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en(汽笛):歌声迷人的女海妖塞壬
在希腊神话中,塞壬Siren是一种女海妖,人面鸟身,长得美若天仙,并且拥有天籁般迷人的嗓音。她们住在海岛上,用歌声魅惑航海者,使他们的船只触礁沉没,船员成为她们的腹中餐。在荷马史诗中,当奥德修斯将要经过塞壬所在海岛时,得到女神的忠告,预先采取了防备措施。他命令手下把自己牢牢地绑在桅杆上,让手下用蜡把各人的耳朵堵上。经过塞壬所在海岛时,果然从远处传来了迷人的歌声。歌声如此令人神往,他不顾一切地想要挣脱束缚,向手下大喊大叫,让他们驶向海岛。但他的手下因为事先得到指示,对此不闻不顾,驾驶船只一直向前,直到远远地离开了海岛才给他松绑。奥德修斯就是这样利用自己的智慧,安全地欣赏了塞壬们的天籁之音。
在17世纪,人们为了防止船只触礁,就在暗礁附近用汽笛发出警报,警示海员们塞壬的故事。所以人们就把这种警报声叫做siren。
siren: ['saɪr(ə)n]n.汽笛,警笛,歌声迷人的女歌手,女妖塞壬adj.迷人的vt.引诱vi.响着警笛行驶
sirenian:[saɪ'riːnɪən] n.海牛目哺乳动物adj.海牛目哺乳动物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siren 词源,siren 含义。
freelance(自由职业者):中世纪的雇佣骑士
英语中表示“自由职业者”的单词是freelance,由free(自由)+lance(长枪)组成。这个lance是什么东西?为什么freelance能表示“自由职业者”呢?原来,lance(长枪)是中世纪时欧洲骑士的主要武器装备。中世纪的欧洲骑士主要使用长枪在战场上进行冲锋。在骑士比武大赛中,两个骑士手执长枪策马迎面对刺也是一项重要的比赛项目,称为joust。这项传统赛事甚至在现代依然有众多参与者。
中世纪的骑士通常只效忠于一个国王或领主,以此获得封地或其他报酬。但也有一些骑士,不效忠于任何人,凭着一身武艺作为雇佣军临时性地替各个国王或领主作战,从而获得报酬。由于lance(长枪)是骑士的主要装备,所以这种雇佣骑士也就被称为freelance。这就是最早的自由职业者。现在该单词一般用来表示自由作家、记者这样的自由职业者等。
lance:[lɑːns] n.(中世纪欧洲骑士的)长枪,长矛
freelance: ['friːlɑːns] n.自由作家、自由记者、自由职业者adj.自由投稿的。
The Web of Penelope:故意拖延的策略;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A Penelope's Web 或 The Web of Penelope,直译为“珀涅罗珀的织物”,典故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卷二。
这部史诗的主人公奥德修斯是希腊半岛西南边伊大卡岛(Ithaca)的国王,他有个美丽而忠诚的旗子,名叫珀涅罗珀。奥德修斯随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伊,十 年苦战结束后,希腊将士纷纷凯旋归国。惟独奥德修斯命运坎坷,归途中又在海上漂泊了10年,历尽无数艰险,并盛传他已葬身鱼腹,或者客死异域。正当他在外流浪的最后三年间,有一百多个来自各地的王孙公子,聚集在他家里,向他的妻子求婚。
坚贞不渝的珀涅罗珀为了摆脱求婚者的纠缠,想出个缓宾之策,她宣称等她为公公织完一匹做寿衣的布料后,就改嫁给他们中的一个。于是,她白天织这匹布,夜晚又在火炬光下把它拆掉。就这样织了又拆,拆了又织,没完没了,拖延时间,等待丈夫归来。后来,奥德修斯终于回转家园,夫妻儿子合力把那些在他家里宴饮作乐,胡作非为的求婚者一个个杀死,终于夫妻团圆了。
由于这个故事,英语中的 Penelope 一词成了 a chaste woman(贞妇)的同义词,并产生了 with a Penelope faith(坚贞不渝)这个短语。而“The Web of Penelope”这个成语比喻“the tactics of delaying sth on purposely;the task that can never be finished”的意思。
A Penelope's Web:故意拖延的策略;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A Penelope's Web 或 The Web of Penelope,直译为“珀涅罗珀的织物”,典故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卷二。
