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ces(法西斯):古罗马象征国家最高权力的束棒
在古罗马共和国时代,国家设有两名执政官共同掌管政权。执政官外出时带有12名侍卫官。每名侍卫官肩上扛有一把束棒,束棒中间插有一把斧头。束棒用于执行笞刑,斧子用来执行死刑。这种插有斧头的束棒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称为“法西斯”(fasces),字面意思就是“一束(木棒)”。
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墨索里尼选择用“法西斯”这个古罗马的名字命名自己的党派,先后成立准军事组织“战斗的法西斯”和以资产阶级右翼和反动军人为骨干的“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他们以古罗马的法西斯图案作为党徽,其中棒子象征人民,斧头象征领袖,意思是人民要绝对服从他们的领袖。法西斯党用“信仰、服从、战斗”的口号,代替民主政治的“自由、平等、博爱”。随后,德国和日本先后建立了法西斯性质的政党,从此“法西斯”这个词沦为了极端恐怖和独裁的代名词,遗臭万年。
fasces: ['fæsiːz]n.束棒,法西斯
fascist: ['fæʃɪst] n.法西斯主义者,法西斯党员adj.法西斯主义的,法西斯党的
fascism: ['fæʃɪz(ə)m; -sɪz(ə)m] n.法西斯主义,极端国家主义
该词的英语词源请访问趣词词源英文版:fasces 词源,fasces 含义。
scene(场面):古希腊剧场中舞台后方的棚屋
古希腊的剧场一般是露天的。剧场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中间是一个圆形舞台,是乐队演奏和演员表演的场地。环绕在舞台前方和两侧的是环形的观众席,通常修建有一定坡度的小山坡上。舞台后方是一个棚屋,供演员上台前化妆用,有三个门通往舞台。这个棚屋在希腊语中称为skene,本意是帐篷、小隔间、货摊。人们在棚屋表面绘制图案作为舞台背景。
英语单词scene就来自希腊语skene,表示“舞台上所展现的场面、场景”。而英语单词scenery由scene衍生而来,表示舞台布景。
scene: [siːn] n.场面,场景,景象,戏剧中的一场
scenery: ['siːn(ə)rɪ] n.风景,景色,舞台布景
mosaic(马赛克):献给缪斯女神的艺术
一提起“马赛克”(mosaic)这个词,很多中国人想到的图片或视频中用来遮盖不雅部位的方格子。其实,马赛克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装饰艺术,指的是用大量小石块或小玻璃等材质拼凑镶嵌形成的装饰图案。英语单词mosaic一词来自希腊语musaicum,意思是“work of Muses”(缪斯女神的作品),可见马赛克在希腊人眼中已经是一门艺术。
在早期原始人所住的洞穴中就能发现用贝壳或石头拼成的马赛克。在人类早期文明中,两河流域的苏美人为减少巨大神殿墙的单调,将之使用在建筑上。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马赛克艺术逐渐普及。
而等基督教徒来到罗马后,马赛克艺术迎来黄金时期。由于当时基督教在罗马受到压迫,艺术成为基督教徒表达信仰的最佳方式。由于他们大多数民众都不识字,他们就把基督教徒的故事和传说在地下室的通道墙壁上做成马赛克拼图画,用于传播基督教徒文化。因此,很多经典的马赛克壁画都还与基督教的传说和故事有关。基督教被罗马人定为国教后,基督教的教堂中大量使用马赛克艺术,并且材料也逐渐发展为色彩斑斓的彩色玻璃。至今人们还能在各地的基督教堂中欣赏绚丽的马赛克艺术。
mosaic: [mə(ʊ)'zeɪɪk] n.马赛克,镶嵌画adj.摩西的,镶嵌的
mug(抢劫):印有人脸图案的杯子
英语单词mug的拼写十分简单,但它的含义却十分复杂。翻开词典可以看到它对应的含义有:杯子、脸、做鬼脸、抢劫。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干的含义是怎么产生的呢?原来,在16世纪初,mug指的仅仅是一种带柄的酒杯,即我们常说的“马克杯”。在18世纪时,马克杯的生产厂商往往喜欢在杯子上印上一张稀奇古怪的人脸,现在还有很多人喜欢在马克杯上印上图案。因此,mug一词就与“人脸”发生了关系,在俚语中产生了“人脸”的含义。到了19世纪初,mug又产生了一种动词用法,表示对准对方脸上来一拳,流行于拳击爱好者们。再往后,mug的含义进一步扩展,还可以表示“行凶抢劫”。
