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nucopian(丰饶的):哺乳宙斯的山羊的丰饶之角
幼年时期的宙斯为了逃避父亲克洛诺斯的迫害,隐居在克里特岛,由仙女抚养长大,用母山羊阿玛尔忒亚(Amalthea)的乳汁喂养宙斯。童年时顽皮的宙斯在玩耍时把山羊的一只角折断了。为了弥补过错,宙斯施展神力,赋予了这只羊角神奇的功效,使它能源源不断产生出它的拥有者所想要的东西。这只羊角就被称为“丰饶之角”(cornucopia)。英语单词cornucopia来自拉丁语 cornu copiae,意思是“horn of plenty”(丰饶之角)。
cornucopia: [,kɔːnjʊ'kəʊpɪə] n.丰饶之角;装满花果及谷穗表丰饶的羊角状物;丰饶的象征。
cornucopian:[,kɔ:nə'kəupiən]adj.丰饶的,丰富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ornucopian 词源,cornucopian 含义。
martial(军事的):罗马神话中的战神马尔斯
希腊神话中,战神阿瑞斯(Ares)是主神宙斯和天后赫拉的儿子,爱神阿芙洛狄忒的情人,掌管战争。他相貌英俊,孔武有力,性格残暴好斗,象征着战争的野蛮杀戮。阿瑞斯性格暴戾,其他神祗和人类都不喜欢他。他的生身父母也不喜欢他。在《伊里亚特》中,宙斯对阿瑞斯说:“在所有住在奥林匹斯山的神中,你最令我作呕,你除了争吵、战争和打仗之外什么也不喜欢。你遗传了你母亲赫拉的固执和难管束的性情。”
在希腊神话中,战神屡吃败仗。他曾被两个巨人塞进青铜大瓮,囚禁13月之久,若不是他兄弟赫尔墨斯的营救,他早已丧生其中。他与两个妹妹,即智慧女神雅典娜和月亮及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经常发生矛盾,但基本上每次都被她们狠狠修理。在特洛伊战场,他主动挑衅雅典娜,结果被雅典娜用一块石头砸伤脖子。凡人英雄赫拉克勒斯杀了他的儿子,阿瑞斯向他挑战,结果被英雄打伤,呻吟着回到奥林匹斯山。 可以说,在崇尚和平和文艺的古希腊,战神就是外强内干,备受嘲弄的草包。这也反映了当时希腊诸城邦之间的相互关系。战神是斯巴达的保护神,雅典娜是雅典的保护神。与精于文艺的雅典人相比,沉默寡言的斯巴达人对希腊神话中的影响力极低,导致在希腊神话中战神屡屡被雅典娜欺负。
不过到了古罗马时期,战神却时来运转了。在罗马神话中他被称为马尔斯(Mars)。 因为罗马人崇尚武力,所以战神在罗马神话中地位极高,三月(March)和火星(Mars)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单词march还表示“进军”,因为古罗马人认为三月份是开始进军打仗的好季节。从战神的名字中还产生了martial(战争的)这个单词。
Mars:[mɑːz] n.战神,火星。
march:[mɑːtʃ] n.三月v.进军
martial:['mɑːʃ(ə)l] adj.军事的,战争的,尚武的。
martial art:武艺。
aphrodisia(性欲):希腊神话中爱与美之女神阿芙洛狄忒
阿芙洛狄忒(Aphrodite)是希腊神话中的爱与美之女神,对应于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她是奥林巴斯十二主神之一,是爱情和女性美的象征。她是众神仰慕的对象,据说神王宙斯也追求过她,被她拒绝后强行把她嫁个了丑陋的火神。阿佛洛狄忒与高大威猛的战神私通,生下了小爱神厄洛斯和其他子女。她还跟美男子阿多尼斯相爱。希腊和罗马神话中流传着大量她的风流韵事。
阿芙洛狄忒的名字Aphrodite的意思是“水泡中产生的”,希腊词根aphro表示水泡。因为传说当克洛诺斯阉割乌拉诺斯后,乌拉诺斯的精血洒落在大海上,产生了很多泡沫,阿芙洛狄忒就从泡沫中诞生。从她的名字Aphrodite产生了不少跟性爱相关的词汇,如aphrodisia(性欲)、aphrodisiac(春药)。四月April也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Aphrodite:[,æfrə'daɪti] n.阿佛洛狄忒
aphrodisia:[,æfrəu'diziə]n.性欲,(医学)性欲炽盛
