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ic(恐慌):希腊神话中令人惊恐的牧羊神潘Pan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做潘(Pan)的牧羊神。他是掌管山林、田园和羊群的神。他长相奇特,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羊,头顶还长着羊角。他和其它的森林之神及仙女在山林之间闲游,过着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因此,英语习语a freedom of Pan表示“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意思。
潘有一种奇特的本领,就是吓唬人。他常常躲在隐蔽处,蓦地跳出,用丑陋地面目把旅行者吓得魂不附体。他还会发出怪异的叫声,令人感到毛骨悚然,胆战心惊。这种恐惧感就称为“潘神之惧”(Panic fear)。传说希波战争中,希腊人在马拉松战役中取得胜利就是因为潘神把波斯军队吓得惶恐而逃的。
英语单词panic就源自“潘神之惧”,原本是个形容词,后来逐渐变成名词和动词。
panic:['pænɪk] n.恐慌、惊慌vt.使恐慌vi.感到恐慌adj.恐慌的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panic 词源,panic 含义。
altas(地图集):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阿特拉斯
阿特拉斯(Atlas)是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他属于泰坦神族,是十二泰坦神之一的伊阿珀托斯(Iapetus)的儿子,“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哥哥。泰坦神族被奥林巴斯神族打败后,参与反叛的阿特拉斯被宙斯惩罚,被迫在世界的西边以双肩擎住被放逐的天神乌拉诺斯,以免他返回地面与大地女神盖亚做爱。
传说阿特拉斯背负苍天,痛苦不堪。英雄帕尔修斯砍下美杜莎的头后经过此地,阿特拉斯就请求帕尔修斯,用美杜莎的眼睛正对他,将他变成了石头。因为阿特拉斯特别高大,而变成一座山,这座山就是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这条山脉西边的大海(大西洋)也以阿特拉斯命名。
阿特拉斯的名字Atlas在希腊语中的原意是“擎者”。16世纪,地理学家麦卡脱把阿特拉斯擎天图作为一本地图册的卷首插图。后人争相效仿,单词atlas从此被用来表示地图集。阿特拉斯所擎的圆球本是苍天,但后人常常误解为地球。
atlas:['ætləs] n.地图集,寰椎。
Atlantic:[æt'læntɪk]n.大西洋。
Atlanta:[æt'læntə]n.亚特兰大。
Atlantis:[ət'læntis]n.亚特兰蒂斯,传说中神秘消失于大西洋的古老大陆大西洲。
temple(寺庙):古罗马人为占卜划出的区域
古罗马人在占卜时,会用手或魔杖在空中划出一块区域,然后观察这片天空中所发生的事,如飞鸟从何方飞入。还有可能在地面上划出一块区域,然后在这个区域内进行占卜。英语单词temple(寺庙)和contemplate(沉思)都跟这种占卜做法有关。
单词temple来自拉丁文templum,本意是“划出来用来占卜的区域”,其中的tem就是“划分”的意思。而单词contemplate由拉丁文com和templum构成,其中的com表示加强语气,contemplate的本意是“划出一片区域,然后仔细观察”。所以contemplate既含有“注视”的意思,又含有“沉思”的意思,因为占卜时需要在仔细观察的同时思考所见迹象所表示的吉凶意味。
temple: ['temp(ə)l] n.庙宇,寺院,神殿,太阳穴
contemplate: ['kɒntempleɪt; -təm-] v.注视,沉思,冥思苦想
contemplation: [,kɒntem'pleɪʃ(ə)n]n.注视,沉思,意图
babel(嘈杂声):圣经中几乎通天的巴别塔
