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carafe(卡拉夫瓶):阿拉伯人用来盛饮料的玻璃器皿

carafe(卡拉夫瓶)来自阿拉伯语或波斯语,是一种精美的玻璃器皿,用来在宴会上盛酒或其他饮料,是当时阿拉伯人高雅生活的象征之一。欧洲人将这玩意带回家乡的同时也将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称呼carafe带了回去。在现代西方人的餐厅中,喝红酒时会先把酒倒入一个精美的玻璃瓶或水晶瓶中,用来醒酒或澄清酒液,然后再用这个大瓶子来给客人斟酒。这个用来斟酒的大瓶子就叫做carafe,而封装红酒的酒瓶叫做bottle,用来喝酒的杯子叫做cup。从这个意义上来说,carafe其实应该是玻璃“壶”而非玻璃“瓶”。

carafe:[kə'ræf] n.玻璃瓶,卡拉夫瓶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carafe 词源,carafe 含义。

belittle(贬低):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杜撰

英语单词belittle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杜撰出来的。该词由be(使)+little(小)构成,意思是“轻视、贬低,使其相形见小”。18世纪时,法国博物学家布冯伯爵合作编写了一部巨著《自然史》。杰斐逊曾经读过此书。他不喜欢布冯对美洲大陆自然景观的描写,认为布冯刻意贬低这些自然景观,把它们说得无足轻重。1788年,托马斯•杰斐逊在一部描写自己的家乡弗吉尼亚的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个由他杜撰的单词:“The Count de Buffon believes that nature belittles her productions on this side of the Atlantic.”(布冯伯爵坚信大自然轻视她在大西洋此岸的创造物。)美国词典编纂家诺亚•韦伯斯特很喜欢这个单词,于1806年将这个单词收录至他编纂的《韦氏大辞典》中。英语的发源地英国对美国人这种杜撰英语单词的行为大为恼火,提出了猛烈的抨击。个别美国语言学家也觉得这种做法不合适,建议取消。然而,词汇的产生和流行总是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在,无论是在英国还是美国,甚至在其它说英语的地区,belittle这个单词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belittle:[bɪ'lɪt(ə)l] vt.轻视、贬低,使其相形见小

bunk(废话):以废话议员而出名的美国班康县

英语单词bunk源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Buncombe县的名称。1820年2月25日,在美国第16届国会上,南北双方议员就奴隶制问题进行了激烈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北卡罗来纳州Buncombe县议员费力克斯·沃克发表了冗长的讲话,并且与讨论的问题毫不相关。许多与会者纷纷退场。但沃克不肯缩短自己的讲话。他解释说,他这番长篇演讲不是说给大会听的,而是说给他的家乡Buncombe听的(talking to Buncombe),为的是使自己的讲话内容能够发表在Buncombe当地报纸上,以证明自己的勤勉工作。

因此,talking to Buncombe就成了“作空洞冗长的演讲”的代名词,后来该短语被缩写为bunkum,到了20世纪又进一步缩减为bunk,表示“废话”、“空话”。

1916年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说了一句名言:“History is more or less bunk.”(历史多少有点骗人),使bunk一词得以广为流传。约在1920年有一位名叫伍德沃的人根据bunk杜撰了debunk一词,用以表示“揭穿”或“暴露”。今天bunk在美国几乎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常用词。

bunk:[bʌŋk] n.空话,废话;床位

bunkum:['bʌŋkəm] n.废话,空话

debunk:[diː'bʌŋk] vt.揭穿;拆穿

frank(直率的):直率的法兰克人

法兰克人(Frank)是欧洲民族大迁徙时期入侵罗马帝国的日耳曼民族的一支,因为最初居住在莱因河北部法兰西亚(Francia)地区而得名。他们建立了中世纪初期欧洲最大的基督教王国,其领土涵盖了当今的法国和德国。法国的国名France也是源自Frank。

