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首页 公众号 小程序

window(窗户):古代房屋中的采光通风口

公元4世纪时,罗马人开始把玻璃应用于窗户上。那么,在这之前,房屋的窗户是什么样子的呢?中国人很早就学会了用纸糊窗户,在古装戏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用手在窗纸上戳一个洞来偷窥的场景。而在古代西方,窗户是什么也不糊的。那时候,人们为了采光和通气,会在屋顶和墙壁上开凿一些细长的缝隙。长是为了多进光线和空气,窄是为了抵御恶劣天气,还可以抵御敌人的进攻。因此,在北欧语中,人们将这种细长的缝隙称为vindauga,由vind(wind)+auga(eye)构成,字面意思就是“wind eye,风眼”。英语单词window就是由此单词演变而来的。

window:['wɪndəʊ] n.窗户,窗口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window 词源,window 含义。

cabinet(内阁):英王与亲信讨论国家大事的密室

英语单词cabinet(内阁)源自法语,是cabin(小屋、客舱、船舱)的指小形式,也就是比小屋更小的空间,用于收藏标本、财宝的壁橱或密室。

内阁是由中世纪英国国王的顾问机构枢密院(the Privy Council)中的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1066年的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以后,实行中央集权统治,设立了中央管理机关“御前会议”,御前会议是国王的咨询机构和办事机构。到了15世纪,国王的御前会议更加固定和完善,发展成为枢密院,以后枢密院中又分设若干个委员会,分管各项事务,其中外交委员会地位最显要,也最得英王的信任。从查理二世、威廉三世到安娜女王,在庞大的枢密院会议上讨论政务之前,英王总要与该委员会的少数亲信大臣聚集于一个小房间,秘密开会讨论。因此人们便该委员会称为cabinet。后来该词用于指政府中的核心成员。

cabin:['kæbɪn] n.小屋、客舱、船舱

cabinet:['kæbɪnɪt] n.内阁,壁橱,小陈列室adj.秘密的,内阁的

antic(古怪的):古罗马金宫中壁画的怪诞风格

公元64年,古罗马市爆发了一场大火,连烧9日,烧毁了大半个罗马城。大火过后,当时的罗马皇帝,暴君尼禄乘机强占土地,在废墟上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宫殿,因为使用了大量黄金作为装饰,故称为“金宫”(Domus Aurea)。金宫的规模惊人,比故宫还要大,当时的罗马人都开玩笑说整个罗马都圈进了宫殿内。除此外,金宫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壁画风格非常奇异怪诞。据普林尼的《博物志》记载,金宫的壁画由一名叫Fabullus的艺术家完成。

尼禄死后,金宫被废弃,在此基础上修建了著名的大斗兽场和提图斯浴场。金宫逐渐被埋没至地下。到了15世纪末的文艺复兴期间,意大利人在考古挖掘时意外发现了金宫,这才使得它重见天日。金宫中风格怪异的壁画吸引了大量艺术家前来观摩学习,如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都曾来此潜心研究,将其精髓体现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大量画家从金宫壁画中得到灵感,从此开创了一个著名的艺术流派“洞穴画派”(grotesque)。英语单词grotesque本意是指“洞穴的”,现在本意已很少使用,往往用来表示“奇异的,怪诞的”。

英语单词antic的起源也与金宫有关。antic和antique(古董)一样源自拉丁语antiquus(古董),由anti(before,之前)+quus(景象)构成。意大利人发现金宫废墟后,在意大利语中把这些壁画、雕像称为antico(古董)。因为这些壁画的风格非常奇异,所以antico一词逐渐产生了“奇异、怪诞”的含义。英语单词antic就来自意大利语antico,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它最初的“古董”的含义,而用来表示“滑稽、丑角”。但英语单词antique则是拉丁语antiquus(古董)通过法语进入英语的,所以依然保留了初始含义。

antic:['æntɪk] adj.古怪的,滑稽的n.滑稽动作,丑角vi.扮演小丑,做滑稽动作

antique:[æn'tiːk] adj.古老的,年代悠久的,过时的n.古董,古玩

grotesque:[grə(ʊ)'tesk] adj.奇形怪状的,古怪的,可笑的n.奇异风格,怪异的东西

mosaic(马赛克):献给缪斯女神的艺术

一提起“马赛克”(mosaic)这个词,很多中国人想到的图片或视频中用来遮盖不雅部位的方格子。其实,马赛克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装饰艺术,指的是用大量小石块或小玻璃等材质拼凑镶嵌形成的装饰图案。英语单词mosaic一词来自希腊语musaicum,意思是“work of Muses”(缪斯女神的作品),可见马赛克在希腊人眼中已经是一门艺术。

