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diaper(尿片):一种白色布料

英语单词diaper来自希腊语diaspros,由dia(跨越、完全) aspros(白色、银币的白色光芒)组合而成,字面意思就是“纯白色的”。在法语中,这个词变成了diaspre,指的是一种绣有菱形图案的精美白色布料。进入英语后,拼写变为diaper,原本指的是一种白色棉布,因为这种棉布柔软且吸水力强,故常常被用作小孩尿布。后来,美国人就用diaper一词来表示“尿布”,但在英国,尿布被称为“nappies”,可能是napkin(餐巾)的指小形式。

diaper:['daɪəpə] n.尿布,vt.给……换尿布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diaper 词源,diaper 含义。

coconut(椰子):西班牙神话中可怕的鬼脸

在西班牙及葡萄牙神话中,有一个可怕的妖怪叫做coco,他长着一个南瓜头,面目可 怖。家长们经常用它来吓唬小孩。在口语中,coco表示“鬼脸、骷髅”。当葡萄牙殖民者到达太平洋岛屿时,他们发现岛上有很多椰树,所结果实的底部有三个 凹陷处,看上去像个鬼脸,所以就用coco来命名,将其称为coconut,字面意思就是“鬼脸坚果”。

coconut:['kəʊkənʌt] n.椰子,椰子肉

fascinate(使着迷):施展保护神法瑟勒斯的魔力

在西方的历史博物馆,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令女士们面红耳赤的古代物品,那就是一些带有翅膀的男性生殖器的雕像。其实这是古罗马的一个著名神祗的形象。这个神祗在拉丁语中叫做“法瑟勒斯”(Fascinus),他实际上是男性生殖器的化身,因此经常以这种“飞天鸡鸡”的形象出现。古罗马人把法瑟勒斯当做保护神,认为他能够辟邪驱鬼,尤其是能够保护人们不受到“邪恶之眼”(evil eye)的伤害。因此,古罗马人专门为他修建了神庙,希望他能保护罗马的平安,还制作了很多“飞天鸡鸡”作为护身符,挂在小孩的脖子上、士兵的武器上、凯旋回国的将军的马车上,用来保护他们不受邪灵的伤害。这种护身符也被称为fascinus。

除了能辟邪驱鬼外,古罗马人还相信这种护身符具有神奇的魔力,其中一种就是能够催眠他人。因此使用fascinus来催眠他人就叫做fascinare,字面意思就是“施展法瑟勒斯的魔力”。这就是英语单词fascinate的来源。

fascinate:['fæsɪneɪt] vt.使着迷,魅惑,使神魂颠倒vi.神魂颠倒,入迷

fascination:[,fæsɪ'neɪʃ(ə)n] n.魅力,魔力,入迷,迷恋

fascinating:[,fæsɪ'neɪʃ(ə)n] adj.迷人的,使人神魂颠倒的

Halloween(万圣节前夜):古代凯尔特人的萨温节(鬼节)

一说起“万圣节”,很多中国人都会想到南瓜饼、鬼怪面具、小孩挨家挨户讨糖果等场景。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误解。以上活动庆祝的是每年的十月31日晚上的Halloween(万圣节前夕、万圣夜),并非每年11月1日的“万圣节”(AllHallow's Day)。Halloween是“万圣节”(AllHallow's Day)的前夜,但它的庆祝传统并非源自“万圣节”,而是来自古代凯尔特人的“萨温节”(Samhain,仲夏节、相当于中国的“鬼节”)。

在古代凯尔特人的历法中,每年十月31日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是夏天正式结束、严酷冬季开始的一天。古代凯尔特人信奉“德鲁伊”宗教,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活着的人惧怕亡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亡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亡魂吓走。

