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Saturn(土星):罗马神话中的农神萨图恩

罗马神话中,萨图恩Saturn原本是农神。继承希腊神话后,罗马人就将农神萨图恩和希腊神话中的第二代神王克洛诺斯合二为一了。根据罗马神话,萨图恩在被朱庇特推翻后逃到了拉丁姆,并教会了那里的人民耕种土地,因此被罗马人尊为农神。在古罗马神话中,一般找不到与这些希腊旧神对应的神祗,农神萨图恩是个少有的例外。

罗马人将星期六以农神命名,所以表示“星期六”的英语单词就是Saturday,字面意思就是Saturn’s day。

农神节(saturnalia)是古罗马的一个大型的祭祀活动,是为了祭祀农神萨图恩,时间在12月中旬,相当于中国的庙会,古罗马人们在这一天向农神祈福,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土星(Saturn)就是以农神的名字命名的。太阳系中,土星距离太阳最远,运行速度最慢。因此,占星学中认为,土星座的人性情阴郁冷漠,从而产生了saturinine(阴郁的)这个单词。

Saturn: ['sæt(ə)n]n.土星,农神

Saturday:['sætədɪ; -de]n.星期六

saturnalia:[,sætɚ'nelɪə]n.古罗马的农神节,狂欢喧闹

saturnine:['sætənaɪn]adj.土星宫的,忧郁的,阴沉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Saturn 词源,Saturn 含义。

boudoir(闺房):欧洲贵妇心情不佳时独处的内室

在中世纪欧洲的上流家庭中,妇女或成年女子的闺房通常都是套间,包括好几个连在一起的房间。其中一些房间可以用来接待客人,但那些用来就寝、洗浴、更衣的房间是女主人的私人空间,客人不应该进入。女主人心情不佳、想独处时就躲到这种内室中。因此法语中将这种房间称为boudoir,来自法语bouder(生气、撅嘴),字面意思就是“生气、不想见客时的房间”。英语单词boudoir直接来自法语,在维多利亚时代用得最多,指的是上流家庭中女子晚上休息的内室,与此相对的是drawing room,指女性闺房中的会客室。

在现代社会中,除了少数富豪家庭外,很少有人为家中的每一名女眷提供一套闺房,所以boudoir一词现在通常只表示女性的卧室。除此以外,boudoir还可以表示复古而华丽的卧室装饰风格。

boudoir:['budwɑr] n.闺房、内室,古代贵妇的卧室

nightingale(夜莺):夜晚唱歌的鸟    

夜莺属于雀形目鹟科,鸣唱出众,音域极广,是少有的夜间鸣叫的鸟类,故此得名“夜莺”。无独有偶,在英语中,表示“夜莺”的单词nightingale也是“夜间唱歌”的意思。它来自古英语,由night(夜晚) in(连接成分) gale(唱歌)构成,字面意思就是“夜间唱歌”。其中,gale来自古英语galon(唱歌),与giellan(yell,叫喊)有关。

  nightingale:['naɪtn,gel] n.夜莺

tulip(郁金香):形如穆斯林头巾的花    

一提起郁金香(tulip),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荷兰。没错,郁金香是荷兰种植最广泛的花卉,也是荷兰的国花。很少有人知道,其实郁金香的故乡在中亚,包括西域即现在的新疆,16世纪后才传入欧洲。中国唐朝大诗人李白留下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即为明证。由于郁金香花似穆斯林头巾,所以波斯语称之为dulband,土耳其语称为tulbend,意即“穆斯林头巾”。该词通过拉丁文和法语进入英文,演变成tulip这一形式。土耳其语tulbend一词通过另一渠道进入英文,拼写为turban,仍指“穆斯林头巾”。

  tulip:['tjuːlɪp] n.郁金香

  turban:['tɝbən] n.穆斯林头巾

gothic(哥特式):灭亡西罗马帝国的哥特人

4、5世纪时,居住在古罗马帝国东部、北部的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各蛮族部落大举迁徙、入侵罗马。曾经无比强大的罗马帝国在蛮族势力的反复冲击下四分五裂。蛮族中的东、西哥特人(Goth)曾经多次入侵意大利,直接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欧洲从此进入了长达千年之久的黑暗时期,即“中世纪”。因此,哥特人的名字就与“野蛮”等负面含义产生了关联,由哥特人(Goth)一词衍生的英语单词gothic(哥特人的)也产生了“野蛮的”之意。