在早期原始人所住的洞穴中就能发现用贝壳或石头拼成的马赛克。在人类早期文明中,两河流域的苏美人为减少巨大神殿墙的单调,将之使用在建筑上。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马赛克艺术逐渐普及。

而等基督教徒来到罗马后,马赛克艺术迎来黄金时期。由于当时基督教在罗马受到压迫,艺术成为基督教徒表达信仰的最佳方式。由于他们大多数民众都不识字,他们就把基督教徒的故事和传说在地下室的通道墙壁上做成马赛克拼图画,用于传播基督教徒文化。因此,很多经典的马赛克壁画都还与基督教的传说和故事有关。基督教被罗马人定为国教后,基督教的教堂中大量使用马赛克艺术,并且材料也逐渐发展为色彩斑斓的彩色玻璃。至今人们还能在各地的基督教堂中欣赏绚丽的马赛克艺术。

mosaic: [mə(ʊ)'zeɪɪk] n.马赛克,镶嵌画adj.摩西的,镶嵌的

chimerical(荒诞的):希腊神话中的怪物奇美拉

在希腊神话中,奇美拉(Chimera) 是一只栖息在下亚细亚的利西亚(Lycia))中的怪兽,据说是提丰的后代。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由三种动物构成的。荷马在《伊里亚特》中首次对奇美拉进 行了描述:“一种永生之物,而非人类,前为狮,后为蛇,中为羊。呼吸之间,鼻喷明亮可怖的火焰。”赫西奥德在《神谱》中也有类似描述:“令人恐怖的生物, 雄壮、强大、敏捷,拥有三个头:前有狮头,后有龙头,中有羊头,喷出令人恐怖的烈火。”奇美拉通常被看作是雌性,是斯芬克斯和尼美亚雄狮的母亲。在野外看 到奇美拉通常预示着风暴、船只失事、自然灾害(尤其是火山爆发)。

科林斯英雄柏勒罗丰(Bellerophon) 奉利西亚国王之命来猎杀奇美拉。他骑着飞马,在空中用灌铅的长矛杀死了奇美拉。奇美拉出现在古希腊众多艺术作品中,如花瓶、壁画。由于奇美拉是由三种完全 不同的动物组成的,因此从它的名字衍生了英语单词chimerial,表示由异质部分构成的,后来引申为荒诞的、空想的。

chimerical:[kaɪ'mɪərɪkəl]荒诞的,空想的,妄想的

cell(细胞):连在一起的小房间

英语单词cell原本表示“连在一起的小房间”,如修道院中每个修道士或修女住的房 间、监狱里的房间、蜂巢中的蜂室。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Robert Hooke)在用自制显微镜观察软木切片时,发现里面有很多小孔,就像蜂窝一样。他将这些小孔称为cell(细胞)。因此,罗伯特·虎克被称为发现细胞的 第一人。实际上,他所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细胞,而是死去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第一个发现活细胞的英国是荷兰人安东·范·列文虎克(Anton van Leeuwenhoek)。

手机以前叫做cellular phone,缩写为cellphone,这是因为移动通信网络是蜂窝式结构的。不过现在通常叫做mobilephone(移动电话)。

cell:[sel] n.细胞,小室

cellular:['seljʊlə] adj.细胞的,多孔的,蜂窝式的n.无线电话

cellphone:n.蜂窝式无线电话,大哥大,手机

epicure(享乐主义者):推崇享乐的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Epicurus)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无神论者,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他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