法兰克人性格粗犷豪放,对人坦诚,说话直言不讳。十字军第一次东征时,当时的东罗马皇帝的女儿在其著作《亚历克西亚德》就描写了一位法兰克贵族。当时,在朝见东罗马皇帝时,所有的十字军贵族都站着,只有一名法兰克贵族大大咧咧地坐在一把椅子上。带队的国王赶紧让他站起来,他还嘟囔着为啥皇帝一个人坐着。皇帝后来问他的家乡和出身,他毫不谦虚地说自己是法兰克人,出身贵族,还说自己在老家从未遇到敢向他挑战的人。正因为法兰克人这种鲜明的个性,英语单词frank逐渐衍生了“直率的、坦白的”的意思。

frank: [fræŋk]adj.坦白的,直率的,老实的

carafe:玻璃瓶、卡拉夫瓶

发音释义:[kə'ræf] n.玻璃瓶,卡拉夫瓶

词源解释:carafe←法语carafe(玻璃瓶)←意大利语caraffa或西班牙语garrafa←阿拉伯语gharraf(饮杯)或波斯语qarabah(大酒壶)

carafe(卡拉夫瓶)来自阿拉伯语或波斯语,是一种精美的玻璃器皿,用来在宴会上盛酒或其他饮料,是当时阿拉伯人高雅生活的象征之一。欧洲人将这玩意带回家乡的同时也将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称呼carafe带了回去。在现代西方人的餐厅中,喝红酒时会先把酒倒入一个精美的玻璃瓶或水晶瓶中,用来醒酒或澄清酒液,然后再用这个大瓶子来给客人斟酒。这个用来斟酒的大瓶子就叫做carafe,而封装红酒的酒瓶叫做bottle,用来喝酒的杯子叫做cup。从这个意义上来说,carafe其实应该是玻璃“壶”而非玻璃“瓶”。

助记窍门:carafe→coffee(咖啡)+rafe(红酒拉菲)→用来斟红酒或咖啡的容器→卡拉夫瓶

belittle:轻视、贬抑

发音释义:[bɪ'lɪt(ə)l] vt. 轻视;贬低;使相形见小

结构分析:belittle = be(使…为)+little(小)

英语单词belittle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杜撰出来的。杰斐逊曾经读过法国博物学家布冯伯爵的巨著《自然史》。他不喜欢布冯对美洲大陆自然景观的描写,认为布冯刻意贬低这些自然景观,把它们说得无足轻重。1788年,托马斯•杰斐逊在一部描写自己的家乡弗吉尼亚的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个由他杜撰的单词:“The Count de Buffon believes that nature belittles her productions on this side of the Atlantic.”(布冯伯爵坚信大自然轻视她在大西洋此岸的创造物。)美国词典编纂家诺亚•韦伯斯特很喜欢这个单词,于1806年将这个单词收录至他编纂的《韦氏大辞典》中。英语的发源地英国对美国人这种杜撰英语单词的行为大为恼火,提出了猛烈的抨击。个别美国语言学家也觉得这种做法不合适,建议取消。然而,词汇的产生和流行总是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在,无论是在英国还是美国,甚至在其它说英语的地区,belittle这个单词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analgesia:痛觉缺失

前缀an-, 没有,无。词根alg, 痛,见nostalgia, 思乡病,词根nost, 家,家乡。

bath chair:巴斯轮椅

由发明家James Heath 以其家乡Bath命名的一种轮椅。Bath为英格兰一温泉旅游圣地,因温泉bath而得名。

holmium:钬

来自Holmia,瑞典首都Stockholm拉丁名字,该稀土元素发现者19世纪瑞典化学家Per Teodor Cleve以此命名,以纪念他的家乡。

nostalgia:怀旧,思乡

来自希腊语nostos,回家,家乡,来自PIE*nes,我们,词源同nostrum,our,us.引申词义我们的家,家园,-algia,疾痛,痛苦,词源同neuralgia,myalgia.引申词义思乡,怀旧。

nostrum:灵丹妙药,江湖药

来自拉丁语nostrum remedium,家乡药,祖传神药,nostrum,我们的,家乡的,词源同us,our,remedium,治疗,药,词源同remedy.用来形容一些江湖骗子,比较quack.