这部史诗的主人公奥德修斯是希腊半岛西南边伊大卡岛(Ithaca)的国王,他有个美丽而忠诚的旗子,名叫珀涅罗珀。奥德修斯随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伊,十 年苦战结束后,希腊将士纷纷凯旋归国。惟独奥德修斯命运坎坷,归途中又在海上漂泊了10年,历尽无数艰险,并盛传他已葬身鱼腹,或者客死异域。正当他在外流浪的最后三年间,有一百多个来自各地的王孙公子,聚集在他家里,向他的妻子求婚。
坚贞不渝的珀涅罗珀为了摆脱求婚者的纠缠,想出个缓宾之策,她宣称等她为公公织完一匹做寿衣的布料后,就改嫁给他们中的一个。于是,她白天织这匹布,夜晚又在火炬光下把它拆掉。就这样织了又拆,拆了又织,没完没了,拖延时间,等待丈夫归来。后来,奥德修斯终于回转家园,夫妻儿子合力把那些在他家里宴饮作乐,胡作非为的求婚者一个个杀死,终于夫妻团圆了。
由于这个故事,英语中的 Penelope 一词成了 a chaste woman(贞妇)的同义词,并产生了 with a Penelope faith(坚贞不渝)这个短语。而“A Penelope's Web”这个成语比喻“the tactics of delaying sth on purposely;the task that can never be finished”的意思。
myrmidon(严格执行命令的人):严格服从命令的蚂蚁人
在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看上了河神阿索波斯的女儿埃癸娜(Aegina)。他化成一 只大鹰,把埃癸娜拐到一座小岛上,这座小岛从此就以埃癸娜的名字命名。在这里,埃癸娜生下儿子埃阿科斯(Aeacus),埃阿科斯长大后成为该岛国王。天 后赫拉嫉恨他母亲和宙斯的关系,降下瘟疫杀死了埃癸娜岛的大部分人口。埃阿科斯祈求父亲宙斯帮助。宙斯就把蚂蚁变成了人,这些蚂蚁人成了该岛的新居民,被 称为密耳弥多涅(Myrmidon),来自于希腊语myrmex(蚂蚁),意思就是“蚂蚁人”。这些人的最大特点就是勤劳和严格服从命令。在后来的特洛伊 战争中,密耳弥多涅人(蚂蚁人)在希腊大将阿喀琉斯(Achilles)的率领下远征特洛伊。在战场上,密耳弥多涅人的严格服从、勇猛无惧给人留下了深刻 印象。所以,在西方文化里,密耳弥多涅人被用来指那些“盲目执行主子命令的人;忠实的仆人”;从18世纪开始,“法律的密耳弥多涅”(myrmidon of the law)就表示“盲目、无情地执行命令的警察等执法人员,法律的奴仆。”
myrmidon:['mɝmɪdɑn] n.严格服从命令的人,忠仆,忠实的追随者
myrmidon of the law:n.法律的奴仆,无情的执法人员
odyssey(漫长的历险旅程):荷马史诗《奥德赛》
在希腊神话中,经过特洛伊战争之后,在希腊军回家途中,因为英雄奥德修斯 (Odysseus)激怒海神波赛顿,所以波赛顿降临灾祸于他,使他们遇到海难,全军覆没。奥德修斯虽因机智和勇敢逃过一劫,但波赛顿的愤怒未息,故使奥 德修斯找不到回家的航线而在大海里漂流,历经了各种奇遇。而另一方面他的妻子不知奥德修斯的生死,面对着蛮横的求婚者就只有苦等着丈夫的回来。最后在诸神 的帮忙下,经过十年漂流生活的奥德修斯终于回到家里与他的妻子团聚,并与儿子和忠实的老仆联手杀死了求婚者。
荷马史诗之一的《奥德赛》(Odyssey)就讲述了奥德修斯的历险记,是古希腊最 重要的两部史诗之一(另一部是《伊利亚特》)。《奥德赛》延续了《伊利亚特》的故事情节,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作。这部史诗是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是除《伊 利亚特》外现存最古老的西方文学作品。在英语中,人们用odyssey一词来比喻漫长的历险旅程。
odyssey:['ɑdəsi] n.漫长的历险旅程,古希腊史诗《奥德赛》
sacrament(圣礼):面对神灵立下的誓言
古代罗马人发誓时,为了表示誓言的庄严性,往往会邀请神灵作为见证,并在神灵面前承 诺将来若是违背誓言,可任由神灵处置。这种面对神灵立下的誓言就是sacramentum,进入英语后演变为sacrament。该词的词根sacra来 自拉丁语sacrare,意思是“奉献给神,使神圣”。
sacrament一词最早应用于军事和法律领域,古罗马军队向国家元首宣誓效忠 时、原被告在法庭上宣誓时,所发的誓言就是sacrament。基督教兴起后,用sacrament一词来表示“圣礼”,最主要的两项圣礼就是“洗礼” (baptism)和“圣餐礼”(eucharist)。sacrament还可以专指“圣餐礼”。之所以将“圣礼”称为sacrament,是因为圣礼 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重温人和上帝所缔结的神圣约定,提醒教徒自己在上帝面前所立下的誓言。
