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academy(学院):希腊神话中帮助寻回美女海伦的农夫阿卡德摩斯

在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一位绝世美女海伦。她是宙斯和斯巴达王后勒达所生。当她还是一名少女的时候,来自雅典的英雄忒修斯与朋友偶然在神庙中看见海伦跳舞。两人惊为天人,闯进神庙将海伦劫走。两人决定抽签确定海伦的归属,并约好抽中的人要帮没抽中的人再去抢个妻子。结果忒修斯抽中了,于是忒修斯把海伦带回老家,嘱咐母亲好生照顾。然后,两个好朋友再次出发去做采花大盗。这回他们看上了冥王的妻子珀耳塞福涅,可惜行动失败,被冥王关押在冥府中。后来另一个英雄赫拉克勒斯前往冥府营救,但只救出了忒修斯一人。

海伦的两个哥哥率军四处寻找海伦。他们来到雅典,要求雅典人归还自己的妹妹。但雅典人说不知道是谁劫走了海伦。两兄弟威胁要动用武力。正在这危急时刻,一个名叫阿卡德摩斯(Akademos)的农夫挺身而出,提供了绑架者的身份和藏匿之所。两兄弟很快就夺回了自己的妹妹,而Akademos也因为避免了一场战争而成为雅典的英雄,得到神灵的庇佑,他的橄榄树林年年丰收。这片橄榄树林也因此得名Akademeia,意思是“Akademos的果园”。

后来,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在这片橄榄树林里创建了学园。人们将他的学园也称为Akademeia。英语单词academy就来源于柏拉图创建的Akademeia学园,原本专指柏拉图所创建的学园,但后来词义进一步扩充,泛指各种学术研究性机构。

academy:[ə'kædəmɪ] n.学院,研究院,学会,专科院校

academic:[ækə'demɪk] adj.学术的,学院的,理论的n.学者,大学教师,大学生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academy 词源,academy 含义。

window(窗户):古代房屋中的采光通风口

公元4世纪时,罗马人开始把玻璃应用于窗户上。那么,在这之前,房屋的窗户是什么样子的呢?中国人很早就学会了用纸糊窗户,在古装戏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用手在窗纸上戳一个洞来偷窥的场景。而在古代西方,窗户是什么也不糊的。那时候,人们为了采光和通气,会在屋顶和墙壁上开凿一些细长的缝隙。长是为了多进光线和空气,窄是为了抵御恶劣天气,还可以抵御敌人的进攻。因此,在北欧语中,人们将这种细长的缝隙称为vindauga,由vind(wind)+auga(eye)构成,字面意思就是“wind eye,风眼”。英语单词window就是由此单词演变而来的。

window:['wɪndəʊ] n.窗户,窗口

fellow(伙伴):掏钱出资的合伙人

英语单词fellow翻译成中文有多个意思,如伙伴、同事、会员、同胞、小伙子、家伙等,还有一种美国的奖学金也被称为fellowship。如此多的释义难免让人头晕,但其实只要理解了它的词源和初始含义,这些困惑就迎刃而解了。

fellow源自古北欧语felagi,由fe(表示“钱”,如fee)+lagi(放下,=lay)组成,意思是“往里放钱、投资”,用来表示掏钱出资、参与某项商业或事业的合伙人,所以fellow一词的初始含义就是“合伙人”的意思。从“合伙人”很自然地延伸为“同事、伙伴”的意思,用来称呼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相当于中文的“哥们、伙计、家伙”。而在庄重的场合,还可以用来表示“同胞、战友”等。在学术场合中,常用来表示某个学术团体的会员、学术职位或职称,如research fellow就是“研究员”,teaching fellow就是“助教”(通常由研究生担任)。fellowship的本意指的是某种fellow资格,而大学会为这种fellow提供奖学金,所以fellowship就等同于奖学金了。