aphrodisiac:[,æfrə'dɪzɪæk] n.春药adj.激发性欲的
fortune(财富):罗马神话中的幸运女神福尔图那Fortuna
福尔图娜Fortuna是罗马神话中的幸运女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提喀(Tyche)。她主管人和国家的命运。她的形象一般为一手执羊角,象征丰饶和财富,一手执车轮,象征命运的变迁兴衰。英语单词fortune就源自幸运女神的名字Fortuna。习语wheel of fortune字面意思是幸运女神的车轮,比喻命运或人生的变迁。
fortune: ['fɔːtʃuːn; -tʃ(ə)n] n.财富,命运,好运vt.给予财富vi.偶然发生
fortunate:['fɔːtʃ(ə)nət] adj.幸运的,侥幸的,带来好运的
fortuity:[fɔː'tjuːɪtɪ] n.偶然事件,意外事件
just(公正的):罗马神话中的正义女神朱斯提提亚
在古希腊神话里,主持正义和秩序的女神是忒弥斯(Themis),是天神乌拉诺斯和大地女神盖亚所生,十二泰坦神之一,宙斯的第二任妻子。在古罗马神话中,正义女神的名字叫做“朱斯提提亚”(Justitia)。正义女神朱斯提提亚的塑像经常出现在法院中。她的形象通常是身披白袍,双眼蒙布,左手提一秤,右手举一剑。白袍象征道德无瑕,刚直不阿;蒙眼代表理性判断,不受感官和人情影响;秤象征公平;剑表示严厉制裁。造像的背面往往刻有古罗马的法谚:“为实现正义,哪怕天崩地裂。”
从朱斯提提亚的名字Justitia中产生了词根just、jur(法律、正义)、just(公正的)等诸多与法律相关的词汇。
just: [dʒʌst]adj.公正的,公平的,合理的,正直的,正义的,正确的adv.只是,仅仅,刚刚,正好,恰好,实在
justice: ['dʒʌstɪs]n.正义,司法,法律制裁,法官,审判员
justify: ['dʒʌstɪfaɪ]vt.证明……是正确的,替……辩护vi.证明合法
jury: ['dʒʊərɪ]n.陪审团
injure: ['ɪndʒə]vt.伤害,损害。记:in表示否定,jure=just公正的,对人不公正就是损害他人
juridical: [dʒʊ'rɪdɪk(ə)l]adj.司法的,法院的,裁判的,
jurisdiction: [,dʒʊərɪs'dɪkʃ(ə)n]司法权,审判权,管辖权
Athens(雅典):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
希腊神话中,雅典娜(Athena)是奥林巴斯十二主神之一,是神王宙斯与聪慧女神墨提斯的女儿。据说,宙斯推翻父亲成为神王后,大地女神盖亚和天神乌拉诺斯预言他会被墨提斯所生的儿子推翻。宙斯害怕预言成真,就把墨提斯整个吞入肚中(比他老爸还狠)。后来宙斯头疼难忍,就叫火神劈开他的头颅。随后就见披甲持枪的雅典娜从宙斯的头中跳了出来。
因为雅典娜的身上集合了母亲的智慧和父亲的威力,所以她既是智慧女神,又是女战神。但她与战神阿瑞斯不同,她代表了战争的智慧与计谋。在特洛伊战场上,雅典娜曾经将草包战神及其情人爱神打得屁滚尿流。
雅典娜是希腊城市雅典的庇护神。传说,希腊人在爱琴海边新建了一座城。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都想成为这座城的庇护神,互不相让。宙斯裁定,每个人给这座城市送一件礼物。谁的礼物被选中,该城就归属谁。波塞冬的礼物是象征战争利器的战马,而雅典娜的礼物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雅典人选中了和平而不是战争,于是雅典娜就成为了雅典的庇护神。
希腊城市雅典(Athens)的名字就来自雅典娜的名字Athena。另外,表示“图书馆”的单词athenaeum也来自雅典娜的名字。
Athena: [ə'θi:nə]n.雅典娜
Athens: ['æθɪnz] n.雅典
epilogue(结语):希腊神话中的后知后觉者埃庇米修斯
希腊神话中,埃庇米修斯Epimetheus是普罗米修斯的弟弟。他被视为愚昧的象征。他的名字的含义就是“后知后觉者”。传说在创造动物和人类时,他负责赋予每种动物一项本能,他把勇敢赐给狮子,把快跑的能力给了兔子,把敏锐的眼力给了老鹰,这样一个一个把所有好的才能给了动物,轮到人类的时候,什么也没剩下来给他们作为生存的依靠。普罗米修斯就是为了弥补弟弟的疏忽和过错,才传授给人类各种技能,并为人类盗取火种。