mug:[mʌg] n.马克杯,人脸,苦读者vt.给…拍照,行凶抢劫vi.扮鬼脸。
mugger:['mʌgə] n.行凶抢劫者
diaper(尿片):一种白色布料
英语单词diaper来自希腊语diaspros,由dia(跨越、完全) aspros(白色、银币的白色光芒)组合而成,字面意思就是“纯白色的”。在法语中,这个词变成了diaspre,指的是一种绣有菱形图案的精美白色布料。进入英语后,拼写变为diaper,原本指的是一种白色棉布,因为这种棉布柔软且吸水力强,故常常被用作小孩尿布。后来,美国人就用diaper一词来表示“尿布”,但在英国,尿布被称为“nappies”,可能是napkin(餐巾)的指小形式。
diaper:['daɪəpə] n.尿布,vt.给……换尿布
under the rose(私底下):小爱神用来贿赂沉默之神的玫瑰
在希腊神话中,阿芙洛狄忒风流成性。有一回她与情人幽会时被沉默之神哈伯克拉底 (Harpocrates)撞见。于是,阿芙洛狄忒就让儿子厄洛斯就送给哈伯克拉底一束玫瑰,央求他保守秘密。哈伯克拉底接受了厄洛斯的礼物,对阿芙洛狄 忒的风流韵事守口如瓶。因此,在古罗马时期,玫瑰成了机密的象征。古罗马人在饭厅的天花板上雕刻上玫瑰,意思是提醒参加宴会的宾客,在这里所说的话不宜对 外公布。16世纪,玫瑰图案作为保守秘密的象征还出现在天主教的告解室中。由于这个原因,产生了习语拉丁文sub rosa,翻译成英语就是under the rose,意思是“机密的,私下的”。
arabesque(阿拉伯花纹):由几何和花草图案组成的精美花纹
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严禁偶像崇拜,因此阿拉伯人的装饰艺术中不能出 现具体事物的形象。所以阿拉伯人擅长利用各种抽象的几何和花草图形设计出华丽而独特的装饰图案,这种风格独特的装饰图案就称为arabesque。该单词 由arab(阿拉伯)+esque(式样的、风格的)组成,字面意思就是“阿拉伯式样的、阿拉伯风格的”,原本是个形容词,后来转变为名词。
arabesque:[,ærə'besk] n.阿拉伯花纹,蔓藤花纹
kaleidoscope(万花筒):可以观察到美丽图案的仪器
1816年,苏格兰物理学家大卫·布鲁斯特爵士发明了万花筒。这种仪器只需要轻轻转动即可从中看到各种不同的美妙图案,因此布鲁斯特将其命名为kaleidoscope,由希腊语kal(美丽的)+eidos(形状)+scope(观测仪器)构成,意思就是“可以观察到美丽图案的仪器”。
kaleidoscope:[kə'laɪdəskəʊp] n.万花筒,千变万化
kaleidoscopic:[kəlaɪdə'skɒpɪk] adj.千变万化的,万花筒似的
damask(锦缎):盛产精美锦缎的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
西亚国家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Damascus)在古代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该城市出产的织有精美图案的锦缎十分精致漂亮。中世纪时这种织物传入欧洲后,得到欧洲人民的极大喜爱。英国人便用大马士革的名字Damascus来命名,将其称为damaske,后来又改为damask。
damask: ['dæməsk] n.锦缎,花缎adj.缎子的,粉红色的vt.使织出花纹vi.织花纹
exchequer(国库):用来计算国库收入的棋盘一样的大桌子
在16世纪以前,欧洲人还不会使用阿拉伯数字,大部分人用来计数的是罗马数字。这种数字计算起来很不方便。在诺曼王朝时期,英国的国库管理人员在计算国库收入时,会在一张大桌子上铺上印有宛如棋盘的方格图案的桌布,然后在方格中摆上代表数字的筹码,利用筹码和方格进行计算。因为桌布的图案很像棋盘,人们就用法语单词escheker(chessboard,棋盘)来表示这张大桌子。由于这张大桌子是国库的象征,因此escheker一词也常常被用来表示国库本身。进入英语后,该词的拼写形式逐渐演变为exchequer,原本表示那张大桌子的含义被人遗忘,仅仅用来表示“国库、财政部”。
exchequer: [ɪks'tʃekə; eks-] n.国库,财政部,财源
