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edeker(旅游指南):旅游出版业的红人贝德克尔
英语单词baedeker源自十九世纪德国出版商卡尔·贝德克尔(Karl Baedeker)的姓名。他所出版的《贝德克尔旅游指南》囊括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内容丰富,样样洒洒,包罗万象,携带方便,红了好多好多年。
贝德克尔本人酷爱旅游。最初,他仅仅是把自己旅游过的国家和城市,通过文字和插图,钜细靡遗地记录下来供后来的旅行者参考,随着他走过的城市越来越多,出版的书也就越来越多。后来他的儿子也开始加入了这样的旅行写作行列。翻译成英文之后,这套书的实用性和资讯性之高,让很多读者都趋之若鹜,慢慢地也有些读者以这样的方式加入Baedeker丛书的写作行列,所以影响力不断扩大,后来变成了“旅游指南”的代名词,并且还扩展到其他领域,表示“入门手册”。在二战期间,德国曾对英国城市开展空袭,空袭目标就是根据《贝德克尔旅游指南》来选择的。
baedeker:['beidikə] n.旅游指南,入门手册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baedeker 词源,baedeker 含义。
volume:卷;册;量;额;音量
古代拉丁文字是书写在纸莎草纸(papyrus)或羊皮纸(parchment, vellum)上,为了阅读方便,就粘连成长幅,卷在卷轴上,阅读时将卷轴打开,读完再卷起。拉丁语动词volvere 'to roll'(卷,绕)即指这种开卷收卷动作,古罗马人称这种可以卷动的书卷为volūmen 'roll of parchment',古法语作volum,英语volume即由此而来,它始见于14世纪,原词形亦作volum。
后来书的式样变了,但很多纸页订成的厚本书仍称volume,小册子就不叫volume。由于volume所指的是篇幅大、页数多的大部头书,16世纪时又被用以指书的size(篇幅,部头),到17世纪开始泛指各种物体的size,即“量”、“额”、“分量”、“容量”等,而“音量”这一今义则是到19世纪初才出现的。因此,由volume派生出的形容词voluminous便被赋予“篇幅长的”、“大部头的”、“容量大的”等义。
在探究volume的来龙去脉时,我们发现汉语“卷”的字源与其颇为相似。中国古时的书籍是写在帛或纸上,卷起来收藏,因此书籍的数量论卷,一部书可以分成若干卷。英语的volume何尝不是如此呢?如今volume一词通常也指“(一套书的)卷”或“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