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ant(巨大的):希腊神话中的巨人族癸干忒斯
天神乌拉诺斯被其子克洛诺斯阉割时,溅出的精血洒落在大地女神盖亚身上,使盖亚诞生了巨人族癸干忒斯(gigantes),他们个个身材巨大,长发长须,大腿之上为人形,以两条蛇尾为足,因此也称为蛇足巨人,相传共有150人。他们还有一种特别的属性,那就是无法被神杀死。
第三代神王宙斯率领奥林巴斯诸神打败了泰坦诸神以及提丰,并将泰坦诸神禁锢在地狱深渊,这引发了大地女神的不满。在大地女神盖亚的鼓动下,癸干忒斯巨人以岩石和燃烧的栎树为武器,向奥林巴斯诸神发起了进攻,史称“癸干忒斯之战”。在战争中,奥林巴斯诸神得到一个预言,说只能在一个凡人的帮助 下,才能击败巨人族。因此,宙斯通过雅典娜找来了凡间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盖亚知道后,就想寻找一种草药,为巨人族增加法力,使其对凡人的攻击也产生 免疫力。然而,宙斯抢先一步把草药采走了。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利用精湛的射术,射杀了众多巨人。在他的帮助下,奥林巴斯诸神终于打败了癸干忒斯巨人。
癸干忒斯的希腊语原意是“盖亚所生的”。从其名字gigantes中演变出了giant、gigantic等单词。
giant:['dʒaɪənt]n.巨人adj.巨大的。由gigant去掉g直接产生。
gigantic:[dʒaɪ'gæntɪk] adj.巨大的。ic是形容词后缀。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giant 词源,giant 含义。
epilogue(结语):希腊神话中的后知后觉者埃庇米修斯
希腊神话中,埃庇米修斯Epimetheus是普罗米修斯的弟弟。他被视为愚昧的象征。他的名字的含义就是“后知后觉者”。传说在创造动物和人类时,他负责赋予每种动物一项本能,他把勇敢赐给狮子,把快跑的能力给了兔子,把敏锐的眼力给了老鹰,这样一个一个把所有好的才能给了动物,轮到人类的时候,什么也没剩下来给他们作为生存的依靠。普罗米修斯就是为了弥补弟弟的疏忽和过错,才传授给人类各种技能,并为人类盗取火种。
埃庇米修斯的名字Epimetheus就是“后知后觉者”的意思,其中的词根epi表示在……后面,在……上,在……周围,等于单词upon。
epimetheus:[,epi'mi:θju:s; -θi:əs] n.埃庇米修斯,土卫十一
epilogue: ['epɪlɒg] n.结语,尾声。记:epi后+logue话→后面的话
epidemic:[epɪ'demɪk] n.传染病,流行病adj.传染的,流行的。记:epi在……周围+dem民众+ic→在民众中流传的
episode: ['epɪsəʊd] n.插曲,一段情节,剧集。记:epi在……上+sode路→在路上发生的一段故事
echo(回音):爱你在心口难开的宁芙仙女艾柯
希腊神话中,艾柯(Echo)是一位美丽、善良而又能言善辩的宁芙仙女。有一次神王宙斯下凡与其他宁芙仙女偷情,天后赫拉悄悄尾随,准备来个捉奸在床。没想到半路上遇到艾柯,拉着赫拉絮絮叨叨说了半天话,耽误了赫拉的捉奸大事。赫拉迁怒于艾柯,罚她丧失正常的表达能力,只能重复别人说过的话的最后一个词。
后来艾柯爱上了美丽而又自恋的纳西索斯,却又无法表达出自己的爱慕之情。伤心的Echo终日在山谷中游荡,日渐消瘦。终于有一天,她的身体完全消失了,只剩下空洞的回音在山谷中飘荡。这就是英语单词echo(回音)的由来。
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的英文名就叫做Echo。
echo:['ekəʊ] n.回音,效仿v.重复,发出回音,随身附和
echoic:[ɛ'koɪk] adj.拟声的,回声的