fellow:['feləʊ] n.家伙,朋友,同事,同胞,会员adj.同伴的,同事的,同道的

fellowship:['felə(ʊ)ʃɪp] n.奖学金,研究员职位,伙伴关系,友谊

candy(糖果):古印度人制造的块状蔗糖

在古代欧洲,人们利用蜂蜜来制造糖果。最先是在罗马周围的地区出现了糖衣杏仁这种糖果。制造者用蜂蜜将一个杏仁裹起来,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就可以得到糖衣杏仁。而在亚洲,人们通过蔗糖来制造糖果。甘蔗(sugarcane)原本是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独有的农作物。人们将甘蔗榨出的汁液中提炼蔗糖(sugar)。印度人很早就掌握了从利用甘蔗制造蔗糖的工艺。波斯人从印度学会了种植甘蔗、制造蔗糖的技术,并流传至阿拉伯,再通过阿拉伯人传播至欧洲。英语单词candy一词就反映了这种技术的传播途径。它的源头是印度的梵语khanda,意思是“块状蔗糖”,是蔗糖制成品之一,即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冰糖”。从该词演变出波斯语qand、阿拉伯语qandi、法语candi和英语单词candy。在英国英语中,candy仍然指用冰糖制成的糖果,而在美国英语中,candy可以表示任何糖果。

另外,sugar(蔗糖)一词来源自印度的梵语sharkara,经波斯语、阿拉伯语和拉丁语后传入英语的。

candy: ['kændɪ] n.糖果,冰糖adj.甜言蜜语的,新潮的vt.用糖煮,使结晶为冰糖vi.糖煮,结晶为冰糖

sugar: ['ʃʊgə] n.糖,食糖,蔗糖,冰糖,甜言蜜语vt.加糖于,粉饰vi.形成糖

balm(镇痛软膏):古代阿拉伯人发明的芬香药膏

古代阿拉伯人很早就学会了使用芬香植物制作芬香气味的药膏,可用来治疗外伤、缓解疼痛,类似于我们中国的中药。这种芬香药膏在阿拉伯语中被称为basham。这个单词经过不同途径,最终演变为英语中的balm(镇痛软膏)和balsam(香脂)两个单词。在英语中,balm一词可以用来表示很多种护肤品,如眼霜唇膏之类。

balm:[bɑm]n.香油;镇痛软膏;香峰草,香树膏

balmy:['bɑmi]adj.芬香的,温和的,止痛的

balsam:['bɔlsəm]n.香脂;凤仙花;香膏;产香脂的树

soy(酱油):中国人用黄豆制成的“豉油”

中国人很早就学会了使用黄豆制造酱油作为调味品,俗称为“豉油”(shiyou)。传到日本后大受欢迎,因为特别适合用来腌鱼。在日本,它的名称变成了shoyu,后来又变成soyu。荷兰殖民者到达日本后,发现了这种调味品,十分喜爱,将其传入欧洲,名称变成了soya。进入英语后,变成了现在的soy,既可以表示“酱油”(soy sauce),也可以表示用来制造酱油的大豆或黄豆(soy bean)。

soy:[sɒɪ] n.酱油,大豆,黄豆

soy sauce:酱油

soy bean:大豆,黄豆

hazard(冒险):用骰子来玩的赌博游戏

英语单词hazard来自阿拉伯语al zahr(the dice),意思是“骰子”。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十字军在东方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一些用骰子来玩的游戏,也将这个词带回了欧洲,原本指的是用骰子来玩的赌博游戏。由于这种游戏都需要冒险、赌运气,所以hazard一词就衍生出了“冒险、赌运气”等含义。

hazard:['hæzəd] vt.赌运气,冒……的风险,使遭受危险n.冒险,危险,冒险的事

hazardous:['hæzədəs] adj.有危险的,冒险的,碰运气的

aboard(在船上):古代人用木头做船

古代人很早就学会了制作木船的工艺。英语单词aboard就反映了这一历史背景。aboard由a(=on)+board(木板)构成。古代小船基本上就是由几块木板构成的,所以board又可以延伸表示“木船”,因此aboard就是“在船上”的意思。后来,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aboard的词义也随之扩展,除了可以表示“在船上”外,还可以表示在火车上、在飞机上。

aboard:[ə'bɔːd] adv.在船上,在火车上,在飞机上

barge(驳船):古埃及人用来运输货物的拖船

古埃及人生活在尼罗河畔,很早就学会了造船航行的技术。为了充分利用尼罗河水的自然力量,他们还发明了最早的驳船,在科普特语中称为baris。这种船宽敞结实,据古代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名著《历史》一书中记载,一次可以装载上千塔兰特(古代重量单位,大约60公斤)的货物。古埃及人用柳木和芦苇编织成筏子,将其系在baris前面,为它提供牵引力,并在baris的尾部用绳子绑块石头来保持方向,轻快的筏子就会拖着沉重的baris沿尼罗河顺流而下。英语单词barge就源自古埃及人制造的这种baris,用来表示平底、宽大的货船,即所谓的驳船。这种船行动迟缓笨拙,所以barge一词又衍生出“笨拙或粗鲁地闯入”之意。

