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bonfire(篝火):在萨温节焚烧宰牲骨头的火堆

在罗马人入侵不列颠群岛之前,不列颠群岛上居住的凯尔特人主要信奉德鲁伊教(Druid)。德鲁伊教徒在每年的10月31日过萨温节(Samhain,又称夏末节或仲夏节)。德鲁伊教徒认为10月31日是夏季的结束,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阴阳两个世界最接近的时刻,死亡之神Samhain在这天晚上会和鬼魂一起重返人间,寻找替身。因此德鲁伊教徒会在这一天晚上熄灭家里的炉火,而在露天点起火堆,在火堆中焚烧宰牲的骨头,作为给Samhain的献礼。他们还会用动物的头和皮毛装扮自己,发出古怪的声音,使Samhain认不出自己,从而躲避灾难。

罗马人入侵不列颠群岛后,将萨温节和罗马的两个节日合并,从而形成了现在的万圣节(Halloween)。现在西方万圣节的很多活动,如化妆、南瓜灯都源自萨温节。

英语单词bonfire就源自萨温节时用来焚烧宰牲骨头的火堆。它源自古英语banefire,由bane(bone,骨头)+fire(火)构成,意思是“焚烧骨头的火”。后来该词词义发生泛化,泛指在野外用于庆祝、娱乐或取暖等用途的火堆。

bonfire: ['bɒnfaɪə] n.篝火,营火。记:bon(bone,骨头)+fire(火)→焚烧骨头的火→篝火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bonfire 词源,bonfire 含义。

angel(天使):上帝与凡人交流的信使

英语单词angel源自希腊单词angelos,原意是“信使”。在犹太教中,天使是上帝与凡人的沟通渠道,上帝的言语是通过天使来传递给凡人的,因为凡人无法承受上帝声音的巨大能量。希腊人将希伯来语的旧约翻译成希腊语时,就用angelos这个词来表示天使,后来演变成为英语单词angel。

在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都有使者这一概念,在中文中翻译为天使。在最初的犹太宗教中,天使是圣经中所提到的一种大能的灵体生物,由上帝耶和华所造,具有自由意志,故有反抗上帝而被打入地狱的“堕落天使”。《圣经》和《古兰》都认为天使是没有实体的灵体。在艺术作品中天使有时是人形,身上发光,头顶有光环,有的长有翅膀。

天使会保护圣徒和善人,也会根据上帝的指令,严厉惩罚恶人,如毁灭罪恶之城所多玛、蛾摩拉,一夜之间杀死十八万五千亚述人士兵、令所有埃及人的头一胎婴儿和家畜死亡等。

angel: ['eɪndʒ(ə)l]n.天使,守护神。

suffrage(选举权):通过叫喊或碎瓦片来表决

这个单词来自拉丁语suffragium(投票、投票权),该词由sub(下面,在这里变为suf,与后面的f一致)+fragor(碰撞、叫喊、喧闹)构成,意思是在底下大声喊叫,通过声音来表示赞同,就像我们现在举手表示赞同一样。还有一种说法认为,fragor表示碎瓦片,意思是用碎瓦片来进行投票。不管是叫喊声还是碎瓦片,fragor都与frangere(=英语中的break)有关,而frangere正是英语词根frag(=break)的来源,含有frag的单词有:fragment碎片、fragile易碎的、fraction分数等。

该词进入英语后,最初表示“投票”。在美国1787年的宪法中,这个单词首次用来表示“选举权”。

suffrage:['sʌfrɪdʒ] n.选举权,投票,参政权

suffragette:[,sʌfrə'dʒet] n.支持妇女选举权的妇女。

stentorian(洪亮的):大嗓门的传令官斯屯托耳

斯屯托耳(Stentor)是希腊神话传说中一名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希腊军人,天生一 副大嗓门,声如洪钟,一个人的声音比得上50人,因此在军中担任传令官。据说天后曾经化身为他的形象,用他的大嗓门来鼓励希腊将士。斯屯托耳后来与神使赫 尔墨斯比赛谁的嗓门更大。凡人哪斗得过神灵,结果斯屯托耳比输了,自己也力竭而亡。但他凭借自己的大嗓门名垂青史,英语单词stentorian就源自他 的名字Stentor。

stentorian:[sten'tɔːrɪən]adj.(声音)洪亮的,响亮的

Midas’s barber(守不住秘密的人):希腊神话中米达斯国王的理发匠

希腊神话中,阿波罗和潘神比赛音乐,请米达斯国王来当裁判。米达斯与潘神相熟,判决 潘神获胜。阿波罗大为恼怒,就施展法力,使米达斯的耳朵变成驴耳朵。米达斯为了掩盖自己的驴耳朵,每天都戴上大大的帽子。但理发时,国王的理发师发现了这 个秘密。他不敢对外泄露这个秘密,又特别希望能一吐为快。于是,他在河边挖了一个小洞,对着洞口轻轻说:“国王有对驴耳朵”。说完话,理发师用泥把洞口封 住。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后,从洞口长出一丛芦苇,每当有风吹过,芦苇就会发出“国王有一对驴耳朵”的声音。于是,这个秘密就变得全国皆知了。英语习语 Midas’s barber(米达斯的理发匠)比喻守不住秘密的人。

