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en of Troy:倾国倾城,红颜祸水,害人精
Helen of Troy 直译为“特洛伊的海伦”,源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在希腊神话中,海伦(Helen)是宙斯和凡人勒达所生的女儿,随母亲在斯巴达国王廷达瑞俄斯的宫里长大。当海伦还是个少女的时候,就已经美若天仙,曾经被忒修斯劫走,后来被两位哥哥救回。海伦成年后,前来求婚的希腊贵族挤破了头,差点为了她自相残杀起来。后来,求婚者之一的奥德修斯建议大家尊重海伦自己的选择,并发誓尊重并帮助海伦所选中的丈夫。海伦选中了墨涅俄斯 (Menelaus),后者也因此继承了斯巴达王位。
Helen 是希腊的绝世佳人,美艳无比,嫁给希腊南部邦城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Menelaus)为妻。后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奉命出事希腊,在斯巴达国王那里做客,他在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的帮助下,趁着墨涅俄斯外出之际,诱走海伦,还带走了很多财宝。
此事激起了希腊各部族的公愤,墨涅俄斯发誓说,宁死也要夺回海轮,报仇雪恨。为此,在希腊各城邦英雄的赞助下,调集十万大军和1180条战船,组成了希腊联军,公推墨涅俄斯的哥哥阿枷门农(Agamemnon)为联军统帅,浩浩荡荡,跨海东征,攻打特洛伊城,企图用武力夺回海轮。双方大战10年,死伤无 数,许多英雄战死在沙场。甚至连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也分成2个阵营,有些支持希腊人,有些帮助特洛伊人,彼此展开了一场持久的恶斗。
最后希腊联军采用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Odysseus)的“木马计”,里应外合才攻陷了特洛伊。希腊人进城后,大肆杀戮,帕里斯王子也被杀死,特洛伊的妇女、儿童全部沦为奴隶。特洛伊城被掠夺一空,烧成了一片灰烬。战争结实后,希腊将士带着大量战利品回到希腊,墨涅俄斯抢回了美貌的海轮重返故土。这就是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和结局。正是由于海轮,使特洛伊遭到毁灭的悲剧,真所谓“倾国倾城”,由此产生了Helen of Troy这个成语。
特洛伊战争的真实性,已为19世纪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迈锡尼发掘和考证古代特洛伊古城废墟所证实。至于特洛伊城被毁的真正原因,虽然众说纷纭,但肯定 决不是为了一个美女而爆发这场战争的,与其说是为了争夺海轮而打了起来,毋宁说是为了争夺该地区的商业霸权和抢劫财宝而引起战争的。所谓“特洛伊的海伦”,实质上是财富和商业霸权的化身。
中国历史上也有过“妲己亡商”,“西施沼吴”等传说,以及唐明皇因宠杨贵妃而招致“安史之乱”,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等说法。汉语中有个“倾国倾城”的成语(语出《汉书·外戚传》:“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里的“倾”字一语双光,既可指美艳非凡,令人倾倒;也可纸倾覆邦国。其含义与Helen of Troy十分近似。
在现代英语中, Helen of Troy 这个成语,除了表示“a beautiful girl or woman;a beauty who ruins her country”等意义外,还可以用来表示“a terrible disaster brought by sb or sth you like best”的意思。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Helen of Troy 词源,Helen of Troy 含义。
The Trojan Horse:木马计;暗藏的危险;奸细