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但是,应当区分不同的快乐。解除对神灵和死亡的恐惧,节制欲望,远离政事,审慎地计量和取舍快乐与痛苦的事物,达到身体健康和心灵的平静,这是生活的目的。伊壁鸠鲁强调,在我们考量一个行动是否有趣时,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它所带来的副作用。在追求短暂快乐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是否可能获得更大、更持久、更强烈的快乐。

伊壁鸠鲁把“纯粹的”享乐看作是最高的目的,但是,他与阿瑞斯提普斯所主张的享乐主义不尽相同。伊壁鸠鲁的快乐是指“没有痛苦”和“灵魂的安宁”。伊壁鸠鲁认为,通过满足某些欲望而获得的那种快乐不是人生的目的,因为随这种享乐而来的必然是厌倦,从而使人背离了他的真正目的,即没有痛苦。

3世纪以后 ,伊壁鸠鲁的学说成了基督教的劲敌。在中世纪,伊壁鸠鲁成了不信上帝、不信天命、不信灵魂不死的同义语。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卢克莱修《物性论》的发现和出版,扩大了伊壁鸠鲁学说对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影响。17世纪伽森狄全面恢复了伊壁鸠鲁学说,它直接影响了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伊壁鸠鲁的社会契约说是近代社会契约论的直接先驱,他的伦理思想对英国的边沁、密尔等的功利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英语中,从伊壁鸠鲁的名字Epicurus产生了单词epicure,用来表示“享乐主义者”。

epicure:['epɪkjʊə; 'epɪkjɔː] n.享乐主义者,美食家,饕餮之徒

epicurean:adj.享乐主义的,讲究饮食的,伊壁鸠鲁学说的n.享乐主义者,美食家

boulevard(大道):在废弃的城墙上修建的大马路

在中世纪,重要的城市或要塞都会修筑城墙。城墙顶部有宽阔的通道以便防御人员的通行。这种城墙在荷兰语中被称为bolwerc。从该词产生了英语单词bulwark(壁垒)和法语单词boulevard。火药发明后,城墙的防护作用大大降低,常常被废弃不用。城墙顶部的宽阔通道成了人们散步遛马的好去处。有些城市甚至拆掉城墙,在原来的地方修建马路。由于在城墙遗址上修建的马路通常都比较宽阔,因此boulevard一词产生了“大马路、大道”的含义。该词进入英语后,专门用来表示“大道”,尤其是两旁有林荫的漂亮大道。美国洛杉矶市的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是全球知名的一条马路,是好莱坞名流文化和星光璀璨的标志符号。以Sunset Boulevard为名的还有五十年代的美国经典电影、舞台剧和相关影视剧等。

boulevard: ['buːləvɑːd] n.林荫大道,大马路

patron(赞助人):掏钱资助艺术家的贵族

在古代,艺术家的日子不好过。因为艺术品既不能拿来充饥,又不能拿来保暖,所以不能像普通商品那样能给艺术家带来稳定的收入。艺术家的收入主要来自上流人士的资助。那些达官贵人欣赏某位艺术家的才华,就会花大价钱购买他的作品。这种购买艺术家的作品、资助艺术家的人就被称为patron(赞助人、保护人)。这个单词来自拉丁语patronus(守护神、保护人),词根是pater(father,父亲)。英语单词patrician(贵族)与此同源。

对于艺术家来说,这些人绝不仅仅是买家,而是他们的恩人和庇护人,故称之曰patron。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二百年的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美第奇家族是许多艺术大师们的patron。罗马和佛罗伦萨的许多名垂青史的建筑,雕塑,绘画和壁画,都是在美第奇家族的资助下,由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郎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大师完成,因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艺复兴文化。

在现代,patron一词的含义已经泛化,可以表示各种行业的大主顾,但依然含有“赞助、庇护”的含义,因此一般指的是那种经常惠顾的老主顾,而不是一般的顾客(customer)。

patron:['peɪtr(ə)n] n.主顾、赞助人、庇护人

grotesque(怪诞的):仿效古罗马金宫壁画风格的“洞穴画派”

