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rel(桂冠):逃避阿波罗的爱情的达芙妮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回阿波罗遇到丘比特在摆弄弓箭,便忍不住嘲笑了几句,说他这个娃娃不应该摆弄大人的东西。受到嘲讽的丘比特决心报复,就趁阿波罗不注意,向其射出金箭,点燃他的爱情之火,然后又把浇灭爱情之火的铅箭射向河神的女儿,美丽的达芙妮。于是,阿波罗疯狂地爱上了达芙妮,拼命追逐她。可怜的达芙妮四处躲避,眼看阿波罗就要追上,便央求父亲河神将其变成一颗月桂树。阿波罗伤心欲绝,却又无可奈何,于是便折下了月桂树枝编成桂冠戴在自己头上,作为对爱人的纪念。这就是“桂冠”(laurel)的来源。因为阿波罗同时是诗歌、音乐和体育之神,所以希腊人将桂冠作为对那些领域内取得骄人成绩的人的奖励。
daphne:['dæfni] n.月桂树,达芙妮(女名)
laurel: ['lɒr(ə)l] n.桂冠,殊荣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Laurel 词源,Laurel 含义。
Athens(雅典):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
希腊神话中,雅典娜(Athena)是奥林巴斯十二主神之一,是神王宙斯与聪慧女神墨提斯的女儿。据说,宙斯推翻父亲成为神王后,大地女神盖亚和天神乌拉诺斯预言他会被墨提斯所生的儿子推翻。宙斯害怕预言成真,就把墨提斯整个吞入肚中(比他老爸还狠)。后来宙斯头疼难忍,就叫火神劈开他的头颅。随后就见披甲持枪的雅典娜从宙斯的头中跳了出来。
因为雅典娜的身上集合了母亲的智慧和父亲的威力,所以她既是智慧女神,又是女战神。但她与战神阿瑞斯不同,她代表了战争的智慧与计谋。在特洛伊战场上,雅典娜曾经将草包战神及其情人爱神打得屁滚尿流。
雅典娜是希腊城市雅典的庇护神。传说,希腊人在爱琴海边新建了一座城。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都想成为这座城的庇护神,互不相让。宙斯裁定,每个人给这座城市送一件礼物。谁的礼物被选中,该城就归属谁。波塞冬的礼物是象征战争利器的战马,而雅典娜的礼物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雅典人选中了和平而不是战争,于是雅典娜就成为了雅典的庇护神。
希腊城市雅典(Athens)的名字就来自雅典娜的名字Athena。另外,表示“图书馆”的单词athenaeum也来自雅典娜的名字。
Athena: [ə'θi:nə]n.雅典娜
Athens: ['æθɪnz] n.雅典
prodict(预言):希腊神话中的先知先觉者普罗米修斯
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是人类的创造者和保护神。他是泰坦神伊阿珀托斯的儿子,是阿特拉斯和埃庇米修斯的兄弟。他非常聪明,又具有预言能力,他的名字的含义就是“先知先觉者”。他按照天神的形象创造了人类,传授给人类各种知识和技能。他为了人类的福利,盗取天火送给人类,因而受到宙斯的惩罚,被用铁链锁于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每天被一只鹫鹰啄食肝脏,而第二天肝脏又再次长好。他就这样忍受常年的痛苦,直到最后被大力神赫拉克勒斯解救。