peal(钟声):教堂用来召唤信徒参加活动的钟声

在基督教社会中,教堂会定期召开各种宗教活动。每当活动快开始时,教堂就会敲钟,用钟声来通知信徒,召唤信徒参加活动。这种钟声在英语中被称为peal,通常认为是来源于单词appeal(呼吁、请求),因为钟声是用来appeal信徒们来教堂的。

peal:[piːl] n.钟声,钟乐,编钟,响亮持久的声音vt.大声发出,使鸣响vi.大声鸣响

appeal:[ə'piːl] n.呼吁,恳求,吸引力,上诉vi.呼吁,请求,上诉,求助,有吸引力

calliope(汽笛风琴):希腊神话中掌管英雄史诗的缪斯女神卡利俄佩

卡利俄佩(calliope)是希腊神话中掌管英雄史诗的缪斯女神,九位缪斯中的最年长者。她的名字在希腊语中含义是“声音悦耳的”。她是宙斯与谟涅摩叙涅的女儿,以“荷马的缪斯”而著称,据说她给了这位盲诗人创作《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灵感。

在希腊神话中,卡利俄佩有两个儿子:俄耳甫斯(希腊神话中最著名的歌手和竖琴手)和利诺斯(著名的乐手)。在冥后珀耳塞福涅与爱神阿芙洛狄忒争夺绝世美少年阿多尼斯的争执中,卡利俄佩作出裁决:阿多尼斯每年分别陪珀耳塞福涅和阿佛罗狄忒各自生活一段相等的时间。

在艺术作品中,卡利俄佩的通常形象是手持蜡板(有时是书卷)的妇女。

汽笛风琴(calliope)是一种用水蒸气驱动发音的气鸣乐器。它的名字来源于卡利俄佩,通常用于马戏团招揽顾客,因为它的声音可以传出好几公里。

calliope:[kə'laiəpi] n.汽笛风琴,卡利俄佩

piano(钢琴):能发出强弱两种声响的乐器

据说世界上第一架钢琴是意大利造琴家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hristofori)于1709年制造的。他采用包有皮革的小槌,通过击弦机敲击琴弦,通过敲击键盘的力度改变声音的强度。这种乐器既可秦出轻盈柔和的曲调,又可表达慷慨激昂的内容。因此他用意大利语将其命名为“Gravecembalo col piano e forte”(意为:能发出强弱两种声响的大键琴),后来简称为“piano e forte”(意为:强和弱)。后来这几个词又缩合成一个词:pianoforte。最后,这个词经由法语进入英语后,拼写变成了现在的piano。

piano:[pɪ'ænəʊ] n.钢琴

gamut(全音阶):意大利音乐教育家圭多的六声音阶中的最低音阶

11世纪时,意大利教士和音乐教师,阿雷佐的奎多(Guido d'Arezzo)对记谱法进行了改革,他把原来的红线和黄线加上两条黑线,变成了四线谱表,使音高记谱更准确。为了使视唱容易,他使用圣约翰赞美诗的6行诗词每行开头的第 1个音节(ut、re、mi、fa、sol、la)作为六声音阶的阶名唱法来教学生,从而诞生了六声音阶的六个唱名ut、re、mi、fa、sol、la,成为阶名唱法的基础。在四线谱表中,奎多将最低的一个音阶(即ut)放在最下面的线上。由于四线谱表中最下面的一条线是用希腊字母Γ(gamma)来称呼的,所以最低的音阶在英语中就被称为gamma ut,后来缩写为gamut,词义也发生了变化,从“最低的音阶”变成了“所有音阶、全音阶”。

约1600年法国采用圭多的唱名法,增加了以si作为B的固定唱名,从而产生了七声音阶的七个唱名ut、re、mi、fa、sol、la、si。17世纪50年代,有人觉得ut发音不够响亮,用do取代ut,从而七个唱名演变为do、re、mi、fa、sol、la、si。音乐入门所使用的“哆来咪”指的就是这些音阶唱名。

gamut: ['gæmət] n.全音阶,全音域,整个范围

syphilis(梅毒):意大利诗歌中第一个得梅毒的牧羊人的名字

关于梅毒的起源,西方学者认为,在15世纪前欧洲没有梅毒,梅毒是哥伦布船队的水手从美洲大陆带入欧洲的。当哥伦布的船队从美洲返回西班牙时,梅毒病毒便横跨大西洋传入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并很快蔓延至整个欧洲。当这种疾病从一个地方传入另一个地方,当地人往往会使用猜想中它的来源国来给它命名。西班牙人将其称为“卡斯蒂利亚病”,意大利人将其称为“高卢病”,英格兰人将其称为“法国瘟疫”。中国人则将其称为“广东疮”,因为是洋人首先传入广东并蔓延至全国的。