文艺复兴期间,由于意大利人对于哥特族摧毁罗马帝国的这段历史情仇难以释怀,因此为了与这段时期有所区分,他们便将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建筑及艺术风格称为gothic,即“哥特式”。尽管gothic这个词多少有些负面意味,但事实上为数众多的哥特风格作品拥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gothic:['ɡɔθik] adj.哥特式的,野蛮的,中世纪的,粗鄙的

bunk(废话):以废话议员而出名的美国班康县

英语单词bunk源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Buncombe县的名称。1820年2月25日,在美国第16届国会上,南北双方议员就奴隶制问题进行了激烈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北卡罗来纳州Buncombe县议员费力克斯·沃克发表了冗长的讲话,并且与讨论的问题毫不相关。许多与会者纷纷退场。但沃克不肯缩短自己的讲话。他解释说,他这番长篇演讲不是说给大会听的,而是说给他的家乡Buncombe听的(talking to Buncombe),为的是使自己的讲话内容能够发表在Buncombe当地报纸上,以证明自己的勤勉工作。

因此,talking to Buncombe就成了“作空洞冗长的演讲”的代名词,后来该短语被缩写为bunkum,到了20世纪又进一步缩减为bunk,表示“废话”、“空话”。

1916年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说了一句名言:“History is more or less bunk.”(历史多少有点骗人),使bunk一词得以广为流传。约在1920年有一位名叫伍德沃的人根据bunk杜撰了debunk一词,用以表示“揭穿”或“暴露”。今天bunk在美国几乎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常用词。

bunk:[bʌŋk] n.空话,废话;床位

bunkum:['bʌŋkəm] n.废话,空话

debunk:[diː'bʌŋk] vt.揭穿;拆穿

berate:严厉斥责

发音释义:[bɪ'reɪt] vt.严厉斥责;痛骂;怒斥;训斥

结构解释:berate = be(彻底)+rate(责骂)→严厉斥责

词源解释:rate←中古英语rate(责骂)←古法语reter(指责)

同源词:rate(责骂)

berate一词在美式英语中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但在20世纪的英国又再度得到应用。该词由rate(责骂)衍生而成。表示“责骂”的单词rate和表示“比率、级别”的单词rate虽然拼写完全相同,但并不是同一个单词,因为它们的词源不同。这就跟我们汉语中的多音字一样。

助记窍门:rate→谐音“擂他”→责骂;berate→谐音“必擂他”→必须要擂他一顿→痛骂

muscle:肌肉   

当一个人,特别是肌肉发达的人,把肌肉绷紧而后放松的时候,在富于想象者的眼里,肌肉就宛如小老鼠在人的身上上下爬动。古罗马人就是这样联想的。意指“肌肉”的muscle一词源于拉丁语musculus,而musculus则是拉丁语mus(老鼠)的指小词形式,有“小老鼠”的意思。今天在用muscle这个词时,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该词原来还有这一种含义。另有一个英语单词mussel(淡菜)也源自意为“小老鼠”的拉丁词musculus,那是因为它在形状和颜色上同小老鼠有几分相似的缘故。

  

inn:小旅馆,客栈

从古英语时期至今,inn的词形一直未曾变化。它的原义为a place one lived or stayed‘in’,即“住处”,同in(在里面)一词多少有些联系。这一词义仍残留在Inns of Court(律舍)和Inns of Chancery(法律预备生教学与住宿大楼)这两个专有名词中。inn的今义“小旅馆”或“客栈”是14世纪末才获得的。

fruition:取得成果,实现   

该词源于意为enjoyment(享受,享用)的拉丁语fruitio,所以昔日在保守用法中有人力图将它限用于此一传统词义,以后fruition受了fruit(果实,成果)词义的影响,转义为“取得成果”和“实现”等。其实,这两个词多少有点亲缘关系,因为fruit也源于拉丁文,词源是fructus ‘fruit’,而两个词的终极词源都是拉丁语frui‘to enjoy’。

