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manac(历书):古代阿拉伯人的历书
英语单词almanac通常被翻译为“历书”、“年鉴”,它是一种类似于日历的书, 按年度出版,除了包含日期、节气等日历信息外,还有更多与气象、农业耕种、航海活动相关的信息,如某天应该播种什么作物、潮汐高度、日出日落的时辰、日食 月食预报等等,以供农民和航海家参考。美国政治家和科学家富兰克林从1732年到1758年期间逐年出版的《贫穷的理查德的历书》(Poor Richard’s Almanac)是美国早期最著名的一部历书。这个时代出版的历书,除了有日历和气象预测等内容外,还增加了很多老百姓感兴趣的内容,包括家庭医疗指南、 多门类的统计资料、节假纪念日,甚至还有笑话、小说和诗歌等方面的内容。农民通过历书的指导,既能合理地选择农时安排农活,同时还可以欣赏那些即增添知识 又充满趣味性的内容,从而使历书成为了真正的百姓通俗读物。
almanac一词来自阿拉伯语al manakh,其中的al相当于英语的定冠词the。很多来自阿拉伯语的英语单词都含有al,这也是来自阿拉伯语的英语单词的一个常见特征。在阿拉伯语中,al manakh相当于climate,指的是特定时期的天气变化,类似于我们中国的节气。
现在的almanac通常还含有各种历史统计信息,因此与yearbook或 annual(年鉴)有点像,有时候可以混用。它们的区别在于,almanac含有未来年度的信息,并且在提供历史相关信息时不限于特定年度,且主要以时 间轴来安排信息,类似于“历史上的今天”。而yearbook或annual(年鉴)相当于年度报告,不含有未来年度的信息,一般是针对某个专业领域,不 像almanac那样通俗及包罗万象。
almanac:['ɔlmənæk] n.历书,年历,年鉴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lmanac 词源,almanac 含义。
curfew(宵禁):晚间按时灭火熄灯就寝的规定
在古代中国,在夜里到了某时刻,敲更人就会敲钟报时,并提醒大家小心火烛。在中世纪的欧洲也有类似做法,即到了夜里规定时刻,就会有人敲钟,提醒大家扑灭灯火,按时就寝,其目的是避免无人照看的灯火在夜里引发火灾。这种做法在古法语中被称为cuevrefeu,字面意思就是cover fire(扑灭灯火)。英语单词curfew就来源于此,并在19世纪时衍生出“宵禁”之意。
curfew: ['kɜːfjuː] n.宵禁,宵禁令,晚钟,敲晚钟时刻
knight(骑士):英国的骑士制度
在英国,“骑士”被称为knight,来自古英语cniht,字面意思是“年轻人、仆人”,用来表示“在战场上追随国王或上级作战的骑士”。knight不仅仅表示“骑兵”,同时还是一种荣誉称号和爵位,一般只授予立有战功的贵族。要想成为一名knight,需要从page(侍童)干起,然后是squire(侍从),然后才可能受封为骑士,但仅仅是bachelor(实习骑士),参加一定时间的作战后才能升为Banneret(方旗骑士)。
受封为骑士是一种巨大的荣誉。剥夺骑士称号的事情也有,但极为罕见。截至1793年,英国共发生过三例降级事件。1621年Francis Michell爵士被褫夺骑士头衔,在威斯敏斯特大厅举行,可见何等严重。他的马刺被收回,剑带被割断,简直是奇耻大辱。
与法国骑士chevalier一样。knight是英国最低级的贵族级别,低于男爵(baron),并且不可世袭。knight的头衔(正式称呼)是Sir,一般译为“爵士”。
knight:[naɪt] n.骑士,武士,爵士vt.授以爵位
knighthood:['naɪthʊd] n.骑士,骑士身份
belated:迟来的、过期的
发音释义:[bɪ'leɪtɪd] adj. 迟来的;过期的;过时的
结构分析:belated = belate(耽搁)+ed(过去分词形式)→被耽搁的→迟到的、过期的;belate = be(使)+late(晚的)→使…晚→耽搁,使迟到