埃庇米修斯的名字Epimetheus就是“后知后觉者”的意思,其中的词根epi表示在……后面,在……上,在……周围,等于单词upon。
epimetheus:[,epi'mi:θju:s; -θi:əs] n.埃庇米修斯,土卫十一
epilogue: ['epɪlɒg] n.结语,尾声。记:epi后+logue话→后面的话
epidemic:[epɪ'demɪk] n.传染病,流行病adj.传染的,流行的。记:epi在……周围+dem民众+ic→在民众中流传的
episode: ['epɪsəʊd] n.插曲,一段情节,剧集。记:epi在……上+sode路→在路上发生的一段故事
Amazon(亚马逊):希腊神话中割乳以便射箭的彪悍女战士
希腊神话中,在Scythia(赛西亚)地区居住着一个Amazon部落,由高大彪悍、作战勇猛的女战士组成。为了不妨碍拉弓射箭,她们甚至将自己的右乳割去。她们的部落名称Amazon意思就是“没有乳房”,其中的 a=without(没有),mazon=breast(乳房)。她们由女王统治,崇拜战神阿瑞斯,认为自己是战神的后代。为了传宗接代,她们每年都会和附近的部落举行联姻大会,生下的女婴会留下,生下的男婴会被杀死或返还给父亲。
关于亚马逊女战士的传说一直是古希腊艺术家最喜爱的主题之一。据说一共只有三位希腊英雄战胜过亚马逊人,分别是赫拉克勒斯、忒修斯和阿喀琉斯。
传说,大英雄赫拉克勒斯所要完成的12项任务中,其中的一项任务就是夺取亚马逊女王希波吕忒的腰带。这条腰带传说是战神亲自送给女王的,是女王权力的象征。本来,女王对赫拉克勒斯一见倾心,早有意献出腰带。但天后赫拉嫉恨赫拉克勒斯,便在部落中散布谣言,说赫拉克勒斯要绑架她们的女王。于是亚马逊女战士们倾巢而出,与赫拉克勒斯大战一场。赫拉克勒斯连续击败了多名最强大的亚马逊女战士并俘虏了亚马逊女战士的军队领袖后,亚马逊女战士才溃败,希波吕忒女王也献出了早已许诺的腰带。
另一位英雄忒修斯曾经造访亚马逊部落,受到热情款待。忒修斯对亚马逊女王安提奥珀一见倾心,但女王不为所动。于是忒修斯将女王骗到雅典欲强行成亲。亚马逊人包围了雅典,与女王里应外合展开战斗。女王在战斗中壮烈牺牲。雅典人和亚马逊人互有胜负,最后不得不缔结和约,亚马逊人才撤走。
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耳后,特洛伊人落入下风。此时,亚马逊女王彭忒西勒亚带领十二名女战士赶赴特洛伊城,帮助他们一起对抗希腊人。阿喀琉斯与女王大战一场,最后杀死了女王。等他摘下女王脸上的头盔时才发现被自己杀死的是一名妩媚的女人,后悔不已,陷入了巨大悲痛。
16世纪西班牙探险家Francisco de Orellana在南美洲的一条大河河畔与当地一土著部落交战,发现部落的女战士英勇异常,与传说中的亚马逊人非常相似,遂根据希腊神话,将该河命名为亚马逊河。
Amazon: ['æməzən] n.亚马逊,古希腊生活中的女战士
right(右边的,正确的):左凶右吉的迷信
英语单词right既表示“右边的”,又表示“正确的”。为什么“右边的”就是“正确的”呢?原来,这跟西方的左凶右吉的迷信有关。在西方,人们普遍认为右边代表吉利,左边代表凶兆。在观鸟占卜时,若鸟从右侧飞入,主吉,称为dexter;若鸟从左侧飞入,则表示凶象,称为sinister。所以单词dexter既表示“右边的”,又表示“幸运的”,单词sinister既表示“左边的”,同时又表示“凶兆的”。同样,单词right既表示“右”,也表示“正确”,而单词left既表示“左”,同时还含有“弱、愚蠢、卑贱”的含义,但这层意思现在很少使用。
在圣经中,在末日审判时,神让善人站在右边,让恶人站在左边。右边的善人上天堂,而左边的恶人下地狱。在大多数英语国家中,婚礼上新娘站在新郎的左边,象征女性属于次要地位。
right:[raɪt] adj.右边的,正确的,直接的n.右边,正确,正义
left: [left] adj.左边的
sinister:['sɪnɪstə] adj.阴险的,凶兆的,灾难性的,左边的
dexter: ['dekstə] adj.右侧的,幸运的
dexterity: [dek'sterɪtɪ] n.灵巧,敏捷,机敏。记:右手的特点
oracle(神谕):德尔惠的神谕