暴君尼禄统治罗马帝国时,在罗马城中修建了一座类似阿房宫的金碧辉煌的宫殿,史称“金宫”。尼禄死后,金宫被废弃填平,后人在其上部修建了大角斗场等其他建筑,从此再无人记得“金宫”的存在。一直到了15世纪末,有个罗马人,走在山路上不小心摔进了一个大坑里,人们这才发现了金宫的废墟。废墟的四壁上画满了各种风格怪异的壁画。很快地,这个神秘的“山洞”成了罗马一处新“景点”,前去观光考察的,大多是当时的顶尖艺术家,包括正在为教皇装修梵蒂冈宫殿的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他们带上绳索、火把下到洞里,仔细研究那些前所未闻的壁画。

15世纪正是艺术史上改朝换代的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从“山洞”的壁画中得到灵感,发起一场立竿见影的艺术革命。流丽的线条和夺目的色彩被复制到王公贵族的府邸、别墅,一个新的绘画流派形成了,名称就叫“洞穴画派”,意大利语为grottesco,英语为grotesque,字面意思就是“洞穴的”,源自意大利语grotta(洞穴)、英语单词grotto(洞穴)。

该词本来用来形容金宫废墟里的壁画,由于这些壁画风格过于独特怪诞,grotesque一词后来衍生出“怪异”的意思,它本来的词义倒被人淡忘了。

grotesque:[grə(ʊ)'tesk] adj.奇形怪状的,怪诞的,可笑的n.怪诞风格,奇异东西

grotto:['grɒtəʊ] n.洞穴,岩穴,人工洞穴

blarney(巧言):爱尔兰的布拉尼城堡中的“巧言石”

在爱尔兰的全国第二大城市科克附近的布拉尼(Blarney)镇,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布拉尼城堡(Blarney Castle)。城堡里有一块神奇的“巧言石”(blarney stone)。据说这块石头是苏格兰王所拥有的圣物“斯康石”的一半,也有人说它是《圣经》中所传的“雅各之石”。据说凡是能够亲吻到这块石头的人,就能够变得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所以该城堡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并亲吻这块石头。不过,要想吻到这块石头并非易事,因为它位于城堡城墙内侧一块峭壁之中,与城墙相隔大约半身距离。游客必须仰卧在城墙上,双手紧握城墙上方的铁栏杆,将上半身尽量探出,才能够到巧言石。虽然旁边有专人保护,但过程还是甚为惊险。成功吻到巧言石的人,可以获得证书一张。据统计,每年全世界有近四十万张嘴亲吻这块石头。这块石头也被评选为世界上“细菌最多”的旅游景点。

正是因为“巧言石”的传说,原本是个地名的英语单词blarney产生了“巧言”的含义。

blarney:['blɑːnɪ] 巧言,奉承话,甜言蜜语v.哄骗,奉承,巧言劝诱

canyon:峡谷

发音释义:['kænjən] n.峡谷

词源解释:canyon←墨西哥西班牙语cañon←西班牙语cañon(cano的指大形式)←cano(管道)←拉丁语canna(芦苇)

同源词:cane(手杖、藤条)

canyon、valley、gorge的区别:canyon的两边通常是峭壁;gorge中间通常有水;valley两边通常是斜坡。

词组习语:the Grand Canyon(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box canyon(箱型峡谷)

衍生词:canyoning(溪降运动、峡谷漂流)

cabinet:内阁、橱柜

发音释义:['kæbɪnɪt] n.内阁;橱柜;小收藏室;小陈列室

结构分析:cabinet = cabin(小房间)+et(指小形式)→小小房间→小收藏室、橱柜

词源解释:cabin←古法语cabane(小房间)

同源词:cabin(小房间、小屋、客舱、船舱)

英语单词cabinet是cabin(小房间)的指小形式,也就是比小房间更小的空间,用于收藏标本、财宝的壁橱或密室。历史上,在与枢密院讨论政务之前,英王总要与少数亲信大臣(主要来自枢密院外交委员会)聚集于一个小房间,秘密开会讨论。因此人们便将这些亲信大臣称为cabinet。现在,cabinet常被翻译为“内阁”,用来表示政府中的核心成员群体。

buttress:拱墙

发音释义:['bʌtrɪs] n.拱墙;拱壁;扶壁;支柱;支撑物vt.支撑;用拱墙支撑

结构分析:buttress = butt(拱、顶)+ress(名词后缀,表物品)→拱墙

词源解释:butt←古法语bouter(拱、顶)