barge:[bɑːdʒ] n.驳船,拖船vt.用驳船运输,笨拙或粗鲁地闯入vi.蹒跚,闯入

abacus(算盘):用于算数的沙板

古代希腊人等很早就学会了使用表面覆盖有细沙的平板来进行书写、画图和计算,尤其是在教育中供学生使用。考古学家挖掘出土的一个古希腊花瓶上的绘画中,就描绘了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的司库官利用沙板计算贡品的场面。后来,这种沙板逐渐演变,增加了算珠、柱子或沟槽等,甚至连沙子也取消了,变成了算板、算盘,如古罗马的槽式算盘(Roman abacus),它是一种带槽的金属算盘,槽中放着石子,上下移动石子进行计算。

作为算盘前身的沙板虽然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但它的名称却是英语单词abacus(算盘)的来源。这种沙板在希腊语中称为abax,假借自希伯来语abaq,本意是dust(沙尘)。英语单词abacus就是希腊语abax经拉丁语演变而来的,通常用来表示从沙板演变而出的各种算板、算盘,几乎没有人记得它原本指的是沙板了。

abacus:['æbəkəs] n.算盘,算板

college(学院):提供给学生的住宿机构

在中世纪大学中,最初并没有集中的校舍,学生自行解决食宿问题。后来,为了解决贫困学生以及外地学生的食宿问题,一些私人捐赠的慈善机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住宿。这种提供给大学生的住宿机构就是college(学院),通常由一个住宿部、一个食堂、一个小礼拜堂和一座图书馆构成。欧洲最早的学院是1180年设立于巴黎的迪克斯—惠特学院,它是为18名贫穷的学生提供住处而设立的。

13世纪后,学院发展迅速,学院内的老师除了管理职能外,还承担了指导职能,给住在学院内的大学生提供一些额外的课程,一般由教授或住在学院内的助教开设。随着这些教育活动的增多,在某些大学,学院逐渐垄断了大学的文科教学,使得学院成为大学生生活和教学的正式中心。到16世纪中期,大多数英国和巴黎的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向本科学生和研究生提供教学的自给自足的教学单位,很多学院的名气甚至超过了所在大学。

英语中表示“学院”的单词college来自拉丁语collegium,后缀um表示“场所”。该词字面意思就是“community of colleague”(由colleague组成的社区,一群人在一起生活、学习的场所)。colleague就是一起做事的人,可以是同事,也可以是同学。

college原本仅仅表示university(综合性大学)中的一个学院,但后来,college还可以用来表示独立的教育机构,如专科大学、职业教育学校,还可以用来表示“学会”,很多人还喜欢直接用college来表示大学。

college:['kɒlɪdʒ] n.学院,专科大学,大学,学会。

colleague:['kɒliːg] n.同事,同僚,同仁。

calculate(计算):古人用石子计数的方法

古代罗马人很早就学会了使用石子来计数。他们还发明了类似中国算盘的古罗马算盘(Roman abacus),它是一种带槽的金属算盘,槽中放着石子,上下移动石子进行计算。据记载,在公元前15世纪,古罗马的工程师Vitruvius 还发明了一种利用石子来计算距离的仪器。这种仪器安装在车轮上,车轮每转动一次,就有一粒石子落到一个容器里。通过数容器里的石子就可以算出车轮驶过的距离。拉丁语calculus表示鹅卵石或小石子。由于石子在算术中的广泛应用,calculus一词进入英语后,除了表示“结石”外,还可以表示“微积分”。英语单词calculate(计算)则源自拉丁文calculatus,后来表示使用石子计数的做法。英语单词calcium(钙)的也与calculus有关,因为石头的主要成分就是钙。

calculus: ['kælkjʊləs]n.结石,微积分

calculate:['kælkjʊleɪt] v.计算,打算,预测

calcium:['kælsɪəm] n.钙

ceramic:陶瓷

发音释义:[sɪ'ræmɪk] n.陶瓷;陶瓷制品adj.陶瓷的;陶器的;陶瓷艺术的

词源解释:ceramic←希腊语keramikos(陶瓷)←希腊语keramos(陶土)