古希腊人有求神谕(Oracle)的习俗。神谕是一种占卜形式,经过某个中介者,传达神明的意旨,对未来做出预言,回答询问。在古希腊,最著名的神谕是德尔斐神谕。德尔斐(Delphi)是古代所有希腊城邦的共同圣地,供奉着德尔斐的阿波罗。古希腊人认为,德尔菲是地球的中心,是“地球的肚脐”。在求神谕时需要向神庙供奉大量礼物。神庙里负责传达神谕的是称为“皮提亚”(Pythia)的女祭司,由年轻女孩或老妇担任,坐在一张三角架上。三脚架横跨在一道产生天然气的裂缝上。
史载,西亚的里底亚王不知道该不该和波斯帝国作战,于是便来到德尔菲求讨神谕。神谕说,一旦交战,一个大帝国将会灭亡。里底亚王以为神谕说的大帝国是波斯,大喜之下于是下令大军出征,结果却遭到惨败。里底亚王愤怒地又一次来到德尔菲,责问祭司为什么要骗他,祭司回答说:“神谕所说的大帝国,正是您的国家。”
大名鼎鼎的IT公司甲骨文公司的英文名就是“Oracle”。中文之所以翻译为为“甲骨文”,乃是中国古代使用甲骨来占卜,从而获得神谕。
oracle:['ɒrək(ə)l] n.神谕,预言
mile(英里):一千罗马步的距离
古代罗马人以“罗马步”(passus)作为测量距离的单位,一罗马步等于两个右脚(或左脚)脚印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两步的距离。那么,一千罗马步在拉丁文中就写作mille passus,其中的mille就是“千”的含义,英语词根mill-(千)正是来源于此。英语中表示“英里”的单词mile也源自这个拉丁语,一mile其实就是“一千罗马步”的距离。
随着罗马的征服,越来越多的地方采用mile作为距离单位。但由于各地人高矮不一,步幅有长有短,所以各地的mile的精确距离并不相等,令人困惑。直到159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法令,规定一mile等于1760码(yard),即大约1.6公里,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法定英里”(statute mile)。
mile:[maɪl] n.英里
barber(理发师):身兼数职的理发师
古希腊人是不修剪胡须的,所以我们看到古希腊名人如苏格拉底都是一脸的大胡子。因为修剪胡须需要锋利的剃刀,而古代无法制造能够达到这种要求的刀具。古埃及人最早用石块后来用青铜刀具刮胡子,但这种做法并没有流传至希腊。到了亚历山大时期,他要求所有士兵都要剃须,以免在战斗中被敌人揪住胡须。从此后,剃须的做法才在希腊开始流行。公元前299年,Ticinius Mena首次将一位理发师带到罗马。随后,修剪胡子和剃须的做法在罗马人中迅速普及,剃须被看作是文明、进步的象征。
那时候剃须需要专业的理发师,因为剃须所需的剃刀只有专业理发师才有。理发师的工作职责除了理发外,更重要的还是剃须,甚至包括给病人实施放血这样的外科手术,因为他的剃刀可当手术刀使用。现在理发店门口红白相间标识其实是“本店可做外科手术”的暗示。
英语单词barber就反映了古代理发师的剃须职责。barber来源于拉丁语中表示“胡须”的单词barba,英语单词barb(倒刺、钩子)、beard(胡须)都与此同源。现在随着家用剃须刀的普及,人们早已经习惯了在家中剃须,所以barber的职责也已不再包含剃须了,但它的拼写依然在提醒我们它曾经的含义。
barber:[bɑːb] n.理发师v.理发,修剪,当理发师。记:barb胡须+er人→修剪胡须的人
barb:[bɑːb] n.(鱼钩、箭头上的)倒钩vt.装倒钩。记:倒钩形如下巴上的短胡须
beard:[bɪəd] n.(嘴唇上下及下巴的)胡须。
constable(治安官):出身于“马厩总管”的警察
stable就是“马厩”的意思。constable最早是“马厩总管”这一官职,类似弼马温。进入法语后升级为皇家内务总管,在后来升级为军队的总司令,是不是有点像中国古代的“司马”这一官职啊?诺曼征服后,该职位随征服者诺曼一道进入英国,其职责为维护国王及各地的武器装备。12世纪,英国和苏格兰设立了Lord High Constable,掌管国家军队。但constable一词在诸侯分裂的各领地上用来表示负责维持当地秩序的职位,也就是地方治安官。现代警察制度建立后,该词用来表示警察、警官,在不同国家级别有高有低,在英国表示基层警察。
constable: ['kɑnstəbl] n.警察,治安官,巡警