英语单词Babel和Babylon其实指的是同一个城市(古巴比伦),只不过Babel来源于希伯来语,Babylon来源于希腊语。据《圣经·创世纪》记载,大洪水后,诺亚的子孙越来越多,遍布地面。他们向东迁移,在古巴比伦附近定居下来。他们彼此商量说,要烧砖为石,拿石漆为灰泥,建造一座城市和一座通天塔,以传扬其名。由于他们语言相通,齐心协力,很快就建成了一座巨大的城市,高塔也直插云霄,快到天上了。没想到此事惊动了上帝。上帝担心人类办成此事后将狂妄自大,为所欲为,便变乱众人的语言,使大家无法交流,通天塔也因此半途而废。这座城市和塔便被称为Babel,在英语中比喻“嘈杂声”。而来源于希腊语的Babylon在英语中比喻奢华浮靡的城市。
Babel:['bebl] 巴别塔,通天塔,巴比伦
babel:['bebl] n.嘈杂声
Babylon:[ˈbæbilən]n.巴比伦,奢华而罪恶的城市
bowling(保龄球):滚动撞击目标的圆球
保龄球运动(bowling)历史悠久,英国考古学家曾经在公元前5200年的埃及古墓中发现与现代保龄球类似的石球。因此,保龄球运动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中最早的体育运动。在不同地方和国家,都曾经出现了很多与现代保龄球运动类似的运动。
公元3、4世纪的德国教会中,流行一种“打恶魔”的宗教仪式。所谓“恶魔”,是树立在一起的几根球棒。操作者在指定距离外投出一地滚球,用球撞击球棒。如果能撞倒所有球棒,则表示操作者的信仰坚定。该宗教仪式由于趣味性太强,后来竟然慢慢从宗教仪式转变为日常游戏。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为其制定了统一的规则,形成了九瓶制保龄球,流行于欧洲。马丁路德也因此被称为“保龄球之父”。
在英国,流行的类似游戏叫做“草坪滚地球”。这是一种在户外草坪上进行的游戏。游戏者在固定距离外,瞄准预先滚动于地面的白球,投出手中的球,以两球停止后距离最近者为优胜者。由于许多英国贵族乐此不疲,荒废了武艺,致使爱德华三世在1366年颁布禁令,禁止此项游戏,时间长达170年之久。直到亨利八世时才解除禁令,再次盛行。
英语单词bowling是bowl的动名词形式。bowl原意指“木制的球”,源自拉丁语bulla(球状物,气泡)。bowl做名词时表示保龄球运动用球,做动词时表示玩保龄球,投球。
bowl:[bəʊl] n.木球,保龄球;碗vt.投掷(保龄球),(像投保龄球那样)平稳快速移动vi.玩保龄球,(像保龄球那样)平稳快速移动
bowling:['bəʊlɪŋ] n.保龄球运动
tartarean(地狱的):希腊神话中的地下深渊塔耳塔洛斯
在希腊神话中,塔耳塔洛斯(Tartarus)是世界的最低层,是无穷深渊。它既一个地方,也是人格化的神灵,是世界创始之初的原始神灵之一。
在赫西俄德《神谱》中这样描写“道路通阔的大地之下幽暗的塔耳塔洛斯....”:“其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面到天穹的距离,周围包裹着三重黑幕和三道铜墙,其铜门由波塞冬所造,在提坦之战中战败的提坦被囚禁于此,由百臂巨人把守。”另外,第一代乌拉诺斯和第二代神王克洛诺斯也曾将百臂巨人和独目巨人关入塔耳塔洛斯,因为担心他们可能会推翻自己的统治。
在古希腊俄耳甫斯密教的祷歌中,塔耳塔洛斯和冥界混淆, 但在荷马史诗中它们被严格区分,冥界为死者魂魄的居住处,塔耳塔洛斯为战败的提坦囚禁处,由百臂巨人把守。
在罗马神话里,被判有罪的魂魄被打入塔耳塔洛斯。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笔下,塔耳塔洛斯是巨大的,四周被燃烧的炎河和三重铁墙团团围住,由有50个脑袋张着血盆大口的海德拉把守。
英语单词tartarean就来自塔耳塔洛斯Tartarus,是它的形容词。
tartarean:[tɑ:'tεəriən] adj.地狱的,冥界的,阴间的
antaean(巨大的):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俄斯
在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该亚和海神波塞冬生下了一个巨人,名叫安泰俄斯 (Antaeus)。他力大无穷,并且只要接触地面即可从大地女神那里获得源源不穷的力量。安泰俄斯居住在利比亚,强迫所有经过他的土地的人与他摔跤,并 把他们杀死。他这么做的目的是收集死者的头骨好为他的父亲波塞冬建立一座神庙。当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经过利比亚时,安泰俄斯也要求他与自己 摔跤。赫拉克勒斯发现了安泰俄斯的秘密,于是将安泰俄斯举到空中使其无法从该亚那里获取力量,这样才把他扼死了。
