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biter:仲裁者
发音释义:['ɑːbɪtə] n. 仲裁者;裁决人
结构分析:arbiter = ar(=ad,去)+bit(去某地)+er(的人)→受法官委托,去某地判案的人→仲裁者
词源解析:arbiter←拉丁语arbiter(公断人)
背景知识:arbiter的本意是古罗马法律中的“公断人”,指由裁判官指定来办理小型案件的人,拥有一定自由裁量权,但须遵照法律法规。arbiter和arbitrator都可以表示“受争议双方委托,居中仲裁的人”,但arbiter比较书面,arbitrator比较通俗,并且arbitrator的自由裁量权更大,甚至可以是arbitrary(武断的)。
同源词:arbitrate(仲裁),arbitration(仲裁),arbitrator(仲裁人),arbitrary(武断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rbiter 词源,arbiter 含义。
liege:君主,领主,臣民
来自古法语lige,封建君主,领主,来自拉丁语laetus,仆人,奴隶,可能来自PIE*le,松开,放开,词源同let.原指给予一定自由的仆人,兼具有臣民和君主两个对立的词义,原用做臣子对君主的敬称,大致类似于“主啊,奴才告退”之类。
dollar:元
dollar(元)的历史可阻追溯到16世纪波希米亚一个以圣母玛利亚之父圣徒Joachim命名的小镇Joachimst(h)al。Tal在德语中意为valley(山谷),Joachimst(h)al就是Joachim's Valley的意思。镇上有家造币厂,专门铸造一盎司银币。由于银币面上有圣徒Joachim的头像,因此该镇所铸银币最初被称作Joachimst(h)aler(意即of the valley of Joachim)。不久这个长而难读的名称被缩略为t(h)aler,在低地德语,即德国北部方言中作da(h)ler。该词传到了英格兰以后,作daller,至17世纪又演变为dollar这一形式,用以指当时流通于许多欧洲国家的银币,尤指西班牙古银币。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决定翩定自己的货币制度,以表示同英国决裂。那时流通于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和英国殖民地的西班牙比索( peso)被英语民族称作dollar,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遂建议采用dollar为美国的货币单位。由于人民大众对dollar都很熟悉,1785年他的建议在大陆会议获得通过。1 792年美国将其货币单位正式定为dollaro此后,加拿大于1858年,澳大利亚于1966年,新西兰于1967年也相继采用了dollar为货币单位,并定为十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