badge(徽章):中世纪骑士的家族标识
英语单词badge(徽章)本意是骑士的家族标识,最早出现于中世纪骑士比武大会。在比武时,骑士全身上下都被铠甲包裹。为了表示自己的身份,骑士往往在自己的盾牌上装饰上不同的图案。所以现在的徽章,如国徽、队徽往往都设计为盾形。与西方相比,中国的家徽文化不发达,这可能与中西方的文字差异有关。西方文字通常是拼音文字,因此不如图案那么鲜明形象,而中国的汉字是象形文字,本身就适合作为图案来使用。因此中国古代将军领军打仗时,旗帜上往往使用自己的姓氏来标明身份。
跟badge拼写很接近的一个单词是badger(獾)。据说獾之所以被称为badger,是因为它的前额上有醒目的白色条纹,就像是一个徽章。
badge: [bædʒ] n.徽章,纹章,标识
badger: ['bædʒə] n.獾
vignette(装饰图案):用作装饰花边的葡萄卷须
法国是盛产葡萄酒的国家,有很多大型葡萄酒庄园。在法国建筑和日常摆设中,形如葡萄卷须的装饰花边是日常装饰中经常出现的图案,这跟我们中国人日常装饰中的“祥云”、“中国结”、“玄关”差不多。这种形如葡萄卷须的装饰花边在法语中就叫做vignette,是vigne(葡萄园)的指小形式。英语单词vignette就来源于此,表示装饰图案、小插图,还有小品文,小插曲的意思。
vignette:[vi'njet] n.装饰图案,小插图,小品文vt.晕映,把……印放为虚光照
calligraphy:书法
发音释义:[kə'lɪgrəfɪ] n.书法;笔迹
结构分析:calligraphy = calli(美丽的)+graphy(写、画)→美丽的书写→书法
词源解释:calli←希腊语kallos(美丽的);graphy←希腊语graphein(写、画)
同源词:calisthenics(健美操);Callisto(女神卡利斯托,意为“最美丽的”);Calliope (女神卡利俄佩,意为“美丽的面容”);kaleidoscope(万花筒←能看到美丽图案的视觉装置);callimorphic(美体的);callipygian(美臀的);graph(图表);cacography(拼写出错、拙劣的书法)
badge:徽章
发音释义:[bædʒ] n. 徽章;证章;标记vt. 授给…徽章
词源解释:badge←诺曼时代英式法语bage(徽章)或英式拉丁语bagis(徽章)
英语单词badge(徽章)本意是骑士的家族标识,最早出现于中世纪骑士比武大会。在比武时,骑士全身上下都被铠甲包裹。为了表示自己的身份,骑士往往在自己的盾牌上装饰上不同的图案。所以现在的徽章,如国徽、队徽往往都设计为盾形。
衍生词:badger(獾)
augury:占卜、预言
发音释义:['ɔːgjʊrɪ] n. 占卜;预言;预兆
结构分析:augury = augur(占卜师)+y→占卜
词源解释:augury←拉丁语augurium(占卜)
实用知识:coffee augury(咖啡占卜法):喝完咖啡后查看咖啡残渣形成的图案来预测事情,起源于希腊。
arabesque:阿拉伯式花纹
发音释义:[,ærə'besk] n. 蔓藤花纹;阿拉伯式花纹
结构分析:arabesque = arab(阿拉伯)+esque(式样的)→阿拉伯式花纹
词源解析:esque←法语esque(照…式样,以…方式)
背景知识:阿拉伯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严禁偶像崇拜,因此阿拉伯人的装饰艺术中不能出现具体事物的形象。所以阿拉伯人擅长利用各种抽象的几何和花草图形设计出华丽而独特的装饰图案,这种风格独特的装饰图案就称为arabesque。
同源词:picturesque(如画的),junoesque(高贵优美的←像天后朱诺那样的)
chequered:有不同方格图案的,成功与失败共存的
来自check, 棋盘,棋子。即棋盘状方格图案的,比喻成功与失败共存。
cockamamie:荒诞可笑的
拼写改编自法语decalcomanie, 来自词根calc, 踩,踏,词源同inculcate,decal. 原指一种陶瓷或玻璃工艺的贴花纸法,即把一种图案印到另一件物品上。后比喻拙劣的模仿,荒诞可笑的。
crazy paving:用不规则石块拼铺的小路
来自crazy的原义,破碎,破裂。同时参照crazy quilt pattern, 不规则花纹拼图图案。
florin:弗罗林(英国旧时两先令的硬币)
来自意大利语fiorino, 当地货币。因铸造于意大利Florence而得名或因该硬币上铸有该市市花百合花图案而得名。英国借用该词来指一种货币。