古希腊人很早就学会了烧结粘土制作陶器的工艺,英语单词ceramic一词就来自希腊语,表示古希腊人所制造的陶器,也可以泛指陶瓷、陶器。

衍生词:ceramics(制陶业、制陶术、陶瓷)

barge:驳船、闯入

发音释义:[bɑːdʒ] n. 驳船;平底货船;大型游船vi. 蹒跚;闯入vt. 用船运输;蛮不讲理地闯入或打扰某事物

词源解释:barge←古法语barge(小帆船)←拉丁语barica←希腊语baris←古埃及语bari(古埃及的一种小船)

古埃及人生活在尼罗河畔,很早就学会了造船航行的技术。为了充分利用尼罗河水的自然力量,他们还发明了最早的驳船,称为baris。这种船用橡胶树的木板做成,宽敞结实,据古代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名著《历史》一书中记载,一次可以装载上千塔兰特(古代重量单位,大约60公斤)的货物。古埃及人用柳木和芦苇编织成筏子,将其系在bari前面,为它提供牵引力,并在bari的尾部用绳子绑块石头来保持方向,轻快的筏子就会拖着沉重的bari沿尼罗河顺流而下。英语单词barge就源自古埃及人制造的这种bari,用来表示平底、宽大的货船,即所谓的驳船。这种船行动迟缓笨拙,所以barge一词又衍生出“笨拙或粗鲁地闯入”之意。

常见搭配:barge in(闯入)

academy:学院

发音释义:[ə'kædəmɪ] n. 学院;研究院;学会;专科院校

词源解释:academy←希腊语Akademeia(Akademos的果园)

背景知识:希腊神话中,年幼的绝世美女海伦被忒修斯及其好友劫走。忒修斯将其安置在母亲家后,与好友出发去冥界劫持冥后,结果被陷冥府。海伦的两个哥哥率人来到雅典寻找妹妹,向雅典人逼问海伦的下场。弩张剑拔之际,一个名叫阿卡德摩斯(Akademos)的农夫挺身而出,提供了海伦的位置。两兄弟夺回了自己的妹妹,而Akademos也因为避免了一场战争而得到神灵的庇佑,他的橄榄树林年年丰收。这片橄榄树林也因此得名Akademeia,意思是“Akademos的果园”。后来,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在这片橄榄树林里创建了学园。人们将他的学园也称为Akademeia。英语单词academy就来源于此,原本专指柏拉图所创建的学园,后来词义进一步扩充,泛指各种学术研究性机构。

同源词:academic(学院的、学术的),academician(学者、院士、学会会员)

camellia:山茶花

17世纪末有一位名叫George Joseph Kamel (1661 -1706)的基督教耶稣会传教士到菲律宾吕宋岛传教时,在岛上发现了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便将它的标本带回欧洲。他不仅将此花引入欧洲,而且还写了他种植该植物的有关报告,发表于伦敦皇家学会的《哲学学报》(PhiLosophical Transac-ttons)上。瑞典博物学家林耐(Linnaeus,1701 - 1778)读了该报告,为了纪念这位传教士就按他的姓氐Kamel给这种植物取了个拉丁学名,这就是caInelliao英语名称是从拉丁文直接借过来的,汉语叫做“山茶花”。

academy:学院,学会,研究院

该词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在希腊神话中,斯巴达少女海伦( Helen)乃主神宙斯(Zeus)与斯巴达王之妻所生,她美艳绝伦,使许多希腊英雄为之倾倒。雅典王子提修斯(Theseus)一度将她劫走。她的两位孪生哥哥卡斯托耳( Castor)和波吕丢刻斯(Pollux)四处探寻其下落。后来一位名叫Akademos(亦作Academus)的雅典英雄(一说农夫)给了某种暗示,他们才把海伦要了回来。自此以后,Akademos/Academus所在的雅典城郊小树林(grove)时时有众神守护着,以免遭到报复。相传,约公元前387年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 Plato,427 - 347BC)就在这片林园里创办了一所学校,广收门徒,讲授哲学。他根据Akademos的名字将学校命名为Akademeia,现一般译作“柏拉图学园”,简称“学园”。柏拉图死后许多年,那里一直是他的门徒进行学术讨论的场所,而且一直到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483 - 565)一世下令封闭所有异教徒学校该所学校才被迫停办。英语academy,究其根源,实出自Akademeia 一词,15世纪时只用作专有名词,指“柏拉图学园”。到了16世纪,academy和柏拉图以及希腊神话的联系渐被人们遗忘,开始被用以指“学院”或“高等专科学校。17世纪以后也指“学会”或“研究院”,如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等。

