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dahlia:大丽花属

来自其发现者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Anders Dahl. -ia,花属名,词源同fuchsia.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dahlia 词源,dahlia 含义。

mimeograph:(蜡纸)油印机,油印

1889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Thomas A. Edison,1847 -1931)发明(蜡纸)油印机时就“mimeograph命名。浚词系由希腊语mimeomai(模仿)和源于希腊语的英语组合语索graph(含“写”之意)组合而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mimeograph一直被用作油印机的商标名,到了1948年之后才逐渐变成油印机的属名,以后也用作动词,表示“油印”。

moment 片刻,瞬间

今天用moment 一词表示“片刻”,“瞬间”,但在历史上moment曾是一个计时单位。中世纪表示1/40分或1/50分,18世纪指1秒,1767年有位作家是这样描写时钟有三根指针的:“one for the hours, one for the minutes, and a third for the moments.”而现在moment有时具体指1分,但通常都是作为表示时间的模糊词来用的,其派生形容词为momentary(片刻的)。当它用于“重要性”一义时,其形容词则是momentous(重大的)。就词源而论,moment是14世纪时借自法语的,但却源自拉丁语momentum ‘movement’(运动)。到了17世纪英语把拉丁词momentum也直接借了过来,用以表示“动量”或“势头”。

lollipop:棒糖

据传,20世纪早期美国康涅狄格州有一位名叫George Smith的糖果厂老板,为了纪念当时最有名的一匹赛马Lolly Pop,把他生产的棒糖也取名为lollipop,以后lollipop成了纽

黑文(New Haven) Bradley - Smith公司的专用商品名称,最后又转化为表示“棒糖”的属名。

约在1908年以前不论是棒糖一物还是lollipop 一词在美国确实是不为人知的,可是早在18世纪末lollipop 一词就已在英格兰广为使用了,意指“糖果”(但不指“棒糖”)。据《牛津英语词源词典》,lollipop可能系由lolly加pop组合而成,lolly刀英格兰北部一个方言词,意为“舌头”,而pop则是小孩吮食糖果发出的声音。尽管美国人是在20世纪初期棒糖问世后才知道lollipop的,但这不等于说Lolly Pop那匹马就不可能取名于这个早期的英国词。这其中的联系后人也只能作一番推测而已。

如今lollipop在英国英语中除指“棒糖”以外,词义又有所延伸。交通纠察为暂时中断车辆通行,保证儿童安全穿越马路,常常使用“车辆暂停指挥牌”。由于这种指挥牌形似棒糖,人们也噬lollipop称之,而手持指挥牌的男女交通纠察则被分别称作Iollipop man和lollipop ladyo

hoover:真空吸尘器,用真空吸尘器打扫

在美国英语中这个词的首字母一般总是大写的,只能用作专有名词,指美国真空吸尘器制造商w.H.Hoover(1849 - 1932)创建的Hoover公司生产的真空吸尘器牌名;而在英国英语中Hoover这一牌名已被属名化,首字母已变为小写,既可用作名词,指“真空吸尘器”,又可作动词用,表示“用真空吸尘器打扫”,相当于to vacuum-clean。例如:He was busy hoovering (the bedroom carpet) when I arrived home from work. (CID)(当我下班回家时他正在用真空吸尘器打扫卧室的地毯。)Hoover公司生产的第一个真空吸尘器在1908年只售70美元。真空吸尘器并非Hoover本人所发明,真正的发明者是俄亥俄一家百货店的看门人( caretaker)J.Murrary Spangler。

gramophone:留声机   

1877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Thomas A. Edison,1847 -1931)发明了留声机,法国人勒努瓦( Lenoir)称其为phonographe。该词传人美国后作phonograph,并被开始广泛采用,成为留声机的最早名称。以后,留声机在逐步改进的过程中又先后被赋予graphophone,phonogram和gramophone等商品名称,其中以gramophone使用最为广泛。gramophone原为商标名。1887年美国发明家伯林纳(Emil Berliner,1851- 1929)发明了唱片录音系统,对爱迪生的留声机作了重大改进。他将早先指“留声机”的phonogram一词倒置,杜撰了gramophone作为改进丁的留声机的注册商标。该词很快地就成了留声机的属名,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又逐渐为record player一词所取代,现在主要用于英国英语。