罗马人入侵不列颠群岛后,将萨温节和罗马的两个节日合并。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后,为 了压制这种古代异教传统,希望人们淡忘萨温节,就把11月1日定为“万圣节”(AllHallow's Day),用来纪念殉道圣徒,hallow即圣徒之意。然而,萨温节的传统依然没有从人们的记忆中抹掉。人们虽然在万圣节对基督教圣徒表达敬意,却更喜欢 在万圣节前一夜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庆祝,如做南瓜灯、化妆、小孩子挨家挨户讨糖吃等。只是这个夜晚不再叫做“萨温节”,而是被称为Halloween,是 All-hallow eve的缩写,意思就是“万圣节前夜”,但很多中国人并不明白二者的关系,往往将Halloween和“万圣节”混为一谈。

Halloween:[ˌhæləʊ'iːn] n.万圣节前夜,鬼节

AllHallow's Day:万圣节

babble:含糊不清地说

发音释义:['bæb(ə)l] n. 喋喋不休;呀呀学语;作潺潺声vt. 含糊不清地说;泄露n. 含糊不清的话;胡言乱语;潺潺声

词源解释:babble源于对婴儿咿呀学语声的模仿。

同源词:babe(婴儿、小孩);baby(婴儿)

brownie:巧克力方块蛋糕,棕仙子,女童子军

指一种棕色的巧克力蛋糕。棕仙子义可能来自于传说中其棕色的皮肤,或因其在夜间出没帮助小孩。幼女童子军以BROWNIE命名,取助人为乐之意。

bugbear:烦扰之事

bug, 鬼怪。bear, 熊。一种像熊的吃小孩的妖怪,很可能是大人杜撰出来吓小孩的。

chit:欠条,毛丫头

1.欠条,来自梵语,进一步来自PIE*skai,照耀,明亮,词源同shine, cheetah, 即记号,标注。

2.毛丫头,词源同kid, 小孩。

encyclopedia:百科全书

en-, 进入,使。-cycle, 圈。-ped, 小孩,教育,词源同few, pedagogy,pedophilia.原指教育小孩的通识教育丛书,后指百科全书。

frisk:活蹦乱跳,搜身

词源同fresh, 新鲜的,充满活力的,引申词义活蹦乱跳的。后来衍生词义搜身,可能是来自顽皮的小孩乱翻大人衣服。

upsy-daisy:加油,没事

来自儿语up-a-daisy, daisy为day的口语,用来鼓励小孩加油,没事。比较lackadaisical.

waif:无家可归者,流浪儿

来自PIE*weip,摇动,摇摆,词源同wipe,vibrate。引申词义漂浮物,无主物,走偏的动物等,后主要指无家可归的小孩,流浪儿。

wean:断奶

来自PIE*wen,追寻,渴求,努力,词源同win,wonted.后用于指小孩摆脱母乳,开始习惯正常的饮食,从而引申词义断奶。

kid:小孩

来自中古英语kide,来自古诺斯语kith,羊羔,来自Proto-Germanic*kittina,小羊,羊羔,可能来自PIE*ghaid,羊,山羊,词源同goat.后用来指小偷或好斗的人,最终用于小孩昵称。

kidnap:绑架

kid,小孩,nap,抓走,来自nab拼写变体。原指19世纪偷或抓小孩到美洲殖民地当劳工和奴隶,引申词义绑架。比较shanghai.

kidology:糊弄,哄骗

kido,小孩,-logy,学说。比喻用法。

kindergarten:幼儿园

来自德语,Kind,小孩,儿童,来自PIE*gene,生育,出生,词源同kin,-er,复数后缀,Garten,花园,词源同garden.即儿童的花园,或一花园的儿童,比喻义要像对待花园里面的花朵一样对待儿童。

Kriss Kringle:幼年基督

来自德语Christ Kinde,即Christ Child.Kinde,小孩,词源同kindergarten.

lollipop:棒棒糖

词源不确定,lolli可能来自方言lolly,舌头,舔的声音,pop,砰,爆裂声。后引申词义棒棒糖,即模仿小孩舔棒棒糖的声音。

lull:催眠,使平静,缓和

来自中古英语lullen,哄小孩睡觉,来自lu-lu,la-la的催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