普罗米修斯的名字prometheus就是“先知先觉者”的意思,其中的pro表示“先、前”的意思。
Prometheus: [prəu'mi:θju:s; -θiəs] n.普罗米修斯
predict:[prɪ'dɪkt] v.预言,预报。记:pre预先+dict说出→预先说出
prepare: [prɪ'peə] v.预备,准备。
prescribe:[prɪ'skraɪb] v.规定,写处方。记:pre预先+scribe写→预先写下
precede:[prɪ'siːd] v.领先,在……之前。记:pre预先+cede走→走在前面
precise: [prɪ'saɪs] adj.精确的。记:pre预先+cise切割→预先切割好的
Medea(狠毒女人):由爱转恨的复仇女巫美狄亚
美狄亚(Medea)是希腊神话中的科尔基斯公主,伊阿宋的妻子,神通广大的女巫。 希腊英雄伊阿宋(Jason)为了夺回王位,率领赫拉克勒斯等众多英雄,乘坐阿尔戈号大船前来盗取金羊毛。美狄亚与他一见钟情。为了帮助自己的心上人,她背叛了父亲,施展巫术降伏了守卫金羊毛的公牛和毒龙,盗走了金羊毛。当父亲率领军队追来时,她残忍地杀死了弟弟,并将其碎尸扔入海中,然后乘父亲忙着收尸之际,与伊阿宋逃回了希腊。
伊阿宋和美狄亚回到希腊,发现伊阿宋的父亲已经被篡位的叔父珀利阿斯害死。为了复仇,美狄亚向珀利阿斯的两个女儿谎称自己拥有返老还童的法术。珀利阿斯的两个女儿上当了,配合美狄亚将珀利阿斯扔进大锅里活活烫死。伊阿宋和美狄亚因此被逐,流亡至科林斯。然而,在科林斯,伊阿宋却背叛了美狄亚,欲同科林斯公主结婚,将美狄亚驱逐出去。走投无路、悲愤难抑的美狄亚制定了残忍的报复计划,毒死了公主新娘和她的父亲,又亲手杀死了自己和伊阿宋所生的两个儿子,留下了失去新娘、断绝子嗣的丈夫伊阿宋独自痛苦的生活。
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根据传说编写了著名剧作《美狄亚》,使美狄亚这个人物形象广为流传。从此以后,美狄亚的名字Medea成为了“狠毒女人”的代名词。而伊阿宋的名字Jason成了“负心汉、薄情郎”的代名词。
Medea:[mi'diə] n.美狄亚,狠毒女人
Jason:[ˈdʒeɪsən]n.詹森,伊阿宋,负心汉。
dowry(嫁妆):女子出嫁时娘家赠送的陪嫁礼物
女子出嫁时,女方家庭向男方或新婚夫妇赠送一定的陪嫁礼物,这是全世界范围内通行的一项古老习俗。这种陪嫁礼物就是“嫁妆”,在英文中称为dowry。它源自拉丁语dotare,其中的do就是“赠送”的意思,如英语单词donate(捐赠)。与它同源的还有endow(捐赠)。
娘家赠送嫁妆的原因,一方面是为新婚夫妇提供一定资助,帮助他们成家立业,另一方面还有比较深厚的社会历史原因。我们知道,古代社会是父权和夫权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嫁入男方后就成了婆家的人,与娘家不再有瓜葛,也不能继承娘家的遗产,所以女性成家后几乎再也无法从娘家获得任何帮助。在这种背景下,娘家向出嫁女儿提供帮助的唯一途径就是结婚时的嫁妆了。嫁妆的丰厚与否,与女儿日后在婆家的地位息息相关。在印度和孟加拉等地方,人们对嫁妆异常看重,甚至经常发生“索奁焚妻”这样的暴行。“索奁焚妻”指的是因为女方家庭拒绝男方的要求,不肯提供更多嫁妆,男方便杀害新婚妻子作为报复的事件,通常采取浇上汽油活活烧死的残忍手段。在印度,这一恶习屡禁不止,每年造成了大量女性的死亡。dowry一词在印度已经违背了“自愿捐赠”的本意,变成了女方家庭的一项沉重负担。