英语单词antaean(巨大的)就来自巨人安泰俄斯的名字Antaeus。
antaean:[ænˈti:ən] adj.巨大的,安泰俄斯的
atlas(地图集):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阿特拉斯
阿特拉斯(Atlas)是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他属于泰坦神族,是十二泰坦神之一的 伊阿珀托斯(Iapetus)的儿子,“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哥哥。泰坦神族被奥林巴斯神族打败后,参与反叛的阿特拉斯被宙斯惩罚,被迫在世界的西边以双 肩擎住被放逐的天神乌拉诺斯,以免他返回地面与大地女神盖亚做爱。
传说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受命去盗金苹果时,特意请阿特拉斯帮忙,因为看守金苹果的三姐 妹是阿特拉斯的女儿。为了让阿特拉斯去盗金苹果,赫拉克勒斯自告奋勇替阿特拉斯擎天。等到成功盗取金苹果后,阿特拉斯却反悔不想擎天了,于是跟赫拉克勒斯 商量说等他把金苹果交给赫拉后再回来接替他。聪明的赫拉克勒斯看穿了阿特拉斯的意图,假装同意,但要求阿特拉斯先替他扛一会儿,他去找个垫肩垫在肩上。等 阿特拉斯接过苍天后,赫拉克勒斯捡起金苹果,一溜烟就跑了。
还有传说,英雄帕尔修斯砍下美杜莎的头后经过此地,阿特拉斯就请求帕尔修斯,用美杜莎的眼睛正对他,将他变成了石头。因为阿特拉斯特别高大,因而变成一座山,这座山就是非洲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这条山脉西边的大海(大西洋)也以阿特拉斯命名。
阿特拉斯的名字Atlas在希腊语中的原意是“擎者”。16世纪,地理学家麦卡脱把阿特拉斯擎天图作为一本地图册的卷首插图。后人争相效仿,单词atlas从此被用来表示地图集。阿特拉斯所擎的圆球本是苍天,但后人常常误解为地球。
atlas:['ætləs]n.地图集,寰椎。
Atlantic:[æt'læntɪk] n.大西洋。
Atlanta:[æt'læntə] n.亚特兰大,大西洋城。
Atlantis:[ət'læntis] n.亚特兰蒂斯,传说中神秘消失于大西洋的古老大陆大西洲。
atlantean:[,ætlæn'ti:ən] adj.力大无比的,亚特兰蒂斯岛的
standard(标准):指示集合地点的军旗
英语单词standard(标准)和stand(站立)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在12世纪时,standard指的是打仗时指示集合地点的军旗,一般是国王或军队最高统帅的旗帜。这种旗帜系在旗杆或长矛上,牢固地树立在地面上,充当醒目的标识,因此被叫做stand-hard(稳稳站立),后来缩写成为standard。由于standard是国王或军队最高统帅的旗帜,代表了权威。因此,在古代度量衡制度中,国王所确定的度量衡单位就被称为standard(标准)。
standard:['stændəd] n.标准,规格,旗帜,标杆,度量衡标准adj.标准的,合乎规格的
parachute(降落伞):应对高空跌落的防护装置
英语单词parachute直接来自法语,由法国著名发明家、热气球飞行先驱布兰沙尔(Blanchard)所创造,由para(beside, against,平行,抵抗、应对)+chute(fall,跌落),字面意思就是 “应对高空跌落(的防护装置)”。
布兰沙尔是一名勇敢的冒险家和杰出的发明家。16岁时,他就自己动手制造了一辆自行车。成年后,他立志于制造能够飞行的机器。后来,他听说有人利用氢气制造了气球。于是,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制造了能够载人飞行的气球,并开始了自己的气球飞行冒险事业。784年,他首先乘气球飞越英吉利海峡,携带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封航空信。
1783年,法国人利诺曼(Lenormand)在达芬奇等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研制了一种降落装置,并利用它从高塔上降落。布兰沙尔听说后,决心研制能够帮助人从失事气球中逃生的降落装置。两年后,他用一条狗充当乘客进行首次试验,利用他研制的降落装置从高空气球安全降落至地面。由于这种降落装置可以在气球失事时,帮助人们从高空安全降落,因此他将其命名为parachute,中文译为“降落伞”。