escalator:自动扶梯   

该词在1895年出现时原是美国奥蒂斯电梯公司( the Odis Elevator Company)生产的自动扶梯(moving staircase)的商标名,而词本身则是由escalade(攀登)的首部接elevator(电梯)的尾部缩合而成。1900年escalator由商标名转化为属名,开始泛指“自动扶梯”,以后又由escalator逆构出动词escalate(乘自动扶梯上升)。1964至1965年美国总统约翰逊进一步扩大侵越战争的规模,并把战争规模的扩大形象化地称为escalation of the war,从而使cscalate及其派生词escalation获得了新义,汉语一般译为“(战争)逐步升级”。

cellophane:玻璃纸,赛璐玢   

原为商标名,指英国赛璐玢股份有限公司(British Cellophane Ltd.)生产的玻璃纸及其它透明包装材料。cellophane一词由cellulose(纤维素)加上组合语素-phane(透明)缩合构成,分别表示产品的化学成分和主要特征。该词现已作为玻璃纸的属名。

  

bra:乳罩   

有一种解释认为,意指“乳罩”的bra是Otto Titzling1 912年为一位歌剧演员设计乳罩时杜撰的,但此说无甚根据。另有一种解释说,bra直接源自法国服装设计师PhillippedeBrassiere的姓氏。他在1929年以其姓氏为商品名推销由他改进的乳罩。乳罩的属名brassiere确乎和该设计师的姓氏拼写完全相同.,可是,该词早在1 91 4年2月Mary PhelpsJacobs申请brassiere专利时就已出现并开始使用了。还有一种解释尽管不那么有趣但却较为可信,认为brassiere系源自法语brov 'arm’(手臂),而bra则是从brassiete缩略而来,20世纪30年代进入英语。

  

Walkman:随身听

1979年日本索尼(Sony)公司首次生产一种多功能立体声盒式录放机,它配有一副小耳机,只需用一个小电池即可启动,可以边走(walking)边用,也可以边骑自行车边用,也可在公交车上使用,不会打扰周围的人。因为它具有可随身携带,又可边走边用这一特点,故以Walkman为牌名。这一产品推出不久即在西方市场成为热销商品。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街上,在公交车和火车上,在图书馆等公共场所,Walkman牌的小型录放机随处可见。牌名Walkman被使用得如此之广,最后它像Hoover(真空吸尘器)一样也逐渐转化为属名,用以泛指“随身听”。许多辞书已把它作为普通名词收录进去。它有两种复数形式,既可作Walkmans,亦可作Walkmen。然而,至今有人仍然坚持用personal stereo来表示Walkman牌以外的同类产品。

thermos:保温瓶,热水瓶

该词在20世纪初原为英国瑟姆斯有限公司(Thermos Ltd.)生产的保温瓶的商标名,它是直接取意为“热”的希腊词 thermos,取名者显然对热饮感兴趣。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thermos 从商标名逐渐转化为属名,泛指“热水瓶”,其首字母也随之变为小写。

tank:坦克

该词源自印度古吉拉特(Gujarat)地区方言中的tankh 一词。它最初原作 tanque,始于1616年一段有关印度之行的报道:“Besides their rivers they have many ponds which they call tanques.”(除了河流之外,还有许多他们称之为tanque的池塘。)其实,在印度各种方言中与之相关的词均有“池塘”、“蓄水池”、“水库”等义。因此tank 进入英语之后,多指盛液体或气体的“罐”、“箱”、“柜”等容器,在印度英语和巴基斯坦英语中 tank至今仍保留上述原始词义。tank 在现代军事上意指“坦克”是偶然事件造成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语在秘密制造第一批坦克时,为了暂保住这一秘密,在机密文件中使用了tank一词作为该新式武器的代称(code name),因为它形似苯罐(benzene tank)。据传,是丘吉尔(Sir 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在1915年最薄先这样使用的。在运往法国时,装坦克的板条箱也标上TANK 的字样,以免引起敌人耳目的注意。此一安全措施果然奏效,德国人误以为运往前线的只是water-tank(水罐车)。这批坦克被投用于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the Battle of the Somme)。然而这种新式武器却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英法联军的进攻只是迫使德国人的战线往后推移了一些,而双方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是现代战争史上首次使用这一武器。武器的主要发明者斯温顿爵士(Sir Ernest Swinton)建议以tank作为其正式改属名,该词便这样沿用了下来。汉语“坦克”是从英语音译过来的。