argus(警惕的人):希腊神话中的百眼巨人阿尔戈斯
阿尔戈斯Argus是希腊神话中的百眼巨人。他有100只眼睛,分布在全身,可以观察到各个方向发生的事情,即使睡觉时也有两只眼睛睁着。据说有一次宙斯下凡勾引凡间美女伊娥,为了遮人耳目就变出一团云雾笼罩在周围。天后赫拉心生怀疑,驱散云雾,宙斯赶紧将伊娥变出一头雪白的小母牛。赫拉看穿了宙斯的诡计,假意喜欢这头牛,要求宙斯把这头牛送给自己作宠物,然后派阿尔戈斯严密监视小母牛。宙斯派自己的儿子,神使赫尔墨斯前去解救伊娥。赫尔墨斯用笛子吹出动听的音乐,还给他讲潘神追求宁芙仙女不成最后发明潘神萧的故事,引诱阿尔戈斯闭上所有眼睛入睡。赫尔墨斯趁阿尔戈斯睡着后砍下了他的头,救出了伊娥。后来赫拉将阿尔戈斯的100只眼睛转移到她最宠爱的鸟——孔雀的尾羽上。从此以后,孔雀的尾羽上长满了眼睛一样的美丽花纹。
阿尔戈斯的名字在希腊语中是Argos,含义是“(目光)明亮的”。在英语中,argus用来比喻“警惕的人”。英国海军二战前的一艘航空母舰、美国2012年推出的一款无人驾驶侦察机都叫做Argus。
argus:['ɑːgəs] n.警惕的人,百眼巨人
argus-eyed:adj.警惕的,目光敏锐的
bachelor(单身汉):中世纪的见习骑士
在中世纪的欧洲,骑士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角色,通常只有贵族出生的人才能成为骑士。一个人要想成为骑士,必须从小接受训练,并逐级升级。从7岁起,他将作为“侍童”(page)在其他贵族家庭中接受骑士礼仪的教育。等他年满14岁后,他可以作为“侍从”(squire)跟随在骑士身边,接受骑士战斗训练,并随同骑士参加各种骑士比武和战斗。等年满21岁以后,他可以被册封为“见习骑士“(bachelor),可作为辅助部队跟随主力部队参加战斗,积累作战经验。他所擎的旗帜为带有分叉的燕尾期(pennon),以表明其级别。等到他积累了足够的战斗经验并立有战功后,可以申请剪去燕尾,成为一名“方旗骑士”(banneret)。方旗骑士是真正的骑士,是作战的主力部队,所擎旗帜为长方形,称为“banner”,故此得名“方旗骑士”。
英语单词bachelor本来表示“见习骑士”,是成为真正的骑士的前一级别。13世纪初叶,法国巴黎大学首创了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级别。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意味着可以进入教师同业行会,招徒授课,而学士学位仅仅表示成为教授的候选者,还处于见习阶段,尚不能招徒授课,这跟“见习骑士”的含义一样,所以学士就用bachelor一词来表示。
由于“见习骑士”和“学士”一般都是年轻男子,往往尚未结婚,所以后来bachelor一词逐渐产生了“尚未结婚的年轻人”,男女均可,但在美式英语中,人们又仿造了bachelorette一词来表示“未婚女子”。
bachelor: ['bætʃələ] n.学士,单身汉
bachelorette: [bætʃələ'ret] n.未婚女子
bridal(婚礼):以卖酒为由头收取礼金的英国传统婚宴
英语单词bridal含有两个意思,一个是bride(新娘)的形容词,另一个是名词,表示“婚礼”。bridal以常见的形容词后缀al结尾,为什么还能作名词呢?原来,单词bridal源自古英语brydealo,等于现代英语的bride ale,表示婚宴。
ale是英国地区的一种传统啤酒,通常翻译为“麦芽酒”或“爱尔啤酒”。在古代英国,麦芽酒是英国人的主要饮料。当人们想筹措资金时,就会组织一次宴会,在宴会上销售麦芽酒,通过卖酒的方式来筹钱。所以ale还可以表示这种通过销售麦芽酒的方式来筹钱的宴会,如bid ale就是为教区穷人募捐而举行的慈善宴会。
