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ul(领事):古罗马时期的共同执政官
英语单词consul来自拉丁语,原本指的是古罗马时期的共同执政官,人数一般为两名。关于consul的拼写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来自consulere(to take counsel,咨询),缘自执政官需要向元老院征求意见;另一种解释认为consul由con+sal/sell/sedl构成,表示“坐在一起”,缘自执政官数量一般为两人或以上,需彼此协调,共同执政。
历史上,除古罗马以外,还有一些时期,在一些国家曾经出现以consul(执政官)作为国家元首的情况,如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共和国就以三名consul共同执政,但拿破仑作为“第一执政”独揽大权。
中世纪后期,国际商贸日益兴隆。在同一个地方经商的外国商人为了协调解决彼此的商业争议,自行组织起来,推举一位或多位人士担任仲裁人,负责仲裁彼此的商务争议。这种仲裁人也被称为consul,中文译为“领事”。之所以称为consul,是因为他的产生和职责和古代执政官一样,都是由众人推选出的,负责仲裁。后来,领事变成了由政府派遣,但其称谓consul一直没变。
consul: ['kɒns(ə)l] n.领事,(古罗马)执政官
consular: ['kɒnsjʊlə] adj.领事的
consulate: ['kɒnsjʊlət] n.领事,领事馆,领事职位,领事任期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onsul 词源,consul 含义。
scofflaw:藐视法律者
这是个历史不长的美国口语,一般辞书将它释义为“藐视法律者(尤指拒付罚款者或违反变通规则、禁酒法者)”。从构词法来讲,scofflaw是scoff+law,即动词加名词构成的一个复合名词。从词源上来看,我们得到顾一段历史。
1917年,美国国会决定使美国成为一个禁酒国( dry country)。为了将禁酒作为法律规定下来,必须相应地修改宪法。于是,国会最后通过了所谓《第十八号修正案》。这项修正案经全国四分之三的州通过,于三年后生效,开始实施。从此,酒在全国范围内遭到严禁。
与此同时,反对者的暗中反抗也开始了。嗜酒者认为,禁酒法触犯了他们的公民权。既然公开饮酒违犯禁令,那只好暗地里喝。既然酒在市场已全然绝迹,何不自己酿造?走私贩也趁此机会从外国运进这种违禁品,在秘密俱乐部出售。这种秘密俱乐部大多防范极严,不认识守门的,不通过门上小窗口轻声说句诸如“乔派我来的。”(Joe sent me.)之类的暗语,是进不去的。自禁酒法实行以后,此类名为“俱乐部”的非法酒店( speakeasy)在美国各地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日子一久,人们就不再把禁酒法放在眼里了。
政府官员担心无视一项法令将导致对一切法令的藐视,因而发起了一场维护禁酒法的运动。
马萨诸塞州一位富翁也是一位戒酒者,愿出赏金200元征求一个形容藐视法律者的最佳词。他一共收到应征的词25000个。获奖的词就是scofflaw。scofflaw就这样地进入英语词汇行列。
然而,这场运动和这个新词对维护禁酒法全然无济于事。美国国会终于在1933年被迫废除《第十八号修正案》,酒在美国又恢复了它的合法地位,scofflaw也随之被人们渐渐遗忘了。
直至近几年,scofflaw在美国报刊上才再度出现。纽约市一位名叫John Murtagh的交通法庭法官(traffic court judge)用scofflaw 一词来形容那些把车子停放在“禁止停车处”而又拒绝按传票交罚金的人,从而把这一几乎被遗弃的词又带回到美国人日常生活之中。scofflaw的词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当年用来指违反禁酒法者,而今天亦可用以指违反交通规则者及其他各种违犯法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