coffe:咖啡

据说公元805年,阿拉伯有一个牧羊人,名叫Kaldi,看见他的羊群行为很异常,心里很纳闷。后来发现羊群在啃食一种干果,于是决定尝一尝。他吃了以后,异常兴奋,就冲下山去,把这种干果告诉了别的牧羊人,阿拉伯人不久学会了把这种灌木的新鲜果实弄干以及煎煮的方法。他们把煮后的饮料叫做qahwa.Qahwa的饮用立即在穆斯林中间引起了巨大的骚动。大家知道,按照伊斯兰教的教义规定,伊斯兰教徒是不准饮酒的。一些教徒为使自己在做冗长的礼拜时不致困倦,就饮用了这种饮料;而另一些教徒则认为quhwa有刺激作用,属于酒类,必须禁饮。然而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不管这一套,欣然接受了这种饮料,并称为kahve;以后传到法国,叫café;后来又传到英国,叫coffee。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coffee名字是从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一个城市名Kaffa来的,因为据说那里是最早煮食咖啡的地方。

ampere:安培

ampere 安培

1881年巴黎国际电学会议通过-项决议,为了纪念对电磁学作出巨大贡献的法国物理学家Andre Marie Ampere(1775—1836),电流强度的单位以他的姓氏命名为ampere,口语常作amp,汉语译为“安培”,简称“安"。在此以前为了纪念意大利物理学家Alessandro volta(1745—1827),电压单位已定名为volt,汉语作“伏特”或简称“伏"。另外两个电学的常用单位名称,即电阻单位ohm(欧姆)和电的功率单位watt(瓦特)则得名于德国物理学家Georg Simon Ohm(1787—1854)和英国发明家James Watt(1736—1819)。

The Augean Stables:肮脏的地方;藏垢纳秽之所;积弊

The Augean Stable, The Augean Stables, 直译为“奥吉亚斯的牛圈”,源自古希腊神话中关于赫拉克勒斯的英雄传说。

奥吉亚斯(Augeas)是古希腊西部厄利斯(Elis)的国王。他有一个极大的牛圈,里面养了2000头年(一说3000匹马),30年来未清扫过,粪秽堆积如山,十分肮脏。因此,the Augean stable=very dirty place.

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赫拉克勒斯(Heracles),亦称海格立斯(Hercules),是宙斯同底比斯国王之女阿尔克墨涅所生的儿子,自幼在名师的传授下,学会了各种武艺和技能,神勇无敌,成为遐迩闻名的大力士。他因受到心胸狭窄的天后赫拉的迫害,不得不替迈锡尼国王欧律斯透斯服役十几年。赫拉克勒斯拒绝了“恶德”女神要他走享乐道路的诱惑,而听从了“美德”女神的忠告,决心在逆境中不畏艰险,为民除害造福。他在十二年中完成了12项英勇业绩,其中之一就是在一天之内将奥吉亚斯的牛圈打扫干净。赫拉克勒斯先在牛圈的一端挖了深沟,引来附近的阿尔裴斯河和珀涅俄斯河的河水灌入牛圈,而在另一端开一出口,使河水流经牛圈,借用水利冲洗积粪。这样,他在一夜之间将30年没有打扫过的肮脏不堪的牛圈,打扫的干干净净。奥吉亚斯曾许诺事成之后把牛群的十分之一给赫拉克勒斯,作为劳动报酬,后来当他获悉赫拉克勒斯是奉欧律斯透斯之命来完成这项任务的,竟自食其果,于是被赫拉克勒斯杀死。

这个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代人民苦干加巧干的精神,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和智慧。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在他们的著作中,就多次引用了这个典故。在马列主义经典中,这个成语有时译为“肮脏的马厩”,有时译为“奥吉亚斯的牛圈”。在这里,stable除了泛指地点外,还可代表某些不良的制度、下流的习俗和恶劣的作风等等。由此,人们用the Augean stable这个成语来比喻非常肮脏的地方或长期形成的积弊。它常与to clean,to cleanse,to reform等动词连用,表示“to bring about a drastic reform in some public evil”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