electric:电的

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古希腊人发现用毛皮或毛织物磨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羽毛、头发等轻小物体。可是直到中世纪对这种现象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古人常常用琥珀来做爱情护身符,说是戴了它能吸引异性。由于磨擦能使琥珀发出火星,希腊人就据elektor(耀眼的太阳)一词把琥珀命名为elektron,拉丁文作electrum,由此再派生出形容词electricus,英语electric(电的)和electricity(电)就是由此而来的,而最先使用这两个词的是英国物理学家吉伯( William Gilbert,1544 - 1603)。1600年吉伯曾较系统地论述过电磁现象,并研究了两个磨擦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他把拉丁语dectricus译成英语electric,并创造了electricity 一词。还有一些电学和磁学方面的术语也是他最先使用的。因此,许多人认为他是磁学与电学研究之父。英语另有一词electron(电子),若究其根源也是源于希腊语elektron(琥珀)的,但它不直接来自该希腊词,而是由electric的词根electro加后缀-on构成。

bunk:空话,骗人的鬼话

1820年2月25日美国第16届国会就奴隶制问题,特别是在人烟稀少的西部地区(如密苏里)建立奴隶制的问题展开激烈辩论。密苏里要求以奴隶州(实行奴隶制的州)加入联邦。北方议员强烈反对。最后由于南北两方议员争执不休,有人提出一项折衷方案:吸收密苏里为奴隶州,缅因为自由州。

在辩论过程中,北卡罗来纳州Buncombe县议员沃克(Felix Walker费力克斯 )发表了冗长的讲话,与讨论的问题毫不相关。许多与会者纷纷退场。沃克不得已中断讲话并表示歉意。他解释说,他作此长篇发言不是为了讲给大家听,而是为了发表在Buncombe的地方报上。他说,“1 was talking for/to Buncombe.”

就这样,talking for/to Buncombe这一短语成了talking nonsense(发空论)的同义语。尔后该短语被缩略成bunkum,到了20世纪又简化为bunk,用以表示“空话”、“废话”、“骗人的鬼话”等义。实际上,bunk(um)可以说是Buncombe这一地名的变体和缩略。1916年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Henry Ford,1863 - 1947)说了一句名言:“History is more or less bunk.”(历史多少有点骗人),使bunk一词得以广为流传。约在1920年有一位名叫William E.Woodward伍德沃的人针对福特写了《骗人的鬼话》(Bunk)一书。他在书中据bunk杜撰了debunk一词,用以表示“揭穿”或“暴露”。今天bunk在美国几乎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常用词,这或许是人们看到许多社会现象需要予以揭露(they see so much that needs debunking)的缘故吧。

英语另有一个意为“床铺”或“铺位”的bunk是词源截然不同的一个词,该词可能系由bunker(箱)逆构而成。

brand- new:崭新的,全新的

该词亦作bran-new,它和new在意义上有细微的差别。它之不同于new,在于它更能说明物体的状况,而且往往古有某种感情色彩。因此brand-new常被释义为“崭新的”或“全新的”,以示区别。

  brand至少有四百年以上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附于new之前的brand和商标毫无关系,在古英语作“火炬”或“火”等义解,所以在16世纪时brand-new(当时原作brande newe)只限用于刚出炉或出火的金属产品。莎士比亚在《第十二夜》中曾用过的但今已废弃的fire-new 一词,意义与brand-new相近,它更直接地说明了brand-new的来源。

book:书

山毛榉(beech)因树皮平滑索为情侣所喜爱,他们在树上刻上鸡心并在鸡心内刻写自己的姓名或姓名的首字母。古时候山毛榉树皮也是盎格鲁撒克逊人最早的书写材料。古英语把山毛榉叫做幻boc,也用该词来指刻有文字装订成卷的山毛棒树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书写材料一再变换,从最原始的树皮到羊皮纸(parchment)直至发明了纸。boc也几经演变最后变成book这一形式。和英语同属一个语族的德语现表示“书”的Buch 一词原先也有“山毛榉”之意。book的一些相关词的词义也和树多少有些联系,如folio(最大的对开本)源自拉丁语folium(树叶),code(密码,法典)源自拉丁语codex(树干),bible(圣经)和bibliography(书目学,目录学)源自希腊语biblos(纸莎草的内皮)等。