dowry:['daʊ(ə)rɪ] n.嫁妆,天资,亡夫的遗产
endow: [ɪn'daʊ; en-] vt.赋予,捐赠,天生拥有
abet(教唆):纵狗斗熊游戏
单词abet与14至15世纪英国流行的“纵狗斗熊”游戏(bearbaiting)有关。这种游戏一般在熊园里进行。先用铁链把熊拴在柱子上,然后放一群狗咬它,在经过一番撕咬搏斗之后,总是以熊被咬死而告终。据记载,1575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观看“纵狗斗熊”时就有13只熊被咬死。“纵狗斗熊”的游戏在英国延续了800多年,直到1835年才因为过于残忍而被取消。
abet一词来自古法语abeter,a=to,beter=bait, harass (骚扰、反复袭击、激怒)。狗的主人或观众唆使狗去咬熊的行为就是abet the dogs(唆使狗)。
abet: [ə'bet] v.煽动,教唆。
Callisto(木卫四):被赫拉变为母熊的女神卡利斯托
卡利斯托(Callisto)是月神阿尔忒弥斯的侍女,曾发誓终身不嫁。后来宙斯变成阿尔忒弥斯来接近和诱惑她,最终使得卡利斯托怀孕。阿尔忒弥斯得知后赶走了卡利斯托,随后生下了儿子阿尔卡斯(Arcas)。天后赫拉嫉恨卡利斯托,将其变成一只母熊。失去母亲的阿尔卡斯被外祖父养大,在一次打猎中遇到其实是其母亲的一头熊。母熊想拥抱儿子,阿尔卡斯却惊慌失措,准备用长矛还击。千钧一发之际,心有不忍的宙斯将他们母子都升上天空,分别成为大熊座和小熊座。
在天文学上,科学家用卡利斯托的名字命名了木星的一颗卫星,即“木卫四”。
Callisto:[kə'listəu] n.木卫四,卡利斯托
centaur(马人):希腊神话中半人半马的怪物肯陶洛斯(Centaurus)
马人(centaur)是西方神话中一种历史悠久的怪物,中世纪艺术品中的常客。它长有人的上半身,而从腰一下则是马的躯干和四肢,据说是是贴撒里国王伊克西翁和云的产物,以善于射箭而著称。在很多希腊神话中,马人是狂野的象征。
传说,在拉庇泰(Lapiths)国王庇里托俄斯Pirithous结婚之际,一群受邀赴宴的马人试图绑走新娘和参加婚礼的女宾。国王庇里托俄斯和朋友忒修斯率领众人追赶,最终战胜了马人,这就是著名的“马人大战”。
一个名叫涅索斯Nessus的马人试图调戏大英雄赫拉克勒斯的妻子得阿涅拉 Deianeira。赫拉克勒斯射死了涅索斯。但涅索斯在临死前欺骗得阿涅拉,让她保存自己的鲜血,骗她说如果赫拉克勒斯移情别恋,这些血可以让他回心转 意。得阿涅拉信以为真,当她误认为赫拉克勒斯喜欢上其他女人时,就把涅索斯的血洒在送给赫拉克勒斯的衣服上。结果赫拉克勒斯穿上衣服后被毒血烧死了,死后 升仙,成为了天上的武仙座。
最有名的一个马人叫做喀戎(Chiron),是个少见的正面人物,在荷马史诗中多次 出场,以知识渊博、善于培养教导男孩而闻名,是阿喀琉斯、赫耳墨斯和埃斯库拉庇乌斯等英雄的老师。在赫拉克勒斯和其他人头马怪的战斗中,他不幸被赫拉克勒 斯沾有九头蛇毒血的剑刺伤。虽然他拥有不死之躯,但难忍伤痛,自愿将自己的不死之身转让给普罗米修斯。他死后升仙,成为“射手座”。
英语单词centaury(矢车菊)就是用马人centaur命名的,原因是据说马人喀戎首次发现了矢车菊的药用价值。