在古代英国,结婚的新人为了筹措婚宴的费用,也会在婚宴上向来宾提供大量麦芽酒供其饮用,而来宾也通过购买麦芽酒的方式向新人赠送礼金,以此弥补新人的婚礼支出,因此这种婚宴就被称为bride ale。它是一种penny wedding(贺礼婚宴,用客人礼金举办的婚礼)。
bride ale原本只用作名词,但后来常常连写为bride-ale用作形容词,并且受到以al结尾的形容词的影响,逐渐变成bridal,因此增加了“婚礼的,新娘的”之意。
ale: [eɪl] n.麦芽酒,爱尔啤酒
bridal:['braɪd(ə)l]n.婚宴,婚礼adj.婚礼的,新娘的
prosody(韵律):古希腊语中天然的音乐属性
古希腊文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音乐和诗文的交融。雅典人的基础教育包括三门课程:音乐、文法和体操。在希腊,表示“音乐”的单词(英语单词music的词源)不仅仅指曲调,同时还包括了文学、诗歌和舞蹈,与专司诗歌乐舞的艺术女神缪斯(Muse)紧密相关,在广义上相当于“文艺”,在狭义上相当于“诗乐”,是诗歌与音乐的结合,柏拉图就大力推崇这种“诗乐”教育。这种诗乐交融的特点还体现在希腊的吟唱传统上。希腊的吟唱文化渊源流传,吟唱诗人层出不穷,希腊神话几乎都是以吟唱方式流传下来的,如著名的荷马史诗。
古希腊的这种诗乐交融,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古希腊语言的特征。古希腊语言本身就具有特别适合吟唱的音乐属性,它的元音和辅音相互交替,相互呼应,并且每个单词都以柔和的音节收尾。所以古希腊语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特别适合吟唱。
正因为古希腊语所固有的这种音乐属性,英语中表示“韵律”的单词prosody就来源于古希腊语。它源自希腊语prosoidia,由pros(to, 朝向)+oide(歌曲,诗歌)构成,意思是“诗歌的唱法、韵律”。而英语单词accent(口音、重音)也来源于此。它来源于拉丁语accentus,是对希腊语prosoidia的意译,所以含义一样,本意表示一句话或一个词的唱法、发音法。
prosody:['prɒsədɪ] n.韵律,韵律学,作诗法,诗体学
accent:['æks(ə)nt; -sent] n.口音,重音,重音符号vt.重读,强调,带……的口音
accentuate: [ək'sentʃʊeɪt; -tjʊ-] vt.强调,重读,突出
bishop(主教):人类灵魂的看护者
英语单词bishop(主教)来自希腊语episkopos,本意为“看守、监督人”,由epi(over)+skopos(看守、守护)组成。episkopos原本并非宗教职务的称谓,而是世俗政府中的一种职位。基督教神职人员以“人类灵魂的看护者”自居,因此便以episkopos作为高级神职人员的称呼。进入英语后,被英国人掐头去尾,拼写变成了bisceop,后来又变成bishop。
bishop:['bɪʃəp] n.主教
epi-(之后):希腊神话中的后知后觉者埃庇米修斯
希腊神话中,埃庇米修斯Epimetheus是普罗米修斯的弟弟。他被视为愚昧的象 征。他的名字的含义就是“后知后觉者”。传说在创造动物和人类时,他负责赋予每种动物一项本能,他把勇敢赐给狮子,把快跑的能力给了兔子,把敏锐的眼力给 了老鹰,这样一个一个把所有好的才能都给了动物,轮到人类的时候,什么也没剩下来给他们作为生存的依靠。普罗米修斯就是为了弥补弟弟的疏忽和过错,才传授 给人类各种技能,并为人类盗取火种。
埃庇米修斯的名字Epimetheus就是“后知后觉者”的意思,其中的词根epi表示在……后面,在……上,在……周围,等于单词upon。
epimetheus:[,epi'mi:θju:s; -θi:əs]n.埃庇米修斯,土卫十一
epilogue:['epɪlɒg]n.结语,尾声。记:epi后+logue话→后面的话
