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pprentice(学徒):处于学习阶段的手工艺人

在古代西方的手工艺行业中,广泛采取学徒制(apprenticeship)的教育培训方式。学徒(apprentice)是手工艺行业中最低一级,要寄宿在行业中最高一级的master(师傅)家中充当学徒,一边为师傅干活,一边学习实习。通常要学习3到6年后才能出师,升为“熟练工”(journeyman)。在大多数手工艺行业公会中,工匠的职称一般都划分为“学徒”(apprentice)、“熟练工”(journeyman)和“师傅”(master)这三个级别。

英语单词apprentice来自古法语aprentiz(学习者),而后者来自动词aprendre。同样源自aprendre的英语单词是apprehend(理解)。

apprentice:[ə'prentɪs] n.学徒,生手vi.当学徒vt.使……当学徒

apprenticeship:[ə'prentɪ(s)ʃɪp] n.学徒制,学徒期,学徒身份

apprehend:[æprɪ'hend] vt.理解,逮捕,忧虑vi.理解,担心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pprentice 词源,apprentice 含义。

barrister(出庭律师):有资格越过围栏上挺辩护的律师

在英国,律师分成两种:barrister和solicitor。barrister是出庭律师、大律师,具有上庭辩护的资格,常根据其发音称为“巴律师”;solicitor是事务律师,只能办理法律事务,不能上庭辩护,常根据其发音称为“沙律师”。barrister中的bar指的是庭审现场中将法庭和旁听席分开的围栏,因此barrister的字面意思就是有资格越过围栏,上庭辩护的律师。

barrister的词源可以追溯至12-13世纪。当时,英国国王被逼签署了《大宪章》,在威斯敏斯特宫设置固定的皇室民事法庭。为了给原被告提供法律服务,越来越多的律师聚集在此地附近。法庭附近的客栈(inn)里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律师和来此拜师学艺的律师学徒。这些律师和学徒自发组织起来,形成了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律师学院”(Inns of Court),最有名的有四个学院。律师学院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最主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就是模拟法庭。在模拟法庭上,由资深律师组成的学院主管和教师扮演法官,学徒们扮演原告和被告,就某一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模拟法庭通常在学院的餐厅举行,布局模仿真实法庭,学生们坐在围栏(bar)的后面,按照资历的不同分为inner-barrister和utter-barrister。inner-barrister通常译为“内席律师”,字面意思就是“坐在围栏后方内侧的人”,指资历较浅的学徒,坐在围栏后方的内侧;utter-barrister通常译为“外席律师”,字面意思就是“坐在围栏后方外侧的人”,指资历较深的学徒,坐在围栏后方的外侧。学徒通常需要在学院中学习5-7年后,表现符合要求,才有可能被学院晋升为外席律师。而成为外席律师则意味着你已经获得行业协会的认可,获得了上庭辩护的资格。新晋升的外席律师只能在国王设在地方的巡回法庭中上庭辩护,还需要继续在律师学院中深造、服务大约5年后,才能取得在中央法庭上庭辩护的资格。这之后,才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barrister。在英国,成为一名barrister一般需要花费十年以上时间,并且学费不菲,因此通常只有贵族子弟才能负担得起。但同时barrister也是社会精英的身份象征。

在法律领域,原本表示法庭围栏的bar衍生出“法庭、律师群体、律师行业”等含义,而call to the bar就是“获得出庭律师资格”的意思。

barrister:['bærɪstə] n.出庭律师,大律师

solicitor:[sə'lɪsɪtə] n.事务律师,法律工作者,法律顾问

bar:[bɑː] n.法庭,律师群体,律师行业

call to the bar:获得(出庭)律师资格

apprentice:学徒

发音释义:[ə'prentɪs] n. 学徒;生手vt. 使…当学徒vi. 当学徒

结构分析:apprentice = ap(=ad,去)+pren(学习)+ tice(名词后缀)→还在学习的人→学徒

词源解析:pren←拉丁语prendre(学习)←拉丁语prehendere(抓住、理解)

同源词:apprehend(理解、逮捕)

衍生词:prentice(学徒,缩写),apprenticeship(学徒期、学徒身份)

apprenticeship:学徒期

前缀ap-同ad-. -prend, 来自prehend的缩写,见apprehend. 即抓住知识,学徒。

journeyman:学徒期满的学徒工

来自journey的原义,一天的工作,man,人。用来指过去学徒期满的学徒工,终于可以按天收到工钱。

journeyman:熟练工,满师学徒工

该溺系由journey加man构成,但这里journey不指“旅行”,它源自古法语journee‘day’,用于a day's work(一日的工作)这一旧义,据此,journeyman原指“计日工”,现在多指“熟练工”或“满师学徒工”。这种工人满师后往往四处去做工,这大概是人们错误地将该词与“旅行”相联系的缘故吧。

apprentice:学徒   

意指“学徒”的apprentice 14世纪源自古法语aprendre‘learn’(学)的派生词aprentis‘someone learning’。在中世纪的行会( trade guild)里apprentice的级别最低,列下journeyman(计日工,熟练工)之下。

apprehend:捉拿,逮捕;(大体)掌握,领会,理解

来源于拉丁语动词prehendere(抓住),也是英语predatory的词源。拉丁语apprehendere(抓住,了解),由前缀ap-和prehendere复合而成,其潜在的意义为“用记忆抓住”,即“学习”。拉丁语动词apprehendere(抓住,了解)的缩写形式apprendere进入古法语为aprendre,在现代法语中为apprendre(学习),其派生词aprentis(学习着的人)进入英语为apprentice(学徒); 法语apprendre(学习)的过去分词appris(被教的)是英语apprise的词源。

词根词缀: ap-临近 + -prehend-抓住

同源词:predatory, apprentice, apprise

vaccine:疫苗

18世纪天花在英国流行,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英国医生詹纳(Edward Jenner, 1749-1823)当学徒时就已注意到染过牛痘(cowpox)的人不会感染天花(smallpox)。1796年他试验牛痘接种成功,1798年他在论文中指出,接种牛痘病毒能对天花产生持久的免疫。詹纳将牛痘病毒即牛痘苗称为vaccine virus,将牛痘称为vaccine disease,将牛痘接种称为vaccine inoculation。vaccine一词源于拉丁语vacca 'cow'(母牛)的派生词vaccīnus 'of a cow'(母牛的)。起初vaccine仅作形容词用,19世纪初由vaccine派生出动词vaccinate(种痘;接种)和名词vaccination(种痘;接种)。到了19世纪40年代vaccine virus缩略为vaccine, vaccine开始由形容词转类为名词,直接用以指“牛痘苗”。之后它的词义扩展了,凡用于预防疾病而接种的疫苗人们均称作vaccine。据传,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为了纪念詹纳的功绩率先将vaccine和vaccination分别用于广义上的“疫苗”和“接种”的。

Sikh:锡克教教徒

印度宗教之一,教徒主要位于印度旁遮普邦,来自印度语 sikh,学徒,学生。

squire:旧时骑士扈从,乡绅,地主,先生

来自中古法语 esquier,乡绅,来自古法语 escuier,持盾者,来自(缩写自)拉丁语 scutarius, 持盾者,来自 scutum,盾,来自 PIE*skei,分开,劈开,词源同 shield,scuttle,escudo.原指骑士 的学徒或实习骑士,兼帮师傅持盾或跑腿,后用于对人的尊称(低于骑士),如乡绅,地主, 同时也用于对男性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