1793年,布兰沙尔所研制的降落伞真的救了他一名。在一次飞行中,布兰沙尔所乘坐的气球发生破裂。布兰沙尔利用自己研制的降落伞安全地从高空降落。从此以后,布兰沙尔所研制的parachute广为人知。虽然后人在其基础上不断改进降落伞,但为了纪念他,人们一直沿用parachute这个名字来称呼降落伞。
parachute:['pærəʃuːt] n.降落伞vi.跳伞,空投
aegis:庇护
发音释义:['idʒɪs] n. 保护;庇护;支持;赞助
词源解释:aegis←拉丁语aegis(庇护)←希腊语Aigis(宙斯的盾牌)
背景知识:在希腊神话中,神王宙斯拥有一块神盾,称为Aegis。它是火神赫菲斯托斯特地为宙斯锻造的,上面还蒙有一块曾经哺育过宙斯的母山羊的毛皮。这块盾牌拥有巨大的魔力,只要摇晃一下,就会天摇地动,电闪雷鸣。后来,宙斯把这块盾牌送给了雅典娜。雅典娜在盾牌中间安上了蛇发女妖美杜莎的头,进一步增强了神盾的魔力,任何被它的光芒照到的人都会化为石头。从此以后雅典娜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相关知识:“宙斯盾”(Aegis)是美国海军现役最重要的整合式水面舰艇作战系统,全名为“空中预警与地面整合系统”(Advanced Electronic Guidance Information System/Airborne Early-warning Ground Integrated System),英文缩写刚好是希腊神话中宙斯之盾(AEGIS),所以也译为“宙斯盾”系统。
earth:地球,土地
来自PIE*er, 土地,地面,词源同ore.
fairground:游乐场
fair, 集市,游乐。ground, 地方,地面。
groundbreaking:开创性的
ground, 地面。break, 破开。比喻义。
grounded:接地气的,现实的
来自ground, 地面。引申义接地气的,现实的。
stump:树桩,难倒
首批美洲殖民者在大西洋器岸定居后不久就开始披荆斩棘地向西部推进,去开拓新的地区。在西进拓荒过程中他们遇到的最大障碍不是野兽,也不是寒冬积雪,不是英国人,也不是印第安人,而是砍伐树木后留下的大量树桩(stump)。有些树桩大到要用两三匹马才能拔出来。树桩成了拓荒者日常生活中主要话题之一。当有人被问及是否清除了地面时,他很可能回答说,“I'm still stumped”,意思是说,他还被树桩困着,不知该怎样把它们清除掉。久而久之,stump一词由 “树桩”、“清除树墩”等义引申为“使…受困”、“把…难住”、“使…为难”等,这些词义至今未变,还常常用于美国口语中。stump词义的引申用法始见于18 12年:“John BulL was a littlestumped when he saw (Brother) Jonathan's challenge.”(英国佬意识到美国佬是在挑战怔住了。)
temple:寺庙
temple起初的的确是一种“空中楼阁”。古代罗马占卜都伸出双手,在天空中划出一个区域,称之为templum,声言这是一个神圣的区域,然后他煞有介事地凝望着这片天空,根据天空中的风云变幻的各种征象予卜未来。占卜者也常用同样的方法在地面上划出这样的区域,也称之为templum.后来又指在地面上这些“神圣的区域内建筑的房舍、殿堂、院落”;拼法也渐渐变为temple.
vaseline:凡士林
提起凡士林,不少学习英语的都知道是从英语的vaseline音译而来的,但是对vaseline的由来,恐怕就未必有很多人了解了。这一直可以追溯到欧洲移民来到北美新大陆的早期。这些移居者经常发现一种奇特现象,冰凉的山洞中汇成的河水流入地底下神秘地消失后,竟在数英里外重又冒出地面,然而,此时水面上却蒙上薄薄一层油,宛如彩虹,闪闪发光。此外,移居者还发现一股股泉水破地而出,水面同样蒙着薄薄一层油。
过了些时候,移居者目睹印第安人把水面上的油撇起来,敷在烧伤、刀伤、擦伤等伤口处。后来欧洲移民也模仿着做,有些人还把撇取的油装瓶当作药物出售,并称这种油为“印第安油”。
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一位来自新英格兰,名叫乔治·比斯塞尔(George Bissell, 1821-1884)的年轻教师对这种油很感疑惑。他暗自思忖:“能不能从地下取出一种更浓的油呢?”