bankrupt:破产了的,破产者   

据有关材料记载,最早的埃及银行家和最早的英国货币兑换商是坐在(通常置于)寺内或圣殿庭院内的条凳上经营业务的。在中世纪,意大利的放债者也是用一张小条凳在市场上开展业务。我们今天用以表示“银行”的英语单词bank若究其根源实乃源自意为“条凳”的拉丁词或古意大利词banca。当放债者(相当于今日的银行家)因资金缺乏而被迫中断业务时,他们的条凳就会被拆掉。这种做法用拉丁文来表示就作banca rupta,英语中bankrupt一词正是由此而来的,其中-rupt相当于broken。如今当人们用bankrupt来表示“破产了的”或“破产者”时,恐怕很少有人会去探究该词原来的含义。另有两个词语break the bank(倾家荡产)和broke(破了产的)从历史渊源来说跟hankrupt也是有亲缘关系的。

  

antenna:触角,天线天线天线

电视天线看起来并不很像昆虫触角,我们也不会立刻由天线联想到帆桁。可是在antenna一词的语义发展中这三者却被互相联系起来了。antenna乃拉丁词,古罗马人用以指“帆桁”艺中世纪有位名叫Theodorus Gaza的学者在翻译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动物志》时,遇到一个这样的问题:如何把意为“触角”的希腊语keraia译成拉丁文。由于该希腊词兼有“帆桁端”一义,所以他认为antenna是最合适的词。antenna也就从此被赋予了“触角”一义。收音机和电视机发明之后,人们又借用这个词来指“天线”,因为天线与触角之间多少有点相似之处。

potluck:家常便饭,百乐餐

昔日农户家家都有一个大锅(pot)放在炉子上,用膳时是各人从这个公用锅里取菜吃。要是临时来了客人锅里有啥就吃啥,这就要看客人的运气(luck)了。以后就用potluck来指"(非特意准备)正巧有的饭菜”或家常便饭,用take potluck表示“吃便饭”,“有什么吃什么”,或转用来表示“碰运气”,“赶上什么是什么”。

如今美国出现了一种聚餐形式:参加者每人各带一个菜肴或饭后甜点供大家享用。这种聚餐可以增加乐趣,使大家尝到不同风味的菜肴。这种聚餐人们谓之potluck dinner或简称potluck,汉译作“百乐餐”。这与意为“家常便饭”的potluck多少有些联系。

seldom:很少,难得

来自古英语 seldum,改写自 seldan,少有,罕有,来自 Proto-Germanic*selda,罕有,反常,奇怪。

salad(色拉):用盐水泡过的蔬菜

沙拉(salad)是西方人非常喜爱的菜肴之一,通常由蔬菜、水果再加上一些调味酱制成。在现代,制作沙拉时通常使用沙拉酱作为调味品,而在古代,制作沙拉的调味品通常就 是盐水。salad—词的来源就与“盐”有关。它来自拉丁语salata,字面意思就是salted (用 盐腌的、用盐泡过的)。不过和泡菜不同,沙拉通常是用新鲜蔬菜制成,在盐水中泡的时间很短,达到调味的效果即可。现在,随着各种沙拉酱的出现,很少有人还使用盐水来制作沙拉,但salad这个单词的拼写依然显示了它和盐之间的关系。

Iceland(冰岛):冰冻的陆地

冰岛的英文名为Iceland,由ice (冰)和land (陆地)构成,字面意思是“冰冻的陆地”。 因其是个岛国,故中文译为“冰岛”。虽然名为“冰岛”,其实这块游离于北欧大陆之外的岛国,却是绿草茵茵,地热丰富,渔业发达的富饶国家。

关于冰岛之名Iceland的起源说法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种:

1、 源于发现者的最初印象。公元4世纪,希腊地理学家皮菲依曾称它为“雾岛”。但 由于海岛远离大陆,交通不便,很少有人光临。公元864年,斯堪的纳维亚航海家弗洛克踏 上岛岸,此岛才真正被“发现”。后斯堪的纳维亚人、爱尔兰人、苏格兰人纷至沓来。当这 些移民的船驶近南部海岸时,首先见到的是一座巨大冰川,即冰岛著名的瓦特纳冰川。人们 对这个冰川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于是把该岛命名为“冰岛”。

2、 源于殖民者的计谋。最初的殖民者在岛上定居以后,不希望别人再来分享自己的“口中食”,故名“冰岛”,以阻止人们闻风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