centaur:['sentɔː]n.马人,肯陶洛斯,半人马座
centaury:['sentɔːrɪ]n.矢车菊
daphne(月桂树):变成月桂树的宁芙仙女达芙妮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回阿波罗遇到丘比特在摆弄弓箭,便忍不住嘲笑了几句,说他这个小 娃娃不应该摆弄大人的东西。受到嘲讽的丘比特决心报复,就趁阿波罗不注意,向其射出金箭,点燃他的爱情之火,然后又把浇灭爱情之火的铅箭射向河神的女儿、 美丽的宁芙仙女达芙妮(Daphne)。于是,阿波罗疯狂地爱上了达芙妮,拼命追逐她。可怜的达芙妮四处躲避,眼看阿波罗就要追上,便央求父亲河神将其变 成一颗月桂树。阿波罗伤心欲绝,却又无可奈何,于是便折下了月桂树枝编成桂冠戴在自己头上,作为对爱人的纪念。这就是“桂冠”(laurel)的来源。因 为阿波罗同时是诗歌、音乐和体育之神,所以希腊人将桂冠作为对那些领域内取得骄人成绩的人的奖励。
daphne:['dæfni]n.月桂树,达芙妮(女名)
laurel:['lɒr(ə)l]n.桂冠,殊荣
herculean(力大无穷的):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赫拉克勒斯(Heracles或 Hercules,又译为“海格力斯”)是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英雄,众神之王宙斯与凡间女子阿尔克墨涅的儿子,英雄玻耳修斯的曾孙。他神勇无比,力大无 穷,生前完成了十二项英雄伟绩,还参加了阿尔果斯远征帮助伊阿宋觅取金羊毛,解救了普罗米修斯等等,死后升入奥利匹斯圣山,成为大力神,有关他惩恶扬善, 敢于斗争的神话故事,历来都是文艺家们乐于表现的主题。
赫拉克勒斯的母亲阿尔克墨涅临产前,宙斯曾得意地在众神面前宣告一名伟大的英雄即将诞生,将统治玻耳修斯的所有后裔。天后赫拉嫉恨阿尔克墨涅,就暗做手脚,推迟了阿尔克墨涅的生产,而使珀尔修斯之孙、赫拉克勒斯的叔父欧律斯透斯提前出生,从而成为国王。
赫拉克勒斯出生后,曾机缘巧合地吮吸了天后赫拉的乳汁,从而获得神力。赫拉克勒斯还是个婴儿时,赫拉曾派两条毒蛇来暗杀赫拉克勒斯,但被赫拉克勒斯扼杀。赫拉克勒斯长大后,拒绝了“恶行女神”的诱惑,选择了“美德”之路。
赫拉克勒斯的叔父欧律斯透斯故意刁难他,给他布置了十二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杀死 刀枪不入的尼美亚雄狮、杀死九头蛇、夺取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的赤牡鹿、活捉厄律曼托斯野猪、清理奥革阿斯的牛棚、猎杀铜羽怪鸟、制服克里特的公牛、驯服食 人马群、夺取亚马逊女王的腰带、夺取革律翁的牛群、盗取金苹果、从冥府中盗取三头犬。赫拉克勒斯一一完成了这些不可能的任务。
赫拉克勒斯后来娶卡吕冬的得阿涅拉为妻。带妻子去特拉基斯途中,马人涅索斯企图将他 的妻子掠走,被他用毒箭射死。马人临死前劝得阿涅拉收集他的毒血,以便将来用以恢复丈夫对她的热恋。后来,得阿涅拉担心被遗弃,把抹上毒血的衬衣送给丈 夫。他穿上这件衣服以后,痛苦难忍,最后投火自尽。
按照宙斯的意志,他成了奥林匹斯的神,赫拉与他和解,把青春女神赫柏给他为妻。
在今天的西方世界,赫拉克勒斯一词已经成为了大力士和壮汉的同义词。英语单词herculean就源自他的名字Hercules。