epidemic:[epɪ'demɪk]n.传染病,流行病adj.传染的,流行的。记:epi在……周围+dem民众+ic→在民众中流传的
episode:['epɪsəʊd]n.插曲,一段情节,剧集。记:epi在……上+sode路→在路上发生的一段故事
hippocampus(海马):希腊神话中的马头鱼尾怪
马头鱼尾怪(hippocampus)是希腊神话中的一种海中怪兽,它上半身是马,下半身是鱼或海豚。英语单词hippocampus来自希腊语hippokampus,由hippo(马)和kampus(一种海中怪物)构成,字面意思就是“像马的海中怪物”。
在荷马的《伊利亚特》中,荷马曾描述波塞冬由黄铜蹄子的马拉着在海面上奔驰的场景。在希腊化时代和罗马帝国时,拉马车的变成了马头鱼尾怪,在之后的许多艺术作品中,马头鱼尾怪和波塞冬一起出现的形象屡见不鲜。
在罗马帝国的许多公共浴场都有马头鱼尾怪的镶嵌画。在文艺复兴时期,马头鱼尾怪常被用作纹章的一个要素。海事相关组织及个人尤常用到。罗马的著名景点、修建于18世纪的特莱维喷泉(Trevi Fountain,又名“许愿池”)里就有海神驾着马头鱼尾怪战车的雕像。
小型海洋动物海马(sea horse)的拉丁正式名称就是hippocampus,因为它头部像马,下半身像鱼。
hippocampus:[,hɪpə(ʊ)'kæmpəs] n.海马,马头鱼尾怪
iris(虹膜):希腊神话中的彩虹女神伊里丝
伊里丝(Iris)是希腊神话中的彩虹女神。她是神的使者,连接天与地,负责将凡人的祈求传递给神,亦将神的旨意传递给凡人。她的职责与神使赫尔墨斯有点类似,但她主要执行宙斯和赫拉的命令,并且缺乏赫尔墨斯的主动性。
伊里丝的速度快得像风一样,可以在瞬间从世界的一端到达另一端,甚至是到大海和冥府 的深处。她在天空匆匆飞过时会留下一道道色彩,形成彩虹。她最常见的形象是个带有双翅的少女,身着薄纱,在阳光下呈现出七种色彩,绚丽多姿。科学家用她的 名字来命名人体的虹膜以及鸢尾属植物。
Iris:['aɪrɪs] n.虹膜,鸢尾属植物,彩虹女神
irisation:[,aɪrɪ'seʃən] n.虹彩,虹色效果
mermaid(美人鱼):欧洲神话中的美人鱼
在欧洲神话中有很多关于美人鱼(mermaid)的故事。传说中的美人鱼上半身是美 丽的女人,下半身是披着鳞片的漂亮的鱼尾。一般认为美人鱼的生物原型是儒艮或海牛。很多人都是从安徒生的童话中认识了那个纯洁、美丽、善良的小美人鱼。今 天,小美人鱼的雕像已经成为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著名旅游景点,同时也已成为丹麦的象征。早在安徒生之前,就已经有了人鱼的传说,那时侯人们心目中的美人鱼 虽然同样有着超凡的美貌和魔力,但她会诱惑经过的海员而使航船触礁毁灭,人们称之为siren(塞壬、海妖)。
mermaid这个词由两部分构成,mer(海洋) 和 maid(少女)。mermaid 还有一个相对应的merman,表示男性人鱼。
mermaid:['mɜːmeɪd] n.美人鱼,女子游泳健将
merman:['mɜːmæn] n.男性人鱼,男性游泳健将
episode(插曲):古希腊悲剧中两次合唱之间的部分
古希腊悲剧来源于奉献给酒神的颂歌,原本以歌唱为主,后来逐渐添加表演、对白等内容。因为这部分内容是后来增添的,不是酒神颂歌的主体,所以在希腊语中将两次合唱之间的表演、对白等内容称为epeisodion(插入的内容),是epeisodios(插入)的名词形式。epeisodios由epi(额外的)+eisodos(进入)构成。这就是英语单词episode(插曲)的来源。现在,episode一般表示电视剧中的“一集”(片头片尾都有音乐),或故事或经历中的一段插曲。
episode:['epɪsəʊd] n.插曲,一段情节,有趣的事件
tuxedo(无尾燕尾服):纽约附近的Tuxedo公园