belittle:贬低,轻视

该词系美国第二任总统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1743 - 1826)所创。

  18世纪法国博物学家布丰伯爵(Buffon,1707 - 1788)与他人舍著《自然史》44卷,获得巨大成功。杰弗逊在还没有当总统前曾读过这些书,他不喜欢布丰对新大陆自然奇观的描绘。在杰弗逊看来,布丰刻意贬低这些奇观,把它们说得无足轻量。杰弗逊本人也是一位博物学家,目睹过欧洲的自然奇观,他觉得与之相比新大陆的自然奇观毫不逊色。 1788年杰弗逊撰文描写他的家乡弗吉尼亚州。当他想起布丰的话,他这样写道:“The Count de Buffon believes that nature belit.-tles her productions on this Side of the Atlantic.”(布丰伯爵认为大自然贬低了它自己在大西洋此岸的创造。)他别出心裁地在little前加了前缀be-,造了belittle这一新词。黄国词典编纂家韦伯斯特(Noah Webster,1758 - 1843)喜欢这个词,将它收入自己所编的1806年出版的《简明英语词典》。他将belittle释义为“使相形见小,使变得不重要”。这个词开始在美国越来越广泛地使用起来。然而,此举却在英国引起轩然大波,激起一片片喧嚣的抗议声。个别美国学者也建议取消这个词,斥之为粗鄙。但任何反对与斥责最终都未能扼杀它。如今belittle 一词已在美国、英国及其他英语国家广为使用。词义也有了一些延伸。除了表示“使相形见小”、“贬低”,还可表示“轻视”或“小看”。不仅如此,还派生出belittlement,belittler,belittlingly等词。

lotus:莲花,忘忧果

忘忧果的含义来自短语 lotus-eaters,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奥德赛的船队返乡途中,船被风雨吹到一处海边。同伴们吃了当地特产忘忧果之后,竟然忘记家乡和亲人,忘记自己上岸的目的,也忘记回到船上去。后比喻身居异乡,乐不思归。

paparazzi:狗仔队

源自意大利名导演费利尼(Federico Fellini)1960年出品的电影《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影片主人公Paparazzo先生是位摄影记者,整日追踪上流社会丑闻,偷拍名人照片。该片在社会引起轰动。1968年英语将paparazzo一词直接借了过来,用作普通名词,指“追逐名人偷拍隐私照片的记者”,按意大利语,其复数形式为paparazzi,也被英语吸收了,而且在使用中比单数形式更常用,港台把它译为“狗仔队”,因为这些猎奇者往往是成群结队的。

Paparazzo在意大利语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呢?据费利尼本人所述,在他家乡的方言中paparazzo指的是嗡嗡叫个不停的小飞虫(buzzing insect)。他小时候和他同桌的一个同学说起话来很快,叽里咕噜,老师叫他Paparazzo。费利尼在写《甜蜜的生活》的剧本时,想起这个绰号,便给主人公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1997年威尔士王妃戴安娜之死令这些paparazzi的名声急剧下降,因为这些人一直追踪她,使她无法过自己的生活。有人甚而认为这些paparazzi在巴黎对戴安娜王妃的车紧追不舍是造成她死亡的原因。

kindergarten(幼儿园):来自德国幼教专家创建的“儿童花园”

kindergarten一词来自德语,其意思为“儿童的花园”,kinder=children(儿童的复数),garten=garden(花园),所以kindergarten相当于英语的children’s garden。

第一个提出该名称的人是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弗里德里克·福禄倍尔。他一生潜心研究并致力于发展儿童教育事业。1837年,他在家乡勃兰堡创办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有一天他一边在花园里散步,一边思考怎么命名这个幼儿教育机构。看到花园里满园的鲜花,他突然想到儿童的笑脸就像是盛开的花朵,而幼儿教师就像花园中的园丁一样。于是,他将其命名为kindergarten。从此,kindergarten一词在人类语言的辞海中诞生了。而学童为花朵、教师为园丁的借喻也随之广为传用,直至于今。

kindergarten:['kɪndɚɡɑrtn] n.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