Hercules:['hə:kjuli:z] n.武仙座,赫拉克勒斯,大力士,大力神
herculean:[,hə:kju'li:ən; hə'ku:liən]adj.赫拉克勒斯的,力大无穷的,极其困难的
ogre(食人魔):传说中住在地下的食人巨妖
食人魔(ogre)是西方魔幻传说中常见的一种妖魔。它们是巨大、丑恶、贪婪的生 物,残忍血腥、强壮并且头脑简单,总是靠暴力来解决问题。食人魔身高约在9~10英尺,体重300~500磅。食人魔长年居住在野外,以洞穴为家结成各个 部落。在很多魔幻小说和游戏中都有食人魔这一角色。
ogre:['əʊgə] n.食人魔,怪物
Orpheus(杰出的音乐家):独闯冥府拯救爱妻的音乐家俄耳甫斯
在希腊神话中,古希腊色雷斯地方有个著名的诗人与歌手叫俄耳甫斯 (Orpheus)。他的父亲是太阳神兼音乐之神阿波罗,母亲是司管文艺的缪斯女神卡利俄帕。这样的身世使他生来便具有非凡的艺术才能。在他还很小的时 候,阿波罗便把自己用的宝琴送给他。这把琴制作精巧,经俄耳浦斯一弹更是魅力神奇,传说俄耳浦斯的琴声能使神、人闻而陶醉,就连凶神恶煞、洪水猛兽也会在 瞬间变得温和柔顺、俯首帖耳。
俄耳甫斯凭着他的音乐天才,在盗取金羊毛的阿尔戈斯号英雄队伍里建立了卓越的功绩。 伊阿宋正是靠了俄耳浦斯的琴声才制服了守护羊毛的巨龙。在归途中,英雄们被海妖塞壬的歌声所魅惑,意志沉沦之际,俄耳浦斯的琴声惊醒了大家,逃离了妖岛。
俄耳甫斯的悲惨爱情故事是希腊神话中最感人的篇章之一。据说俄耳甫斯有一位情投意合 的妻子叫做欧律狄克。有一天她被毒蛇所咬,很快就一命呜呼了。为了再见到妻子,俄耳甫斯前往冥府,用琴声打动了冥河的艄公,驯服了守卫冥府大门的三头犬。 最后他来到冥王和冥后的面前,苦苦哀求把妻子还给他。冥王夫妇被他的深情打动,允许他带回妻子,但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在走出冥府之前不能回头看他妻子一 眼,否则他的妻子再也不能返回人间。
俄耳甫斯欢天喜地地谢过冥王夫妇,领着妻子往人间走。由于脚伤未愈,欧律狄克每走一 步都要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俄耳甫斯牢记冥王的要求,强忍着不回头。就快抵达人间之际,欧律狄克再也忍受不了俄耳甫斯的冷淡,大声抱怨起来。爱妻心切的俄 耳甫斯忘记了冥王的警告,回头安慰爱妻。就在刹那间,死神再次将欧律狄克带回了冥府,只留下捶胸顿足的俄耳甫斯。
从此后,俄耳甫斯郁郁寡欢,孤身一人隐居在色雷斯的洞穴之间。由于不敬酒神,他被酒神的女信徒们在癫狂状态下撕成碎片。宙斯怜悯他,就将阿波罗送给他的七弦琴高高挂在空中,这便是天琴座的来历。
Orpheus:['ɔ:fiəs; -fjus]n.杰出的音乐家,俄耳甫斯
orphic:['ɔ:fik] adj.神秘的,俄耳甫斯的
Orphism:['ɔ:fizəm] n.俄耳甫斯主义,俄耳甫斯教
promethean(赋予生命的):希腊神话中的盗火者普罗米修斯
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是人类的创造者和保护神。他是泰 坦神伊阿珀托斯的儿子,是阿特拉斯和埃庇米修斯的兄弟。他非常聪明,又具有预言能力,他的名字的含义就是“先知先觉者”。在泰坦诸神与奥林巴斯诸神之战 中,他预见了泰坦诸神的失败,因为早早地和埃庇米修斯一道归顺了宙斯。但作为泰坦神的后代,他并不受宙斯的待见。