比斯塞尔把他的想法对一个叫埃德温·德雷克(Edwin Drake, 1819-1880)的朋友讲了。他们一起到宾夕法尼亚州泰特斯维尔(Titusville)附近钻了一口世界上最早的油井。附近的居民认为这种做法是徒劳无益的,因此称这一工程为“德雷克的徒劳而又愚蠢之举”。
然而,此举后来却成了一种了不起的工业壮举。1859年8月27日,德雷克他们果然在距地面25米的油层中打出了石油。
发现石油的消息不胫而走,数日后一直传到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位化学家耳中。这位化学家名叫罗伯特·契斯柏洛(Robert A. Chesebrough, 1837-1938),他正在进行一项费时而艰巨的工作:从煤炭中提取煤油。当他一听到这消息,明白自己吃亏了,因为从石油中提取煤油要比从煤炭中提取容易得多了。契斯伯洛觉得不能因此无所事事,决定迁居泰特斯维尔。
一天,他在观看德雷克和工人们钻井时,发现一种蜡状物质附在巨大的钻头上。工人们把它弄下来扔掉。可是他们遇有刀伤或烧伤时,总是首先用这种东西往伤口上一抹。
契斯柏洛拿了些回家,用它做试验,最后成功地从中提取了一种洁净的糊状物。他在自己身上的伤口涂了一些作试验,发现伤痛大有减轻之感,伤口也愈合得快些。他立即向政府申请专利以保护他的产品,并将之命名为vaseline。1872年Vaseline被契斯柏洛公司(the Chesebrough Manufacturing Company)作为产品的正式商标名。
vaseline这个名称契斯柏洛一定是费尽心思才造出来的,它是三种语言的混合词。他先是取了德语词Wasser(水)中的was-加上希腊语élaion(油)中的el,再加上拉丁词缀-ine构成了waserline。后来他转念一想,w在德语中不是发成英语中的v吗?于是他才最后把该物质定名为vaseline。
契斯柏洛所发现的物质学名叫petrolatum或petroleum jelly(矿脂,石油冻),然而他所用的商标名vaseline却作为其俗名一直沿用至今。
temple:寺院,庙宇,神殿
古罗马占卜者在预卜未来时是先伸出手在空间划出一片,然后就在这片空间观察各种征兆来预测吉凶祸福。划出的这片空间拉丁文叫templum,占卜者往往也同样地在地面上划出一片区域,也称之为templum,最后templum转义指竖立在那里的建筑物,即寺院、庙宇、神殿。英语temple 一词就是来源于该拉丁词。 temple 有一个同形同音异义词,这就是表示“太阳穴”或“鬓角”的temple。该词源于拉丁语tempus (时间),与另一个英语单词temporary (临时的,短暂的)是同源词。
sump:树桩,难倒
首批美洲殖民者在大西洋沿岸定居后不久就开始披荆斩棘地向西部推进,去开拓新的地区。在西进拓荒过程中他们遇到的最大障碍不是野兽,也不是寒冬积雪,不是英国人,也不是印第安人,而是砍伐树木后留下的大量树桩(stump)。有些树桩大到要用两三匹马才能拔出来。树桩成了拓荒者日常生活中主要话题之一。当有人被问及是否清除了地面时,他很可能回答说,“ I'm still stumped”,意思是说,他还被树桩困着,不知道该怎样把他们清除掉。久而久之,stump 一词由“树桩”、“清除树墩”等义引申为“使...受困”、“把...难住”、“使...为难”等,这些词义至今未变,还常常用于美国口语中。stump 词义的引申用法始见于1812年:"John Bull was a little stumped when he saw(Brother) Jonathan's challenge." (英国佬意思到美国佬美国佬是在挑战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