The Trojan Horse 直译“特洛伊木马”,是一个国际性成语,在世界各主要语言中都有。来自拉丁语equns Trojanus。这个成语甚至还进入到汉语词汇中,某某同志在《矛盾论》中,谈到《水浒传》中宋江三打祝家庄时,就用了“木马计”这个典故。
这个成语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交战10年之久,胜负未决。最后,希腊著名的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想出了一个木马计,用木头做了一匹巨马,放在特洛伊城外。全体希腊将士伪装撤退,乘船隐藏在附近的海湾里,而奥德修斯率领20名勇士事先藏进木马肚里。特洛伊人误认为希腊人已经败退,大开城门,看到城外的巨大木马,以为这是希腊人敬神的礼物,就把它当作战利品拖进城来,大摆宴席,欢庆胜利。到了半夜,特洛伊人好梦正在酣,毫无戒备的时候,藏在木马里的希腊英雄们都爬了出来,打开城门,发出信号,与附近海湾里返回的希腊大军里应外合,一举摧毁了特洛伊城。
因此,The Trojan Horse 经过不断引用而成为一个广泛流传的成语,常用来比喻“the hidden danger;the covert wreckers(内奸);to engage in underhand activities”等意义。同时还产生了一句习语Greek gift(希腊人的礼物),表示“存心害人的礼物”。
The Web of Penelope:故意拖延的策略;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A Penelope's Web 或 The Web of Penelope,直译为“珀涅罗珀的织物”,典故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卷二。
这部史诗的主人公奥德修斯是希腊半岛西南边伊大卡岛(Ithaca)的国王,他有个美丽而忠诚的旗子,名叫珀涅罗珀。奥德修斯随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伊,十 年苦战结束后,希腊将士纷纷凯旋归国。惟独奥德修斯命运坎坷,归途中又在海上漂泊了10年,历尽无数艰险,并盛传他已葬身鱼腹,或者客死异域。正当他在外流浪的最后三年间,有一百多个来自各地的王孙公子,聚集在他家里,向他的妻子求婚。
坚贞不渝的珀涅罗珀为了摆脱求婚者的纠缠,想出个缓宾之策,她宣称等她为公公织完一匹做寿衣的布料后,就改嫁给他们中的一个。于是,她白天织这匹布,夜晚又在火炬光下把它拆掉。就这样织了又拆,拆了又织,没完没了,拖延时间,等待丈夫归来。后来,奥德修斯终于回转家园,夫妻儿子合力把那些在他家里宴饮作乐,胡作非为的求婚者一个个杀死,终于夫妻团圆了。
由于这个故事,英语中的 Penelope 一词成了 a chaste woman(贞妇)的同义词,并产生了 with a Penelope faith(坚贞不渝)这个短语。而“The Web of Penelope”这个成语比喻“the tactics of delaying sth on purposely;the task that can never be finished”的意思。
A Penelope's Web:故意拖延的策略;永远做不完的工作
A Penelope's Web 或 The Web of Penelope,直译为“珀涅罗珀的织物”,典故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卷二。
这部史诗的主人公奥德修斯是希腊半岛西南边伊大卡岛(Ithaca)的国王,他有个美丽而忠诚的旗子,名叫珀涅罗珀。奥德修斯随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伊,十 年苦战结束后,希腊将士纷纷凯旋归国。惟独奥德修斯命运坎坷,归途中又在海上漂泊了10年,历尽无数艰险,并盛传他已葬身鱼腹,或者客死异域。正当他在外流浪的最后三年间,有一百多个来自各地的王孙公子,聚集在他家里,向他的妻子求婚。
坚贞不渝的珀涅罗珀为了摆脱求婚者的纠缠,想出个缓宾之策,她宣称等她为公公织完一匹做寿衣的布料后,就改嫁给他们中的一个。于是,她白天织这匹布,夜晚又在火炬光下把它拆掉。就这样织了又拆,拆了又织,没完没了,拖延时间,等待丈夫归来。后来,奥德修斯终于回转家园,夫妻儿子合力把那些在他家里宴饮作乐,胡作非为的求婚者一个个杀死,终于夫妻团圆了。