他按照天神的形象创造了人类,传授给人类各种知识和技能。但宙斯并不喜欢这些由泰坦 神族创造出来的凡人,想毁掉人类,重新造人。在一次诸神和凡人共同参加的宴会上,普罗米修斯负责为神和人类分配牛肉。他将牛骨头分为一堆,上面用肥肉盖起 来,将上好的牛肉分为一堆,上面用粗糙的牛胃盖起来,然后任由宙斯挑选。宙斯看破了普罗米修斯的诡计,故意挑选了用肥肉盖起来的牛骨头。从此后,人类食用 牛肉时,只需要向神灵供奉牛骨头。但宙斯以普罗米修斯欺骗神灵为由,对人类进行惩罚,使来自雷电的火在自然界消失。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福利,盗取天火送 给人类,因而受到宙斯的惩罚,被用铁链锁于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每天被一只鹫鹰啄食肝脏,而第二天肝脏又再次长好。他就这样忍受常年的痛苦,直到最后被大力 神赫拉克勒斯解救。
普罗米修斯的名字prometheus就是“先知先觉者”的意思,其中的pro表示“先、前”的意思。pre-是它的变体。英语单词promethean就来自普罗米修斯的名字。
Prometheus:[prəu'mi:θju:s; -θiəs]n.普罗米修斯
promethean:[prə'mi:θjən]adj.如普罗米修斯一般的,敢于挑战和创新的,赋予生命的
tantalize(逗弄):被罚看到美食而吃喝不到的坦塔罗斯
在希腊神话中,坦塔罗斯(Tantalus)是天神宙斯在凡间的儿子,统治着吕狄亚 的西庇洛。由于他出身高贵,众神都很给他面子,甚至能够与宙斯同桌进餐。但是坦塔罗斯得意忘形,不断亵渎神灵,触犯天条。有次,为了试探众神是否真的知晓 一切,他邀请众神来家中做客,杀死自己的儿子,做成一道美食来款待众神。在场的神灵看破了坦塔罗斯的轨迹,都没有动筷子,只有谷物女神因为思念被抢走的女 儿而心神不定,出于礼貌稍微尝了一块肩胛骨。
坦塔罗斯最终因为罪恶滔天而受到了严惩。他被束缚在一池水中,却不得不忍受干渴的煎熬,因为只要他一低头喝水,池水就会立刻从他身边流干。他的身旁是长满甜美果实的果树,但他却只能忍受饥饿,因为只要他凑近果实,就会有一阵大风把树枝刮远。
英语单词tantalize就源自坦塔罗斯的名字Tantalus,比喻让人看到目标而又不让人实现目标的折磨。
tantalize:['tæntəlaɪz]v.逗弄,使干着急
monster(怪物):神灵为了警告人们而降下的怪物
古罗马人相信各种奇异现象都是神灵所发出的信息。如果出现一些怪异、变态的生物,则 是神灵被激怒后发出的警告,预示着将有大灾大难发生。这种神灵的警告在拉丁语中就是monstrum,来自monere(warn,警告)。同源单词有 monitor(监控器、班长)、money(源自罗马女神Juno的称号Moneta——警告者)。
英语单词monster就来自拉丁语monstrum,原本表示神灵为了警告人们而降下的怪物,后来这种宗教意味逐渐被人遗忘,仅仅用来表示“怪物”。
monster:['mɒnstə] n.怪物,怪兽,巨人,巨兽,残忍的人adj.巨大的
spartan(清苦的):清苦尚武的斯巴达人