derringer:大口径短筒小手枪

derringer 大口径短筒小手枪

derringer乃大口径短筒小手枪的英文名称,为美国费城一军械工人Henry Deringer(1786-1868)于1835年所发明,故而得名。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枪名比发明者的姓氏多了一个字母r。这是何原因呢?原来这种手枪发明以后,极受赌徒,恶棍,杀手的青睐,一些厂家纷纷仿造,欧洲有一种名为Derringer的仿制品,因与发明者的姓氏仅一字母之差,故即被用作这种手枪的属名。

kleenex:纸巾

kleenex 纸巾

1924年美国威斯康星州Kimberley-Clarke公司首次生产了一种当手帕或擦脂粉用的柔软手纸。它的主要特点是随用随弃。这种纸巾最初以Celluwipes为牌名,以后更名为Kleenex-Kerchiefs,最后又略作Kleenex。由于这种新产品先前没有自己的属名,加之它的牌名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反复使用,所以以后逐渐转化为“纸巾”的属名,首字母也由大写变为小写了。

Coca-Cola:可口可乐

Coca-Cola这一风靡全球的典型美国饮料几乎无人不知,它是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一位药剂师John S.Pemberton 博士于1886年研制的,第二年就正式取名为Coca-Cola,并于1893年注册为商标。该饮料之所以叫Coca-Cola是因为饮料最初是以南美coca叶和非洲cola树籽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Coca-Cola公司原先只以Coca-Cola作为注册商标,但是公众都喜欢简称之为Coke。虽然公司的广告一再要求公众使用Coca-Cola这一正式名称,但无济于事。其他一些厂家为投公众所好,开始用Coke做商标名,Coca-Cola公司遂向法院起诉。1920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书上说,Coke和Coca-Cola乃出自同源,表示同一事物的两个词。Coca-Cola公司胜诉之后把Coke也注册成商标,从而使同一饮料有了两种商标。然而,Coca-Cola一词用到后来,其中Cola却逐渐被用来泛指以cola树籽为基本成分的软饮料。1983年美国最高法院曾作判决说,Cola不再是Coca-Cola公司所专,它已成为一个属名。于是出现了不少商标名含Cola的饮料。受此影响,我国有不少饮料的商标名竟然也带上了“可乐”的字样。如“非常可乐”、“天府可乐”等。

yoyo:游游拉线盘;波动

yoyo指木头、塑胶等制成的圆形玩具,可用绳子拉上拉下,通常音译为“游游”或“约约”,有的辞书也译为“溜溜球”。yoyo一度只是这种玩具的商标,而不是名称。一位芝加哥玩具商在旧金山街上见到一个菲律宾青年在玩这种玩具,就把它买了下来,1929年该制造商获得这种玩具的专利权并以yoyo作为商标。他声称他是在注意到小孩做游戏时常常互相对着喊“You!You!”而创造了yoyo一词的,他所做的不过是将字母u去掉而已。

这种新鲜玩意儿投放市场之后,十分畅销,售出量高达数百万件,成为盛行全美的一种玩具。不久出现了销售同一产品、采用同一名称的竞争者,于是这位芝加哥制造商就以侵犯商标权提出控告。法院听取证词以后作出了不利于他的判决,因为那位竞争者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如下证据:他是在菲律宾长大的,还小的时候就常常玩这种名叫yoyo的玩具。

无疑,这种玩具发源于古老的东方,长久以来菲律宾人一直称之为yoyo。法院的判决说,该商标本来就不应予以注册。这无异于宣布商标权的丧失,自此以后,任何制造商均可使用yoyo一词,yoyo就这样由商标名转化为属名。在美国英语中yoyo还常用以喻指“笨蛋”、“傻瓜”,作为动词用时表示“摇摆不定”和“波动”等义,作为形容词用时则表示“上上下下的”和“起伏不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