同源词:butt(顶撞、对接、屁股);fortress(堡垒)

词组习语:flying buttress(飞拱);buttress brace(支撑梁);buttress up(支撑)

brink:边缘

发音释义:[brɪŋk] n.(峭壁的)边缘

词源解释:来自中古低地日耳曼语brink(边缘)或丹麦语brink(险峻、海滨、河岸)

词组习语:on the brink of(濒临)

衍生词:brinkmanship(边缘政策;外交冒险政策);brinkman(边缘主义者)

英语单词brim、brink、edge、margin、rim、verge都有“边”“边沿”的意思,区别如下: brim指如壶、杯、碗等各种形状容器的内侧边缘,也指帽子的边;brink指悬崖峭壁的边缘;edge指物体两平面交接处的边缘或边线;rim指任何圆形物体的缘、周或边;margin指书页的空白边缘,也可指物体的边缘;verge指一平面或广阔区域的尽头,也常指道路的边缘。

用于比喻时,brink常用于借喻中,指濒临某种危险;edge指尖锐性、严峻性等;margin的意思是“留有余地”;verge表示濒临某种感情或行动的状态。

助记窍门:与brim一起记:brim表示内侧边缘,所以以m(连在一起的两个n)结尾;brink表示峭壁的边缘,所以以k结尾,令人联想到峭壁向外突出的锐利边缘。

bauxite:矾土

发音释义:['bɔːksaɪt] n. 矾土,[矿物] 铁铝氧石;[矿物] 铝土矿

结构分析:bauxite = baux(法国小镇雷堡)+ite(名词后缀)→法国雷堡出产的矿石→矾土

词源解释:baux←法国地名Les Baux(雷堡)

Les Baux(雷堡)是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小镇,坐落在245米高的石灰岩石崖上(Baux就是悬崖峭壁的意思)。矾土是一种氧化铝矿石。常因含有氧化铁而呈黄至红色,故又称“铁钒土”。为炼铝的主要原料。人们首次在法国雷堡发现这种矿石,故将其称为bauxite。

antic:古怪的

发音释义:['æntɪk] adj. 古怪的;滑稽可笑的n. 滑稽动作;丑角vi. 扮小旦;做滑稽动作

词源解析:antic←意大利语antico(古董)←拉丁语antiquus(古老的)

背景知识:文艺复兴期间,意大利人偶然发现了深埋在罗马地下多年的“金宫”,这是当年古罗马皇帝尼禄修建的宫殿,使用了大量黄金作为装饰,故此称为“金宫”。意大利人将金宫废墟里发现的各种壁画、雕像等称为antico(古董)。因为这些壁画和雕像的风格非常奇异,所以antico一词逐渐产生了“奇异、怪诞”的含义。

同源词:antique(古董、古玩、古风)

衍生词:antics(古怪行为)

alcove:凹室

发音释义:['ælkəʊv] n. 凹室;壁龛

结构分析:alcove = al(定冠词)+cove(内凹、拱形)→凹室→壁龛

词源解释:cove←阿拉伯语qobbah(拱形、圆顶的房间)

背景知识:拱形圆顶是阿拉伯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英语单词alcove来自阿拉伯语,原本表示阿拉伯建筑中的“拱形、圆顶的房间”,后来表示建筑中类似于阿拉伯风格的内凹空间,如嵌在墙内的壁橱、开口朝外的小卧室以及中国的壁龛等。在拼写上,受cove(内凹)的影响,变为alcove。

同源词:cove(内凹、成拱形、小湾)

dado:护壁板

来自拉丁文datum, 骰子,词源同die. 用于建筑物护壁板,据说是因形如骰子而得名。

eyewall:飓风眼壁

即眼壁,用于科学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