古代希腊人中的斯巴达人生活清苦,崇尚武艺。整个斯巴达社会等于是个管理严格的大军营。斯巴达的婴儿呱呱落地时,就抱到长老哪里接受检查,如果长老认为他不健康,他就被抛到荒山野外的弃婴场去。母亲用烈酒给婴儿洗澡,如果他抽风或失去知觉,这就证明他体质不坚强,任他死去,因为他不可能成长为良好的战士。男孩子7岁前,由双亲抚养。父母从小就注意培养他们不爱哭、不挑食、不吵闹、不怕黑暗、不怕孤独的习惯。7岁后的男孩,被编入团队过集体的军事生活。他们要求对首领绝对服从,要求增强勇气、体力和残忍性,他们练习跑步、掷铁饼、拳击、击剑和殴斗等。为了训练孩子的服从性和忍耐性,他们每年在节日敬神时都要被皮鞭鞭打一次。他们跪在神殿前,火辣辣的皮鞭如雨点般落下,但不许求饶,不许喊叫。男孩到12岁,编入少年队。他们的生活更严酷了,光头赤脚,无论冬夏只穿一件外衣,平时食物很少,但鼓励他们到外面偷食物吃。
由于斯巴达的这种严格的军事化训练和清苦的生活方式,就从斯巴达的名称Sparta中产生了形容词spartan,表示“清苦的、质朴的”。
spartan:['spɑːt(ə)n] adj.斯巴达式的,斯巴达的,清苦的,质朴的n.斯巴达人
crucify(钉死):古罗马的钉十字架刑罚
一提起耶稣基督,人们总会想到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受难图。将人钉在十字架上处死是古罗马时期的一种残忍刑罚,据说是古腓尼基人最先发明的,后来广泛流传至希腊、亚述、埃及、波斯和罗马。这种死亡方式被视为是最屈辱的。罗马人认为:只有奴隶和最坏的罪犯才可以被这样处死,对一般的罪人则采用别的方法处死,而不必承受这种侮辱下的痛苦。
这种残酷的刑罚起源于一根木桩。起初是把犯人绑在木桩上,令他窒息而死,既简单又残忍。后来木架被引入,有十字架、T形架和X形架。尽管各地行刑的细节略有不同,但大致情形都一样:犯人先被鞭笞,然后被迫背着木架走到刑场。行刑前,犯人被剥去衣服,只剩下一块缠腰布。犯人的手掌和脚下面有一块楔形木,防止身体因重力而滑落。然后把十字架插进地上预备好的固定口内。
十字架上的犯人不是饿死或渴死的,也不是因为出血而死,犯人最终是因窒息而死。钉在十字架上的人只能靠伸缩双臂呼吸。可是在这样的一种姿势下,加上钉伤所产生的强烈疼痛,所有肌肉会产生一种猛烈的反伸缩力,于是胸腔的空气无法排出,人最终慢慢窒息而死。
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是基督教发展的核心事件。自从耶稣基督殉难、基督教发展壮大后,十字架刑罚逐渐销声匿迹,因为掌权者不再用处死“神的儿子”的方法来处死犯罪的人,而是以绞刑和其它刑罚取代。
在英语中,用钉十字架刑罚来处死犯人被称为crucify,来自拉丁语crucifigere,字面意思就是“钉在十字架上”,其中cruci就是表示cross(交叉)的词根。
crucify: ['kruːsɪfaɪ] vt.钉在十字架处死,折磨
crucifix: ['kruːsɪfɪks] n.十字架,耶稣受难像
Crucifixion: [kruːsɪ'fɪkʃ(ə)n] n.(十字架)刑罚,苦难
thug(暴徒):古代印度的邪教杀人犯
在古代印度有一群崇拜女神Kalid的罪犯。他们经常伪装成普通的旅客或朝拜者,在旅途中骗得其他旅客的信任后,趁其不注意谋害他人性命。他们的杀人手法很特别,主要是使用长手帕、毛巾或绳索将受害人勒死,几乎从不见血。他们杀人的目的主要是出于宗教原因而不是谋财害命。杀人后,他们使用一种特殊的鹤嘴锄挖掘坟墓掩埋尸体。受害人的财物中的三分之一将被奉献给女神Kalid。英国统治印度期间,英国军队围剿了这一群罪犯,发现丧命于他们之手的尸体达到上千具。这些罪犯在印度语中被称为thag,意思是“狡猾的、欺骗的”。英语单词thug就来源于此,用来表示残忍的杀人犯。