19世纪80年代在纽约附近,离曼哈顿约40英里一个叫做Tuxedo 的公园。知名烟商罗里拉(Lorillard)家族非常喜欢在这里狩猎或运动,并且成立了一家高级会所“Tuxedo Club”。1886年10月10日会所举办成立庆祝大会时,罗里拉家族中一位从英国回来的儿子穿着一件有着燕尾服外形却没有燕尾的外套出现在会场上,这款标新立异的男士礼服一下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并迅速流行。由于这种礼服最先出现在Tuxedo,美国人便将其命名为tuxedo,口语中简称为tux。现在,tuxedo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燕尾服,成为男士出席高级场合的正式礼服。
不过,对于自认为是男士服装权威的英国人来说,可不愿意承认这种礼服出自美国。因此,英国人一直不愿意用tuxedo来称呼这种无尾燕尾服,而是称为“dinner jacket”或是“smoking jacket”,意思是参加聚餐或在吸烟室里闲聊时所穿的礼服。英国人坚持这种服装款式最早出自英国。英国历史学家Stephen Howarth就在其著作中指出,皇太子爱德华七世为了要参加桑德林汉宫的晚宴,找王室裁缝亨利·卜尔定做过这么一套服装,因此英国人亨利·卜尔才是最早缝制小礼服的人。
tuxedo:[tʌk'siːdəʊ] n.男士无尾燕尾服
chartreuse(查特酒):以酿造神秘药酒而闻名的查特修道院
喜欢品酒特别是鸡尾酒的人可能知道法国的查特酒(Chartreuse),它以其黄中带绿的颜色而著称。它不仅颜色味道独树一帜,还是一种具有滋补功效的药酒。查特酒传统上被当作餐后甜酒,可以冰镇或加冰后饮用。
查特酒诞生于400年前的法国格勒诺布尔附近的查特修道院(La Grande-Chartreuse)。传说在1605年,该修道院的僧侣们偶然从一本东方古籍里面找到了一个所谓的长生不老药的配方,里面记载了130多种草药植物成分,僧侣们把药配制出来之后,又用葡萄酒把它调制成药酒,就成为了查特酒。这份古老的配方直到今天还被严格保密,只有修道院里的3个僧侣能够看到。1970年,查特酒开始大量生产并出现在市面上,在此之前它一直都是不公开销售的。配制好的查特酒被存放在酒 窖里巨大的橡木桶中,窖藏过程最少3年,最长的有12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神秘的药酒产生了兴趣,更有人希望能够得到它的配方,但是修道院的严格保密措施让外人根本无从下手,至今公开的资料里只能知道配方里中含有龙胆草、虎耳草、风铃草和蜂蜜,其他的成分都还是一个谜。
Chartreuse: [ʃɑː'trɜːz] n.查特酒
chartreuse: [ʃɑː'trɜːz] n.黄绿色,查特酒绿adj.黄绿色的
borough(自治市):带碉堡的自治城市
英语单词borough与burg、burgh同源。西方好多城市都以burg或burgh结尾,如汉堡(Hamburg)、爱丁堡(Edinburgh)、匹兹堡(Pittsburgh)。burg或burgh就是“城镇”的意思,不过和city或town不同,burg或burgh指的是带碉堡的城市,也就是说,它们在成为城市之前其实就是一座要塞或一座城堡。borough在英语中表示“自治市”。“带碉堡的城市”与“自治市”有何关联呢?原来,自治市的自治权是打仗打下来的,所以这些城市自然要修筑碉堡来保卫自己。在欧洲封建时期,城镇的主权原本都是属于封建贵族即所谓“领主”(Lord)的,是他的封地的一部分。后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城镇越来越繁荣,市民的经济地位提高了,对封建贵族对城镇的压榨越来越不满。所以市民们想方设法争取城市自治。刚开始时,市民们用钱从领主那里一项一项地赎回城市的各种权利,因为那个时候市民们通过经商积累了大量货币,而领主的收入主要是封地上的各种农产品,所以缺乏货币。在11、12世纪又赶上了十字军东征运动,大批领主要参加十字军,亟需便于携带的金银货币充当盘缠,所以就把很多权利都卖给市民了。但钱不能买到所有权利,所以领主和市民免不了要开战,城市的自治权就是通过赎买和战争的方式获得了。因此自治市中常常修筑了各种防御工事,用来保卫城市的主权。