到16世纪,这种可怕的性病在西方终于被统称为syphilis,它源自意大利医生兼诗人弗莱卡斯特罗(Girolamo Fracastoro,1483-1553)的诗歌《《西菲利斯:高卢病》中男主角的名字Syphilus。该诗歌描述了一个名叫Syphilus的年轻牧羊人侮辱了阿波罗神;神为了报复,让这个年轻人的肢体断落,让他的骨头、牙齿暴露直到腐烂,他的呼吸发出臭气,而且不能发出声音。弗莱卡斯特罗通过Syphilus所患的病症,描述了当时流行于意大利的性病“高卢病”的症状,后人据此认为Syphilus是第一个得梅毒的人。1546年,Fracastoro在其医学论著中首次使用syphilus一词作为梅毒的通用称呼。进入英语后,拼写形式变为syphilis。因此,后人逐渐用syphilis来表示梅毒。

syphilis: ['sɪfɪlɪs] n.梅毒

cacophony:不和谐的声音

发音释义:[kə'kɑfəni] n.不和谐的声音;刺耳的声音

结构分析:cacophony = caco(坏的)+phony(声音)→不和谐的声音

词源分析:caco←希腊语kakos(坏的);phony←希腊语phone(声音)

同源词:cacoethes(恶习);telephone(电话);symphony(交响乐)

助记窍门:cacophony = caco(谐音“卡壳”)+phony(声音)→卡壳的声音→不和谐的声音

衍生词:cacophonous(不和谐的、刺耳的)

brittle:易碎的

发音释义:['brɪt(ə)l] adj.(物品)易碎的;脆的;(声音)尖利的;刺耳的;(性格)尖刻暴躁的;冷淡的;生硬的

词源解释:brittle←古英语britel←brytel←brytan(粉碎)

助记窍门:brittle→bottle(瓶子)→易碎的

brag:吹嘘

发音释义:['brækɪt] n.v.吹嘘;自夸

词源解释:来自中古英语braggen(发出很大的声音、大吹大擂)

词组习语:brag about sth.(吹嘘某事)

助记窍门:brag→bra G→G罩杯→吹牛

衍生词:bragger(吹嘘者);braggadocio(吹牛大王)

boom:隆隆声、繁荣昌盛

发音释义:[buːm] vi.发出隆隆声;繁荣昌盛;声势浩大、劲头十足地前进vt. 以低沉而有回响的声音发出;使繁荣;使迅速发展n.隆隆声;繁荣昌盛;快速发展

词源解释:拟声词,模拟大群昆虫如蜜蜂的嗡嗡声。

同源词:bomb(轰炸)

衍生词:booming(繁荣的、兴旺的)

boast:自夸

发音释义:[bəʊst] vt. 夸口说,自吹自擂说;以有…而自豪;拥有(值得骄傲的东西)vi. 自吹自擂n. 自夸;值得夸耀的事物,引以为荣的事物

词源解释:boast←诺曼时期的英式法语bost(卖弄)←原始日耳曼语bausia(吹、使膨胀)

boast和brag都含有“自夸”的意思,区别在于:boast的初始含义是“膨胀”,表示因为自豪而膨胀,强调“以有…而自豪”、“炫耀”,有时候表示“拥有(值得骄傲的东西)”而不是“炫耀”;而brag的初始含义是“发出很大的声音”,引申为“大吹大擂”。

advocate:提倡

发音释义:['ædvəket] vt. 提倡,主张,拥护n. 提倡者;支持者;律师

结构分析:advocate = ad(去)+voc(喊)+ate(后缀)→(法庭)喊他(上前进行辩护)→律师→支持者、拥护者、提倡者→提倡、主张

词源解释:voc←拉丁语vocare(呼喊)

背景知识:advocate原本表示古罗马的律师,负责在法庭上为委托人进行辩护,听到法官的喊声后上前发言,因此被称为advocate。由于advocate替委托人争取利益,因而衍生出“支持者、拥护者、提倡者”的含义。

同源词:voice(声音),vocation(职业、神召),avocation(副业),vocabulary(词汇表),evocation(招魂)

acoustic:声音的

来自词根acoust, 听,声音。

addict:上瘾

前缀ad-, 去,往。词根dict, 说,声称,同dictionary。该词词义众多,此处可能用于祈祷,信奉神灵,着迷。后指上瘾。比较devout, 虔诚的,词源同voice,声音,说话。

anthem:国歌

来自希腊词antiphona传入古英语的变体。前缀anti-, 相对。词根phone, 声音,歌。指对歌,神圣的音乐。后在英语里特指国歌。

assonance:半谐韵

前缀as- 同ad-. 词根son, 声音,见s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