February(二月):古罗马的牧神节
在基督教传入罗马之前,每年2月13日至15日,古罗马人都要杀牲饮酒,欢庆牧神节(Lupercalia)。人们将这一天看作是一年的开始,因此,人们忏悔自己过去一年的罪过,洗刷自己的灵魂,求得神明的饶恕,使自己成为一个贞洁的人,同时也希望洗掉一切晦气和烦恼,在新的一年得到好运和好收成。这一天,人们还会象征性地用羊皮鞭抽打那些希望怀孕的妇女,以象征净化妇女的身体,使其更加容易受孕和生产。除此以外,人们还将年轻女子们的名字被放置于盒子内,然后年轻男子上前抽取。抽中的一对男女成为情人,时间是一年或更长。该节日是情人节的前身,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后,才被情人节代替。
由于人们在牧神节要进行净化仪式,所以该节又被称为Februalia(净化节,菲勃卢姆节),来自拉丁语februa(净化)。英语单词February(二月),便是由拉丁文Februarius(month of Februalia)演变而来。
February: ['fɛbrʊ'ɛri] n.二月
bastard(私生子):诞生于驮鞍之上的孩子
在中世纪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当地的赶骡人在乡村小店投宿时,往往将驮鞍铺开当做临时床铺使用。有些人生性风流,免不了拈花惹草,不少私生子就诞生于这样的驮鞍上,所以法国人管这种私生子称为“驮鞍之子”。法语中表示“驮鞍”的单词是bast。英语单词bastard就是由bast加上表示人的名词后缀ard构成。后缀ard含有蔑视之意,如coward(胆小鬼)。bastard一词当初仅表示非婚生子,并无贬义,如征服英国的威廉一世就被称为William the Bastard(私生子威廉)。14世纪后期才逐渐衍生出“不纯、不真实”的含义,19世纪后开始用作骂人的脏话,相当于中文中的“杂种、王八蛋”。
bastard: ['bɑːstəd; 'bæst-] n.私生子,杂种,王八蛋adj.私生的
toast(敬酒):在葡萄酒中放烤面包以提升味道的习俗
古今中外,人们都有在喝酒时碰杯的习俗。据说该习俗最早出现于古希腊。那时人们在饮酒前,会主动把自己杯里的酒和对方杯中酒掺杂,以此表示酒里无毒。后来,信任的朋友和熟人之间就不再这么麻烦,仅仅象征性地碰一下酒杯即可。这就是碰杯的起源。
碰杯时,人们往往还会说一些祝福的话,这种做法就是“敬酒”。在英语中用toast表示。单词toast本指烤面包,它是怎么跟“敬酒”扯上关系的呢?原来,古代人喜欢喝葡萄酒,但当时葡萄酒的味道远不如现在好喝。人们往往会在葡萄酒杯中放一片烤面包(toast),涂有香料或果酱的烤面包更好。烤面包可以吸收葡萄酒的酸味,使葡萄酒变得更加香醇。人们在向长辈或女性敬酒时,往往会把对方的美德或美貌比作葡萄酒中的toast。久而久之,toast一词就用来比喻杰出的、广受赞誉的人,还可以用作动词,表示“敬酒”之意。
敬酒这种习俗无论中外都很流行。在西方宴会上还出现了专门的toastmaster,相当于宴会主持人。他的职责就是组织宴会上的敬酒活动,避免出现一窝蜂似的混乱场面。
toast:n.烤面包,敬酒,干杯,接受敬酒的人,广受赞誉的人vt.向……敬酒,为……干杯vi.烤火,取暖,烘烤面包
toast in the town:广受赞誉的人。
toastmaster:n.宴会主持人,祝酒提议人,致祝酒词者
fasces(法西斯):古罗马象征国家最高权力的束棒
在古罗马共和国时代,国家设有两名执政官共同掌管政权。执政官外出时带有12名侍卫官。每名侍卫官肩上扛有一把束棒,束棒中间插有一把斧头。束棒用于执行笞刑,斧子用来执行死刑。这种插有斧头的束棒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称为“法西斯”(fasces),字面意思就是“一束(木棒)”。
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墨索里尼选择用“法西斯”这个古罗马的名字命名自己的党派,先后成立准军事组织“战斗的法西斯”和以资产阶级右翼和反动军人为骨干的“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他们以古罗马的法西斯图案作为党徽,其中棒子象征人民,斧头象征领袖,意思是人民要绝对服从他们的领袖。法西斯党用“信仰、服从、战斗”的口号,代替民主政治的“自由、平等、博爱”。随后,德国和日本先后建立了法西斯性质的政党,从此“法西斯”这个词沦为了极端恐怖和独裁的代名词,遗臭万年。