由于这个故事,英语中的 Penelope 一词成了 a chaste woman(贞妇)的同义词,并产生了 with a Penelope faith(坚贞不渝)这个短语。而“A Penelope's Web”这个成语比喻“the tactics of delaying sth on purposely;the task that can never be finished”的意思。
stentorian(洪亮的):大嗓门的传令官斯屯托耳
斯屯托耳(Stentor)是希腊神话传说中一名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希腊军人,天生一 副大嗓门,声如洪钟,一个人的声音比得上50人,因此在军中担任传令官。据说天后曾经化身为他的形象,用他的大嗓门来鼓励希腊将士。斯屯托耳后来与神使赫 尔墨斯比赛谁的嗓门更大。凡人哪斗得过神灵,结果斯屯托耳比输了,自己也力竭而亡。但他凭借自己的大嗓门名垂青史,英语单词stentorian就源自他 的名字Stentor。
stentorian:[sten'tɔːrɪən]adj.(声音)洪亮的,响亮的
aleatory(侥幸的):历史悠久的掷骰子赌博游戏
人类掷骰子赌博游戏的历史非常悠久。考古学家曾经在古埃及人和苏美尔人的墓中挖掘出手工制作的骰子。罗马曾发现一个约公元前 900 年制的伊特鲁里亚骰子,与现今常见骰子相似,对称面的点数和为 7。英国的史前建筑眉登古堡也有相似的骰子。考古学家也证实在古埃及,不论农人贵族,都爱玩骰子游戏。宗教记载甚至说骰子是死后灵魂所玩的游戏。在古希腊与罗马时代,掷骰子也是一种流行的游戏。
在古拉丁语中,骰子叫做alea。与它有关的一句名言是Alea iacta est(The die is cast,骰子已经掷下)。这句话是凯撒大帝率军越过罗马北部边境的卢比孔河时对将士所说的。按照古罗马法律,在外作战的任何将军率军越过该河就算是谋反。当时凯撒准备对庞培和元老院宣战,夺取统治权。这句话表现了凯撒大帝敢于冒险的精神。
英语单词aleatory就来自拉丁语alea,表示与骰子赌博游戏相关的,即偶然的、碰运气的。在经济领域是一种重要的术语,译为“射幸”,如aleatory contract(射幸合同)。我们常见的保险合同就是一种“射幸合同”。
aleatory:['elɪə'tɔri] adj.偶然的,靠运气的,侥幸的,即兴的,射幸的
ambush(埋伏):隐蔽在灌木丛中偷袭敌人
古代的日耳曼人以游牧和捕猎为生,是天生的猎人和战士,特别擅长在森林里伏击野兽或敌人。公元9年,多个日耳曼部落联合起来,在首领海尔曼(hermann)的率领下,在条顿堡森林设下天罗地网,与古罗马的三个精锐军团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战斗。擅长在平原上排成方阵作战的罗马士兵在地形狭窄的森林里战斗力大受影响,三个军团两万多名将士全部被围歼,生还的不足一百人。条顿堡战役打破了罗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耳曼人赢得了独立,可为是德国历史上乃至整个日耳曼民族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场战役。
英语单词ambush(埋伏)就与日耳曼人擅长伏击有关,它来自古法语embuscher,而后者来自法兰克人(日耳曼人中的一支)的语言,由em(=in,进入)+buscher(=bush,灌木丛)组成,字面意思就是“进入至灌木丛中”,也就是“隐蔽在灌木丛中偷袭”的意思。
ambush:['æmbʊʃ] n.埋伏,伏击,伏兵vt.伏击vi.埋伏
champion(冠军):代表军队进行决斗的最佳战士
在古代战争中,经常有通过决斗来决定胜负的例子。双方均派出自己军队中最杰出的战士,在两军阵前进行一对一的生死决斗。在决斗中被击败的一方向获胜一方认输或投降。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双方将士的伤亡,但对参加决定的人来说意味着巨大的牺牲。在西方的古代历史和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够见到这种决斗,如圣经中提到的大卫和歌利亚的决斗、荷马史诗中提到特洛伊战争中帕里斯王子与海伦的老公墨涅拉奥斯的决斗,以及最扣人心弦的赫克托耳与阿基琉斯之间的决斗。
