐诵经。做名词时,chant表示反复吟唱的“圣歌”。 这种圣歌的特点是内容简短,适合反复吟唱,一个短短的词也能咿咿呀呀地唱上半天,并且通常没有伴奏,所以听起来十分单调乏味,如著名的Gregorian chant(格里高利圣歌)就是这样一种圣歌,相传为教皇格里高利所著。
中国有句歇后语,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西方的僧侣们在吟唱这种chant时,有时候也会装模作样、有口无心,因此英语中出现了一个与chant同源的单词cant,用来形容僧侣故作虔诚地吟唱chant,引申为并非发自内心的话,如客套话、乞丐故作可怜的的乞讨声。后来又产生了“黑话”的含义。
chant:[tʃɑːnt]n.反复吟唱的圣歌,赞美诗v.吟唱,诵念
cant:[kænt]n.并非发自内心的话(客套话、乞丐乞讨等)、伪善的话、单调陈腐的话(如大话西游中唐僧的话);(乞丐、流浪汉等底层的)黑话adj.单调陈腐的,假仁假义的,假装哀诉的;黑话的vi.讲黑话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hant 词源,chant 含义。
cant:黑话
发音释义:[kænt] n.言不由衷的话;伪善的话;隐语;黑话;行话vi.讲黑话;讲言不由衷的话adj.黑话的;行话的;假仁假义的
词源解释:来自拉丁语cantere,是canere(吟唱)的反复形式
同源词:chant(吟唱)
cant与chant(吟唱)同源,形容“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核心意思是“与字面意思不同的话”,如乞丐讨钱时说的话、与人寒暄时的客套话、假仁假义的话,以及黑话、隐语等。
词组习语:thieves' cant(盗贼的黑话);cant of diplomacy(外交辞令);politician's cant(言不由衷的话);cant about(言不由衷地谈论)
thesaurus:类属词典,同类词汇编
19世纪直接借自拉丁语,源希腊语thesauros,本义为treasure(财宝)或treasure house(宝库)。在恺撒(Julius Caesar,100-44BC)时代,当thesaurus 进入拉丁语时,它喻指 storehouse of knowledge (知识宝库);在文艺复兴时期,它成了几部大型希腊语拉丁语辞书名;到了近代,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上,它又常被作为“词典”、“词语汇编”(lexicon)甚至“百科全书”的同义词使用,有时也指某一学科如音乐、医学等的词汇选编。但在今天,对大多数人来说,thesaurus 意指“类属词典”或“同类词汇编”,不念经是按类属排列的还是按字母排列的。此义是英国医师、语言学者罗热(Peter Mark Roget,1779-1869)首先使用的,并首次体现于他编纂的《英语词语类属词典》(Thesaurus of English Words and Phrases)。该词典按概念领域对词语进行分类,其编纂目的,正如他本人所说的,是“为表达思想提供便利,为文学创作提供帮助”。自1852年问世以来它几经修订和扩充,但直到今天依然经久不衰。 英语的另一个词treasure (财宝)和thesaurus 有亲缘关系,它可以说间接源自 thesaurus 这个拉丁语借词,其终极词源也是希腊语thesauros ,但它转道法语 tresor,所以演变为treasure 这一形式,于12世纪进入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