美国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的名字就来自sacrament一词。
sacrament:['sækrəm(ə)nt] n.圣礼,圣餐礼vt.立誓
virtue(美德):男人具有的能力和功效
重男轻女的思想自古就有,中外概莫能免。英语单词virtue就反映了这种思想。它来自拉丁语virtus,词根是vir(男人),同根词有 virile(男性的,有男子气概的)。virtue的基本含义是“男人具有的能力和功效”。其隐含之意就是男性是世界的创造者,男人创造世界凭借的就是 这种virtue。英语短语by virtue of(凭借)用的正是virtue的本意,即“功效”。除了“功效”外,virtue一词还往往被译为“美德”、“德性”,主要指“英勇、勇敢、刚毅”等 与男人气概相关的道德品质,其实归根到底还是指男人气概的“功效”。virtue还可以用来表示女性的美德,但主要指“贞操”,即“忠诚于男性”这一美 德。所以不妨可以把virtue理解为“男德”。在古罗马,有一个广受崇拜的神祗维尔图斯(Virtus),其实就是virtue的人格化和神化。
由virtue衍生出来的单词virtual(虚拟的)更能体现virtue的本意。virtual指的是“虽然并不客观存在,但却能产生一样的功效,从功效上看相当于存在一样。”最常见的就是网络上的虚拟人物、虚拟物品、虚拟场景。
virtue:['vɜːtjuː; -tʃuː] n.美德,贞操,优点,功效
virile:['vɪraɪl] adj.男人的,有男人气概的,刚健的
virtual:['vɜːtjʊəl] adj.虚拟的,几乎是事实的
fealty(效忠):封臣向封建主宣誓效忠
在西方封建社会中,封臣在获封土地时,通常需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向分封土地的封建主宣誓效忠,在这种仪式上所发的效忠誓言就是fealty。单词fealty和fidelity(忠诚、保真度)一样,都来自拉丁语fidelis(忠诚)。与fealty紧密相关的一个单词是homage(敬意、臣服之意)。“宣誓效忠”(oath of fealty)和“宣誓臣服”(act of homage)常常同时出现,但有时“宣誓效忠”(oath of fealty)也会单独出现。“效忠”(fealty)所包括的义务要少于“臣服”(homage)所包含的义务。并且,封臣只能向一个封建主表示臣服,因为一仆不可事二主,但可以获得多个封建主的封地,并向提供封地的封建主宣誓效忠,承诺履行该封地所关联的义务。
在现代,fealty一词所包含的封建色彩已经消失,仅仅用来表示“忠诚、效忠”。
fealty:['fiːəltɪ] n.忠诚,忠实,效忠
homage(敬意):封臣向封建主表示臣服之意
在西方封建社会中,封建主分封土地时,获封土地的人需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向封建主表示臣服之意,宣誓效忠于封建主。该仪式所包括的最主要一个部分是act of homage(表示臣服)。英语单词homage来自拉丁语homo(man,人),意思就是向封建主宣誓从今以后就是他的man(人)了,承诺履行臣仆的各项义务,如参加领主会议和法庭、服兵役(oath of fealty)。现在,homage一词所包含的封建色彩已经消失,通常用来表示向某人表达崇高的敬意。
homage:['hɒmɪdʒ] n.敬意,尊敬,效忠
pay homage to:向……表示敬意
vassal(封臣):发誓效忠的臣仆
在封建制度中,分封土地的人称为suzerain(宗主),而从宗主那里获得封地的人则称为vassal(封臣)。封臣在受封时,要向宗主发誓效忠,成为宗主的臣仆。英语单词vassal来自拉丁语vassallus(家臣、仆役),由vassus(仆佣)扩展而来。因此,vassal就是“臣仆、附庸”的意思。在一个封建国家中,国王就是最大的suzerain,他的vassal就是诸侯。诸侯及以下的各级vassal虽然在自己的宗主面前自称为臣仆,但在自己的领地上被人尊称为lord(领主)。
vassal:n.封臣,诸侯,附庸adj.臣属的,附庸的
guy(家伙):阴谋炸死英国国王的天主教徒盖伊•福克斯
1605年,罗马天主教徒盖伊·福克斯(Guy Fawkes)及其同伙因为不满国王詹姆士一世的新教徒政策,企图炸死国王,并炸毁议会大厦。他们成功地将36桶黑火药运进了议会大厦的地窖,准备在11月5日采取行动。然而,这个“黑火药阴谋”(Gunpowder Plot)被揭发,国王和大臣幸免于难,盖伊及其同党被以叛国罪处死。著名漫画和电影“V字仇杀队”就取材于这一历史事件。