英语单词champion的原意指的就是这种代表整支军队参加一对一决斗的战士。它来自拉丁语campionem,由campus(平地,在此指平坦的战场)衍生而成,指在战场上决斗的战士。因此,英语单词champion有两个含义,既表示“冠军”、“最好的”,还表示代表军队参加决斗,引申为“支持”、“拥护”、“为某群体或某事业而奋斗(的人)”。
champion: ['tʃæmpɪən] n.冠军,优胜者;战士;拥护者adj.优胜的vt.支持,拥护
champion:冠军
发音释义:['tʃæmpɪən] n.冠军,优胜者,战士,拥护者adj.优胜的,第一流的vt.拥护,支持
结构分析:champion = champ(战场)+ion(人)→战士→冠军
词源解释:champ←拉丁语campus(平地)
相关词根:camp(平地)
在古代战争中,经常有通过决斗来决定胜负的例子。双方均派出自己军队中最杰出的战士,在两军阵前进行一对一的生死决斗。在决斗中被击败的一方向获胜一方认输或投降。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双方将士的伤亡,但对参加决定的人来说意味着巨大的牺牲。英语单词champion的原意指的就是这种代表整支军队参加一对一决斗的战士。因此它有两个含义,既表示“冠军”、“最好的”,还表示代表军队参加决斗,引申为“支持”、“拥护”、“为某群体或某事业而奋斗(的人)”。
衍生词:championship(冠军地位,锦标赛)
Greek gift:危险的礼物;带有阴险目的的礼物
直译为“希腊人的礼物”,源于著名的the battle for Troy(特洛伊战争)。因这场“美人战”,流传下来的短语还真不少,先是an apple of discord(不和之因)埋下战争祸根,再之Helen of Troy成了“倾国倾城”甚或“害人精”的代名词,而后the Trojan Horse(木马计)被看做“奸细”的同义语,而Greek gift实质上指的就是这只“攻破特洛伊的希腊木马‟”。
希腊人攻特洛伊久攻不下,最后使出“木马计”——由20名希腊勇士藏进木马里,全体希腊将士随后伪装撤退,木马则被置于特洛伊城外。特洛伊人误认为希腊人已经败退,大开城门,看到城外的巨大木马,以为这是希腊人敬神的“祭品”,就把它当作战利品拖进城来。不想,到半夜,木马里的希腊人与城外大军里应外合,一举摧毁了特洛伊城。
看到这儿,您该明白了,Greek gift(希腊人的礼物)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看来,收礼物时,可真得堤防那些“存心害人的礼物”!
看下面一个例句:He is always buying you expensive clothes, I'm afraid they are Greek gifts for you.(他总是给你买昂贵的衣服,我怕他别有用心。)
Penelope's web:缓兵之计
出自描写古希腊神话的荷马史诗《奥德赛》。奥德修斯是希腊半岛西南边伊大卡岛的国王,他有个美丽而忠诚的妻子,名叫珀涅罗珀(Penelope)。奥德修斯随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伊,十年苦战结束后,希腊将士纷纷凯旋归国。惟独奥德修斯命运坎坷,归途中又在海上漂泊了10年,历尽无数艰险,并盛传他已葬身鱼腹,或者客死异域。正当他在外流浪的最后三年间,有一百多个来自各地的王孙公子,聚集在他家里,向他的妻子求婚。坚贞不渝的珀涅罗珀为了摆脱求婚者的纠缠,想出个缓兵之计,她宣称等她为公公织完一匹做寿衣的布料后,就改嫁给他们中的一个。于是,她白天织这匹布,夜晚又在火炬光下把它拆掉。就这样织了又拆,拆了又织,没完没了,拖延时间,等待丈夫归来。后来,奥德修斯终于回到家园,夫妻儿子合力把那些在他家里胡作非为的求婚者一个个杀死,终于夫妻团圆。
由于这个感人的故事,Penelope就成了“忠贞妻子”的代名词,而Penelope's Web或The Web of Penelope(珀涅罗珀的织物)常被用来比喻“缓兵之计”或“永远完不成的工作”。
例句:Senator Hanks made a marathon speech at the debate meeting. Everyoneelse thought it a Penelope's web. 参议员汉克斯在辩论会上发表了一篇冗长的演讲,大家都认为他是在故意拖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