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llow(伙伴):掏钱出资的合伙人
英语单词fellow翻译成中文有多个意思,如伙伴、同事、会员、同胞、小伙子、家伙等,还有一种美国的奖学金也被称为fellowship。如此多的释义难免让人头晕,但其实只要理解了它的词源和初始含义,这些困惑就迎刃而解了。
fellow源自古北欧语felagi,由fe(表示“钱”,如fee)+lagi(放下,=lay)组成,意思是“往里放钱、投资”,用来表示掏钱出资、参与某项商业或事业的合伙人,所以fellow一词的初始含义就是“合伙人”的意思。从“合伙人”很自然地延伸为“同事、伙伴”的意思,用来称呼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相当于中文的“哥们、伙计、家伙”。而在庄重的场合,还可以用来表示“同胞、战友”等。在学术场合中,常用来表示某个学术团体的会员、学术职位或职称,如research fellow就是“研究员”,teaching fellow就是“助教”(通常由研究生担任)。fellowship的本意指的是某种fellow资格,而大学会为这种fellow提供奖学金,所以fellowship就等同于奖学金了。
fellow:['feləʊ] n.家伙,朋友,同事,同胞,会员adj.同伴的,同事的,同道的
fellowship:['felə(ʊ)ʃɪp] n.奖学金,研究员职位,伙伴关系,友谊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fellow 词源,fellow 含义。
bugger(鸡奸者):被视为异端的保加利亚人
英语单词bugger(鸡奸者)源自中古拉丁语Bulgarus,等于英语单词Bulgarian(保加利亚人)。保加利亚人是怎么跟“鸡奸者”扯上关系的呢?原来,在中世纪晚期,在保加利亚所在的巴尔干半岛地区流行一个基督教异端学派,叫做“鲍格米勒派”(Bogomilism)。该学派受保罗派二元论影响,认为上帝生两子,即代表善的基督和代表恶的撒旦。撒旦背叛上帝而被逐出天界,因而创造了我们人类所生活的物质世界,人类必须摒弃一切欲望和罪恶,以求亲近上帝。该派和源于法国中部的另一基督异端学派阿尔比派都强调持守“清洁”,反对“腐化”,因此都被称为“清洁派”。
13世纪初,教皇英诺森三世与法国北部封建主组织的十字军镇压阿尔比派教徒。由于阿尔比派和鲍格米勒派都宣扬持守“清洁”,因此很多赢得了很多民众的同情。天主教会为了抹黑他们,就掀起了一场舆论攻势,大肆宣扬这些异教徒性生活混乱,喜爱鸡奸之类的变态行为。因此,本来等同于“保加利亚人”的bugger一词,由于受被视为异端邪说的鲍格米勒派及阿尔比派的牵连,就变成了贬义词,成了“异教徒”、“鸡奸者”的代名词。
bugger:['bʌgə] n.鸡奸者,同性恋者,家伙vt.鸡奸
buggery:['bʌgərɪ] n.鸡奸,肛交
Bulgarian:[bʌl'ɡεəriən] n.保加利亚人,保加利亚语adj.保加利亚的,保加利亚人的
guy(家伙):阴谋炸死英国国王的天主教徒盖伊•福克斯
1605年,罗马天主教徒盖伊·福克斯(Guy Fawkes)及其同伙因为不满国王詹姆士一世的新教徒政策,企图炸死国王,并炸毁议会大厦。他们成功地将36桶黑火药运进了议会大厦的地窖,准备在11月5日采取行动。然而,这个“黑火药阴谋”(Gunpowder Plot)被揭发,国王和大臣幸免于难,盖伊及其同党被以叛国罪处死。著名漫画和电影“V字仇杀队”就取材于这一历史事件。
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维护对宗教和国家的忠诚,英国人民在每年的11月5日举行庆祝活动,这一天也成为了英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盖伊福克斯之夜”,也称为“篝火之夜”、“烟花节”。人们在这一天点燃篝火,并举着形似盖伊·福克斯的假人游行,将其在篝火上焚烧。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节日。他们自己制作代表盖伊·福克斯的木偶(the Guy),用各种稀奇古怪的服饰来装饰它,然后拿着它上街向行人索取“给盖伊的便士”(a penny for the Guy),讨到零钱后买爆竹。后来,人们将装束怪异的人也称为guy。再到后来,guy一词逐渐丧失其特殊含义,变成了对男人的一般称呼。
guy:[gaɪ]n.男人,家伙,(人名)盖伊
bloke:家伙
词源不详。可能来自block的变体,指大块头的家伙。
chap:家伙,皲裂
1.家伙,来自cheap, 原指卖东西的小商人。
2.皲裂,来自chop变体。
gangbusters:热情洋溢
gang, 帮,伙。buster, 家伙。即一帮土匪,词义褒义化。
guy:小伙子,家伙
来自17世纪初Guy Fawkes,其策划炸死国王,炸毁国会大厦。后其名字就作为勇气,胆量的代名词,指小伙,家伙。其字面意思为向导,来自guide的拼写变体。
yahoo:粗鲁人
来自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人物Yahoo,一个非常粗鲁和令人讨厌的家伙,该名字可能是小说作者Jonathan Swift根据拟声词创造出来的。后雅虎网站创始人杨致远和David Filo以此命名,因这个名字带有一种破坏性和激进性的味道,同时,其读起来也朗朗上口之故。