borough:['bʌrə] n.自治市,区
burg:[bɜːg] n.镇、城、村
burgh:['bʌrə] n.(苏格兰)自治市,城镇
barge(驳船):古埃及人用来运输货物的拖船
古埃及人生活在尼罗河畔,很早就学会了造船航行的技术。为了充分利用尼罗河水的自然力量,他们还发明了最早的驳船,在科普特语中称为baris。这种船宽敞结实,据古代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名著《历史》一书中记载,一次可以装载上千塔兰特(古代重量单位,大约60公斤)的货物。古埃及人用柳木和芦苇编织成筏子,将其系在baris前面,为它提供牵引力,并在baris的尾部用绳子绑块石头来保持方向,轻快的筏子就会拖着沉重的baris沿尼罗河顺流而下。英语单词barge就源自古埃及人制造的这种baris,用来表示平底、宽大的货船,即所谓的驳船。这种船行动迟缓笨拙,所以barge一词又衍生出“笨拙或粗鲁地闯入”之意。
barge:[bɑːdʒ] n.驳船,拖船vt.用驳船运输,笨拙或粗鲁地闯入vi.蹒跚,闯入
arsenal(兵工厂):威尼斯的一个著名造船厂
英语单词arsenal的初始源头是阿拉伯语 dar-as-sina,意思是“制造车间”。在15世纪时,该词广泛流传于地中海周边多个国家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都借用了它,拼写为darsena,用来表示“船坞”、“码头”。当时在威尼斯,有一个规模巨大的造船厂。威尼斯人将darsena改头换尾,改写为arzenale,用来表示这个造船厂。该词进入英语后,拼写改为arsenal,含义也发生了变化,用来表示船坞中用来存放海军装备和武器的仓库,后来又泛化为任何各种军械库和兵工厂。
1886年,一群来自伦敦市伍尔维奇区的皇家兵工厂(Royal Arsenal)的工人组建了一支足球俱乐部,这就是后来著名的英超俱乐部“阿森纳”(Arsenal)。所以人们常称阿森纳队为“兵工厂”,并送外号“枪手”。
arsenal:['ɑrsənl] n.兵工厂,军械库
asset(资产):足以清偿债务的财产
英语单词asset原本是个法律术语,表示“足以清偿债务的财产”。该单词来自拉丁文ad satis,其中,ad=to,astis=enough,如satisfy(满足),所以该单词的字面意思就是“足够的”。从该单词衍生出古法语单词assez,后有衍生出法语单词asetz,进而衍生出英语单词assets。由于词尾带有-s,往往被人误认为是复数形式,所以在19世纪逆生出asset这一拼写形式,而assets则被看作asset的复数形式。
asset: ['set] n.资产,财产,优点,有用的东西,有价值的人或物。
catastrophe(大灾难):希腊戏剧的颠覆性结局
这个单词原本是一个希腊戏剧术语,表示“颠覆”。希腊古典戏剧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冲突产生、冲突发展、高潮和结局。其中,结局要求要出乎意料,主人公一般会突然沦入与开始时完全不同的境地,这种结局就叫做catastrophe。词根cata=down,表示向下,strophe=turn,表示翻转。这个词进入英语后,应用范围逐渐拓展,除了指戏剧的结尾外,还可以引申为各种事情的解决,并且又倾向于指不好的结局,即从顺境急转直下堕入极其糟糕的境地,所以也就具有了“大灾难,大祸”的含义。
catastrophe:n.大灾难,大祸,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