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t:半身雕像;胸部
发音释义:[bʌst] n.半身雕像;胸部
词源解释:bust←法语buste(半身雕像)←意大利语busto(上半身)←拉丁语bustum(墓碑、坟墓、火化尸体的地方)←amburere(烧焦)=ambi(围绕)+urere(烧)
同源词:urn(骨灰瓮、坟墓)
古代意大利的伊特鲁里亚人的丧葬习俗是人死后火化,将其骨灰放置在一个形状如同本人容貌形状的骨灰瓮中,英语单词bust最初指的就是这种形状如人的骨灰瓮。由于这种骨灰瓮通常状如人的上半身,没有分叉的两条腿,所以bust一词表示人的上半身雕像。19世纪后逐渐衍生出“胸部”之意。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bust 词源,bust 含义。
epitaph:碑文,墓志铭
epi-, 在上,在中。-taph, 墓碑,词源同cenotaph.
teetotaller:绝对戒酒者
英语中“不喝酒的人”一般作nondrinker 或abstainer ,而“绝对戒酒者”则以 teetotal(l)er 来表示。teetotal(l)er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的戒酒运动(the temperance movement)。
1784年,美国最负盛名的医生本杰明.拉什(Benjamin Rush)所著的《关于烈性酒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的调查》一书出版了。此书问世以后,即刻在这个新生的国度,特别是在宗教界和科学界引起轰动和反响,一时成了人们广泛议论的畅销书之一。他在书中列举了烈性酒对人体健康的种种危害。1800年,不少地方酝酿订立“戒酒誓药”(The Pledge),1808年纽约出现了第一个戒酒协会(temperance society)。1826年美国戒酒联合会(the American Temperance Union)正式成立。到了三十年代初期,联合会下属分会已经多达六千个,会员超过百万人。
1836年美国戒酒联合会认为只戒烈性酒不算戒,提出了“不品,不饮也不售”(Taste not,touch not,handle not.)的“戒酒新誓约”,要求立约者发誓滴酒不沾,不仅烈性酒不能饮,而且诸如葡萄酒、苹果和啤酒等酒类也均在戒除之列。在各个分会中最为活跃的要数华盛顿戒酒协会。当时,加入该会被视为一种时尚,一种道德提高的表现,一种政治和社会需要。许多本不饮酒的人,包括日后就任总统的亚伯罕.林肯,也都不甘落后。与此同时,在美国不少地方还纷纷出现了戒酒旅馆(temperance hotel)、戒酒轮船(temperance steamboat)等新鲜事物。正是在这场戒酒运动方兴未艾的形势下,一个表示“滴酒不沾者”的新词应运而生了。这个便是teetotal(l)er。它以total 为词根,冠之以total的首字母t(即tee)来加强语气,再加表人后缀 -er,由这三部分组成。
早在1801年,就有一位名叫 Parson Mason Locke Weems 的美国传教士创造了Teetotally (T-totally)一词。据传,该词源出英国工匠、戒酒运动拥护者Richard Turner 1833年戒酒演讲中total 一词的口吃讹音。他的墓碑上刻有以下原碑文:用以表示“绝对戒酒”的 Teetotal 一词之创造者Richard Turner 长眼于此,1846年10月27日谢世,享年56岁。另一说大同小异。
1833年有一个名叫Joseph Turner 的英国人在一次声援绝对戒酒大会上发言时说,“Nothing but t-t-t-t-total abstinence will do ...”他这一结巴把 total 发成近乎teetotal,被人们传为笑谈,但戒酒运动者却把teetotal 接了过来,用以表示其“绝对戒酒”的立场,teetotal(l)er 便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随着戒酒运动的声势日益浩大,美国一度成了禁酒国(dry country)。teetotal(l)er 却作为戒酒运动的产物载入辞书。并且沿用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