nebbish:胆小鬼
来自希伯来依地语nebekh,可怜的家伙,来自ne-,没有,bekh,份额,引申词义穷鬼,胆小鬼。
guy:家伙,人
guy在美国英语中足个常用的¨语用词,相当于英国英语里的chap或fcLlow,作“家伙”或“人”解。guy 一词是19世纪末在英国开始流行起来的,不过当时guy比fellow更具有俚语的特点,且带有较多的贬抑青义。到了20世纪20年代guy成了一个时髦用词,年轻姑娘在谈及自己情人的时候,往往以my guy作为称呼。
然而,guy这个词并非源出美国,它的历史町以追溯至17世纪的英格兰。它原是一个人的名字,此人全名叫Guy Fawkes(盖伊·福克斯1570 - 1606)。他出身于约克郡的显要家族,年轻时就皈依天主教。当时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James I)厉行反天主教法,加紧镇压天主教徒。为了表示抗议,进行报复,咀Guy Fawkes等人为首的天主教徒于1604年密谋策划暗杀国王及两院议员。Guy Fawkes在与伦敦议会大厦毗连的一所房子里挖了地道,直通议会大厦的地下室,并在那里放置了20多桶火药,拟于理年1 1月5日炸毁议会大厦,炸死国王及与会的所有议员。可是,由于共谋者之一写了封信给一位叫Monteagle勋爵的人,警告他别去参加那天的会议,这一阴谋终于败露。就在爆炸的茼一天夜晚,Guy Fawkes等人在地下室被捕,I606年在议会大厦对面被处奂,这就是历史上有书的“火药阴谋事件”(the Gunpowder Plot)。从此以后,1 1月5日被命名为Guy Fawkes Day。每年到了这一天,英国各地都要举行庆祝活动,欢庆这一阴谋及时被挫败。人们燃放烟火,抬着Guy Fawkes的模拟像游街示众,随后燃起篝火(bonfire),将模拟像焚烧掉。1806年以后,这类模拟像被简称为guy。由于模拟像一般身着旧衣,模样古怪,天长日久guy便转指“衣衫褴褛的人”或“模样古怪的人”,在作动词用时则有“取笑”、“嘲弄”之意。然而,guy横越大洋到了美国以后,却受到了垂青,获得了新义。
fee:费(学贽,手续费等),报名费,会费
盎格鲁撒克逊人用牛来进行交易。牛在古代是主要的财产形式(form of property),也是主要的支付手段(rneans ofpayment)。他们称牛为feoh,把财产也叫做.feoh。嗣后,该词逐渐被用以泛指作为支付的任何东西,最后其词形演变为f ee,意义也发生了变化,现指各种赞,如会费、学费、入场费、手续费等。在拉丁语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词义演变,如源自pecus(牛)的pecunia转指“钱”,借自该词的英语单词pecu-nlary(金钱上的)即源于此。德语中的Vieh和fee是同源词,但其义依旧未变,还指“牛”或“牲备”。英语中另有两个词feudal(封建的)和fellow(家伙,伙伴),和fee也有亲缘关系。它们都源自古英语feoh.,fellow原指生意合伙人。
chap:家伙,小伙子
在英国英语日常口语中chap相当于fellow,有“家伙”“小伙子”等义。用于此义的chap系由chapman一词缩略而来。chapman来自古英语ceapman,其中ceap有trade(贸易,交易)的意思,cheap(便宜的,廉价的)一词即源出于此,故chapman最初指“商人”,但以后却转而指“买主”或“顾客”。16世纪当chap这一缩略形式出现时,一开始也用以指“买主”或“顾客”,chap在英国方言中至今还保留了此义。到了18世纪chap的词义才引申为“家伙”“小伙子”。我们从另一个词customer的词义也由“顾客”向“家伙”引申这一点看到了这两个词在词义变化方面的类似之处。值得我们注意的另一点是,chap的出现并没有使chapman从英语中消失,它至今仍在英国英语中使用,但原先的词义已经废弃,现指“流动小贩”或“叫卖小贩”。
cabbage:卷心菜
当人们说a head of cabbage(一颗卷心菜)时,恐怕很少人会想到cabbage(卷心菜)的原义是head(头)。它源于中世纪法语caboche(头),很可能同拉丁语caput(头)有亲缘关系。显然,这种菜是因其形似人的头颅而得名的。它是最古老的蔬菜之一,其种植史已有四千多年。在希腊神话中卷心菜被说成是主神宙斯头上的汗珠变的,古希腊人还相信卷心菜能治秃头病。短语cabbage head表示“笨蛋”或“投头脑的家伙”,源出17世纪末一首古老曲子的歌词:“I ought to call him a cabbage head,/He is so very green…”。
yahoo:粗鲁人
来自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人物 Yahoo,一个非常粗鲁和令人讨厌的家伙,该名字可能是 小说作者 Jonathan Swift 根据拟声词创造出来的。后雅虎网站创始人杨致远和 David Filo 以 此命名,因这个名字带有一种破坏性和激进性的味道,同时,其读起来也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