belated和late的区别在于:late强调的是时间上的“晚”,如 stay late at night(晚上熬夜)、late in the afternoon(下午接近黄昏时)、the late 1960s(20世纪60年代末期)。当人们说“I’m late”时,本意是“我来晚了”。因为暗含“比预定时间晚”,所以才表示“迟到”。我们还可以说“I’m later than you”(我来得比你晚),这时候未必就是迟到。而belated表示强调的不是时间上的“晚”,而是“过了某个时刻点”,即“迟到、过期、过时”,如“his policy is delated”(他的政策过时了)。对于中文“一份迟来的生日礼物”,应该翻译为a belated birthday gift而非a late birthday gift,因为要表达的是礼物没有在生日当天送到而不是礼物送得晚,所以应该用belated而非late。
badger:獾
发音释义:['bædʒə] n. 獾;獾皮vt. 纠缠不休;吵着要;烦扰
结构分析:badger = badge(徽章)+er(名词后缀)→戴徽章的动物→獾
獾之所以被称为badger,是因为它的前额上有醒目的白色条纹,就像是一个徽章。中世纪时流行一种残忍的狗咬獾游戏。人们将抓来的獾放到一个盒子里,然后将一只狗放入盒子里,让狗反复去咬獾,每次咬住獾后,狗主人就将它们分开,如此反复,以在规定时间内咬住獾次数最多为胜。由于在这种游戏中,狗会反复去咬獾,因此badger一词衍生出“纠缠不休”之意。
meal:餐,一顿饭
来自古英语mael,固定时间,吃饭点,来自Proto-Germanic*maela,来自PIE*me,测量,词源同meter,measure.词义由测量引申为固定时间,最后引申词义用餐时间,一顿饭。词义演变比较同源词time,tide,deal.
noontide:中午
noon,中午,tide,潮汐,固定时间。
curfew:戒严,宵禁
中世纪在欧洲某些地区法令规定一到夜间某个时刻晚钟敲响之后就得灭火熄灯就寝。公元1066年操法语的诺曼人征服了英国,1068年威廉一世下令将打晚钟的时刻定为8时。晚间定时灭火熄灯就寝的这一规定,“灭火熄灯”就寝的这种晚钟就是curfew一词的原始意义。究其根源curfew并非固有的英语词,它源自古法语couvrefew‘cover- fire’。我们如今使用的curfew已不再作此义解,其词义已引申为“戒严”,“宵禁”。
tide:潮水,潮流
英语中有句颜语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岁月不待人。)语中的tide 与time意思几乎相同,都指“时间”。其实这是tide 的原始词义,在古英语就已见诸使用,如今已经废弃不用,但仍残留于一些复合词,如 eventide(黄昏),noontide(正午),Yuletide(=Yuletime,圣诞节),Christmastide (=Christmastime,圣诞节期),Eastertide(复活节周),Whitsuntide(=Whitsun,圣灵降临周)等,这些词或属诗歌语言,或为罕用书面语。tide的今义“潮水”始用于14世纪,是从“时间”一义引申的,这是因为潮涨潮落有定时的缘故。嗣后,tide又进而喻指“潮流”或“趋向”。
英语另一常用词tidy究其根源是从tide 一词派生的,由tide加后缀-y构成,故早在13世纪时是timely(及时的,适时的)的意思,直到18世纪才用以表示“整洁的”,“整齐的”,到了19世纪又被赋予“相当大的”或“相当好的”一义。
recollect:回忆,追想
词根词缀: re-再 + col-共同 + -lect-采集 → 把(往事)采集回来
词义辨异:remember和recollect remember 自然而然想起,后接动名词或不定时recollect 努力回忆、追忆,后面只能跟动名词
piecemeal:零碎的
piece,一块,一片,meal,此处来自其古义分配时间,指定时间。引申词义零碎的。
pitched battle:群殴,聚众打斗
来自pitch,场地,battle,打战,打斗。特指打架双方约定时间,地点进行打斗,类似于古代战场下挑战书后进行的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