thug:[θʌg] n.暴徒,刺客,恶棍
thuggery:['θʌɡəri] n.暗杀,谋财害命
bellicose(好战的):罗马神话中的战争女神贝罗纳
贝罗纳(Bellona)是罗马神话中的女战神,是战神马尔斯(Mars)的妻子,和战神一样代表了战争的残忍和血腥,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厄倪俄,但在罗马神话中地位远远高于希腊神话中的厄倪俄,经常与战神相提并论。她的外号是“城市毁灭者”,常常与战神的两个儿子以及纷争女神一道,与战神一起驰骋战场。
英语词根bel-就源自贝罗纳的名字Bellona,构成了众多与战争相关的词。
bellicose:['belɪkəʊs] adj.好战的
rebel:['reb(ə)l] vi.反叛,造反adj.反叛的,造反的n.反叛者,叛徒
belligerent:[bə'lɪdʒ(ə)r(ə)nt] adj.交战的,交战国的,好战的n.交战国
sibyl(女预言家):希腊神话中著名女预言家西比尔
西比尔(Sibyl/Sibylla)是希腊神话中著名的女预言家。在史诗《伊利亚特》中,太阳神阿波罗满足了她的永生的请求。不过她忘了请求青春永驻,于是,时间过去很多年,西比尔依然活在世上,只是她已经老得萎缩成一小团,无法走动,不堪入目,只好呆在一个坛子里。
在古希腊罗马时代,西比尔不是只有一个,而是许多位女先知的统称。有时也有各自的名字。人们相信西比尔属于某位神,通常是阿波罗,来通过她们传达神谕。已知古代传说中最早的西比尔是赫洛斐勒,她曾经向特洛伊王后预言了特洛伊的战争。她们的话被记录下来,那些被认为是预言的部分会作为城邦的官方纪录。在雅典,类似的神谕集保存在雅典卫城里。
古代最著名的西比尔是来自坎帕尼亚的库迈。根据传说,她曾经向罗马的最后一位国王塔奎纽斯以高价出售九条神谕,被拒绝后焚烧了其中三条,又将剩下的以相同价格再次出售;被再次拒绝后,她又烧掉其中三条。最后她以原价把仅剩的三条卖给了他。据说国王被两个大臣说服,最终相信了这些西比尔神谕集。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在《埃涅伊德》中描绘过埃涅阿斯拜访她的情景:这库比斯地方原是沼泽地带,这里有个山洞,住着长寿的女先知西比尔。女先知在带领埃涅阿斯游历了冥王的疆土,去寻找他死去的父亲的阴魂后,对埃涅阿斯说:‘假如当初我作闺女的时候答应了热爱我的日神的请求,他就能使我长生不老。他对我一直抱着希望,而且用馈赠的方式来打动我的心。他说‘库比斯的姑娘,你任意选一件你心爱的事,我一定替你办到。’我就指着一堆沙土,作了一个愚蠢的要求;我说,我愿我的岁数和沙数一样多。但是我忘记说,不管我活多少岁,我要永远年轻。他答应使我长寿……,但是欢乐的青春已经飞逝,衰弱的老年已经蹒跚而来,这老年的痛苦我还得忍受很久很久呢!你看我现在已经活了七百岁,但是要比起沙子的数目,我还得看到三百次的秋收,三百次的酿酒。总有一天我的身体会因为活得太久而从今天的样子缩成一点点,我的衰老的四肢会缩得和羽毛一样轻……。’
sibyl:['sɪbɪl] n.女巫,女预言家,西比尔
sibylline:['sɪbɪlaɪn] adj.女巫的,预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