fasces: ['fæsiːz]n.束棒,法西斯
fascist: ['fæʃɪst] n.法西斯主义者,法西斯党员adj.法西斯主义的,法西斯党的
fascism: ['fæʃɪz(ə)m; -sɪz(ə)m] n.法西斯主义,极端国家主义
cabinet(内阁):英王与亲信讨论国家大事的密室
英语单词cabinet(内阁)源自法语,是cabin(小屋、客舱、船舱)的指小形式,也就是比小屋更小的空间,用于收藏标本、财宝的壁橱或密室。
内阁是由中世纪英国国王的顾问机构枢密院(the Privy Council)中的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1066年的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以后,实行中央集权统治,设立了中央管理机关“御前会议”,御前会议是国王的咨询机构和办事机构。到了15世纪,国王的御前会议更加固定和完善,发展成为枢密院,以后枢密院中又分设若干个委员会,分管各项事务,其中外交委员会地位最显要,也最得英王的信任。从查理二世、威廉三世到安娜女王,在庞大的枢密院会议上讨论政务之前,英王总要与该委员会的少数亲信大臣聚集于一个小房间,秘密开会讨论。因此人们便该委员会称为cabinet。后来该词用于指政府中的核心成员。
cabin:['kæbɪn] n.小屋、客舱、船舱
cabinet:['kæbɪnɪt] n.内阁,壁橱,小陈列室adj.秘密的,内阁的
answer(回答):宣誓答辩指控
在古代西方的法庭上,宣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证人作证、原告被告的申辩都要进行宣誓。在现代西方法庭上我们依然还能看到证人在作证之前都要象征性地宣誓。英语单词answer的来源就跟这种宣誓行为有关。单词answer中的an与词根anti(对于、against)有关,swer与单词swear(宣誓)有关。所以,它的字面意思就是“经过宣誓对指控做出答辩”。它本是一个严肃的法律术语,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丧失其法律含义,变成了“答复、回答”等含义。
answer:['ɑːnsə] v.回答n.回答,答案,答辩。记:an(anti)+swer(swear)
condone(宽恕):对通奸行为的有条件宽恕
在西方历史中人们通常将通奸(adultery)视为犯罪,并制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在古罗马,女子通奸将被没收一半的嫁妆和三分之一的财产,放逐至小岛,永远不得再结婚。男人发现老婆与人通奸,必须告发并与其离婚,否则将受到严惩。在经典名著《红字》中,女主人公因为与人偷情生子,而被宗教法庭判处终身佩戴一个象征“通奸”的红色A字。
这种情况到了19世纪下半叶才有所改观。1857年,英国通过“婚姻诉讼法》,将通奸行为定义为一种民事行为而非刑事行为。该法规定,夫妻一方可以因为对方的通奸行为而离婚,还规定男子可以对妻子的奸夫索取侵权赔偿。另外,该法首次提出了condone这个法律术语,意思是夫妻一方对另一方的通奸行为以不再重犯为条件的宽恕。英语单词condone源自拉丁文condonare。其中,con为强化语气的前缀,donare表示“给予”,字面意思就是“宽恕,放弃追究权利”。源自拉丁文donare的单词还有donate(捐献)、pardon(原谅)。
condone: [kən'dəʊn] vt.宽恕,赦免
condonation: [,kɒndəʊ'neɪʃən] n.(夫妻间对对方通奸行为的)宽恕,赦免,赎罪
donate:[də(ʊ)'neɪt] v.n.捐赠,捐献。记:don给予+ate动词后缀→赠送给别人
pardon: ['pɑːd(ə)n] v.n.原谅,赦免,宽恕。记:par=per,完全,如perfect(做到极致)+don给予、放弃→完全放弃→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