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维护对宗教和国家的忠诚,英国人民在每年的11月5日举行庆祝活动,这一天也成为了英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盖伊福克斯之夜”,也称为“篝火之夜”、“烟花节”。人们在这一天点燃篝火,并举着形似盖伊·福克斯的假人游行,将其在篝火上焚烧。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节日。他们自己制作代表盖伊·福克斯的木偶(the Guy),用各种稀奇古怪的服饰来装饰它,然后拿着它上街向行人索取“给盖伊的便士”(a penny for the Guy),讨到零钱后买爆竹。后来,人们将装束怪异的人也称为guy。再到后来,guy一词逐渐丧失其特殊含义,变成了对男人的一般称呼。
guy:[gaɪ]n.男人,家伙,(人名)盖伊
Chauvinism(沙文主义):拿破仑的狂热崇拜者沙文
英语单词Chauvinism(沙文主义)源自法国士兵尼古拉•沙文(Nicolas Chauvin)的姓氏。沙文出生于法国第一共和国时代,18岁入伍,在战斗中表现英勇,曾17次中弹。他对拿破仑十分忠诚,曾经获得拿破仑亲手授予的荣誉军刀和200法郎奖赏,是法国的传奇士兵。
沙文对拿破仑以军事手段征服其他民族的侵略政策狂热崇拜。在后拿破仑时期,狂热爱国在法国不再流行,作为拿破仑的狂热崇拜者,沙文成为了人们的讥讽对象。在1831年的一部法国喜剧《三色帽徽》中,首次出现了Chauvinism(沙文主义)一词,以讽刺的口吻对沙文的这种狂妄自大、鄙视其他民族的情绪进行了描写。
现在,Chauvinism(沙文主义)一般用来描述过高看重自己所在国家、民族或团体,鄙视其他国家、民族或团体的思想和态度,如大国沙文主义、民族沙文主义、男性沙文主义。
Chauvinism:['ʃəʊv(ɪ)nɪz(ə)m] n.沙文主义,盲目爱国主义
brute:禽兽
发音释义:[bruːt] n. 禽兽;畜生;残暴的人adj.残忍的;无理性的;本能的
词源解释:最早出现于15世纪初期,意思是“禽兽的”,来自中古法语brut(粗糙的、原始的)。16世纪初期转为名词,表示“禽兽”。
词组习语:brute force(或strength)(蛮力);brute loyalty(本能的忠诚)
衍生词:brutal(残忍的、野蛮的←像禽兽般的);brutish(粗野的,残忍的);brutality(残忍)
allegiance:忠诚
发音释义:[ə'liːdʒ(ə)ns] n. 效忠,忠诚;忠贞
结构分析:allegiance = al(无意义)+ legi(君主)+ance(名词后缀)→对君主的忠诚→忠诚
词源解释:allegiance←古法语legeance,legi←古法语liege(君主)
同源词:liege(君主)
affidavit:宣誓书
发音释义:[,æfə'devɪt] n. 宣誓书
结构分析:affidavit = af(=ad,去)+fida(信任)+vit(完成式)→(以下内容)值得信任→宣誓书
词源解析:fida←拉丁语fidare(信任)←拉丁语fides(忠诚)
背景知识:中世纪欧洲法律制度中,宣誓书是一种具有重要效力的文件。宣誓人在有权主持并见证宣誓的宣誓官面前宣誓,然后提供证词并记录下来。宣誓人和宣誓官在书面证词中签名,这种经过宣誓的书面证词就是宣誓书。宣誓书的第一行就是拉丁语affidavit,它是affidare的第三人称完成式,意思就是“他/她宣誓后陈词如下”。因此,这种宣誓书就被称为affidavit。
同源词:faith(信仰、忠实),affiance(婚约),fiancee(未婚妻),fidelity(忠诚、保真度),confident(确信的),confidence(信心、信任)
admonish:告诫
发音释义:[əd'mɑnɪʃ] vt. 告诫;规劝
结构分析:admonish = ad(去)+ monish(劝告、警告)→告诫
词源解释:monish←拉丁语monere(劝告、警告)
同源词: monitor(监控器),monitory(训诫),monition(忠告、训喻),monument(纪念碑←用来警示后人)
adultery:通奸
同adulterate, 掺假。此处指夫妻生活不忠。
allegiance:效忠
前缀al-同ad-. 单词liege, 臣子,臣民。原指臣子对君王的效忠。后该词多与词根lig相联系, lig, 绑定, 见ligature,韧带。
disloyal:不忠诚的
dis-, 不,非,使相反。loyal, 忠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